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仿真技术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1-25 10:04:38

数字化仿真技术

数字化仿真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个性化;定制;虚拟仿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装的消费观念逐渐转向符合自己体型特征和审美需要的定制类服装,如何迅速响应市场的变化,低成本、高质量地满足客户需求,是目前服装企业面临的一道问题。三维服装虚拟仿真技术将整个服装个性化定制模式搭建得完美无瑕,从三维人体扫描获得全方位人体数据尺寸,到cad量身定做样板的自动修正,再到服装的实时虚拟展示,最终实现网络零售。可以有效地提高服装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增强竞争力。

1虚拟仿真技术及其虚拟仿真流程

随着信息技术在服装领域的运用与成熟,服装设计与生产的网络化、虚拟化已逐渐成为现代服装企业发展的特征。三维服装虚拟仿真技术是依据三维人体扫描获得的人体尺寸数据,将设计好的平面纸样导入到系统中,通过虚拟缝合、渲染等技术制作出虚拟样衣,再通过3d成像技术,获得逼真的三维虚拟动态展示效果。三维服装虚拟展示技术即在该环境下诞生。虚拟服装展示技术能够快速逼真地将真人模型导入虚拟试衣系统,进行成衣设计、虚拟缝合和试穿,该技术和成果保证服装企业和消费群体能够更快地接触到新的服装设计产品,给消费群体创造更满意的试穿体验。服装虚拟仿真展示的整个流程如下所述。1.1人体数据和人体模型的提取过程。客户通过三维人体扫描设备进行人体扫描,提取人体各个部位的数据,同时生成人体模型。该模型可导入虚拟试衣系统的人体数据库中。1.2服装设计和虚拟缝合过程。服装设计人员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选定服装款式、面料、颜色、图案、材质、悬垂效果、物理性能以及使用的线迹类型、使用的辅料和装饰标等相关信息;版型人员根据提取的客户人体数据以及设计的款式信息等内容进行二维样板的制作,并导入三维缝合系统,按照工艺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三维缝合,缝合过程按照实际的样衣生产过程进行,保证缝合成衣的真实性和可产业推广性。1.3服装虚拟试穿过程。版型师和设计师结合前期的设计和缝合,对服装进行试穿,在试穿过程中加载客户所要求的面料、图案、色彩、材质、线迹和装饰标等相关服装因素,同时考虑面料的物理性能和自然悬垂效果,合理地处理服装褶皱。从试衣系统中导出fbx格式或者obj格式的服装模型和人体模型。1.4虚拟动态展示过程。将导出的obj格式的服装模型和人体模型导入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后期的渲染和动画制作,最终导出为视频的格式以及试穿照片的格式一起呈现给消费群体。虚拟试衣展示技术能够快捷、准确和高效地完成服装的制版、缝合到试穿以及动态展示的整个过程。虚拟服装展示不仅具有真实性,可以模拟不同尺寸、不同面料、材质、悬垂效果、工艺制作过程和人体动态,同时可以反映不同体型特点的人体的虚拟试穿效果,而且具有可产业推广性,能够快速、高效和逼真地反映客户对服装的需求。

2研究内容

虚拟试衣作为数字化服装定制系统的重要一环,是制约服装交互式生产方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个性化虚拟试衣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是对数字化服装定制系统的发展与完善。以三维人体测量技术、服装cad制版、三维面料扫描技术、虚拟试衣试验和人体着装试验5种主要技术路线为基础,分析研究个性化定制男衬衫的虚拟展示。以男衬衫为载体,服装cad制版为桥梁,将三维人体扫描技术与虚拟试衣软件有机结合,创新综合运用多软件互联,实现服装数字化的高效化和适体化。2.1三维人体扫描数据的获取及个性化人体建模。利用三维人体扫描仪红外线光学三角测量技术,通过对人体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同时扫描,保证360o三维人体净尺寸数据的获取,共获得距离数据、角度及断面形状共200余个数据,极大地弥补二维测量的局限性。用分析软件将数据置换成图像数据,建立三维人体模型。2.2构建服装网络定制客户体验模式。客户依据三维人体模型,选择并设计自己喜好的服装款式后,由系统自动生成客户的对应样板,服装企业快速排料生产出成衣,实现个性化服装定制。2.3建立线上男衬衫虚拟试衣数据库。设置三维人体数据模型,定义男衬衫服装款式重要部件及缝合线等,将客户的人体模型和数字化衬衫进行匹配。同期探讨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与虚拟展示技术之间的关系,建立服装款式、面料材质数据库,并分析人体着装效果与面料真实度的关系。

3研究意义

立足于现代服装数字化技术研究,从服装个性化和虚拟化进行测试和评价。研究男衬衫虚拟仿真技术与服装个性化定制之间的联系,以期更好地将个性化虚拟试衣技术应用于服装设计,进一步推动服装数字化技术应用与发展。同时,也为设计师的快速时尚服装设计提供可视化设计手段,将极大提高服装的设计水平和设计效率。首先,采用三维人体扫描系统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人体外形,与传统的手工测量相比,速度快,精度高。其次,可以很方便地满足服装定制中消费者对虚拟试衣的需求,并能很方便地根据消费者要求修改服装样板,让消费者参与到服装设计中来,顺应体验经济的要求。再次,虚拟试衣作为数字化服装定制系统的重要一环,是制约服装交互式生产方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个性化虚拟试衣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是对数字化服装定制系统的发展与完善。最后,将个性化虚拟试衣技术应用于服装电子商务,也将进一步推动服装电子商务的发展。

4结语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许多传统定做模式也逐渐在新技术的冲击下获得新的内涵和实现方式,无论是从整体的产业链模式还是具体的设计加工行为,数字化的服装定制已经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传统服装产业模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各种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和三维虚拟衣服展示研究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不断提高服装设计、加工和销售效率,同时也使传统的服装产业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与冲击,服装行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种种束缚,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多元化、数字化和虚拟化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朱伟明,卫杨红.互联网 服装数字化个性定制运营模式研究[j].丝绸,2018,55(5):59-64.

