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研究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25 17:21:21
旅游经济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崖州文化;文化生态;旅游经济;旅游开发
一、概述
人类在悠久的历史活动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等,通常因地理的特殊性、时代的保留性、文化精神的传承性而成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基于历史文化环境的人文资料之所以得以保存,往往与其保存的环境息息相关。相对而言,社会发展相对迟缓、文化聚落相对闭塞或强势的地区,保留的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而在社会发展快速、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如果没有强力的文化保护措施和物质资源的投入,其历史文化形式是难以保留的。这就形成了一种悖论,文化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往往是冲突的,尤其是在将历史文化用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原有文化生态急剧商业化转型,势必造成其文化生态的破坏。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往往趋于相对立的两种态度。一种认为,历史文化遗产必须维持原有的生态模式,拒绝与现代商业活动进行有效的衔接;另一种态度则认为,历史文化只有与现代商业活动有效的契合,才有保护其存在的经济基础与驱动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事实上,历史文化遗产往往是文化旅游活动的重要资源,是让人们了解与接触跨时空文化资源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遗产与保留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在经历长期的自然与人为的冲击与影响之后,其存在的生态环境已经荡然无存或者极为微弱,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强有力的修复与生态环境重建,是难以继续维持的。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包括对破损的文化遗产进行恢复性修复,让文化遗传恢复生机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第二,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存在需要有其存在的生态环境,而这一环境的核心是经济关系。只有其在新的社会关系中承担了相应的经济角色,其才能获得存续下去的依靠。由上述可见,文化旅游资源是否能够存续下去,关键在于是否有其维系的生态环境,而经济环境是其关键。反之,由于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文化性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违背其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契入,以文化生态保护的视角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吸引物的修复,才能实现历史文化与原生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
二、崖州文化的源流及主要特征
海南地区是我国历史上各王朝最南的边陲疆土之一。由于其孤悬于海岛之中,在交通等条件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其历代政局嬗变与开发的进程也较为复杂,并形成了极为独特的文化形态。海南岛中南部为高山与丛林密布的热带雨林地区,也构成了岛北文化向南次第传递的重要障碍。天然的自然屏障使得琼南地区也成了各少数民族、原生居民的主要栖身地区。因此,琼南文化具有异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性,崖州作为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其文化特性更为显著。崖州最早建制于公元前111年,后因当地居民反抗而被西汉朝廷所弃。公元六世纪前后,岭南俚人首领冼夫人冯宝家族率部进入海南,并将其重新纳入王朝统治之下。隋唐时期,朝廷加强了对海南的治理与开发,中原文化不断进入海南,促进了大陆文明与岛屿文化的不断融合。崖州的文化有如下特征。第一,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与共生相存。崖州是黎、苗、回、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黎族原为岭南骆越族一支,为最早移居海南的居民之一,受古代各王朝的挤压,其逐步向南迁移至琼南地区,成为这里最主要的居民。苗族为明代迁移至海南的驻防苗兵后裔,而回民则主要来源于古占城的流亡居民。汉民主要由大陆迁徙而来,他们或是驻军官员的后裔,或是商人,或是因为经济原因逐次迁移过来的农人渔民。崖州汉人因来源的途径不同,主要包括闽系、军话系、民等,并拥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及民俗。第二,岛屿与大陆文化的相互呈现。由于崖州多为山地地形,仅沿海有狭长平原,当地居民多沿海居住,具有显著的岛屿特征与滨海性。崖州常被指为天涯之地,古代极为僻远,因此也成为著名的流放之地。唐宋时期许多贬官流放于此,他们除了带来中原的文化之外,贬官入崖,其本身亦是一种文化现象。他们在本地的周游、诗词创作和历史典故等,都是凝刻于崖州文化中不可抹去的重要部分。第三,海上丝路与中外文化的交融。崖州也是自来海上丝路的船队最早可见的中国城市。由于多种原因,崖州诸港并不是海上商船主要的停留地,但也有不少船只因风暴灾害、海盗袭击、临时的补给需要等原因而驻留崖州。一些来自海外的流民落难而来,也最终定居于崖州。
三、基于崖州文化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旅游业是当今最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崖州文化为其所在的三亚地区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崖州文化的有效开发,使得三亚不仅仅是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旅游目的地,也会因为丰富的文化要素的内涵而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基于崖州文化的主要旅游资源如下:历史文化遗址资源。崖州主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有崖州学宫、崖州骑楼街、水南村卢多逊故居等,也包括保平村等古村落建筑群。这些古建筑遗存是基于历史某个时代的文化存续,有的依旧有居民居住,保留着古老的民风民俗,有的仅为建筑遗存,只是透过破旧的石墙残砖传递着远古的气息。历史文化遗存是极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资源,随着游客的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资源更加吸引游客,旅游者可以在此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历史时期的文化魅力。历史人物活动及文化传承。崖州虽然地处偏远,但历代文化名人来此却十分频繁,并形成经典的诗文、书画刻字、故事或传说等形式流传下来。唐代鉴真在古振州登陆、元代黄道婆流落崖州学习纺织技艺,历代流贬官员在此留下的诗作和传说,南山附近的天涯海角石刻等,都构成了古崖州的文化内涵。崖州还有基于各族人们传统生活习俗的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崖州民歌、黎族打柴舞均已被列入部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此外,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海螺姑娘传说、歌、苗族盘皇舞、回族传统婚礼等9项也已被列入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崖州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益模式
崖州文化的主要内容大多是保存在民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中,是文化的真实存留,但是在漫长的岁月演进中,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冲击下,这些文化所依存的社会生态已经十分孱弱了,有的已经基本丧失了。文化现象是其文化生态所呈现的结果,因此其依存的文化生态就极为重要。如崖州民歌是过去三亚、乐东一带民间所流行的娱乐形式,是基于古代词句、格律、方言、韵律的艺术产品,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而黎族人民的打柴舞也已经存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上述可见,崖州文化的保护与维护,必须以构建其存在的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整体变化,维护过去的社会生态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只能从经济的、文化的角度来重建其生态,如让这些文化形式获得经济上的价值。传统工艺生产者可以将他们的手工产品作为工艺品销售给旅游者,使其具有经济价值,从而维系它的存在和传承。对于非直接应用于经济活动的传统文化形式,如崖州民歌、歌等,则需要重建一个较大的生态环境,如建设文化生态区,从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构建其生态环境。从生态构建的角度出发,崖州文化与旅游开发的经济契合路径如下。第一,从经济的视角修复文化生态。将传统的工艺品转化成旅游产品,如黎锦、蜡染制品、雕刻与木制品、绘画作品等。在经济价值的支持下,使得传统工艺得以存留下来。传统工艺品转换为旅游商品是一种便捷的方式,只需在旅游者活动的区域直接销售,便可能形成交易,产生经济价值,这种交易活动属于现代商业活动的范畴,在逐利与迎合顾客嗜好的驱动下,生产者经常会改变传统工艺的生产方式,从而背离保护传统工艺文化的初衷。第二,构建文化生态区,以整体的文化生态区为旅游吸引物,将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形式纳入到文化生态区里,并成为其核心吸引物。文化生态区强调整体的生态环境构建,各类群众性传统文化可以以政府或社区的组织成为区域内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这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则可以吸引旅游者,体验到更真实的文化遗产,强化其文化魅力。如崖州古城所在的崖城镇,应建立文化生态区,以修复骑楼老街恢复其清末民初时期的历史风貌,以崖城学宫展现明清崖州作为琼南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以社区组织与文化弘扬等方式,提升社区居民对崖州民歌的认识水平及喜爱,从而将其转换成为社会居民的文艺生活的娱乐形式,为居民所喜爱,也因其文化特色更加吸引旅游者。第三,将文化活动元素切入到旅游者活动中。如在一些餐饮、海上游览活动,将崖州文化的一些项目;又如歌、黎族舞蹈等进行表演,使得文化的传承者获得经济收益,也是实现其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结语文化形式是社会生态演绎发展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不断转型与发展的今天,维系过去的社会生态是不现实的。在旅游开发活动中,将传统文化纳入旅游经济循环中,使其从经济获得支持,是保护其存在与传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牛志平.海南文化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2]张朔人.明代海南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旅游经济研究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社会活动,对促进旅游地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基。然而,在旅游规划、建设与消费过程中,因缺乏科学指导盲目开发、管理不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旅游资源的永续性,影响到旅游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拥有重要的旅游资源,拥有闻名世界的九寨沟、黄龙等自然风景区,每年要接待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由于活动人员众多,也带来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试图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旅游业中,探讨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长江上游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一、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
1.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来实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由于四川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任务非常繁重,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因此众多的专家提出了四川发展循环经济应根据自身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特点,按照循环经济所遵循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从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着手,抓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料、节地,推行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并提出了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但把旅游业作为循环经济研究内容的还不多见。
