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1-15 17:19:03

劳动经济学概论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篇1

在马歇尔之前,已有经济学家使用“企业家”这一概念。在坎蒂隆的《商业性质概论》中多次使用了“entrepreneur”这一术语。在他看来,企业家的外延很广,比如租地农场主、布商、制造商、面包师、屠户、商店店主和零售商等等。(p25-26)亚当·斯密,“对企业家的界说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企业家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p275)。他认为,资本家(企业家)“几乎没有劳动”,但由于其资本的垫付能力而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对企业家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他说,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p372)。在马歇尔的著作中,企业家的地位很重要。马歇尔喜欢在企业家前面加上限定词,例如“机警的企业家”,“机敏的企业家”,“谨慎的企业家”等,这无疑包含着马歇尔的价值判断。在《经济学原理》的正文中,马歇尔没有给出“企业家”的直接定义,所以通过马歇尔的叙述,必须明确“企业家”所指代的内容。

马歇尔在谈到生产要素之一的组织时,涉及到了企业管理。他说:“在大多数营业中,都有企业家这个特殊阶级参与其事。”(p305)“在近世的大部分营业中,能够如此地指导生产以致一定程度的努力能最有效地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任务,不得不分裂开来,而转入专门的雇主手中,或用较为普通的名词来说,转入商人的手中。他们‘冒着’或‘担当’营业的风险;他们收集了工作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他们安排或‘计划’营业的一般打算,并监督它的细小事情。”(p305)可见企业家是营业中的主体,是中间人,是商人。企业家所担当的角色是企业中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马歇尔给出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的本分的人,似乎最适当不过了。”(p392)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家是劳动者,企业家只有在工业中,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并且要承担一定的职能,尽自己的本分。在此基础上,马歇尔对企业家进行了分类:“一类引用先进的企业方法,另一类墨守成规”。

二、企业家的素质及作用

马歇尔道出了理想的企业家所需的才能。

马歇尔依据企业家所履行的不同职能对其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分析。

首先,以他作为商人和生产组织者的作用而论,企业家必须具有他自己行业中的物的透彻的知识。他必须具有预测生产和消费的广泛变动的能力,他必须能谨慎地判断,大胆地承担风险;他当然必须了解他的行业中所用的原料和机械。(p309)马歇尔的企业家素质论中,伦理性素质(亚当·斯密讲的节俭、不妄为、爱秩序)呈隐退趋势,技能性素质占据主导性地位。企业家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的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没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企业家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企业家应有创新精神。他们把新的技术引入到生产领域,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家还应该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以理性判断作为其基础的。其次,以他作为雇主的作用而论,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马歇尔所说的这些素质是一个企业家能“尽本分”的重要保证。他描述出的企业家近似完满的人,是一种理想类型。在现实中,真正的企业家却很少有如此全面的能力。以上讨论的是企业家的素质,那么企业家所需的素质是如何获得的,即企业家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的人只要具有“耐心、天才和好运气”,有效地经营管理,都有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更不用说那些具有较多优势和机会的资产阶级了。这种可能性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其他条件和因素。先天的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和各种就业机会和途径。后天的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工业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从马歇尔对企业家素质的有关论述中来看,企业家的职能是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

三、马歇尔企业家思想简评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马歇尔的企业家思想在企业家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既对前人的思想有所继承又对后人产生了影响。马歇尔也有自己的创新,并且论述的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刻,比如他讲到的“创新”的重要性,“好运气”的作用。马歇尔对企业家的关注和系统论述是时代精神的反映。马歇尔将企业家定位于“工业生活”中,这样企业家就是处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在马歇尔的论述中,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宫敬才:经济个人主义的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篇2

[论文摘要]马歇尔立足于现实阐述了自己的企业家理论。马歇尔从企业家的界说、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企业家的作用几个方面对企业家进行了分析。马歇尔把企业家的界定与企业家的素质和职能联系起来,认为企业家应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并具有相应的知识、领导和一般能力。

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新古典学派的代表。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其企业家思想。

一、企业家的界说

在马歇尔之前,已有经济学家使用“企业家”这一概念。在坎蒂隆的《商业性质概论》中多次使用了“entrepreneur”这一术语。在他看来,企业家的外延很广,比如租地农场主、布商、制造商、面包师、屠户、商店店主和零售商等等。(p25-26)亚当·斯密,“对企业家的界说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企业家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p275)。他认为,资本家(企业家)“几乎没有劳动”,但由于其资本的垫付能力而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对企业家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他说,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p372)。在马歇尔的著作中,企业家的地位很重要。马歇尔喜欢在企业家前面加上限定词,例如“机警的企业家”,“机敏的企业家”,“谨慎的企业家”等,这无疑包含着马歇尔的价值判断。在《经济学原理》的正文中,马歇尔没有给出“企业家”的直接定义,所以通过马歇尔的叙述,必须明确“企业家”所指代的内容。

马歇尔在谈到生产要素之一的组织时,涉及到了企业管理。他说:“在大多数营业中,都有企业家这个特殊阶级参与其事。”(p305)“在近世的大部分营业中,能够如此地指导生产以致一定程度的努力能最有效地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任务,不得不分裂开来,而转入专门的雇主手中,或用较为普通的名词来说,转入商人的手中。他们‘冒着’或‘担当’营业的风险;他们收集了工作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他们安排或‘计划’营业的一般打算,并监督它的细小事情。”(p305)可见企业家是营业中的主体,是中间人,是商人。企业家所担当的角色是企业中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马歇尔给出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的本分的人,似乎最适当不过了。”(p392)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家是劳动者,企业家只有在工业中,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并且要承担一定的职能,尽自己的本分。在此基础上,马歇尔对企业家进行了分类:“一类引用先进的企业方法,另一类墨守成规”。

二、企业家的素质及作用

马歇尔道出了理想的企业家所需的才能。

马歇尔依据企业家所履行的不同职能对其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分析。

首先,以他作为商人和生产组织者的作用而论,企业家必须具有他自己行业中的物的透彻的知识。他必须具有预测生产和消费的广泛变动的能力,他必须能谨慎地判断,大胆地承担风险;他当然必须了解他的行业中所用的原料和机械。(p309)马歇尔的企业家素质论中,伦理性素质(亚当·斯密讲的节俭、不妄为、爱秩序)呈隐退趋势,技能性素质占据主导性地位。企业家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的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没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企业家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企业家应有创新精神。他们把新的技术引入到生产领域,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家还应该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以理性判断作为其基础的。其次,以他作为雇主的作用而论,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马歇尔所说的这些素质是一个企业家能“尽本分”的重要保证。他描述出的企业家近似完满的人,是一种理想类型。在现实中,真正的企业家却很少有如此全面的能力。以上讨论的是企业家的素质,那么企业家所需的素质是如何获得的,即企业家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的人只要具有“耐心、天才和好运气”,有效地经营管理,都有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更不用说那些具有较多优势和机会的资产阶级了。这种可能性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其他条件和因素。先天的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和各种就业机会和途径。后天的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工业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从马歇尔对企业家素质的有关论述中来看,企业家的职能是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三、马歇尔企业家思想简评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马歇尔的企业家思想在企业家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既对前人的思想有所继承又对后人产生了影响。马歇尔也有自己的创新,并且论述的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刻,比如他讲到的“创新”的重要性,“好运气”的作用。马歇尔对企业家的关注和系统论述是时代精神的反映。马歇尔将企业家定位于“工业生活”中,这样企业家就是处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在马歇尔的论述中,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色彩。