[2]皮珊珊,胡男.互联网 背景下针织服装的个性化定制设计与开发构想[j].山东纺织科技,2017,58(6):33-35.

[3]严密.服装个性化定制app设计[j].艺术科技,2017,30(8):429.

[4]朱敏,敖雪琪,张华,等.织物与服装虚拟仿真技术研究进展[j].轻工科技,2016,32(5):115-116,141.

[5]李杨,杨昕宇.面向个性化定制服装设计的虚拟人台及快速成型技术研究[j].设计,2016(9):99-101.

[6]孙立慈.三维虚拟试衣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6.

[7]朱晓昱,李金山.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服装设计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4):26.

数字化仿真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信息技术;数控加工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数控加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先进制造领域大国工匠的摇篮,数控加工专业已经成为我国中职学校中一个常见专业,主要为社会输送数控机床编程和加工等方面的人才。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都将新型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为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而我们今天想要科学地引入这些教学方式,就必须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能够从新的教学方式中有所收获。

一、传统课堂对教学的限制

(一)纯粹理论教学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数控加工技术教学是有关数控专业理论的重要教学。学生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对其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日后的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纯粹的理论教学往往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理论过于抽象,让学生难以直观地去把握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挫甚至放弃学习。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会忽视理论的抽象性,在课堂中直接进行理论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加重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抵触心理。(二)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社会的接触是比较有限的,虽然学生的实践课,可以通过进入一些企业进行参观或学习来实现,可是这样的学习是蜻蜓点水式的,不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生产中的实际情况。这会造成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不能看到更多更广阔的企业实际操作情景。如果学生一直以一个狭窄的视野去看待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那么其职业发展也不会走得长远。

二、数字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新型数字化资源的一大特征,就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碍,将许多信息更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通过应用数字化资源,我们可以将教学的范围扩大,拓展学生的认知疆界。(一)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接触到实操。在数字化资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创造出许多可以与现实进行交互的软件。这其中就包括虚拟仿真技术所衍生出的软件。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会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开,使得理论与实践被时间和空间阻隔。然而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让学生可以在理论课堂中听取了理论知识后就直接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同时,在这种虚拟仿真技术下,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进入学校的设备加入虚拟仿真软件中,让学生同样也能够进行操作。如图1所示,运用数字化技术模拟数控机床进行实际操作教学。图1数字化模拟数控机床实操教学这样做一方面,我们可以提高学生操作的频率,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杜绝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实践操作中会带来的一些危险。(二)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如今我们教学中的电子设备早已接通了网络,这使我们的课堂不再孤立,它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进行连线。利用互联网的这一便利,我们可以为学生开拓视野。如图2所示为通过网络技术把工作现场引入课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与一些企业进行联系,每当上课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企业的生产流程,让教师直接通过网络直播来为学生讲解生产流程中的具体内容。当教师遇到一些教学上的难点时,还可以直接邀请企业相关员为学生进行连线讲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视野将被打开,不会仅限于学校教学小天地,而是将自身的眼光放到整个行业、社会中去。(三)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课堂互动。在我们理论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会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中加强课堂互动。为了丰富课堂互动的内容,加强课堂互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运用多方面的材料印证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中与其他人进行思想碰撞。这样的学习氛围会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学习,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也会得到提高。

数字化仿真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

高校;医学教学;计算机仿真通过对计算机仿真及模拟技术的灵活应用,能够打造出一个与现实非常相似的三维感觉空间,学生置身于其中可以开展有效的实践操作,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可获得理想教学效果。

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含义和发展方向

(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含义与实现。该项技术主要是把多种学科及理论当作根本,采用计算机与相关软件展开虚拟试验,从而达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目标,属于综合性的技术。在具体的仿真过程中,所运用的计算机类型有所差异,据此可将其分为模拟机仿真、模拟—数字混合机仿真以及数字机仿真这三大阶段,这也是计算机仿真发展至如今所经历的三个时期。现阶段,该技术已在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工程建设、机械制造、军事模拟、航空航天、医疗卫生、船舶工程等多个领域中获得了极为普遍的运用。针对所研究的目标,计算机通常无法进行直接认知与处理,此时就需要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既要体现出被研究目标的实质,同时又要确保计算机容易处理。数学模型可以对需要研究的目标实质进行抽象处理,之后计算机便能更高效地对其展开分析,并把这部分模型的有关数据信息输送出来,呈现出研究目标的主要特质。这样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三维立体的,具有清晰、直观的特点,在目前已经被不少研究者所运用。凭借计算机对输出量的分析,能够对研究目标建立起更清楚准确的认知。与此同时,透过这一层关系还能看出,数学建模的精确程度会对计算机的仿真水平起到极大影响。总体而言,计算机仿真可以分成三大环节,即建模、模型转换与模型仿真试验。(二)发展方向。现阶段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比如可以采用网络技术进行异地仿真,或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虚拟制造等。(1)网络化仿真。目前现有的很多仿真系统都无法实现彼此之间的兼容,共享不方便且可移植性较弱,而开发成本却相对较高,耗费时间长,难以做到物尽其用。对此,首先就应当充分利用兼容性强的计算机语言编写仿真系统,其次再运用网络技术达到共享的目的。如此一来就能有效规避重复开发的问题,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并且还能通过适当收费的方式补偿一部分开发成本。(2)虚拟制造技术。该项技术是计算机仿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产品制造和有效管理。通过于此,制造技术不再需要完全依赖于经验,而且能够完成对制造的全面科学预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高校医学教学和计算机仿真的结合途径