2.旅游业循环经济的特点。旅游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是循环经济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从旅游产业这个角度来看,旅游业循环经济主要是指根据执行服务来创造价值的第三产业的特点从旅游服务产品与设施的设计与开发,到整个旅游过程,都要考虑消除或使之尽可能地减少旅游企业、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循环经济严格遵循着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3r原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一切旅游经济活动,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以达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最低污染”的目的,把旅游业清洁生产、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产品的生态设计和旅游者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从而使旅游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旅游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来。
二、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的旅游环境
四川作为一个资源大省,建设企业循环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四川也是一个旅游大省,特别是长江上游的大九寨环线,是以成都-都江堰-汶川-松潘-九寨沟为西线和成都-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为东线的环形旅游线组成的地带,大九寨环线上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色彩多样、层次分明的森林景观;同时,大九寨环线上人文古迹众多,有唐朝诗仙李白的故里,三国时期蜀汉遗迹富乐堂、西蜀子云亭和大司马蒋琬墓地,深山宫殿报恩寺等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为发展观光旅游业,培育第三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了众多的国际与国内游客。但是,由于大九寨环线上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区生态仍十分脆弱,大气和水质等环境污染问题在整体得到改善的同时,部分地区生态问题也显得日益严重。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对九环线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加剧,而且也对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其次,大九寨环线上生态建设也面临着提升生态建设效益等深层次的问题,面临着解决生态建设与增加生物多样性、发展地方经济及生态系统的维护等结构性矛盾。为了保持该地区生态建设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行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长江上游大九寨环线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旅游循环经济模式是整个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目标所在。要按照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知识经济、体验经济、技术经济的作用,协调旅游生产与消费,协调区域内的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城乡生态化等,严格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循环利用,保护资源和环境,树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构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运行的系统模式,以保证旅游业科学、有效地发展。
旅游经济研究范文篇3
1重振武汉市消费市场面临的困难
76天的“封城”给武汉市消费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封城”期间,除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外,全市消费市场几乎停滞,消费活力被显著抑制。后疫情时期,鉴于疫情防控压力仍然存在,市场抑制因素尚未完全消退,重振武汉市消费市场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困难:一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二是居民收入较疫情前普遍减少;三是市场不确定性影响消费预期;四是聚集性消费行业疫情防控难度较大。1.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cpi比去年同期上涨4.9%,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3.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扩大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9.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72254亿元,下降17.7%。前两个月cpi上涨较多,1月份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5.4%,2月份环比涨幅回落至0.8%,同比回落至5.2%。其中,城市上涨4.8%,农村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21.9%,非食品价格上涨0.9%。武汉市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城市,一季度消费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7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7%。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45.4%,其中3月份下降61.2%,降幅比2月份收窄16.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一季度限上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分别下降37.8%、44.9%、39.8%、56.5%。从商品类别看,一季度16个商品大类零售额同比均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家具类下降77.5%,最小的是中西药品类下降10.3%。从数据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价格普遍上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普遍下降,居民消费市场受到不小冲击。1.2居民收入较疫情前普遍减少。“封城”期间武汉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停产停业。而中小企业涵盖全市大约80%的劳动就业。这意味着全市80%的劳动就业者在2-3月份的收入受到极大影响。多数中小企业在停产停工的境况下无法正常支付员工的工资,很多企业采取停薪留职、甚至是裁员的方式渡过危机,导致武汉市中小企业的劳动者在2-3月份处于无收入的状态。据调查,即使处于快速增长期的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2-3月份员工的收入也会下降近50%,收入降幅明显。在房贷、车贷、信用卡还款等刚性压力下,个人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压缩。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导致消费力的降低,将对居民消费提振和回补产生巨大的障碍。1.3市场不确定性影响消费预期。出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城乡居民家庭会普遍调整消费预期。部分抽样调查显示,武汉市普通居民在疫情过后大多不会进行补偿消费,会选择减少不必要开支增加储蓄。后疫情阶段武汉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影响了武汉市居民的消费预期,居民的消费意愿减少、储蓄倾向增多。在消费品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居民消费预期普遍疲软。据初步调查,武汉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普遍减少58.33%。从湖北省范围来看,半数城市和郊区、60%的县城乡镇和70%的农村家庭消费支出在1万元之内。在家庭消费支出排序中,1至3月,食品、健康和教育成为城市居民家庭支出最多的三项,但2019年同期,人情消费、旅游和服饰是湖北省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的重点。武汉市乃至全省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将导致消费预期的改变,将可支配收入更多用于储蓄和必需品的购买,抑制非必需品的消费需求。1.4聚集性消费行业疫情防控难度较大。后疫情时期城市居民会有意减少人数较多的封闭式聚集消费,提高线上消费频率,增加健康领域支出,如健康保险、日常体检、健身等。在逐步解封的前提下,普通居民将会优先考虑交通、旅游、餐饮、娱乐、健康、人情、教育等消费领域。上述消费领域多为聚集性消费,对防控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消费行业是餐饮业、旅游业和影视行业,1至3月损失巨大,行业几近停滞,亟待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并全面恢复市场。这些需要通过群聚效应产生收益的行业,给后疫情时期武汉市的信息追踪和防控带来了压力,防控难度较大。
2后疫情时期重振居民消费市场的对策建议
以武汉市为例,随着武汉市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步伐的加快,供给端的发力亟待需求端的匹配。要全力提振武汉市消费市场,加快消费回补、释放城市消费潜力,在需求端为武汉市居民努力营造“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的市场氛围,提升消费者信心,在后疫情阶段保障武汉市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地方政府各部门需通力合作,出台相关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切实保障消费市场逐步恢复:一是大力推广消费市场的数字化建设;二是打造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市;三是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建设;四是推动旅游文化消费融合发展;五是适时培育和发展夜间经济;六是探索消费券模式;七是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打造诚信公平的消费环境。2.1大力推广消费市场的数字化建设。一是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服务与传统消费市场深度融合。在后疫情阶段大力发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数字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以消费市场为导向在武汉市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和项目。鼓励实体商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和ar、vr技术开启“云逛街”等新模式,繁荣居家“宅消费”;加快推广湖北省农产品线上销售和服务新模式,创新社区集采集送等无接触式消费模式,逐步探索发展无人超市、无人商店、无人餐厅等新零售业态。二是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以后疫情时期防控管理为契机,创新武汉市医疗服务体系,拓宽“健康码”应用范围,加强对不同人群的分级分类精准调配市场资源,全面推行预约挂号、在线取号、错峰诊疗、移动支付、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药品配送等消费服务。三是大力拓展以数字化建设为基础的智慧养老服务。老年人群体作为弱势群体,在肺炎疫情中暴露出了脆弱性和特殊性,也为未来提供了巨大的养老消费市场。要抓住机遇,构建“互联网+家庭式”新型模式,鼓励发展家政、养老、社区照料服务融入数字化建设,拓展消费平台。四是加快建设智慧体育服务平台。要抓住健康消费契机,深入对接后疫情时期的体育消费需求,探索制定体育消费补贴政策,面向广大消费者做好体育运动宣传,创建特色体育消费平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依托平台积极带动体育消费。2.2打造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市。武汉市要以武商广场、江汉路、汉正街、光谷、中南路、街道口、楚河汉街、徐东、钟家村、王家湾等十大重点商圈为消费支点,深入挖掘城市消费潜力,释放消费活力,扩大商圈辐射效应,集聚优质消费资源、大力建设新型消费商圈,推动消费融合创新,着力打造消费时尚的新风向标,努力建成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作为中部地区龙头城市积极争取纳入部级试点。2.3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建设。武汉市在后疫情时期需扩大重点商圈放心消费企业的覆盖面,努力营造放心消费、健康消费、透明消费的市场氛围;要以数字化建设为契机加强武汉市消费信用体系建设,以大数据为依托完善基于消费者交易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完善消费市场监管体系,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商务执法整合。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培育健康消费市场,营造居民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氛围。2.4推动旅游文化消费融合发展。