参考文献: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篇3

[论文摘要]马歇尔立足于现实阐述了自己的企业家理论。马歇尔从企业家的界说、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企业家的作用几个方面对企业家进行了分析。马歇尔把企业家的界定与企业家的素质和职能联系起来,认为企业家应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并具有相应的知识、领导和一般能力。

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新古典学派的代表。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其企业家思想。

一、企业家的界说

在马歇尔之前,已有经济学家使用“企业家”这一概念。在坎蒂隆的《商业性质概论》中多次使用了“entrepreneur”这一术语。在他看来,企业家的外延很广,比如租地农场主、布商、制造商、面包师、屠户、商店店主和零售商等等。(p25-26)亚当·斯密,“对企业家的界说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企业家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p275)。他认为,资本家(企业家)“几乎没有劳动”,但由于其资本的垫付能力而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对企业家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他说,企业家“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的人(p372)。在马歇尔的著作中,企业家的地位很重要。马歇尔喜欢在企业家前面加上限定词,例如“机警的企业家”,“机敏的企业家”,“谨慎的企业家”等,这无疑包含着马歇尔的价值判断。在《经济学原理》的正文中,马歇尔没有给出“企业家”的直接定义,所以通过马歇尔的叙述,必须明确“企业家”所指代的内容。

马歇尔在谈到生产要素之一的组织时,涉及到了企业管理。他说:“在大多数营业中,都有企业家这个特殊阶级参与其事。”(p305)“在近世的大部分营业中,能够如此地指导生产以致一定程度的努力能最有效地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任务,不得不分裂开来,而转入专门的雇主手中,或用较为普通的名词来说,转入商人的手中。他们‘冒着’或‘担当’营业的风险;他们收集了工作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他们安排或‘计划’营业的一般打算,并监督它的细小事情。”(p305)可见企业家是营业中的主体,是中间人,是商人。企业家所担当的角色是企业中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在《经济学原理》的附录中,马歇尔给出了一个近乎定义的论述:“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的本分的人,似乎最适当不过了。”(p392)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家是劳动者,企业家只有在工业中,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并且要承担一定的职能,尽自己的本分。在此基础上,马歇尔对企业家进行了分类:“一类引用先进的企业方法,另一类墨守成规”。

二、企业家的素质及作用

马歇尔道出了理想的企业家所需的才能。

马歇尔依据企业家所履行的不同职能对其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分析。

首先,以他作为商人和生产组织者的作用而论,企业家必须具有他自己行业中的物的透彻的知识。他必须具有预测生产和消费的广泛变动的能力,他必须能谨慎地判断,大胆地承担风险;他当然必须了解他的行业中所用的原料和机械。(p309)马歇尔的企业家素质论中,伦理性素质(亚当·斯密讲的节俭、不妄为、爱秩序)呈隐退趋势,技能性素质占据主导性地位。企业家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的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没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企业家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企业家应有创新精神。他们把新的技术引入到生产领域,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家还应该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以理性判断作为其基础的。其次,以他作为雇主的作用而论,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马歇尔所说的这些素质是一个企业家能“尽本分”的重要保证。他描述出的企业家近似完满的人,是一种理想类型。在现实中,真正的企业家却很少有如此全面的能力。以上讨论的是企业家的素质,那么企业家所需的素质是如何获得的,即企业家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的人只要具有“耐心、天才和好运气”,有效地经营管理,都有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更不用说那些具有较多优势和机会的资产阶级了。这种可能性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其他条件和因素。先天的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物质条件和各种就业机会和途径。后天的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工业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从马歇尔对企业家素质的有关论述中来看,企业家的职能是担当风险、经营管理和创新。三、马歇尔企业家思想简评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马歇尔的企业家思想在企业家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既对前人的思想有所继承又对后人产生了影响。马歇尔也有自己的创新,并且论述的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刻,比如他讲到的“创新”的重要性,“好运气”的作用。马歇尔对企业家的关注和系统论述是时代精神的反映。马歇尔将企业家定位于“工业生活”中,这样企业家就是处于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在马歇尔的论述中,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色彩。

参考文献: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与融合

高中政治教师虽然经过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但是很少深入研究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无法充分讲解现有教材中的理论难点,容易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误解和偏差。高职思政课教师专业理论基础较为深厚,但是缺乏高中教学实践经历,对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和要求缺乏充分了解,对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存在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难点也无从把握,导致高职与高中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内容上衔接不够紧密,甚至出现脱节现象。

一、高中政治教材内容设置给课堂教学带来挑战

高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统编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经济知识,了解社会经济生活的特征和本质,从而学会把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和实现自身的发展。高中“经济生活”课程任务多样,内容丰富,既包含经济学的一般知识,如价格波动、价值形成、生产投入等,又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的相关知识,如货币认知、理性消费、保险理财、就业创业等,还融入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这些知识内容汇聚在一本教材中,要求高中生在一个学期内全面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给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一是内容多,涉及面宽,不仅高中生难以理解与把握,而且超出了教师的专业知识覆盖面。“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不仅涉及经济学基本理论,如价值理论、经济制度、生产理论、消费理论等,还涉及金融、财政、税收、国际贸易、企业经营、劳动就业等内容。“经济生活”课所用教材对这些知识内容没有充分展开论述,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补充,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以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中的“信用工具和外汇内容”为例,当前银行卡结算主要使用借记卡,但是该教材却没有介绍借记卡,反而直接介绍信用卡。学生和教师如果缺乏相关的金融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仅凭教材的介绍无法实现对信用知识的基本认知,因为高中生在生活中接触的基本上都是借记卡或支付宝等第三方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支付方式,而不是信用卡。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支票,但是对于学生乃至普通大众而言,支票是很少接触的一种金融票证和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支付方式。二是在教材介绍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结构中存在矛盾。高中政治课具有特殊属性,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如《经济生活》教材第一课介绍了劳动价值论,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在“专家点评”板块中强调了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这一观点。但是,该教材对相关内容缺乏深入剖析与论述,容易引发高中生认知上的偏差和理解上的困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论述逻辑而展开的,脱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单纯强调某一结论,不利于学生经济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此外,商品价值的形成和构成是学界长期争论的经济学理论焦点之一。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在劳动力作为商品生产主体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是多元的,仅把商品价值归因于劳动就难以理解商品的本质。如果《经济生活》的目的是希望学生掌握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和认识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就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导向编制框架、设置内容;如果《经济生活》的目的仅仅是介绍当前经济学界形成共识的内容,就可以简单地对某些观点做一般性知识介绍。显然,《经济生活》在劳动价值论内容介绍方面倾向于后者,这容易使高中生对商品价值量的度量、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价格对应等问题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也难以解答学生的疑问,最终影响了高中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系统认知。三是教材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的内容呈现与理论体系的系统性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经济生活》教材第一课首先介绍货币的起源和基本职能,是因为学生对经济生活的感受与认识是以货币或钱物的使用为起始的。教材的这个开端虽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经济生活的认知兴趣,但是与经济学一般理论体系的起点存在较大差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从商品分析入手的,进而围绕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逐步展开,深入发掘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属性。《经济生活》教材没有从经济学的基本逻辑起点出发,而是从学生身边的经济生活现象入手展开论述,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却因缺乏理论逻辑的支撑而导致知识呈现碎片化。四是教材内容相对单调且与高职课程存在一些重复。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思维敏捷,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愿意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特别喜欢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新动态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但是,高中政治课教学难以将学生的良好愿望与课程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往往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原有的课程安排讲授教学内容,而有些内容往往滞后于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现状,也难以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式的单一和知识内容的相对滞后,既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无法满足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由于部分内容在高中“经济生活”课程教学中已经有所介绍,高职生在学习思政课时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大大削弱了学习实效。