(一)计算机仿真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对高校医学教学来说,人体解剖学是一门最基础、最关键的课程。为了确保学生能切实把握好人体解剖结构,就需要使用尸体标本来开展实践活动。但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医学院的学生数量也逐步增多,有限的标本资源已很难充分满足高校医学教学所需。而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对人体进行三维重构,打造虚拟数字化人体,让学生获得十分真实的实验感受。当学生处于虚拟的解剖环境下时,其能够在数字化人体标本上开展全过程的解剖,还能将“脏器”取下,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标本资源不足的问题。另外,传统的人体骨骼结构教学大多是以展示静态图片或骨骼标本的方式为主,而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之后,能打造出相应的仿真系统,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观看到人体骨骼在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的不同情况,显得更为直观且方便记忆和学习。(二)计算机仿真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利用计算机系统,能够模拟出人体在不同病态下的生命体征,并展示出实际化验结果。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人体来进行心电图记录、体温与血压测量、心音听诊、x光拍片等一系列活动,然后详细分析其症状与指标,同时还能够向虚拟病人提出有关病情的问题,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得出诊断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之后用计算机来分析判断其诊疗方案是否合理,并告诉学生该类病症的诊断要点,让学生掌握关键的注意事项与最优治疗办法。通过于此,教学时间能够得到大幅度地缩减,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三)计算机仿真在药物合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药物合成教学时,也可以采用虚拟及仿真的方法,从试剂库内把需要用到的试剂取出来,让学生对其实施虚拟称量等一系列操作。之后引导学生按照适当的比例将其和别的试剂融合并发生反应,仔细观察其化学变化情况,最终得到所需的产物。接着再对该产物实施模拟动物或人体实验,证明其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且检验其毒性、安全性与可靠性。(四)在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中的应用。不论是生理学、病理学还是药理学,均属于机能实验教学的范畴,而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动物实验进行模拟,能够节约一笔可观的实验成本,并可让学生高效完成实验操作练习,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妥善运用现代化计算机系统,能够真实地模拟并重现实验现场的种种状态,比如动物血压、血容量、呼吸频率和强度等。尤其是针对一部分抽象的、很难以常规实验来说明或验证的医学概念,就可利用仿真模拟手段,对其进行清楚的描述,将其生动地呈现出来。例如细胞变形运动状态、生物电传递过程、肾脏的过滤与再吸收、氧气在体内的变化情况等。这样便显得直观而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结束语

将高校医学教学同计算机仿真充分结合起来,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对此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人体解剖学、内科临床教学、药物合成学以及其他各医学课程中的运用,为学生打造理想的实践环境,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华昌,李永娜.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396.

[2]廖伟雄,李庆奇,胡昊,邹锦慧,张少华.构建医学影像数字仿真实训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150-153.

数字化仿真技术范文篇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信息的社会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竞争已经由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化为技术含量的竞争,高科技产品成为市场的主流,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变化,企业必须以最快的上市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低的成本和最优的服务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面对不可预测、持续发展、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企业的生产活动必须具有高度的柔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为此,探索新的设计制造方法是企业生存的最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些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现代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设计制造技术的数字化、功能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虚拟技术已成为当今最活跃的制造业设计技术,它的发展,促进了虚拟制造(vitrualmanufacturing)的形成和发展,为机械产品的设计、加工、分析以及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仿真环境,从而在计算机上“组织”和“实现”生产,在实际投产前对产品的可制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保证一次成功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上市时间,快速响应市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1虚拟制造的内涵及其分类

1.1虚拟制造的内涵

随着制造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制造的内涵也有了全新的、更全面的认识。制造是指按照市场需求,运用知识和技能、借助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虚拟制造(vitrulamanufacturingvm)是指利用计算机模型和仿真来实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技术,它以信息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高性能的计算机、高速网络为支持,在计算机上群组协调工作,实现产品的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性能分析、质量检验以及企业各级过程管理与控制等产品制造的本质过程。“虚拟制造”虽不是实际的制造,但却实现实际制造的本质过程,它在产品设计或制造系统的物理实现之前,就能通过模型来模拟和预估未来产品的形态、功能、性能以及可加工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做出前瞻性的决策和优化实施方案,从而使制造技术发展到全方位预报阶段。虚拟制造是实际制造在计算机上的本质实现,它是各种计算机辅助技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化综合运用。

实际制造具有对物质、信息、能源进行转换的功能,即投人原材料、生产、信息、电力等能源,制造出所需的产品及与产品相关的信息。虚拟制造是将实际生产中的“物质”和“能源”信息化,针对实际生产系统中的信息及被信息化的“物质”和“能源”实现与实际生产在信息上的等价交换,虚拟制造虽然没有制造出实际产品,但却生成了有关产品的信息以及制造产品所需的信息。

1.2虚拟制造的分类

虚拟制造既涉及到与产品开发制造有关的活动,又包含与企业组织经营有关的管理活动。根据所涉及的范围及工程活动类型,可将虚拟制造分为三类:以设计为核心的虚拟制造;以生产为核心的虚拟制造;以控制为核心的虚拟制造。

1).以设计为核心的虚拟制造。以设计为核心的虚拟制造将制造信息引人设计过程,利用仿真来优化产品设计,从而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对零件甚至整机进行可制造性分析,包括加工工艺分析、热力学分析、动力学以及运动学分析等。主要解决“设计出来的产品是什么样”的问题,以便对产品各方面性能进行仿真与评估;

2).以生产为核心的虚拟制造。以生产为核心的虚拟制造将仿真技术溶人生产过程模型,以此来评估和优化生产过程,以低费用快速评价不同的工艺方案、资源需求计划、生产计划等。主要解决“这样组织生产是否合理”的问题,以便对生产过程进行仿真,对各个生产计划进行评估;

3).以控制为核心的虚拟制造。以控制为核心的虚拟制造将仿真技术加到控制模型和实际处理中,实现基于仿真的最优控制。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将传统的各种控制仪表、检测仪表的功能数字化,对生产线的优化等生产组织和管理活动进行仿真。主要解决“如何去控制”的问题。

2虚拟制造的特点

与实际制造相比,虚拟制造具有其本身的特点:

1).虚拟性。虚拟制造不是真实的制造过程,不生产实际的产品、不消耗真实的材料与能源,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对真实制造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以实现制造的本质过程;

2).基于数字化模型的集成。虚拟制造过程依赖于模型,涉及到的模型有产品模型、过程模型、活动模型和资源模型。通过这些数字化模型在计算机上的集成,实现对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装配等操作,而不再做对传统的原型样机的反复修改;

3).支持敏捷制造。由于整个过程的信息存储在计算机内,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或市场的变化快速改型设计,快速投人生产,能够大幅度压缩开发新产品的时间、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4).分布合作。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虚拟制造可使分不在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的不同专业人员对同一个产品模型同时工作,相互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减少大量文档生成及其传递的时间和误差,从而使产品开发更快捷、优质、低耗地响应市场变化;