要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以疫情应对为契机开拓文化消费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数字阅读、动漫游戏、短视频、电子竞技、智慧网络、数字娱乐、在线教育等新型文化业态,加快电影市场复苏,创立推动线上电影产业和家庭影院模式,更好满足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着眼长远,在保障地区消费安全的前提下,布局谋划未来小长假、黄金周假期商务旅游文化消费,深入挖掘和推广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文化带旅游资源,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支持武汉市相关重点旅游景区减免门票。同时与商贸企业、农家乐等企业施行政企合作,开展拉动旅游消费系列活动,拉动旅游消费。2.5培育和发展夜间经济。夜间经济能够成为武汉市后疫情时期的消费增长点。夜间经济不仅能够拉长消费时限,而且具有针对性强、消费市场导向明晰等特点。适时培育和发展夜间经济,细分消费群体,分散消费时段,减少白天聚集性消费风险,充分提供市场便利,加强有利于地摊经济的设施建设,是值得地方政府尝试的举措。发展夜间经济,武汉市需以大型商圈和特色消费品牌为依托,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业态多元、亮丽美观的地标性夜经济生活区。支持建设夜经济数字街区,点亮夜经济地图,创新城市新消费场景,营造全天候消费氛围。围绕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宿、夜健等主题特色,组织开展夜经济宣传推广活动,拉动全市消费。2.6进一步探索消费券模式。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进一步消费券模式,以武汉市实际情况为基础,出台适应本地区消费券模式,进一步扩大消费券发放范围。通过运用线上大数据平台,以实际争取到的财政支持为支撑,分行业、分时段、分人群、分区域向公众发放本地消费券。例如,为民众发放旅游券、餐饮券,要积极面向被疫情改变行为模式的消费者。面对收入突然下降而影响日常生活的消费群体发放日常生活用品消费券等。消费券的发放模式要依照实际情况酌情调整,让武汉市的市场主体、中小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中受益。2.7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打造诚信公平的消费环境。后疫情阶段要加强市场监督和行政执法力度,推进消费者维权信息化建设,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者维权服务体系。加大重点服务领域质量检测力度,严格落实网络购买商品相关退换货制度,鼓励线下实体店自主承诺无理由退货,培育发展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实行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渠道公开投诉产品和服务信息,加大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切实保障武汉市消费市场健康,保障消费者的应有权力,维护武汉市消费市场的公正透明,真正依法确保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树立消费信心,提振武汉市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陈宝玉,李峰.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影响消费需求结构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13).
[2]陈堂,陈光,陈鹏羽,等.肺炎疫情对医疗卫生产品电商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阿里巴巴采购指数的var模型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
[3]豆志杰,钟明艳,王燕,等.农村居民网络消费行为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0,(8).
[4]高兴佑,陈渝.肺炎疫情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20,(3).
[5]景维民,张璐.环境管制、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的绿色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4,(9).
[6]雷潇雨,龚六堂.城镇化对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4,(6).
[7]孙榕.武汉苏醒,中国经济加快复苏———3月财经金融热点观察[j].中国金融家,2020,(4).
[8]张国栋.多措并举,积极发展消费金融[j].中国消费者报,2020,(7).
[9]张玲玲,张予川.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市场,2020,(4).
旅游经济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随着旅游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有关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成为热点。例如,ajhahti探讨了芬兰的旅游竞争力;ritchie,j.r.b,crouch,g.i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杨森林、郭鲁芳和王莹探讨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李葆盛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赵书华、李辉对全球旅游服务贸易9强的国际竞争力做了定量分析;林源源基于“钻石模型”定义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要素构成;盛见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分解为潜在竞争力、外生和内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市场竞争力。
综合上述成果,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分为4个层面:国家旅游竞争力研究;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和旅游业内部某一行业竞争力研究。尽管研究对象不同,但都把区域旅游竞争力看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有关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的对比分析和类型划分较少,本文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概述
目前,有关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业绩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在研究中常根据某地区的旅游业业绩来评价该地区的旅游竞争力。例如张争胜和周永章用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企业数量等评价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周树民采用旅游业发展规模和接待能力等指标比较西安、北京和成都的旅游竞争力。易丽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下“五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第二种是因素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注重探讨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例如mihalic根据旅游地的吸引力、管理、组织、信息、效率等计量区域旅游竞争力。万绪才等从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等方面构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梁明珠和陈小洁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王兆峰从旅游品牌竞争力入手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旅游业绩虽然是旅游竞争力的表现,但它本身并不代表竞争力。旅游竞争力最终还是要通过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各种要素来体现。鉴于此,本文从因素观角度出发,归纳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多种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
根据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旅游产业的产业特征,按照评价数据的可获得性、代表性、全面性和相关性原则,本文选取了旅游要素竞争力、旅游行业实力和旅游经济社会支持力3个大类共40个原始指标,组成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是旅游要素竞争力,包括自有资源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和资本竞争力3个二级指标。其中,自有资源竞争力包括世界遗产数、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风景名胜区、部级4a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三级指标。人力资源竞争力包括区域总人口、旅游饭店职工数、旅行社职工数、旅游院校学生数和旅游院校数5个三级指标。资本竞争力包括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吸引外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个三级指标。
其次是旅游行业实力,包括旅游组织接待能力和旅游市场竞争力2个二级指标。其中,旅游组织接待能力包括国内旅行社数、星级饭店数、星级饭店房间数、星级饭店床位数、星级饭店旅游业税金、星级饭店旅游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星级饭店人均占用固定资产、旅游业从业人数8个三级指标。旅游市场竞争力包括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游客接待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游客接待人数5个三级指标。
最后是旅游经济社会支持力,包括旅游支持产业竞争力和旅游经济政府支持力2个二级指标。其中,旅游支持产业竞争力包括游客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每万人拥有卫生床位数、高等学校数、教育经费5个三级指标。旅游经济政府支持力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旅游业占gdp比重、旅游业占三产比重6个三级指标。
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和聚类分析
本研究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因子生态分析法包含两种现代多元统计分析,即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一)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当这几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和达到某一百分比时(通常≥85%),就说明这几个公因子集中反映了研究问题所选取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而彼此之间又不相关。
本文选取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旅游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按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原则提取了5个公因子,并把公因子1命名为旅游产业支持力因子,其中星级饭店旅游业税金、旅游饭店职工数、入境游客接待人数、旅游饭店房间数、旅游外汇收入、旅行社职工数、星级饭店数等指标在该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把公因子2命名为资本竞争力因子,其中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星级饭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吸引外资等指标在该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把公因子3命名为旅游资源竞争力因子,其中国内游客接待人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部级4a景区、世界遗产数等指标在该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把公因子4命名为人力资源竞争力因子,其中旅游院校学生数、旅游院校数、三产占gdp的比重、世界遗产数、旅游业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在该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把公因子5命名为政府支持力因子,其中旅游业占三产比重、旅游业占gdp的比重、部级风景名胜区等指标在该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这5个公因子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信息特征,在进行斜交旋转后由回归法计算出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因子贡献率占5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可得到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得分
(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依据样品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在对经济类别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后,可得各类数量分布表(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经济可以划分为3个类型。