二、高职思政课与高中政治课在教学内容衔接上的困惑

高职院校思政课涉及的经济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高职生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进程,从而增强高职生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从理论来源上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经济学理论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探索并逐步总结出来的,也学习借鉴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新成果。这些理论知识对于高职生来说往往较为抽象,甚至晦涩难懂。高职思政课教师如果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具体变化不能充分展开论述,就难以在具体的经济理论和问题分析上形成较强的阐释力与说服力。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与研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性,以及经济生活对社会生活尤其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观点,而且要有选择地介绍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新成果,让学生充分了解经济学领域的新动态、新观点和新方法,力求从理论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根源和实践依据论证透彻。当然,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不能回避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庸俗理论的分析和批判,要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那样,在正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要有对西方经济学的错误理论进行批判的内容。”[1]高中“经济生活”课在介绍经济生活一般常识时使用的一些概念和结论,实际上来自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教师不需要清晰地阐述西方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根本对立与区别。然而,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论述,“对于一些容易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误导的内容,应作针对性的说明和必要的内容补充”[2]。这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主要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阶级剥削、劳资矛盾、剩余价值的产生以及社会结构的失衡等问题展开,而且因为时代飞速发展使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无论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经验、新理论,需要高职生不断学习、批判和吸收。

三、高职与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融合的举措

高职思政课教师要想把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来讲解,就必须分析、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理论的根本区别,实现与高中政治课内容和目标的有效衔接与深度融合。由于高职生经历了高中政治课学习,高职思政课不仅不能与高中政治课在内容上存在错位,而且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变化,重点突出其高中阶段没有涉及的教学内容”[3]。高职思政课与高中政治课虽然具体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但是终极目标有内在一致性,即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这就要求二者在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做到有效融合。高职思政课教材编写者要熟悉高中政治课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避免简单重复,要侧重培养高职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政治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高职思政课程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但是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应该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能只强调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果教师仅仅注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矛盾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等知识,就不仅难以达到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目的,而且难以充分解释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能力和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能力。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拓宽与高中政治课内容的融合渠道。高职思政课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新理论加以融合,无论教材编写还是课程教学都不能仅局限于现有观点和理论体系,要放眼当代经济学发展的前沿,促使学生关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关注其他经济学流派的理论成果。高职思政课教师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时要阐明马克思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得出相关结论的,也要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今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挑战。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僵化的理论,而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教师如果回避社会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挑战,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无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实问题做出有效回应,也难以发挥马克思主义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批判作用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功能。当然,高职思政课教师在介绍经济学新理论时,不能仅仅把相关经济学理论视为纯粹的知识体系,或者把相关课程视为经济学基础课和启蒙课,而要在讲解中介绍某些理论的研究特色和值得借鉴之处,阐明相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之间存在的差异或矛盾,以及在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方面存在的局限与不足。最后,高职教师与高中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高中“经济生活”课仅仅开设一个学期,教学内容仅仅涉及一册教材,但这一课程浓缩了繁富的经济学知识,教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并不容易。高中教师不仅需要对教材进行研读和消化,还要根据社会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力争做到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设计与实施教学。经济学理论的综合性和不同学派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都要求高中政治课教师既要掌握相关经济知识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来源,还要了解知识之间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便在教学中将经济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结合起来,有所侧重地向学生介绍经济学基本理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针对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把“经济生活”课涉及的经济学知识进行拓宽和延伸,深化高职生的经济理论认识,促使他们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

参考文献:

[1]丁堡骏.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指导[j].当代经济研究,2006(1):54-58,73.

[2]孙辛勤,施建军,张台秋.西方经济学教学与高职生价值观塑造[j].思想教育研究,2007(4):16-19.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主导生产要素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一、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

自从有了经济学以后,对生产要素问题的研究不乏其人。各派经济学者对生产要素的用语不一,且概念的表述各种各样,但它是探讨经济学和贸易理论的前提。

古典经济学大多没有清晰的生产要素的概念,甚至于没有明确的生产要素用语。威廉·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其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人的劳动是它的形式”。据此可以推断,配第和坎蒂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但两人都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要素二元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生产要素理论推进了一步,明确使用了生产要素用语,提出了生产要素三元论,认为“产品是由人类所能掌握的生产手段创造出来的,即由人的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创造出来。”效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协同活动和协力作用生产出来的。无论何时何地生产都不能缺少这三个要素。西尼尔原则上同意萨伊关于生产要素分类的观点,但与萨伊不同,他用“节欲”取代了资本。约翰·穆勒追随萨伊,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归结为生产的三要素,即劳动、资本、自然要素(土地)。与萨伊不同的是,他认为惟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并实际上把资本生产力归结为特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生产力。

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有了清晰的生产要素概念,对生产要素的分类也更为准确。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当推马歇尔,他用几乎一本书的篇幅专门论述生产要素,认为“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赐予人类的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的物质及力量。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不论是体力方面的还是脑力方面的。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以及为了获得通常被算做一部分收入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资源。”在此基础上,马歇尔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主张把组织从资本要素中独立出来当作第四生产要素。由此可,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实际上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论,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理论,丰富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内容。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要素理论的分析始终局限于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分类、性质及其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考察。现代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大的视角转换,把生产要素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考察了一国要素禀赋状况与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开辟了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奥林出版《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提出了其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区拥有丰裕而便宜的相当大量的生产要素。”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它叫做h-o定理,即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只不过将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变成了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而已。正因此,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其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五类,并将这些要素分成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大类。与奥林不同的是,波特关于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国际竞争的分析已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动态性质。