5).仿真结果的高可信度。虚拟制造就是通过模型的验证、效验等仿真技术来检测设计出的产品或制订出的生产规划,使得产品开发或生产组织一次成功,所以它能真实地反应实际对象。

3虚拟制造的关键支撑技术

虚拟制造借助于虚拟环境中获取的各种信息,集成和综合了可运行制造的环境,用来改善从装配产品的概念设计到动态仿真的各个阶段。虚拟制造技术涉及面很广,如环境构成技术、过程特征抽取、集成基础结构的体系结构、制造特征数据集成、多学科交叉功能、决策支持工具、接口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等。其中后三项是虚拟制造的核心技术。

3.1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是美国jaronlanier于1989年首次提出的,该技术的内涵是由计算机直接把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信息合成,并提示给人的感觉器官,在人的周围生成一个三维的虚拟环境。从而把人、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相互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反馈。虚拟现实技术或由它构建的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在于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构想性(imagination)。

虚拟现实技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各种显示和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虚拟环境。虚拟现实系统(vrs)由人机接口、软件技术、虚拟实现的计算平台等部分组成。利用vrs可以对真实世界进行动态模拟,通过用户的交互输人,并及时按输出修改虚拟环境,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觉。

3.2建模技术

虚拟制造系统是现实制造系统在虚拟环境下的映射,是现实制造系统的模型化、形式化和计算机化的抽象描述和表示。虚拟制造系统的建模包括生产模型、产品模型和工艺模型。

(1)生产模型。可归纳为静态描述和动态描述两个方面。静态描述是对系统生产能力和生产特性的描述,给出产品设计方案的可能性;动态描述是对系统动态行为和状态的描述,进而预测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2)产品模型。产品模型是制造过程中,各类实体对象模型的集合。对虚拟制造系统来说,要使产品实施过程中的全部活动集成,就必须具有完备的产品模型,即产品模型描述的信息既包含产品结构、产品形状特征等静态信息,还包含能够进行干涉检查,各项性能分析等方面的动态信息,是能够通过映射、抽象等方法提取产品实施中各活动所需所有信息的模型;

(3)工艺模型。将工艺参数与影响制造功能的产品设计属性联系起来,以反应生产模型与产品模型之间的交互作用。工艺模型必须具备以下功能:计算机工艺仿真、制造数据表、制造规划、统计模型以及物理和数学模型。

3.3仿真技术

仿真就是应用计算机对复杂的现实系统经过抽象和简化形成系统模型,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运行此模型,从而得到系统一系列的统计性能。由于仿真是以系统模型为对象的研究方法,借助于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可以用很短时间模拟实际生产中需要很长时间的生产周期,因而可以缩短决策时间,避免资金、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并可重复仿真,优化实施方案。

仿真的基本步骤为:研究系统、收集数据一建立系统模型*确定仿真算法*建立仿真模型神运行仿真模型*输出结果并分析。虚拟制造系统中的产品开发涉及到产品建模仿真、设计过程规划仿真、实际生产过程行为仿真、装配过程仿真、检验过程仿真等,以便对设计结果进行评价,实现设计过程早期反馈,减少或避免产品设计错误。

4虚拟制造技术的现状分析

尽管虚拟制造技术近年来在国际上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目前还缺乏从产品设计全过程的高度开展虚拟制造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4.1基于集成的数字化产品模型技术尚处于概念阶段

(1)cad模型中的产品信息含量太低。cad模型是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形成的,很多信息(几何的非几何的)需要记录在其中,它是重要的数据源。在虚拟制造中,很多分析模型需要从cad模型中提取相应信息。然而目前的cad模型主要是从几何实体的角度描述产品,远不能全面的描述产品,能够提供的共享信息太少;

(2)现有的cad模型无法支持产品的概念设计。产品的全新设计要经过概念设计、详细设计、产品工艺规划及制造几个过程,而cad模型只支持产品的详细设计;

(3)缺乏良好的产品信息重用机制。由于目前各应用软件间的产品数据交换主要是通过专用的数据接口来实现,这种转换也是同一问题数据的简单映射,无法实现模型间数据的自动转换和衍生,无疑增加了虚拟制造产品开发的复杂性。

4.2产品创新支持工具尚不充分

(1)缺少创新设计支持系统。产品创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科学,需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支持。虚拟制造的环境为创新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运行机制,但是还需进一步组织开发创新设计的支持系统;

(2)缺乏将知识与虚拟制造结合的工具。知识可以创造革新产品和新技术,产品创新注重知识。但是由于知识表达与组织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如何将其与虚拟制造的数字化产品结合起来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3)缺少交互式外形设计技术与虚拟制造的集成工具。

目前,虚拟制造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创新技术。如何解决将有关产品整体定位、外观设计的交互式外形设计技术引人到产品虚拟制造中并与之有机地集成起来尚需进一步研究。

4.3产品数字化技术

(1)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与其他软件的集成问题。产品数字化的核心是pdm技术的应用,目前,出现了各种版本的pdm软件,但是缺乏标准,由此造成了pdm软件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问题。在虚拟环境下,各专业、各部门人员基于同一产品模型协同工作,必须解决pdm与其他应用软件的集成;

(2)虚拟产品开发的产品数据组织体系。虚拟产品开发方式生成的产品数字样机的产品结构树既要反映产品设计阶段的构造层次结构、产品的装配顺序,还要反映生产流程,制造部门可以直接根据产品数字样机进行制造。因此,研究适合虚拟产品开发的产品数据组织体系是切实必要的;

(3)与数字化产品模型相关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产品的数字化包括建立产品的数字模型及其相关的性能指标,包括结构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热力学分析的结果,为产品的定型提供理论依据,并对产品性能进行改造。如何有效地解决数据的组织和管理,使之有效地适合虚拟制造的需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4.4制造过程仿真建模方法和技术

基于物理模型的制造过程仿真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建模方法与建模技术仍未有突破性进展。