(三)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也称作一维方差分析,它可以对该因素的若干水平分组中哪一组与其他各组均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行分析,即进行均值的多重比较。在进行均值间的多重比较时,本文选用one-wayanova过程,将5个因子移入因变量,3个类移入“factor”,运用邓肯法可以得出3个类对各因子的重视程度(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类型1对公因子1的重视程度最高,因此将其命名为支持产业型;类型2对公因子4的重视程度最高,因此将其命名为人力资源型;类型3对公因子3的重视程度最高,因此将其命名为旅游资源型。根据表2各类数量分布表可知,属于支持产业型的有江苏、广东两个省;属于人力资源型的有:吉林、江西、海南、贵州、甘肃、青海六个省和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自治区以及天津、重庆两个直辖市;属于旅游资源型的有: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14个省和上海、北京两个直辖市。
结合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得分及排序表可以看出,类型1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类型2综合竞争力得分除了天津外都小于0,说明它们的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类型3中有6个省综合竞争力水平大于0,有10个省综合竞争力水平小于0,总体来看,竞争力水平一般。由此可以得出,旅游产业支持型的地区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较强;人力资源型的地区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旅游资源型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居中。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第一类区域,提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是继续加快交通、商贸、邮电通信、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基础产业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第二类区域来说,则要加快高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改革旅游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努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国际市场的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开发、旅游服务等高级专业人才,实现人才兴旅;对于第三类区域来说,则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把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此外,还要以大企业为龙头,以精品旅游区为吸引,积极拓展入境游市场,全面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森林,郭鲁芳,王莹.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策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2.李葆盛.旅游竞争力之战略构想[m].北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0(3)
3.赵书华,李辉.全球旅游服务贸易9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8)
4.林源源.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2)
5.盛见.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构成:基于竞争力
性质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8)
6.张争胜,周永章.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1)
旅游经济研究范文篇5
1.1教材没有得到甄别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早期还处于探索期,国内关于《旅游经济学》的教材为数不多,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开始思考旅游经济的核心问题,另辟蹊径,出现了一些新颖的教材。与《旅游经济学》相关的早期的一些教材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在框架上往往受经济学的影响和限制,过多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在说明旅游经济问题、建立旅游经济理论框架时,通常是从旅游经济的外显要素出发来研究旅游经济或者旅游产业的要素体系[1]。教学人员在为学生选择教材的过程中习惯于参照国内权威出版社的出版信息,而较少地结合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有的理论基础等因素。后续的教学人员则倾向于沿用前面教学人员的做法,因而在教材的选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该类现象在国内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表现尤为突出。
1.2讲解与实践脱轨
多数教学人员在讲授《旅游经济学》的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给出的相关案例,而对于相关理论对于其所在地区即本土的旅游产业、旅游企业、旅游社会问题的映射的思考则相对不足。应用是理论学习的一大境界,虽然《旅游经济学》这一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但是如何将理论学习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也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突破之处。此外,除了与本土旅游发展实践脱离以外,多数教学人员在讲授过程中也往往忽略了案例的推陈出新,不重视去涉猎一些国内外最近出现的旅游经济问题。
1.3师资队伍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重视多学科交叉研究相结合。而目前多数高校的情况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师资在跨文化研究方面,例如:在旅游法、旅游经济、旅游人类学方面比较薄弱,在旅游研究定量研究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一些学校在《旅游经济学》教学方面往往聘用经济学方面的教师来讲授。
1.4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脱节
从目前来看,国内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中已有了一定明确的专业细化。多数本科院校将旅游管理专业细分为酒店管理、旅游规划、外语导游、旅行社管理、会展管理等方向,学生也根据学校划分的学科方向在完成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之后有所侧重。然而旅游经济方向往往只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才被明确划分出来。旅游管理具有“两条腿”,一是经济,一是文化,即旅游管理学科与经济始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国内大多数本科院校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这一本质,往往在开设了《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等基础理论课之后,追加一门《旅游经济学》来结合学科需求和特点将以上基础理论课深化和巩固,在此之后的几个学期中很少设立《旅游经济学》相关的经济分析方法、旅游经济案例分析、旅游经济调研方法等课程,导致学生学习了相关的课程之后,对旅游经济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很肤浅的层次,对于一些简单的旅游经济问题的分析都不熟悉。
2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针对国内存在的不足,结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体会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进行以下探索:
2.1教材的选择要与时具进
学校和旅游管理学科要重视该门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旅游经济学》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必须与时具进,逐步走出原有的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地把握旅游经济研究的正确方向,紧密联系旅游经济发展规律,从方法论上放弃传统的经济学体系与旅游学科体系,抓住旅游经济的本质和脉搏。教学人员在选择《旅游经济学》系列教材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理解水平;同时应当注重教材内容的新颖性、理论框架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实用性、问题关注的全面性、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以及研究工具的经典性等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授课时要注重结合多家之言,鼓励学生涉猎相关的国内外著作。
2.2突出旅游管理学科本质
旅游经济和专业的其他方向密不可分,以旅游规划方向为例,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很多是步入旅游规划公司与机构从事旅游规划工作的,在旅游规划中很大的工作是旅游经济分析,包括旅游者行为分析、旅游市场的分析与预测、旅游空间结构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旅游项目投资分析、旅游发展环境分析等。现在的用人单位希望自己的员工等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种形式使国内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有必要在学习阶段以复合型人才的标准要求自己。因此,针对这种问题,学校在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细化方面要重视旅游经济分析与研究的地位和重要性,并且尝试在本科阶段将旅游经济或者旅游数量分析方向从旅游管理专业中细化出来,在开设了《旅游经济学》课程之后,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水平,尝试将《旅游经济案例分析》、《旅游经济数量分析》、《旅游新经济学》以及《旅游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等课程以专业选修课或者模块选修课的形式来开设,以丰富和发展《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
2.3案例教学注重本土化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使看似抽象难懂的《旅游经济学》转变为容易掌握、能够付诸实践的课程,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案例的选择方面,要关注国内外与旅游经济相关的热点问题,例如:目前有专家学者不断呼吁新经济学、幸福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如何将这些相关领域融会贯通是教学人员在授课和案例选择过程中要思考和甄别的问题。使案例尽量本土化。讲授过程应注重联系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即密切结合地区旅游发展动态,梳理并整合本土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景点、酒店、旅行社成长与发展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典案例,紧密联系国内外近期发生的旅游问题、旅游经济现象,鼓励学生运用跨学科、综合分析的视角对案例进行分析,积极引导学生对目标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使《旅游经济学》课程教育达到因地制宜的效果,同时,在案例教学中要贯穿大量的旅游经济分析方法和技术,是学生掌握在何种情况下应当使用这种方法和技术[2]。此外,案例教学也可以一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和学生在双向的互动过程中共同学习和进步。
2.4提高师资教学与科研素质
教学人员应当积极思考如何将理论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的路径,自身要积极掌握旅游经济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密切关注旅游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要重视将适当的定量研究方法与分析技术引入到教学当中。与学生共同讨论旅游经济案例,共同设计问题;同时单位也要为《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学术交流和进修的机会。教学人员应利用闲暇时间在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积累旅游实践经验。高校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着重考虑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人员。
3结语
旅游经济研究范文篇6
[关键词]会展;竞争力;产业链;会展旅游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但是,与世界会展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美国、英国等相比,我国会展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国会展业,就必须借鉴国外会展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模式、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会展发展道路。那么,这就要求我国会展学术研究领域必须构建一套科学的理论研究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当前首要的就是对现阶段的会展理论进行系统研究。