二、主导生产要素的涵义

综观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过程,关于生产要素的分析尤其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没有阐述生产要素的主次、优劣问题。二是对生产要素的分析基本都是静态的,实际上生产要素形式是发展变化的且成一个序列。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提出国际贸易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的基本出发点。

所谓国际贸易中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指整体经济活动和贸易商品生产中所必须的并在生产要素序列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物质或非物质要素。首先,商品生产中包含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且成一个序列,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序列也在不断延长,到目前为止,这个生产要素序列为土地(或自然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知识。

其次,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有主次之分,本文区分为主导要素和非主导要素。顾元勋提出生产力主导性要素,并阐述了生产力主导性要素与制造模式分工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刘国武、李卫星提出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就是知识资本,并基于“概念格”理论进行了数学推论。但这些都不是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分析所提出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就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而言,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他已观察到并论述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和产业竞争力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但划分过于粗犷,没有提炼出最重要的主导生产要素。国内经济学者洪银兴认为我国单纯根据资源禀赋确定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可能跌入“比较优势陷阱”。显然,这已充分认识到以不同生产要素为主导的经济之间的重大区别。

每个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有一个生产要素序列,这个序列中都有一个最多两个主导生产要素。美国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其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知识;日本虽然没有美国的领先优势,但其工业化水平远在其他发达国家之上,其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和技术;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但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生产要素依然是劳动。

再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主导生产要素应是该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主导生产要素可以区分为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和世界主导生产要素,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必须是一国要素序列中要素密集度最高且在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但不一定是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代表了世界生产要素序列发展的最高或次高阶段。我们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分析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是以其主导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其理论分析严格限定在两个国家之间,它分析两国之间的贸易基础是有效的,但在多国模型中要确定一国究竟以何种模式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却变得十分困难。如果以主导生产要素确定一国在多国模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位置将变得十分容易。

最后,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类,与之相对应,主导生产要素也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之分。叶文虎等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元素,但哪些是物质元素,哪些又是非物质元素没有说明。于刃刚、戴宏伟将生产要素分为传统性生产要素和知识性生产要素。本文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或实体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而非物质要素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和知识。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考察,无论是物质要素还非物质要素,都曾经充当过主导生产要素。

三、世界主导生产要素演进的历史考察

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要以地理大发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开始作为时间起点,本文将这一时间起点定为1700年。从1700年至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各个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不同的,但它依世界生产要素变化的序列进行历史演进。

(1)农业社会(1700-1850年)是指以农业、矿业、渔业、林业为产业的社会。这些经济部门,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可将其归类为第一产业,很明显这些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源与矿山资源采伐、挖掘过多而储量减少等等对第一产业都会产生影响。丹尼尔·贝尔将其称为“对自然的博奕”。这一时期对应的是农业技术,人类已完全进入农业文明,虽然从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此时的工业革命仅限于英国,其影响还未波及到全世界。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较多的土地财富和劳动要素,增加土地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成为产出增长的动力机制。

(2)工业社会(1850-1950年)是指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依靠机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对应的是物理技术,占据的地域较少。例如,欧洲与北美洲、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已经经历过工业社会这一发展阶段。工业社会的工作主要是设计“人对付人造自然的策略”,工业社会人被机器牵着鼻子走,劳动高度紧张,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这一时期,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波及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占领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生产商品,其制约因素往往是资本。”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以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生产越来越多的资本设备。

(3)后工业社会(1950年至今)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不是现在西方社会延长线上的东西,而是在社会、技术组织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原则的一种社会发展阶段。w.e.哈拉尔认为,后工业时代包括两个相继出现的、与社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是非常独特的,所以每一个阶段又产生一个“服务社会”和一个“知识社会”。

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是服务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就是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行业为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汤姆·斯托尼尔认为,当时美国出现的经济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变化与两个世纪前经济重点从农业转向制造业是类似的。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社会”阶段:第一,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辅助性服务—运输、公用事业、销售等引起非制造业蓝领工人的增加;第二,白领工人在金融、不动产以及保险等行业中增加;第三,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耐用消费品(衣着、住房、汽车等)、奢侈品和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部门如饭店、旅馆、汽车服务、旅游、娱乐、运动等开始发展;第四,保健和教育成为人们普遍的要求;第五,人们对社会服务行业的更多要求,导致某些政府部门的增加和发展,等等。与这一阶段对应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管理,此时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产品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标准的制定,等等;同时,随着后工业社会已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管理成为一个生产要素,科斯指出:“我们有一个生产要素—管理,它的功能是协调。”但这仅仅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的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管理的内涵已大大扩展,既包括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也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本运作、营销网络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更包括国家政府为打造本国产业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宏观管理。公务员之家:

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阶段是信息社会,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过滤、使用有关联。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对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构成带来了变化,而且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使得社会的劳动者的绝大多数从事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工作。新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在信息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创造和使用信息,以提高各种生产的效率,并创造新的财富。这时的制约因素是所掌握的知识。”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信息技术或知识。谁拥有信息技术知识并系统化地生产知识,谁就能取得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总之,世界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规律与世界生产要素序列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其以图表形式表述如下: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70.

[2]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2.

[3]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6.

[4]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

[5]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8.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1.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主导生产要素;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一、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

自从有了经济学以后,对生产要素问题的研究不乏其人。各派经济学者对生产要素的用语不一,且概念的表述各种各样,但它是探讨经济学和贸易理论的前提[1]。

古典经济学大多没有清晰的生产要素的概念,甚至于没有明确的生产要素用语。威廉·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2]“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3]。其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人的劳动是它的形式”[4]。据此可以推断,配第和坎蒂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但两人都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要素二元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生产要素理论推进了一步,明确使用了生产要素用语,提出了生产要素三元论,认为“产品是由人类所能掌握的生产手段创造出来的,即由人的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创造出来。”[5]效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协同活动和协力作用生产出来的。无论何时何地生产都不能缺少这三个要素。西尼尔原则上同意萨伊关于生产要素分类的观点,但与萨伊不同,他用“节欲”取代了资本。约翰·穆勒追随萨伊,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归结为生产的三要素,即劳动、资本、自然要素(土地)。与萨伊不同的是,他认为惟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并实际上把资本生产力归结为特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生产力。