(1)虚拟加工工具有待完善。目前已有很多商品化软件可以进行“可加工性”评价,但虚拟制造还需研究开发大量的虚拟加工分析工具,如具有切削力分析功能的加工过程仿真系统等;

(2)虚拟装配的基础理论研究。虚拟制造对虚拟配中的公差分析与综合技术还缺乏理论基础,在模型的生成以及对iso公差标准、形位公差的支持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3)装配工艺规划的进一步研究。目前基于虚拟装配工艺规划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指:仅考虑沿坐标轴方向的平移,装配运动方式过于简单;偏重于几何计算,工程语意知识的利用有待加强;装配顺序的选择标准不够广泛和统一;

(4)虚拟测试技术研究。虚拟测试是成功运用“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的关键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所有环节计算机化后,测试和效验环节就成为影响效率的重要因素。

数字化仿真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仿真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应用研究

仿真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后,更具现代化和信息化,结合更全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后能够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随着该技术的逐步成熟,涌现出与仿真技术相关的技术和软件,也使得模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得到接卸设计制造人员的认可与青睐,并在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模拟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机械设计和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立足于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视域下,仿真技术打破了传统机械设计制造的壁垒和局限,使得模拟设备得到有效创新和升级,使得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连接,提升其便捷性和实效性。本文在简要阐述仿真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仿真技术的应用特点,最后提出具体的应用路径,旨在为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1机械制造技术和仿真技术简要说明

1.1仿真技术信息描述

结合笔者实践调研可知,仿真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现阶段,仿真技术的开展过重涉及多个工具,依据工具本身性质可以大致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类。其中硬件指的是计算机,无论是数字还是模拟计算机,此外,还有目标、运动等其他物理仿真器;而软件则包括语言、程序以及数据库等部分,综合构建起仿真技术的软件系统。在仿真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完成目标系统的模型构建,需要增加一定的实践措施。而实验措施多是以离散事件和连续系统仿真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使得仿真技术深受电力汗液、航天工程以及机械制造行业人员的认可与青睐。如今,采用仿真技术能够有效见地机械加工指导行业的时间、资金等资源浪费,与此同时,也为机械行业带来较高收益。

1.2机械设计制造行业

机械的设计与制造对仿真技术有着相似需求,且同样复杂且繁琐,需要机械自动化、电子工程以及数字化等各种先进技术与设备的支撑,除此之外,机械设计制造还应熟知并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控制工程以及工程材料等专业的理论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与完善,给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内需与动力,一般而言,主要设计制造工业器械与设备零件,但是在此之前,应建立成熟的制造模型,并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检测来有效保障模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如今,仿真技术联合其他技术使得国内的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得以实现自动化转型和升级,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2仿真技术应用特点简析

其一,应用范围广泛。仿真技术自诞生其并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且其趋势势不可挡,其功能作用在多个领域中都得到显著体现。而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也不例外,应用在机械产品设计、制造以及检测等整个过程,而也正是广泛应用的特点使得仿真技术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仅能够把控产品质量、提升制造效率,还应优化技术水平,使得出厂的产品能够切实满足市场对产品性能的多面需求,提升该产品的销售额度。如今仿真金技术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使得仿真对象和目标更为明确和清晰,提升他们在制造领域应用的有效性。其二,具有集成化属性。仿真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中的应用有着显著的集成化特点。仿真技术本身便是融合了多种技术与理念,就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能够模拟不同类型产品或是不同种类产品。另外,基于集成化的属性,使得仿真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能够发挥其有效性,对整个行业都有着推动作用。其三,分布特性突出。依托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的仿真技术,其分布特性也在逐步扩大,对仿真技术的整个运行环节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可知,仿真技术功能作用的充分彰显和体现离不开虚拟网络和制造技术的加持,整个运行环节中还需要配合理论要求和图形规定。而分布性突出的这一特点,无形中也强化了仿真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影响,最终切实保障设备质量与安全。

3具体应用探究

3.1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对机械领域有所了解的可知,该系统是由多种不同功能负载协同组建的,这方面的结构设计是整个机械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对机械的性能有着直接影响。换言之,技术研究人员利用仿真技术,能够优化招生官模拟实验环节,从而筛选出最优的系统结构设计模型,进而最大程度上发挥零部件的功能效用。与此同时,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借助仿真技术和运动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融通,依托大型三维设计软件来多角度、多维度展示并观测机械系统的运动结构,并对不同零部件的干涉效果进行细化分析,及时发现所存问题和技术瓶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调整,提升机械设备的性能。伴随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泛应用,运动仿真模块与三维设计软件负载有着高度融合,能够使得相关人员能够直接且实时观察机械结构具体的运动状态,不仅能够节约工作时间,减少物料成本,提升成本效应,还大幅度提升了其操作性,为后续完善设计提供有效依据,深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3.2在齿轮设计中的应用

技术研究人员还应提升对机械设备中齿轮与其他产品的重视度,是因为转动部位需要齿轮相配合才能够顺利生产产品。换言之,齿轮在设计与制造是机械设计制造的关键部分,有着极为突出的影响,影响机械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通过引进仿真技术,能够有效检测齿轮设计是否符合设计图纸,满足不同工艺的加工要求。机械设计人员可以利用仿真软件创设齿轮在不同环境中的作业环境,以此来检测齿轮设计是否规范合理,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检修与完善。例如,技术人员利用仿真技术来计算圆弧针齿运行轨迹,进而能够实现模拟齿轮的正常运行。在仿真技术的支撑下,还能够完成齿轮转动接触点参与的深化研究。通过充分挖掘仿真技术在机械齿轮设计制造中的功能作用,能够切实提升齿轮性能和品质,对整个机械设计制造领域都有着推动作用。