一、国内会展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我国会展理论取得了较大进步。笔者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会展的论文进行检索整理,截至2008年10月的统计结果显示:有关会展的期刊论文有2208篇,其中涉及会展经济的论文有138篇;有关会展的硕博论文达428篇,而涉及会展经济的有86篇。目前,还鲜有博士论文专门围绕会展经济问题进行研究。
(一)当前硕博论文的研究现状
对会展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2000年开始逐步深入,而到了2007年特别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会展理论研究论文篇数逐步增加,研究视角也日益深化及新颖化、细化(详见下表)。通过归纳,可以发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中国会展产业综合性研究,一共涉及8篇论文。方敏(2006)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来探讨中国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后发潜在比较优势;林俊蜂(2006)对中国网络会展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三篇关于中国会展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趋势研究,如薛华(2007)通过考察中国会展产业集群情况来分析中国会展业的竞争力情况等。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会展业区域性问题研究,其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此问题:一是以我国经济区域作为研究背景,一共涉及论文4篇,如付桦(2006)结合海外会展业发展实践,研究长江三角洲未来的空间格局走势;李新月(2005)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研究北京地区周围会展产业效率低下问题等。二是关于我国各省份会展业发展问题研究,一共涉及论文3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林蔓(2006)从城市会展发展能力因素入手,探讨浙江省会展能力及提高能力方面的对策。
第三个方面是把会展与相关行业联系起来进行实证研究。如黄玉探讨了如何建立一体化会展物流模式与报价体系。此外,还有6篇论文则是探讨了会展旅游问题,主要是结合城市特征来进行具体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是郑秀娟(2007)关于会展旅游战略联盟的研究,该研究首次将价值链理论引用到会展产业中,提出构建会展旅游战略联盟模型,并指出联盟核心是会展组织企业。
第四个方面是关于会展业竞争力的评价及相应指标体系问题研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的:一是关于会展旅游竞争力研究,一共涉及到3篇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国娟(2007)采用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方法,建立重庆会展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关于城市会展竞争力研究,一共涉及到9篇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是王程凯(2006)通过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而对上海会展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第五个方面是关于会展产业链问题研究,一共涉及到论文3篇。分别是殷瑞普(2006)以产业链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会展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表现、机制以及约束因素;徐佳(2005)从会展产业链规律人手,分析基于世博会的上海会展产业链整合模式;应彩虹(2004)应用scp分析框架建立会展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模式,对我国会展产业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期刊论文研究概况
笔者通过对有关会展经济的138篇期刊论文进行归纳整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如库瑞关于我国会展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实施(2008);赵成效关于中国会展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2003)。二是关于会展产业与城市经济之间的互动研究。如罗薇的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2008);郭先登关于城市发展现代会展产业研究(2005)。三是关于会展地区或城市的具体规划研究。如叶莉的湖南会展业与产业基础的互动关系研究(2007);徐文的上海世博会与会展产业集群化研究(2007)。四是关于中外会展产业对比分析,如王春雷关于中美会展产业发展系统比较研究(2006);徐丹的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及借鉴(2008)。五是关于会展教育发展研究。如何颖的建立面向中国——东盟会展产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2006);沈丽关于会展教育市场化研究(2006)。
(三)国内著作研究概况
自2000年以来,我国会展业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一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市场,有关会展产业的研究著作也日益增多,涉及各个领域,其中有关会展经济管理类著作达上百部,代表性著作作者是过聚荣、刘大可、施昌奎、应丽君、程红、龚平、陈来生,等等。过聚荣的《会展导论》在综合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演变特征,较详细地对会展概念、会展产业链、会展管理原理及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当今世界几个会展业相对发达国家的经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实用性。程红的《会展经济:现代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会展经济的基本经济功能、运行原理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作者采用了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对会展经济的优势、关联性与制约因素、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也加强了作者分析过程的科学性和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与可操作性。此外,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会展经济蓝皮书,即年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通过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采用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当年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特征、相关问题以及变化趋势,探索中国会展经济内在发展的基本规律,并通过与国际会展企业的比较,提出相应的专家建议。
二、国外会展经济理论
笔者通过worldscientific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exhibition/mice”等信息的检索,截至2008年8月,共收集相关论文156篇,其中涉及会展产业理论研究的论文有128篇,较多集中于实务分析。如mccab(2007)的论文《strategiesfbrcareerplanninganddevelopmentintheconventionandexhibitionindustryinaustralia》通过对126个供职于会展业的职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会展业的职员大多受过良好教育,而且女性居多,往往都有一个相对成熟的职业规划。luisrubaleaba-bermejoandjuanr.cuadrado-roura(1995)的论文《urbanhierarchiesandterritorialcompetitionineurope:exploringtheroleoffairsandexhibitions》则针对展览业在城市区域竞争力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论述。kay.likuen.anderw(2007)的论文《internationalexhibitionorganizersinchinaandtheirper-formance》,通过运用描述研究设计与探索性因素,从展览组织者的角度分析如何构建会展业战略规划,并以中国会展市场作为案例展开论述,研究如何进入中国展览市场的问题。此外值得指出来的是,hughpizeyandchrishuxham(1991)在《1990andbeyonddevelopingaprocessforgroupdecisionsupportinlargescaleeventplanning》中提到用决策技术方法来研究大型展会如何抓住各个时间段的机会,进而提高展览会对产业链上的各个部门的影响力。
国外关于会展方面的研究专著大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代表性作者有富兰克、克里斯汀?克林斯曼、卡林?韦伯、米尔顿t?阿斯道夫,等等。他们的著作大多集中于研究会展商务运作、后续工作、前期策划、会展营销等方面。如米尔顿t?阿斯道夫和詹姆斯r?阿比合著的《会展管理与服务》把饭店行业与会展业结合起来,特别是向那些目前从事饭店行业的人士提供鲜活的例证,并探讨会议布展的各个层面的因素构成。卡林?韦伯所著的《会展旅游管理与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对比北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3个举办展会和会议的主要地区,来展望全球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此外,为了宣传世博会,研究世博会,举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信息中心组织出版了《世博信息丛书》,分批推出了相关译著,比较有代表性的译著包括由克劳德?塞尔旺和竹田一平合著的《国际级博览会影响研究》,马塞尔?加洛潘所著《20世纪世界博览会与国际展览局》。前者以实际数据为基础,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博览会举办者和参加者提供了极其有用的基本信息,这对于人们更好地评估国际博览会性质和价值提供了一项重要工具。后者则详细地描绘了博览会辉煌的历史,并介绍了博览会组织问题,主办国与参展国的关系,揭示了他们各自的动机与目标,重要经济和财政筹码,也勾勒出了未来博览会的理想发展方向。
三、会展经济理论研究的未来
旅游经济研究范文篇7
通过分析构建低碳经济试验园区的目的、基本原则,确定园区定位,规划总体布局,打造出符合东莞生态园实际情况的低碳经济试验园区。
1.1构建目的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低碳经济园区已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5]。东莞作为珠三角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标本之一,应该根据需求打造低碳经济试验园区,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碳排放量,带动整个珠三角地区低碳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作出贡献。
1.2构建原则
建设低碳经济试验园区,应该遵循环境优先、资源共享、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绿色交通等5项基本原则。1)环境优先原则。在东莞低碳经济试验园建设、招商、企业生产等一系列工作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环境优先的原则,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获得社会的最大产出。2)资源共享原则。有针对性地建设该产业群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达到各企业资源共享的效果。3)循环经济原则。利用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达到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4)清洁生产原则。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减少碳排放或实现碳零排放的目标,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大化。5)绿色交通原则。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因出行而产生的碳排放。
1.3低碳经济试验园区的定位
低碳经济试验园区,是建立在减少碳排放基础上,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并且通过各单位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得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社区[6]。主要从经济、环境、资源、社会4个方面体现其核心发展思路。1)经济方面。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形成几条主要的低碳产业链,摆脱过去只低碳不经济的尴尬局面,实现低碳与经济共同发展。2)环境方面。结合东莞生态园的实际情况,保护生态湿地,并且利用生态湿地建立湿地公园,发展旅游业。3)资源利用方面。建立污水处理中心,将生产、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制定完善的节水、节能、废物利用的方案、措施,使整个园区的各种资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4)社会发展方面。在管理模式、政策环境等方面大胆尝试,营造优越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创业创新环境;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1.4低碳经济试验园区的总体布局