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有了清晰的生产要素概念,对生产要素的分类也更为准确。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当推马歇尔,他用几乎一本书的篇幅专门论述生产要素,认为“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赐予人类的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的物质及力量。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不论是体力方面的还是脑力方面的。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以及为了获得通常被算做一部分收入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资源。”[6]在此基础上,马歇尔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主张把组织从资本要素中独立出来当作第四生产要素。由此可,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实际上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论,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理论,丰富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内容。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要素理论的分析始终局限于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分类、性质及其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考察。现代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大的视角转换,把生产要素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考察了一国要素禀赋状况与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开辟了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奥林出版《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提出了其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区拥有丰裕而便宜的相当大量的生产要素。”[7]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它叫做h-o定理,即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只不过将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变成了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而已。正因此,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其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五类,并将这些要素分成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大类。[8]与奥林不同的是,波特关于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国际竞争的分析已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动态性质。

二、主导生产要素的涵义

综观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过程,关于生产要素的分析尤其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没有阐述生产要素的主次、优劣问题。二是对生产要素的分析基本都是静态的,实际上生产要素形式是发展变化的且成一个序列。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提出国际贸易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的基本出发点。

所谓国际贸易中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指整体经济活动和贸易商品生产中所必须的并在生产要素序列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物质或非物质要素。首先,商品生产中包含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且成一个序列,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序列也在不断延长,到目前为止,这个生产要素序列为土地(或自然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知识。

其次,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有主次之分,本文区分为主导要素和非主导要素。顾元勋提出生产力主导性要素,并阐述了生产力主导性要素与制造模式分工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9]刘国武、李卫星提出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就是知识资本,并基于“概念格”理论进行了数学推论。[10]但这些都不是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分析所提出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就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而言,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他已观察到并论述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和产业竞争力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但划分过于粗犷,没有提炼出最重要的主导生产要素。国内经济学者洪银兴认为我国单纯根据资源禀赋确定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可能跌入“比较优势陷阱”。[11]显然,这已充分认识到以不同生产要素为主导的经济之间的重大区别。

每个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有一个生产要素序列,这个序列中都有一个最多两个主导生产要素。美国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其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知识;日本虽然没有美国的领先优势,但其工业化水平远在其他发达国家之上,其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和技术;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但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生产要素依然是劳动。

再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主导生产要素应是该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主导生产要素可以区分为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和世界主导生产要素,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必须是一国要素序列中要素密集度最高且在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但不一定是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代表了世界生产要素序列发展的最高或次高阶段。我们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分析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是以其主导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其理论分析严格限定在两个国家之间,它分析两国之间的贸易基础是有效的,但在多国模型中要确定一国究竟以何种模式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却变得十分困难。如果以主导生产要素确定一国在多国模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位置将变得十分容易。

最后,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类,与之相对应,主导生产要素也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之分。叶文虎等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元素,[12]但哪些是物质元素,哪些又是非物质元素没有说明。于刃刚、戴宏伟将生产要素分为传统性生产要素和知识性生产要素。[13]本文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或实体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而非物质要素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和知识。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考察,无论是物质要素还非物质要素,都曾经充当过主导生产要素。

三、世界主导生产要素演进的历史考察

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要以地理大发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开始作为时间起点,本文将这一时间起点定为1700年。从1700年至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各个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不同的,但它依世界生产要素变化的序列进行历史演进。

(1)农业社会(1700-1850年)是指以农业、矿业、渔业、林业为产业的社会。这些经济部门,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可将其归类为第一产业,很明显这些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源与矿山资源采伐、挖掘过多而储量减少等等对第一产业都会产生影响。丹尼尔·贝尔将其称为“对自然的博奕”。这一时期对应的是农业技术,人类已完全进入农业文明,虽然从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此时的工业革命仅限于英国,其影响还未波及到全世界。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较多的土地财富和劳动要素,增加土地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成为产出增长的动力机制。

(2)工业社会(1850-1950年)是指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依靠机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对应的是物理技术,占据的地域较少。例如,欧洲与北美洲、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已经经历过工业社会这一发展阶段。工业社会的工作主要是设计“人对付人造自然的策略”,工业社会人被机器牵着鼻子走,劳动高度紧张,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这一时期,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波及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占领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生产商品,其制约因素往往是资本。”[14]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以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生产越来越多的资本设备。

(3)后工业社会(1950年至今)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不是现在西方社会延长线上的东西,而是在社会、技术组织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原则的一种社会发展阶段。w.e.哈拉尔认为,后工业时代包括两个相继出现的、与社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是非常独特的,所以每一个阶段又产生一个“服务社会”和一个“知识社会”。[15]公务员之家

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是服务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就是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行业为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汤姆·斯托尼尔认为,当时美国出现的经济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变化与两个世纪前经济重点从农业转向制造业是类似的。[16]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社会”阶段:第一,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辅助性服务—运输、公用事业、销售等引起非制造业蓝领工人的增加;第二,白领工人在金融、不动产以及保险等行业中增加;第三,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耐用消费品(衣着、住房、汽车等)、奢侈品和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部门如饭店、旅馆、汽车服务、旅游、娱乐、运动等开始发展;第四,保健和教育成为人们普遍的要求;第五,人们对社会服务行业的更多要求,导致某些政府部门的增加和发展,等等。与这一阶段对应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管理,此时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产品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标准的制定,等等;同时,随着后工业社会已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管理成为一个生产要素,科斯指出:“我们有一个生产要素—管理,它的功能是协调。”[17]但这仅仅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的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管理的内涵已大大扩展,既包括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也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本运作、营销网络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更包括国家政府为打造本国产业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宏观管理。公务员之家

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阶段是信息社会,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过滤、使用有关联。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对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构成带来了变化,而且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使得社会的劳动者的绝大多数从事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工作。新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在信息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创造和使用信息,以提高各种生产的效率,并创造新的财富。这时的制约因素是所掌握的知识。”[18]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信息技术或知识。谁拥有信息技术知识并系统化地生产知识,谁就能取得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总之,世界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规律与世界生产要素序列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其以图表形式表述如下: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70.

[2]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2.

[3]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6.

[4]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

[5]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8.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1.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篇7

1.自然力含义的宽派和窄派之说。关于自然力的含义,理论界有宽派和窄派之说。最早给自然力下定义的是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让·巴迪斯特·萨伊,他认为:自然力是指自然赐予的,非人工的,却在生产中能够与劳动、资本协力的东西,如土壤、风、太阳、无生物、磁力、钢的弹力、大气的重力、热的自然发火性能等等。…萨伊把自然力归属于天然物质,与通常所说的人造物质相区别。他的自然力定义属于窄派。与萨伊的定义比较一致,甚至把自然力限定得更加狭窄的是约翰·穆勒,他把自然界的天赐之物分为两类:自然原料和能够提供动力的自然力,如风力、水力等等。而对自然力给予最宽泛界定的第一人是卡尔·马克思,他把自然力归结为人自身的自然力和人周围的自然力。人自身的自然力,包含劳动自然力和社会自然力两方面内容:劳动自然力即“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到他自己的控制”。社会自然力即“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它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人周围的自然力则为天赋自然的自然力,即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自然力和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生产自然力。从马克思对自然力的定义我们看到,他对人周围的自然力,即天赋自然力的见解是独创性的。从马克思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关注自然力问题,而且对自然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尊重自然、重视自然的“自然生产力”思想,视天赋自然力为自然生产力。