3.3在加工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赤岸品的设计到制造需要历经多重流程和操作步骤,而大型机械设备更为突出,引进仿真技术之后能够使得该过程变得间接和方便。换言之,机械设计制造的本质在于能够满足各种生产加工所需,从而提升其产出价值。在机械加工设计环节中引进仿真技术,能够优化机械设备的性能,还能够切实提升加工效率和质量,有广泛推广的必要性。比如在加工数控机床的过程中,利用仿真技术完成编写零部件运行程序,还能够生成图形和数据,对机械设备发出指令要求,从而完成加工工作,从而大幅度提升机械零部件的运行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此外,还能够减少人工操作工作量,提升加工效率。由汇入在切削加工工艺流程中应用仿真技术,能够以时间轴为单位构建数学模型,完成对不同运行条件下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最终筛选出最佳加工方案,从而彰显仿真技术的应用优势。

3.4辅助复杂数据的计算

基于仿真技术的各种计算机技术在如今的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欠缺计算机辅助的机械设计很难顺利解决所遇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突破技术瓶颈。而在引进仿真技术后,能够辅助计算机简化复杂问题和数据信息,从而降低计算难度系数,节省设计、研发时间,提升计算结果精准性。在新产品设计研发极端,仿真技术的应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优势,在通过一些列设计实验后,能够保证产品的性能指标满足设备所需,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实验研发极端对材料的损耗浪费,还能够促进企业研发进程。若是将仿真技术与动力学模型进行配合应用,则能够高效且全面地获取与结构强度、刚度以及热态等特性数据;若是阿静仿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行计算分析,能够有效规避潜在的运行风险和安全隐患。

4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国内经济的升级与发展,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也随之得到创新发展,在基础上涌现的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而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也不例外,从而给行业发展带动动力和活力,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发展,及时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升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周期,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最终切实提高机械加工行业的经济效益,为行业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卫龙.仿真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综合),2020,000(003):p.1-2.

[2]罗洪标,袁森.仿真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9,050(024):151.

数字化仿真技术范文篇6

1仿真技术在电子应用开发中的作用

1.1有助于虚拟测试电子产品电路的特性。仿真技术的发展可以与计算机的应用有效结合,通过计算机相关模拟软件的操作,可以轻松实现各种电子产品在不同工作环境中的电路状态,通过仿真技术下设备参数的修改进行模拟实验,很容易就能得出相关电子电路在严苛条件下工作的参数结果,比如借助电子产品的仿真技术,再辅以计算机算法就能够得出大电流、高压、高温环境中的电路运行参数。比如在现实工作中想要实现电路的高压环境就有非常大的困难,通过仿真技术在电子产品设计的预先实验,可以帮助设计者提前测试电子产品的电子电路性能与运行,它可以成为电路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少实验成本,充分提升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效益。1.2可以加强对电子产品功能进行有效验证。电子产品的电路系统在设计完成后,需要针对电路的设计进行不断的验证,通过电子产品的验证能够很好的保障电子电路满足技术要求,使相关电子产品的电路设计更为标准,合理的利用仿真技术对电子产品的功能验证,可以有效检测出电子产品系统的误差问题,提升电子产品电路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因此,仿真技术对于电子产品设计完成后的功能检验有非常高效的作用,减少电子产品设计中的误差问题。同时,对于电路的生产制造,仿真技术可以为电子产品的质量检测提供高效率的检测手段,为电子产品的质量提供很好的控制,为电子产品的后期维护提供更为便利的维修,缩短电子产品的研发时间以及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1.3有助于创新开发电子产品的方式。很多电子产品的研究,开发者往往更注重电子产品的实际使用,缺乏对电子产品电路设计的研究。主要还是由于电子产品的设计构造过于复杂,一些电子产品内部电路系统的制作需要不断修改与调试。而且电子产品的修改调试环节对于电子产品的研发,属于电子产品系统设计、功能使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没有良好的修改调试的电子产品,往往会造成电子产品功能和系统的缺陷,最终影响企业的生产发展。因此,仿真技术对于电子产品的系统运行和调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电子产品的应用发展离不开仿真技术的参与,同时仿真技术也为电子产品的电路设计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研发技术,提升了设计人员的研发效率。

2仿真技术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趋势

当前,科技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计算机硬件的开发、机械生产设备的自动化使用,都需要依靠相关电子产品的使用。作为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不断研发探索仿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合,一方面可以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基础,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电子产品的应用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目前我国对于某些高精度电路的数字化系统的设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电子产品中cpu的数字系统程序都还处于空白阶段。所以我国的电子产品的发展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相关电子产品设计的仿真技术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发展,需要根据电子技术的算法要求不断进行完善,研发出仿真技术应用电子产品的cpu程序数字系统。计算机发展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电子硬件产品。所以想要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顶部,就要提升相关电子产品的技术限制,电子产品的仿真技术就是一个技术的突破方面。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加高技术含量的硬件支持。

3结语

综上所述,仿真技术在电子产品的应用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促进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另一方面实现我国高科技电子系统的应用发展。未来计算机技术的提升以及现代化电子设备的研发都需要借助电子产品设计的仿真技术应用,所以我国的科技发展中必然需要借助仿真技术的参与,实现电子产品系统技术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魏珑,孙锋申,李合菊等.以流水灯为例浅谈multiism在数字电子仿真中的探索应[j].电子质量,2016,12(02):564-565.

[2]刘超,王红军,葛津华.浅谈电子战训练中的电磁信号数字仿真技术[jl.科技信息,2014,11(13):192-192.

数字化仿真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三维辅助;复杂城市规划;研究

1三维辅助设计的功能

1.1交互式图形处理。在复杂市城市规划中,如何严格各个功能区的界限,并融合一些重复性功能是编制城市发展规划的一大难题,因为很多东西往往涉及到交互信息。而利用三维辅助设计系统,则可帮助工作人员输入与绘制城市的二维与三维图形,并对城市规划图进行编辑修改,利用设计图形和文字实现对城市规划的人机交互控制,以让城市各个空间角落、背景物和建筑物产生区域明显又相互交融的效果[1]。1.2城市数据存储与管理。城市规划之所以会碰复杂的问题,往往在于规划中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并通过这些分析指导城市的规划。然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这些庞大复杂的数据往往让人头疼。但如果利用三维辅助设计系统则可对这些规划中涉及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类储存和管理,并快速的对其进行设计图和设计数据的研究,以此为设计人员提供较好的规划路径。此外这种技术还能进行图形计算与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可对不同样式和结构的设计参数进行计算,并最终形成不同的评估结果。