根据东莞生态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完成“一中心二基地四公园”的总体布局(图1)。
1.4.1一个中心
中心区汇集了园区的低碳经济研究所、碳审计机构、低碳建筑、园区管理中心、现代服务业和综合功能区(图2),周围有2个湿地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居住。1)成立低碳经济研究所。在园区建设时,吸纳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专家,建立低碳经济研究所,对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为整个园区低碳产业以及各项低碳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低碳经济研究所致力于引进一流的人才,重点开展低碳能源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与集成、新能源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研究。2)建设低碳建筑。在试验园区内,所有建筑在建设时都可以融入低碳经济的理念。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形式及总体布局[7]。3)建立碳审计机构。对企业或产品进行碳盘查,也称“碳审计”,是低碳化考量的第一步。碳审计是指在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边界内进行碳足迹计算的过程,其结果可以是只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源和信息的碳排放清单,也可以是一份完整的碳盘查报告用以公开碳排放数据[8]。碳审计可以使“低碳”行动获得数据支持。目前,国内能提供碳审计的机构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依赖国际力量。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审计的需求不断扩大,谁先开展此项业务,获得较多的经验,谁将在未来的低碳社会中享受巨大的利益。对于东莞来说,建立碳审计机构,不但能让企业更加清楚自身的碳排放量,而且也可以让政府对高碳排放量的企业加大管理力度。4)完善园区管理。园区管理中心负责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制定园区各项具体的政策与管理制度,负责园区建设项目的策划、包装、申报、融资和管理,负责园区内各项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的监控,为园区各类企业和机构提供服务。此外,园区管理中心必须要实行低碳管理,在园区低碳发展方面起到带头作用。5)打造低碳现代服务业。2010年东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46.4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9%,占gdp的48.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莞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东莞的主导产业。此外,现代服务业的能源利用强度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少,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是东莞市产业低碳化的重要举措。所以,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要重点培育对低碳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服务业,包括低碳技术服务业、环保服务业、碳交易和碳金融业等。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低碳经济试验园区内设置废物利用中心,对园区内的一切废物进行资源循环利用,使园区在发展低碳产业的同时,也能进行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真正从各方面达到低碳发展的目标。如图3所示,废物利用中心包括污水处理厂、能源利用研究中心以及废物回收处理站。
1.4.2两个基地
“两个基地”是指太阳能产业基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它们就像园区的一对翅膀在中心区的两边。发展低碳经济产业是整个园区的灵魂所在,我们要大力引进相关项目,并且在引进、培育产业的时候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低碳原则,要进行研究和论证,确保产业的低碳化,符合园区的发展方向。同时要突出产业招商,推动大批低碳企业和项目迅速汇聚东莞。1)太阳能产业基地。东莞已有数家生产太阳能光热和光伏产品的高新科技企业,如五星太阳能公司、南玻集团和信义玻璃集团,已完成了一批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例如在广场、学校、宾馆、宿舍等推广使用室外太阳能照明和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9]。以热水器为主的太阳能热利用产品的产能超过100万m2,产品90%内销,10%出口;光伏产品(主要为光伏电池组件)产能达100mw,产品90%出口,10%内销,总产值在5亿元以上。在东莞低碳经济试验园区建立太阳能产业基地,培育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图4)。同时,发展其上下游产业,使太阳能产业能够在园区内稳定发展,成为东莞低碳产业发展的先导。2)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07年上半年监测数据显示:东莞的臭氧超标最为严重,位居16个监控站之首[10]。汽车数量的激增,是东莞臭氧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发展新能源低碳汽车产业显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比亚迪公司已推出了全球第一辆双模电动车,将纯电动、油电混合完美整合,制造出低碳的新能源汽车。在高油价时代,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但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且能够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低碳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应该引进高产值低碳产业,摆脱只“低碳”不“经济”的尴尬局面。
1.4.3四个湿地公园
四个湿地公园,即东部湿地公园、北部湿地公园、三角洲湿地公园和月塘湖公园[11],分布在整个低碳试验园区。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园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根据低碳经济试验园区的实际区位情况,建设湿地公园,开发一条贯穿整个低碳试验园的旅游路线,让园区的游客在观赏湿地公园特色景观的同时,也了解整个低碳试验园区的情况,提高低碳意识。
2保障措施
为确保落实本设计方案,实现发展目标,针对当前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以下保障措施:1)按照低碳标准,制定园区准入制度。园区内的项目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评审,符合要求后才能进入园区。特别是进入园区的低碳产业,要始终坚持高标准、高门槛招商,坚持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引入标准,初步建成符合低碳经济模式的现代产业体系。2)给予优惠政策,引进低碳企业。给予低碳企业优惠政策,比如给刚入园的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给企业低碳新技术研发资金,吸引低碳企业进入园区。3)吸纳人才,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坚持把吸纳人才作为低碳试验园发展的根本,建设低碳经济研究专家队伍,使低碳经济试验园的所有技术得到理论支撑。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共享机制。基础设施是园区发展的首要条件,所以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建立共享机制,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地方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5)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园区管理。健全园区的管理制度,完善各项目的管理流程,进一步加强管理培训,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
3结论与展望
旅游经济研究范文篇8
1期刊的基本信息及载文合著情况
三种期刊中,atr和tm均为英国elsevier公司出版,两者的创刊时间分别为1974年和1980年;jtr为美国sage公司出版,创刊于1962年,是创刊最早的旅游学术期刊。atr和jtr多年一直维持每年4期的出版频率;tm每年出版6期,其年载文量为前两者的2倍多。三种期刊共刊载文章536篇章,其中独著文章133篇,占总文章数的24.8%;合作撰写的文章比较多,达403篇,三年间这三种期刊的合作率(合作文章/总文章数)为75.2%,远远高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水平22%[3]。可见,国际旅游学界的合作研究相当普遍。从表1可看出,合作的文章中,又以两位著者合作的文章居多,占所有文章的37.5%;其次是三位著者合作的文章,占28.2%;四位以上的多位作者合作文章比例较小,占9.5%。所有文章共涉及著者1192人,这一时期三种期刊的文章合作度(作者总数/论文总数)为2.22,亦高于社会科学期刊研究论文的合作度1.35[3]。
2刊载文章的洲际分布
本次文章计量中,将每篇文章的分值定义为1分,参考作者对文章的贡献力并方便对文章进行统计,对三位以上作者合作的文章,仅取前两位作者进行统计,第一作者0.7分,第二作者0.3分。三种期刊来自各大洲的贡献力如表2所示。从整体上看,对旅游学研究最为活跃的是欧洲,其次是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对旅游学的研究在此三种期刊中体现很少。从单种期刊看,atr和tm均由英国出版,其文章来源泉于欧洲的较多,均达到35%以上;而jtr由美国出版,其文章来源于北美的多,达44%强(其中美国占42.5%)。从表2可见,旅游学的研究也与各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像欧洲、北美等经济发达的大洲,在对旅游学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非洲、南美洲等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对旅游学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另外,三种期刊的载文都有向本土倾斜。
3刊载文章的国家或地区分布
三种期刊刊载的536篇文章,其作者共来源于5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研究最为活跃的前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依次为美国(三种期刊作者来源最多的均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中国台湾,这5个国家和地区在三种期刊上载文的贡献力为332.5分,占总分值的62%;比较活跃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香港、新西兰、加拿大、以色列,贡献力分值在10~25分之间;有一定贡献力的国家有意大利、韩国、土耳其、奥地利、中国大陆、挪威、荷兰、斯洛文尼亚等,分值在5~10分之间。以上17个国家总分值为470分,占总分值的87.7%,见表3。另涉及到的35个作者来源国,贡献率仅为12.3%。可见,国际旅游学科研究活跃的国家和地区相当集中。根据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对科学活动中心的测评,当某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的1/4时,该地区可以确定为科学活动中心[3]。据此指标,以三种期刊中来源文章数最多的美国为例,该国的文章贡献力为112.5分,与总文章分值536之比为21%,仍小于科学活动中心的指标25%,可见国际旅游学科的研究还未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形成科学活动中心,只能确定部分旅游学科研究相对活跃的国家和地区。从文章的国家或地区来源看,旅游学科的研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密切关系更是凸显。排名前17个国家或地区中只有土耳其、中国大陆为发展中国家,其余均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4刊载文章的作者机构分布
三种期刊所刊载的文章中,文章作者基本上来源于大学的教师或研究人员。作者所在机构为390家,三年间平均每个机构在这三种期刊上发文约1.37篇。其中贡献力在10分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有3家,依次为香港理工大学(其中在tm占11.8分)、英国萨里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贡献力介于5~10分之间的机构有11家,得克萨斯a&m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普渡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以色列班固利恩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奥地利经济研究所。以上14家机构在旅游学的研究方面实力较强,其贡献力分值共计116分,占总分值的21.6%。机构力分值在2~5分的机构有61家,分值共计164.3,占总分值的30.7%。以上75家机构贡献力分值共计280.3分,占总分值的52.3%,其余255.7分的贡献力作者来自于另315家机构,分布较为分散如表4所示。排名前三位的机构,均有着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香港理工大学的饭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60名从事旅游教育研究的人员。2009年,该机构在journalofhospi-talityandtourismresearch的全球接待与旅游学术机构排名中位列第二。萨里大学管理学院下设旅游、接待与食品两个专业,其旅游教育与研究在国际同领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昆士兰大学旅游学院40余名旅游教育与研究人员均有博士学位,该学院在国际旅游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主要研究领域有目的地管理、旅游者行为、游客经历、技术服务、接待业人力资源管理、多元文化等。