2.自然力的自然资本之说。当代一些学者,把自然力概括为自然资本,以此与人造资本——机器、道路、港口、机场相区别。如英国经济学家埃里克·诺伊迈耶在《强与弱》一书中指出:“能提供效用能力的东西被称为资本,资本在这里的定义是广义的,作为一种提供目前和将来(潜在)丰富的服务存量,自然资本是自然的总体——资源、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人类物质和非物质的丰富的服务。人造资本是传统上被人们归入资本的东西,即工厂、机械、道路等等”。“把大自然说成是自然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中很普遍”。

3.自然力是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代名词。当代社会科学工作者,绝大多数认为自然力就是自然资源、生存环境及生态系统的代名词,也有少数的经济学研究者(如肖海鹏、陈崖崖等)及大量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家,视自然力为自然物质的机能。

简要评述: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1)马克思、萨伊、穆勒以及当代学者对自然力界定的交叉点在于人周围的天赋自然物。由此,本文以天赋自然物作为研究的立足点。(2)前人对自然力的界定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明朗的过程。但是,他们的概念仍然不够清晰,以至于当代许多学者把自然力同资源、环境及生态相混淆。正是由于概念界定的不清晰,导致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自然力中的“自然物质”上。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研究自然力中的“力”。(3)比较而言,马克思对天赋自然力的定义较为明晰,即自然资源的各种作用“力”。但是,由于马克思在经济学中更加注重人本身的自然力。所以,对于天赋自然力的界定比较宽泛,有待后来者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和论证。有鉴于此,对于《自然力经济学》这一新兴学科来说,首先必须清晰地界定自然力的概念,唯有如此,才能为以后的研究铺垫基础。那么,什么是自然力?笔者认为,自然力就是天然物质与能动力之和;即:自然力=天然物质 能动力。天然物质乃天然的、非人工的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有机的、无机的自然物质,如风、雨水、江河湖海、森林、蒸汽、矿藏、土壤等;能动力则为自然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对生存世界所产生的“能”力和“动”力,是自然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对生存世界的作用力,如土壤的肥力、风的推力、蒸汽的压力、雨水的灌溉力、江河湖海对船只的承载力、太阳的光和能等等。自然物质是自然力的基础要件,是“能动力”的载体,就像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样。在一定的技术和认知水平下,天然物质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其能动力或自然力的大小、优劣。

二、关于自然力的作用

自然力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是无可估量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学者们对自然力作用的认识主要有:

1.创造财富。究竟是什么力量决定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一直是古典经济学家饶有兴趣的问题。在斯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等看来,土地的数量和丰度制约和决定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前景,所以,自然力,尤其是土地,是国家财富及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线索贯穿整个古典政治经济学始终。马克思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还对其关于自然力作用的阐述持认同态度。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人类“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把人本身的自然力与天赋自然力的作用区分开来,提出人本身的自然力创造商品的价值,而天赋自然力协助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创造财富。我国当代学者多数倾向于这一观点。

2.创造或形成价值。被称为庸俗经济学家的萨伊,是“自然力创造价值”理论的先驱。他认为,自然力协同劳动、资本创造价值。如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指出:人们在生产中“所生产出来的价值,都是归因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者的作用和协力,其中,以能耕种的土地为最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正因为自然力创造价值,所以,在财富分配中必须给予自然力以应有的补偿。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效用,而自然力创造效用,所以创造价值。但是,新古典的自然力创造价值的论点,仅局限于自然力中的土地,不包含共享自然力。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古书堂教授认为非劳动要素也与劳动一起创造价值。他指出:“我们不能脱离使用价值来讨论价值决定和收入分配问题。从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上,本身就已经确定了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决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晏智杰在重新界定价值的概念后提出了自然资源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钱津教授认为,劳动是人的劳动、自然力、资本组成的有机整体,“劳动整体创造价值”。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宋冬林教授认为,应该把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分隔开来,“价值形成是各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力参与了商品价值的形成,因此应参与分配。

3.自然力的其他作用。自然力能够与自然界所有物质相结合,如动物和植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成为推动自然界包括人类自身发展的最终动因和决定力量的观点,已经成为学者们的共识。但是,除了提供生存条件而外,自然力还具有愉悦人类身心的作用。这一观点最早由穆勒提出。他认为,土地除了农耕和采掘而外,还可具有游恬价值,譬如乡村环境的内在美。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自然力的游恬价值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生态学者更加倾向于认为自然力还可以用于医疗和科研等方面。

4.自然力的致灾作用。当自然力的某些作用不利于人类时,我们称之为自然灾害,例如,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洪水、陨石坠落等等。当这些自然灾害是由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不当行为所致时,我们通常说这是自然力对人类的报复行为。提出自然力报复作用的第一人,应该属于恩格斯。他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随后,对自然力的报复作用进行研究的学者是bmnnon,他对1953年德克萨斯经历的自然灾害进行了研究。kunreuther与fiore在合作发表的论文中明确地提出灾害经济学一词。我国关于自然力报复作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提出并且身体力行地推动灾害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一般经济学不同的是,一般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使经济效益最大化,而自然灾害经济学的目标是使灾害损失最小化,其目标和对社会所起的实际作用是积极的。当代的许多学者也都认为对自然的过度“征服”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例如,王芳群、吴迪认为,本世纪初期的sails就是自然力对人类的报复。

简要评述:(1)关于自然力作用的研究,主要焦点在财富创造和价值创造问题上,尽管历经了多年研究,但是,至今仍然争论不休。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是自然力能否获得补偿和持续利用的关键。(2)以往对自然力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这一可以私有的资源上,而对公享自然力作用的研究显然不够。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当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功夫。(3)对自然力的正向作用研究较多,对负面作用,例如报复作用研究较少,尚属于开端期,有待于继续深化。

三、关于自然力在经济中地位的认识

对于公享自然力,如阳光、空气、风、深层水、潮汐等,古今中外学者一致认为,由该类自然力资源的无限性、不可计量性等特征所决定,其不具备商品的一般属性,从而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因此,对自然力经济地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可私有的自然力上。

1.无价值论。从古典经济学者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再到马克思,均认为自然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价品,可以无偿使用。马克思论证到,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瀑布和土地一样,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物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格”。然而,当西方劳动价值论被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以及供求论取代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自然力仍然被认为是无价值品。我国当代部分学者在继承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认为自然资源无价值但有价格。