2三维设计在复杂城市中的决策辅助作用

2.1信息管理决策上的运用。基于三维设计理念可建立一个以虚拟技术为主,综合运用空间信息系统、网络技术构建的虚拟城市环境系统,该系统主要作用:①方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情况查询,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审批效率和审批的科学性;②为政府行政处理、重大战略实施、重点工程监控、防洪抢险、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地理信息服务;③结合电子地图制作和网上系统,让人们直观游览整个城市的地形地貌和细节,快速搜索机关、学校、医院、车站、码头、商场、宾馆、饭店、公园、公司等具体位置及景观,满足社会公众日常生活需要,提高政府对公众的服务能力和城市品位;④为公安、消防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提供快速反应决策依据;⑤展示楼盘位置、布局、外观、周围环境等情况,为人们购房置业提供方便;⑥为三维地籍管理和房屋产权管理提供方便[2]。2.2城市规划运用上的作用。以滨州市为例,主城区(共176km2,其中建成区面积约为78km2)内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及绿地、广场、河流、道路、雕塑、假山等大场景、标志性地物。而三维设计在复杂城市中的决策辅助作用可以有如下运用:1)工程项目建设选址中的应用数字化系统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帮助滨州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准确地选择工程项目拟建设地点,并且通过对拟选地址相关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可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2)对滨州市旧城改造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尤其是旧城改造、旧城拆迁时,数字化工程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中的不同区域内信息(其中包括拆迁人数、拆迁面积以及相关纠纷问题等)进行全面的统计,同时还可以对因拆迁活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新建投资等,进行准确的估算和分析。在旧城拆迁过程中,利用数字化工程可有效地统计待拆范围内容人数、户数以及需要重建的面积和区域内其他单位应改造面积等,这对旧城改造提供了一个非常可观、有价值的参考依据。3)在市政道路规划建设中的应用①道路拓宽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数字化工程及相关信息技术,可对道路拓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问题和区域进行预先判定,同时还可以对道路拓宽时所需要改造的面积、拆迁用地面积以及单位改造用地面积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单位因拆迁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等进行客观的估算。②对道路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应用数字化工程,可提供比较全面的市政道路发生断面的结构信息,对路面结构、地下管线以及红线的位置和标高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而帮助确定道路断面位置,显示断面结构图等。

3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的规划分析

计算机三维辅助规划设计其实已经从最开始的简单图纸设计绘画阶段发展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图形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局部可视化与仿真技术等来进行设计的阶段。简单的来说三维辅助设计对复杂城市规划和发展主要产生了以下影响。1)提升绘图质量虽然目前很多城市规划方案中使用电脑二维草图绘制的方法还是很普遍,但是如果大幅度的利用三维辅助设计原理来进行绘制其实往往更有效果,因为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对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及绿地、广场、河流、道路等地方绘制的速度效率,还能对有关细节进行多次编辑修改,甚至还能对较为复杂的规划图纸内容进行区域擦除并重新规划。相对于用电脑二维技术绘制来说这更加具有优势,因此采用三维辅助技术提升绘制质量的效果是明显的。2)减少规划误差对于一个面积大且分布复杂的城市来说,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往往需要设置一下面积规则,以防在规划变动和人员变动的时候造成规划损失,而利用计算机三维技术则可将所有区域面积给程序化,并检测设计成果的错误,及时替规划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更正。3)三维设计的效果更为逼真直观一个城市中有老城区和新城区,传统的规划方法很难区分这个地方的界线,目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生成很多的三维功能,这让城市规划者可更直观的对各个功能区进行准确定位并进行适当的方案修改,让设计者更直接的明确规划内容方向是否符合政策、地理条件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针对一些大的城区群和特小的城镇,这些精细化的技术管理流程往往会更加的有效果。

4三维辅助技术的常见形式

4.1三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化一种是当代互联网细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而三维数字化信息技术作为三维辅助设计系统中的常见功能形式能有效的理清规划管理部门间的关系,并对城市空间进行数字加码,确保各个不同的基础地理空间拥有独立的数字信息身份,进而避免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这对于完善城市空间地理数据资源库,实现城市规划信息共享具有重要作用。4.2在复杂城市规划中运用三维仿真技术运用三维仿真技术可以让复杂的城市规划变得简单,可以规划模型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平面规划”向立体规划“的转变,确保实现规划的科学、精确管理。三维仿真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规划设计的频率和次数,让多次规划成为可能,毕竟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来说任何没有成稿成形的规划都是需要提前进行模式规划设计的,而仿真技术的出现无疑让这种想法成为了现实,明显的提高了规划设计和审批的效率,让城市规划变得更为科学。

5结论

数字化仿真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景泰蓝;传统工艺;虚拟仿真;情境教学;文化推广

一、传统工艺教学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的背景

教育信息化即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管理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核心内容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2018年,教育部首度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随即北京市教委出台《北京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知识获取方式、教学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要求,以此深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2020年,教育部认定的首批5118门部级一流本科课程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课程约1559门,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艺术类虚仿课程占比仅为3%,而明确传统工艺指向的课程只有4门,分别是福建师范大学的“传统漆器脱胎工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郑州轻工业大学的“钧瓷烧成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武汉商学院的“汉服服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四川师范大学的“传统建筑榫卯结构虚拟仿真实验”,传统工艺教学数字化虚拟仿真平台初期开发与建设拉开序幕。工艺类课程的实质重在实操,虚拟仿真技术手段的介入是建立在已有线下工艺实体课基础上的延伸与补充,针对解决现有传统工艺课程教学周期长、成本高、工艺复杂、传播面窄、资源匮乏等共性问题展开设计;线上实验内容中30%侧重对工艺文化背景知识系统化的学习,70%的落脚点即为工艺流程与方法的认知、练习与设计。在以虚补实、虚实结合的原则指导下,最终力求能够与线下制作无缝对接,完整实现全工艺流程与创意设计。2021年,第二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启动,在艺术类近100项虚拟仿真项目中,传统工艺虚仿项目占比提升至16%,经过一期的试水,此批课程建设项目在内容选择、技术处理、实验情境、美学感官、考核模式等方面均有了不同层面的突破,特别是工艺数据的科学性、工艺品解剖式的深度分析、工艺流程实验的试错、艺术化情境体验、程序记录与创作发挥、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精准开发研究与特色凝练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虚拟仿真技术已全面植入教育信息化建设并有了极大的拓展空间。