5刊载文章的核心作者分布
旅游经济研究范文篇9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融合;“旅游 ”;常州
2017年,“旅游 ”概念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了文化与旅游部,“文旅融合”进入国家层面。常州旅游业应以此为契机开始新的篇章,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1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渗透性和融合性。旅游产业融合是指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或者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一个新产业的动态过程。近年来,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迹象明显,“旅游 ”新型业态陆续出现。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之一,尤其是2012年后,文献大量出现,研究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融合机制、路径、产品、对策等方面。1.1融合机制。徐虹(2008)在产业融合分析基础上,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了初次界定,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和需求障碍。陆林等(2011)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几个基本论断,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作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方式与机制。高凌江(2012)、赵蕾(2015)认为旅游产业的强关联性决定了其天然融合属性,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内驱力、技术创新等都属于融合动因。1.2融合路径。学者们普遍认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是两条关键的路径。麻学锋等(2010)从内容方面指出了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四种路径,即资源、技术、市场和功能融合。高凌江(2012)根据各产业自身功能、技术优势不同,归纳了旅游产业与不同产业融合的四种途径:模块嵌入式、横向拓展式、纵向延伸式、交叉渗透式。1.3融合产品。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上,如张冰(2017)、周蕾(2016)、曲景慧(2016)、何祖星(2016)、罗栋(2015)、付业勤(2014)分别探讨了体育、农业、文化产业、运动休闲、演艺产业、会展行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从融合产品看,研究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其中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居多。1.4政策选择。学者们利用产业融合的理论,从健全政策法规、激励企业主动参与、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鼓励技术创新、引导需求拉动、发展利用教育等方面扩大旅游产业融合的广度、深度、创新度。1.5常州旅游产业融合。关于常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较少。李云(2013)分析了常州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的现状,陈敏玉(2015)分析了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可行性因素,朱海军(2015)分析了体育旅游资源,洪燕云、演克武(2016)从重点行业和热点领域两个方面探讨了“旅游 ”经济发展模式。目前研究较少有关于常州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常州旅游产业现状相结合,提出具有常州特色的旅游产业融合策略,对常州旅游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2常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意义
2.1推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常州市旅游规划》中提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旅游业态创新不足”。产业融合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创新方式,推进“旅游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克服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旅游资源不足的弊端,使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为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创造条件。2.2带动城市综合治理水平提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首次明确了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定位。2016年,总理将旅游定位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据测算,我国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实施“旅游 ”战略,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有机整合区域资源和融合发展相关产业,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等角度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有效发挥旅游业在促进产城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
3常州旅游产业升级面临挑战
经济新常态、消费需求升级、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常州旅游业面临主要挑战有三点。3.1区域旅游竞争加剧要求旅游业产城融合。常州旅游业发展面临周边地区城市强有力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常州的主导产品主题公园的建设与发展面临周边城市强大的竞争压力,亟需强化旅游产品特色与优势,增强旅游发展后劲和旅游综合竞争力。3.2旅游资源有限要求旅游产业多元融合。常州旅游资源开发强度较高,未开发旅游资源存量少,资源种类单一。现有的主题公园(中华恐龙园、嬉戏谷、春秋淹城)主题均为游乐型,目标顾客群体比较接近,多为年轻人。能吸引消费能力较强的家庭群体的旅游产品甚少。3.3消费者需求多元化要求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大众旅游时代,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凸显。旅游业发展经历了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向着体验旅游转变。旅游产业要融合多种要素,丰富顾客多重旅游消费体验,提高产业的吸引力。
4常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立足常州旅游业现状及机遇,针对产业升级面临的挑战,借鉴境内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熟经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全面实施“旅游 ”战略,探讨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消除产业融合障碍,促进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1)主管部门拓展“旅游 ”的视野,学习先进模式。旅游主管部门要研究、学习、考察境内外旅游业发达地区经验,加强旅游合作,引进台湾民宿业、新加坡休闲业、美国主题公园等产业模式,实现旅游业跨越发展,为常州旅游业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放眼国际市场奠定基础。探索以下发展模式。猫空缆车为代表的“旅游 茶产业”的城市休闲发展模式:到“猫空”喝茶品茗,是台北精致化休闲的流行时尚。溧阳茶园可以通过茶期开设观光专列,营造独特的观光休闲品茗之旅。诚品书店为代表的“旅游 文创产业”发展模式:在原市中心南大街区域、科教城区域引进文创产业,将“建筑 文创 休闲 旅游”融合,提高城市审美品位;借鉴诚品书店的发展模式,在半山书局、大众书局基础上,资助一批人文气息浓郁的特色书店,打造“千载读书地、书香韵常州”的文化名片。日月潭/垦丁/阿里山为代表的“旅游 民宿 休闲”发展模式:提高市民休闲水平,增设休闲设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建设街心公园。大力促进休闲旅游发展,完善休闲基础设施,鼓励社会各界休闲活动设计(室外登山、徒步、单车骑行、书吧、茶吧);构建城市休闲环境,增加城市绿化、休闲氛围营造。淡水为代表的“旅游 交通”发展模式:建设城市慢行系统、旅游景区布局慢游网络,环山沿水拓展骑行道、步道。(2)地区发展树立“旅游 ”的理念,促进城乡融合。大融合才有强旅游,强旅游增强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旅游 新城城镇化”,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打造城市旅游休闲区,提升“食住行游购娱”的品质;挖掘融合城市旅游相关元素,将旅游与文化创意、休闲、交通、体育等现代服务业相结合,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建设。以“旅游 农业现代化”,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旅游扶贫。依托当地生态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特色合理规划,重点推进乡村特色民宿,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增强美丽乡村的吸引力,将金坛、溧阳的青山绿水建设成山水田园休闲与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3)增强行业企业“旅游 ”的能力,扫除政策障碍。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扫除制度障碍。鼓励恐龙园、嬉戏谷、景尚旅业等龙头企业以特色小镇为抓手,拓展旅游产业链延伸;引导华怡明都、海联、富都等本土酒店管理公司向医疗康养转型;大力支持小微旅游企业在乡村旅游、民宿发展、文创产业等领域的创业活动,吸引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共创新业态。将文创与住宿业相结合,设计特色主题民宿,增强旅游者的逗留时长,拓展旅游深度。(4)创新导向发现“旅游 ”的契机,寻找产业融点。企业是融合的主体,是具体的执行者,旅游产业融合的内驱力是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从资源、技术、市场、功能四种融合路径着手,通过“旅游 文化创意”实现资源融合、“旅游 信息化/vr/ar”实现技术融合信息化、“旅游 休闲农业”实现市场融合、“旅游 体育/康养/研学”实现功能融合,多方位实现旅游产业融合。鼓励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的高品质旅游产品,在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经营管理、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布局大旅游,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乐游常州”体系,全力推进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5)共建共享倡导“旅游 ”生活方式,创造市场需求。通过行政文件、政策引导,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休假时间,为市民提供错峰出游的机会。实施“旅游 互联网”战略,运用12301平台,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挖掘游客个性化需求,实施精准营销。设计旅游宣传页,合理组合旅游线路,在服务区、旅游集散中心、核心景点进行发放。加强市内旅游推广,倡导“旅游 ”的生活方式,提高市民共建共享的积极性,让旅游建设成果惠及广大市民,让人们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增加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到2020年城乡居民年均出游5次以上”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徐虹.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8).
[2]麻学锋.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4).
[3]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4).
[4]高柳珍,崔文娟.“印象•刘三姐”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1(31).
[5]卢红梅.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5(61).
[6]严伟.旅游场域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5(1).
[7]陈红玲,陈文捷.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广西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4).