2.有价值论。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自然力不仅有价格也有价值。李霞、崔彬认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其中,经济价值是自然资源作为财富生产的基础不可或缺作用的价值;社会价值包括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生态价值是指自然资源作为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构成要件所具有的价值。安晓明对自然资源的价格构成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含有生产费用、效用和稀缺性的影响因子的模型。其本质是马歇尔费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相结合的再体现。余瑞祥从代际关系的角度拓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的价值就是地租,而且,该地租必须能够补偿下一生的自然资源使用者成本。

3.替代论与互补论。新古典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和资源经济学家约翰·哈特威克,认为资本的总量对于人类非常重要,即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而不是自然资本本身。自然资本被看作是本质上再消费品的生产中可以被人造资本所替代,是效用的直接提供者。“前几代人有权利使用水池中的资本,只要他们能向池中补充能再生的资本存量就行”。但是,相当多的环境主义者认为自然资本不可替代,与人造资本是互补性的关系。美国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和戴维·皮尔斯把自然资本看成是基本上不能和其他形式的资本相互替代的东西,因此在经济发展中除了保持资本总量不变外,还要保持自然资本总量不变。属于生命攸关的自然资本,对它们的使用不能超过他们的再生能力,以保持环境功能完好无恙。例如表土的流失率不能超过通过风化生成这种土壤的速度。

简要评述:随着自然力的日益脆弱,赋予自然力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延缓自然力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实践上的这种迫在眉睫的需要,使得理论界亟待找到理论支撑,因此,对于自然力有价值还是无价值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在没有统一定论的情况下,另辟蹊径的研究,比如从哲学的视角,或许能够寻求到更为理想的突破口。

四、关于自然力承载力问题的研究

1.国外的研究成就。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者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被认为是地球承载力测算的先驱。比利时人口统计学家皮埃尔正式提出承载力概念后,理论界迅速把它应用到生态学、生物学、人类学及商业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并掀起了自然力承载力研究的热潮。其中讨论最广泛、最深入的课题是土地自然力的承载力,其次是水资源承载力。如美国学者福格特最先列出了土地承载力公式;后期,由土地承载力的单项研究逐步转向了生态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的综合性研究。例如mathiswackemagel的生态足迹理论、哈特维克的哈特维克准则等;相应的研究方法也由静态研究转向了动态研究。

2.国内的成果。国内自然力承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沿袭国外自然承载力的研究路径,经历了由土地、水承载力的单项研究到生态环境、城市区位承载力的综合研究,由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的过程。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中国科学院主持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即人口承载量研究》。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对我国自然力承载力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陈卫、秦大河、齐天虎、毛汉英等等。

简略评述。当前的研究成果具有下列不足:(1)对承载物的研究过于单一,基本上局限于土地资源,而对于其他包括有机的和无机的、生态的、环境的,以及空间的资源承载问题并没有触及。(2)对于被承载物的研究也仅局限于人口,而生物多样性、环境的容量等等问题的研究处于真空状态。(3)对于相对承载力研究过多,而绝对承载力的研究几乎是空白。(4)重复性研究现象比较严重,自主性学术研究成果较少。(5)偏重实证分析,缺乏规范研究。鉴于此,对自然力承载力的研究,首先应当致力于自然力承载力系统的理论研究;其次,进行自然力承载物拓展性研究;最后,制定综合指标体系。

五、相关学科对自然力的研究

1.关于经济学。经济学对自然力的研究侧重于对自然力的管理。18~20世纪,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李嘉图、杰文思、马歇尔等大都倾向于从微观层面,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即“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自然力。20世纪20年代,诞生了现代宏观层面的管理理论,主张对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问题通过政府的“看得见的手”来约束。最著名的是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他提出通过增税的办法解决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问题。20世纪30年代以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引致市场机制的回归,最著名的是“科斯定理”。

2.自然科学对自然力的研究。19世纪末以来,现代自然科学向微观和宇观两大领域齐头并进。在微观物质结构方面,先后突破三个层次: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目前正在继续探索原子核内部、基本粒子内部的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在宇观领域,先后越出了银河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达到150亿光年范围的总星系。在生物领域,已经进入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结构层次。尤其是作为宏观生物学的分支《生态学》(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最早提出了生态学这一名词,标志着生态学的诞生;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逊女士发表《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环境生态学的诞生)的创立奠定了自然力经济学的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石。

3.关于隶属于自然力经济学的专项学科。把自然资源与经济学相结合,形成应用经济学一个分支的《土地经济学原理》,最早出版于1924年,由美国的r·t·ely和e·w·morehous合作编写,被称为资源经济学的奠基之作。1931年,以“侯太龄定律”著称的《可耗竭资源经济学》由h·hotelling编写出版。20世纪70年代末资源经济学科逐渐走向成熟,尤其是以美国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为代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文章,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我国由已故经济学家许涤新主编了国内第一部《生态经济学》。

六、研究前景及展望

从整体性来看,上述研究成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对于自然力这一名词的提及和研究呈弱化趋势。自然力在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有一定的研究,尤其是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曾对这一名词多次提及。然而,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直至今日,这个名词却似乎变得鲜为人知了。二是专向研究超过了综合研究。由20世纪西方国家掀起的环境主义运动,促使了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以及更加细化的诸如石油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等学科相应诞生,但是另一方面,综合研究却显得严重滞后。三是关于价值的评估问题,出现了哲学和经济学两张皮的现象。哲学从伦理观实用主义出发给出的关于价值的通行含义与经济学中的定义有很大的差别,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混乱。四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脱离。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作用力问题涉及自然科学,但是,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囿于人文科学研究,造成了两大领域的不融和现象,这种情况不利于指导实践。

基于这样的状况,今后的研究应当致力于:对于囊括资源、环境与生态范畴的自然力,必须投入大量的力量进行综合研究;在对自然力的研究中,应该把哲学、经济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的成果进行“和合融突”,形成一门边缘的交叉学科,从而探寻自然力作用的规律和作用机理。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略陈管见。

一、把握原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p5)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讲授“原理”课的目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2]据此我们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为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和理论归宿,最后落脚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自觉性。

2.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既是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是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的令人信服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经济学说的必然结果。整个教学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成一条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升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般分析,而不是列举数字、图表与斧头换绵羊之类的讲解。从哲学的社会历史矛盾分析延伸到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分析,再到解决的途径,兼容和合并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目前,要想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必须在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下功夫。着重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

二、有效整合原理课的教学内容

“原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精讲,要“管用”,那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点必须搞清楚。而且“原理”课也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协调,一些重复的内容可以归类、化简。“原理”课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与“概论”、“纲要”中的有关内容有所重叠,在讲授中要有所取舍。

哲学部分应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尤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增多了许多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基本原理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方法论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政治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清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并与现实之间关系,如价值规律,劳动价值理论中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货币的形式电子货币的问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智慧启迪。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学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最终使学生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贡献。