[8]梁坤,杜靖川.旅游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动漫产业园区多维价值研究[j].商业研究,2013(12).
旅游经济研究范文篇10
关键词:旅游经济;宾馆;酒店管理;对策
对于当前大部分宾馆酒店来说,经营管理质量、服务员综合素养、酒店服务水平将会给宾馆酒店整体盈利带来直接影响,更是让宾馆酒店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稳定地位的关键。所以,宾馆酒店应结合当前市场发展要求,对现有经营及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群体数量逐渐增多,推动酒店管理方向发生了一定变化,以旅游经济为重点的宾馆酒店,在经济效益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且带动宾馆酒店行业稳定发展。对此,结合现阶段我国旅游发展形势,对宾馆酒店经营管理战略进行优化,采取有效地管理对策,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也能为宾馆酒店挽留更多的客户,从而促进宾馆酒店更好发展。
一、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法定假日数量有所增加,形成了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产生各种旅游活动。这是由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通过旅游放松自己,休闲娱乐。在旅游消费群体中,包含了工薪阶级、白领阶层、学生群体及中老年人群体等。不同的群体在消费理念和旅游模式上大不相同。比如,中老年群体在旅游过程中,更讲究安全和住宿经费问题;白领阶层的旅游群体则比较关注旅游时间和景点[1]等。选择不同的旅游形式,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旅游项目经营中,需要保证旅游项目的多样性,根据当地旅游特色和企业需求,设定对应的经营模式。
二、旅游经济新形势下加强宾馆酒店管理的必要性
1.有助于酒店管理经营理念的创新
基于当今旅游经济形势下的宾馆酒店,更注重服务质量,优质的服务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为了提高宾馆酒店服务水平,应该从基层员工培训角度出发,在宾馆酒店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以基层员工为重点,展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与基层员工深入交流,营造良好的合作关系,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工作质量,也能提高服务水平,让顾客感到十分友好和亲切。在宾馆酒店提供服务时,如果基层员工态度不友好,将会影响顾客的满意度,所以酒店的管理者需要深入到基层活动中,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2]。在宾馆酒店管理体系上应该以员工为重点,特别是在经营决策和奖罚机制上,应该与员工深入交流,接受员工提出的建议,构建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2.为顾客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环境,促进了宾馆酒店行业的发展,宾馆酒店在从中获得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宾馆酒店为了实现稳定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凸显服务的个性化,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给不同顾客提供多元化服务。在服务内容方面,宾馆酒店需要把入住的顾客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老年群体、儿童群体等,根据不同的群体给其提供适应的活动,并由专业的策划师对客户实际需求进行总结分析,安排合理的休闲娱乐活动,提高服务整体质量。
3.让酒店规章制度更加规范
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宾馆酒店活动的有序进行。对于以旅游经济为重点的宾馆酒店而言,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改善酒店服务质量的前提,个性化服务需要利用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在大部分宾馆酒店中,采取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以管压式为主。随着人们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宾馆酒店管理人员应该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管理,让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义务有充分了解,能够自觉遵守[3]。除此之外,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应该保证制度的灵活性,结合各岗位工作要求和特点对其全面思考,征求各个员工的意见,让规章制度制定得更加规范和合理。
三、旅游经济新形势下加强宾馆酒店管理的相关对策
1.强化各级人员服务意识
对于大部分宾馆酒店来说,入住顾客主要以首次入住人群为主,酒店的服务理念,应该结合顾客实际的需求进行设定,以提高宾馆酒店的入住率。宾馆酒店作为服务性行业,服务质量是宾馆酒店经营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酒店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思想教育,强化员工服务意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服务态度与酒店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端正员工工作态度,让其提供更真诚的服务。在宾馆酒店管理过程中,要求各个部门相互合作,树立服务质量第一的理念,特别是对于接待部和客房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应该保持基本的礼貌和规范标准,从而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
2.创新酒店管理模式
现阶段,我国宾馆酒店经营管理与旅游行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旅游经济发展趋势的改变,预示着宾馆酒店服务对象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根据市场供求理论,在需求方产生新的需求或者发生变化时,供应方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首先,宾馆酒店提供的服务应该满足客户实际需求。随着自驾游、生态游、创意游等新型旅游模式的出现,给宾馆酒店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比如,选择自驾模式的旅游群体,在旅游过程中将会携带充足的旅游设备,倘若将这些设备放在车内,将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宾馆酒店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服务。其次,宾馆酒店提供的服务应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信息供应要求。比如,客户在进入宾馆酒店后,服务人员需要向其询问具体的信息资料,便于给客户制定详细的旅游计划。信息提供看似比较简单,但其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4]。最后,宾馆酒店应该设有充足的硬件设施。硬件是客户对酒店宾馆最直接的入住体验,当然也是宾馆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在配置酒店宾馆硬件设施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宾馆酒店硬件设施的舒适度。不同客户群体,在需求上各不相同,宾馆酒店不可能做到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但是,不管是年龄大小,还是身份不同的顾客,对宾馆酒店的舒适度要求基本相同。所以,宾馆酒店在装修过程中,需要对酒店舒适性进行科学把控,最好给顾客提供一种居家之感,就让顾客把酒店当作家,才能让人完全放松。另一方面,宾馆酒店需要注意主题的设定。对于经济型宾馆酒店,因为受到旅游景点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整个旅游市场变化而言,此种地域性的旅游景点在游客种类改变上相对较小,换句话说,不同的景点和不同的旅游风格,所接待的游客会有某种价值趋同性,宾馆酒店在硬件设施选择上,需要参考本地自然景观,挖掘出该部分游客的相同特点,之后选择适宜的主题风格。
3.打造以旅游经济为依托的绿色酒店
首先,配备充足的酒店绿色设施。对于旅游酒店设施来说,也就是指影响顾客住店体验的所有设施。在设施选择上,应该以舒适、便利、安全为主。对于不同级别的宾馆酒店,对设施质量要求各不相同。比如,酒店大堂正门应该装饰的华丽美观,吸引顾客注意,设有停车场,配有残疾人专用轮椅坡道;如果是中高楼层酒店,可以安装电梯、火灾预警系统等基础设施;每个客房面积适宜,采光充足,适当地摆放一些盆景;卫生场所应该设有浴盆、便池、洗手台等,供热系统良好;酒店还要设有安全通道、自动防火预警系统等。通过配有充足的绿色设施,能够让顾客在入住酒店时,感到舒适和放心。其次,提供绿色“金钥匙”服务。对于“金钥匙”来说,主要指全球酒店行业中专门给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并且以个人身份参与到国际“金钥匙”组织中的成员,是一种国际化的服务标准。对于中外商务旅游的顾客来说,其是据点内外综合服务的主体,金钥匙是旅游行业中最为依赖的群体,是见证友谊的充实客户。为了开设绿色“金钥匙”服务,需要为顾客着想,为其提供衣、食、住、行等一系列服务。从接待顾客入手,从订房、接机、出行、餐饮、旅游等环节,提供专业的服务,为顾客提供无微不至地关怀[5]。对于以旅游经济为根本的宾馆酒店管理而言,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金钥匙服务是其重点关注的内容,个性化服务是以标准化为根本,标准化服务则是以个性化为重点,两者相互推进,促进宾馆酒店服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
四、结语
宾馆酒店管理水平的提升与品牌创新、服务质量有着直接关联。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酒店行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宾馆酒店应该结合旅游市场发展情况,对现有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把旅游经济为重点,为顾客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为酒店挽留更多的客户群体,提高酒店整体效益,促进酒店行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晶.基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酒店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6(35):7.
[2]芦婧.浅谈提高酒店经济效益的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7(7):164-166.
[3]王聪,汤雯迪.对旅游酒店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29):108-109.
[4]曾秀玲.基于人性化管理探析旅游酒店管理的路径选择[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22):8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会展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3-01-17 17:31:16
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策略 2023-01-05 09:00:09
区域经济与旅游资源发展策略 2023-01-03 08:59:26
文化与旅游领域经济违规行为探讨 2022-12-19 08:35:12
乡村旅游管理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2022-11-21 09:58:07
大数据背景智慧旅游管理模式分析 2022-10-14 09: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