三、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原理”课教师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有原来讲哲学的,有讲政治经济学的。目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整合在一起,要讲好这门课,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擅长的内容占课时多、讲得多,而不擅长的内容占得课时少、讲得少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弥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原理”课教师应该积累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哲学史层次的知识,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三是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层次的知识,并且要研读经典著作。“原理”课的导向是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但若没有其他学科的支撑,很容易造成讲授肤浅、思路狭窄或陷入空洞的说教。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所在。

“原理”课程综合性很强,要上好这门课必须发挥团队精神,课题组成员必须开展好教研活动,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法研究、集体制作课件、试讲评议等教研活动。有些高校坚持了集体备课制度,效果较好。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研讨,可增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四、提高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实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难点。哲学理论性很强,不像实用性学科,通过学习能够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它内化到人的思维深处,其功能和效益是潜在的、不明显的。加之理论又较深奥、抽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远离生活感觉。哲学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难以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相反,学生对实用性强的学科更感兴趣。所以,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用性非常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紧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专业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具体的专业之中,使其具有专业特色。哲学教学围绕学生的专业进行,并力求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专业及专业中的问题提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审视。哲学教学的专业化将使哲学的论证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专业化的哲学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联系学生专业特点,比如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建筑专业等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讲授不同的内容,尤其例证的引用应或多或少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在解决或讨论专业问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思维方法及其观点,使哲学原理在解决专业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即在解决或讨论具体的专业问题时,运用并检验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认识也是在这种理论的运用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一般消化在具体的个别之中。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用和有趣是加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必须联系实际,与专业紧密结合,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作严谨求实,搞好学术和教学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张云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略陈管见。

一、把握原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p5)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讲授“原理”课的目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2]据此我们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为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和理论归宿,最后落脚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自觉性。

2.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既是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是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的令人信服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经济学说的必然结果。整个教学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成一条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升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般分析,而不是列举数字、图表与斧头换绵羊之类的讲解。从哲学的社会历史矛盾分析延伸到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分析,再到解决的途径,兼容和合并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目前,要想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必须在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下功夫。着重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2]

二、有效整合原理课的教学内容

“原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精讲,要“管用”,那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点必须搞清楚。而且“原理”课也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协调,一些重复的内容可以归类、化简。“原理”课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与“概论”、“纲要”中的有关内容有所重叠,在讲授中要有所取舍。

哲学部分应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尤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增多了许多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基本原理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方法论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公务员之家

政治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清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并与现实之间关系,如价值规律,劳动价值理论中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货币的形式电子货币的问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智慧启迪。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学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最终使学生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贡献。

三、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原理”课教师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有原来讲哲学的,有讲政治经济学的。目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整合在一起,要讲好这门课,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擅长的内容占课时多、讲得多,而不擅长的内容占得课时少、讲得少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弥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原理”课教师应该积累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哲学史层次的知识,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三是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层次的知识,并且要研读经典著作。“原理”课的导向是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但若没有其他学科的支撑,很容易造成讲授肤浅、思路狭窄或陷入空洞的说教。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所在。

“原理”课程综合性很强,要上好这门课必须发挥团队精神,课题组成员必须开展好教研活动,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法研究、集体制作课件、试讲评议等教研活动。有些高校坚持了集体备课制度,效果较好。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研讨,可增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四、提高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实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难点。哲学理论性很强,不像实用性学科,通过学习能够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它内化到人的思维深处,其功能和效益是潜在的、不明显的。加之理论又较深奥、抽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远离生活感觉。哲学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难以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相反,学生对实用性强的学科更感兴趣。所以,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用性非常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紧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专业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具体的专业之中,使其具有专业特色。哲学教学围绕学生的专业进行,并力求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专业及专业中的问题提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审视。哲学教学的专业化将使哲学的论证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专业化的哲学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联系学生专业特点,比如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建筑专业等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讲授不同的内容,尤其例证的引用应或多或少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在解决或讨论专业问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思维方法及其观点,使哲学原理在解决专业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即在解决或讨论具体的专业问题时,运用并检验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认识也是在这种理论的运用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一般消化在具体的个别之中。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用和有趣是加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必须联系实际,与专业紧密结合,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作严谨求实,搞好学术和教学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张云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劳动经济学概论范文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略陈管见。

一、把握原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p5)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讲授“原理”课的目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对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并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人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2]据此我们设计和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应该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为逻辑主线和主要内容,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和理论归宿,最后落脚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工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自觉性。

2.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既是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是对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的令人信服的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经济学说的必然结果。整个教学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成一条主线。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升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般分析,而不是列举数字、图表与斧头换绵羊之类的讲解。从哲学的社会历史矛盾分析延伸到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分析,再到解决的途径,兼容和合并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目前,要想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科,必须在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下功夫。着重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2]

二、有效整合原理课的教学内容

“原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精讲,要“管用”,那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点必须搞清楚。而且“原理”课也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协调,一些重复的内容可以归类、化简。“原理”课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与“概论”、“纲要”中的有关内容有所重叠,在讲授中要有所取舍。

哲学部分应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尤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增多了许多和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基本原理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教师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方法论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政治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清经济学原理知识点并与现实之间关系,如价值规律,劳动价值理论中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货币的形式电子货币的问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智慧启迪。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学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最终使学生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贡献。

三、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原理”课教师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有原来讲哲学的,有讲政治经济学的。目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整合在一起,要讲好这门课,可以说是一个挑战。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擅长的内容占课时多、讲得多,而不擅长的内容占得课时少、讲得少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知识结构需要弥补,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原理”课教师应该积累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哲学史层次的知识,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三是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层次的知识,并且要研读经典著作。“原理”课的导向是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但若没有其他学科的支撑,很容易造成讲授肤浅、思路狭窄或陷入空洞的说教。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所在。

“原理”课程综合性很强,要上好这门课必须发挥团队精神,课题组成员必须开展好教研活动,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法研究、集体制作课件、试讲评议等教研活动。有些高校坚持了集体备课制度,效果较好。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研讨,可增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四、提高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实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难点。哲学理论性很强,不像实用性学科,通过学习能够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它内化到人的思维深处,其功能和效益是潜在的、不明显的。加之理论又较深奥、抽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远离生活感觉。哲学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难以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相反,学生对实用性强的学科更感兴趣。所以,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用性非常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紧密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专业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具体的专业之中,使其具有专业特色。哲学教学围绕学生的专业进行,并力求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专业及专业中的问题提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审视。哲学教学的专业化将使哲学的论证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专业化的哲学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联系学生专业特点,比如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建筑专业等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讲授不同的内容,尤其例证的引用应或多或少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在解决或讨论专业问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思维方法及其观点,使哲学原理在解决专业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即在解决或讨论具体的专业问题时,运用并检验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认识也是在这种理论的运用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一般消化在具体的个别之中。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用和有趣是加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必须联系实际,与专业紧密结合,启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工作严谨求实,搞好学术和教学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张云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