二、景泰蓝传统制作工艺虚拟仿真情境教学设计

分析宏观数据,目前20门左右的全国一流传统工艺类虚拟仿真课程建设中,陶瓷、家具木作、古建营造所占比重最大,玉石雕、牙骨雕、漆器脱胎等工艺偶有涉及,从工艺类型、工艺材质、工艺流程等复杂程度上无一例外地凸显出实体教学的难度。景泰蓝作为传统金属工艺的代表品种,其大小工序有108道,主要工艺流程虽只有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抛光、镀金7道,但恐难在线下实践教学中面面俱到。因此,虚拟仿真教学手段无疑是为高难度及高复杂度的传统制作工艺的实验提供了新途径。从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上看,北京地区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传统工艺教学相对缺乏,在全国的普及度低,两批全国一流传统工艺类虚拟仿真课程的申报队列中,仅有北京联合大学的“景泰蓝传统制作工艺虚拟仿真课程”,北京优秀传统工艺教学交流与数字化教学设计的全国推动示范作用仍需强化。

(一)数字化情境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理念的确立是建立在科学且客观角度上的教学顶层规划。对于长期延续的传统工艺线下实体教学模式的固有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突围,做到教学模式改革有意义、有效果、可持续、可复制。就角度站位来说,需要从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角度转化为如何突出学习者的角度,学习是由学习者在情境中的经验引发的,任何学习是不能脱离情境展开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入或者创造一种带有情绪色彩且生动形象的场景,从而引起学习者互动参与。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学习者深刻理解知识,在参与中激发情感,引起共鸣。情境化的教学并非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已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挥某种独特的优势,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认知体系。“某种独特的优势”指什么?根据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可有多样化选择。数字资源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绝对优势。在利用这项优势之前,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利用数字资源营造情境化教学,即找到现有景泰蓝传统制作工艺教学中的痛点问题。首先,基于景泰蓝工艺的材料与特性,再加上教学成本较高,校内外实践条件下暴露出不同层面的局限性,学生无法在短期内达到对工艺的深度理解。其次,景泰蓝工艺的复杂性和烧制的危险性导致制作体验环节的缺失,需要找到恰当的方式弥补。最后,由于受到前两点不同程度的限制,学生在设计创作的广度与深度上受到阻碍,设计方案与工艺的贴合性以及提升设计能力恐难有效达到。抓住传统教学中的痛点,利用数字化资源把景泰蓝工坊移至线上,为学习者营造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实践体验空间,充分发挥个人创造力,开展景泰蓝作品的创作,做到即时观察创作效果、修整创作方案、开展工艺实践。数字资源的引入并非是盲目和偶然的,利用数字资源生动、逼真、多通道及感染性与代入感强的优势,营造适合的数字化教学情境,在总结与分析基于数字资源与传统课堂融合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中,不断探索数字资源融入传统课堂教学的规律与方法,改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形成示范效应,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能,其理念的确立希望对传统工艺类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有更理想的教学实践指导价值。

(二)虚拟仿真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坚持“能实不虚、虚实结合”原则的前提下,从现有的景泰蓝传统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出发开展实验设计,分析现有实验存在的问题,得出传统线下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结合的教学内容和结合方式。虚拟仿真技术手段介入实验建设的主要内容即解决传统景泰蓝工艺线下实践中知识靠听、流程靠背、创作靠编的问题。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目标是将景泰蓝文化知识图形化,将景泰蓝工艺操作交互化,将景泰蓝纹样创作可视化。从总体设计思路上看,景泰蓝传统制作工艺虚拟仿真实验将景泰蓝工艺文化知识学习、景泰蓝纹样设计创作与景泰蓝传统工艺实践融为一体,体现“设计性实验”和“操作性实验”相结合的特征。其中景泰蓝文化知识模块注重提高学生对景泰蓝工艺文化的兴趣,通过图文、视频和测试的方式提升知识传授的效率。纹样设计创作部分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学生可以将个人创新的设计图案进行虚拟仿真验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工艺实践部分通过交互虚拟仿真测试学生对工艺的掌握程度,为实体作品的制作做好充分准备,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从技术路径上看,参照北京珐琅厂提供的完整工艺流程的制作标准,借助数字建模、三维动画、界面交互技术、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了高度仿真的景泰蓝传统制作工艺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整个虚拟仿真实验将以完成一件景泰蓝器皿设计与制作作为学生实践的主要内容,体现了“设计性实验”的特征。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融入个人创新的设计元素,在验证工艺操作流程的同时,产生多种实验结果,讨论成品制作的得失,为后续实际动手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虚仿的教学重点聚焦在使学生熟练掌握景泰蓝制作核心技艺——掐丝与点蓝,并通过及时回放、操作细节提问、过程结果实时评估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操作训练和评价反馈培训体系。

(三)差异化优势体现创新特色

差异化优势体现在与单一线下传统工艺教学模式以及与其他品类传统工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双向比较层面。景泰蓝传统制作工艺虚拟仿真情境教学设计的创新特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验设计创新。景泰蓝工艺在中国传统金属工艺中最具代表性,以教学新样态的呈现方式达到传承、保护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有利于扩大推广范围;虚仿实验中既包含了景泰蓝工艺文化知识体系的全部内容,也包含颇具价值的纹样图案资料库的建立,还有真实工艺操作视频作为教学辅助,同时对核心部分内容进行了大量3d建模预处理和动画制作,并设计了多种方式交互环节,拓展了实验的深度和广度;立足“设计性”实验水平的提升,特别将“纹样设计”纳入虚仿实验环节:大师纹样库解决了学生学习与分析纹样在器形中分布方法的问题;分类纹样提取依据景泰蓝创作的纹样分布模块进行细分设计,如底纹与主纹部分分别列出多种经典纹样组合;纹样自由创作部分则允许学生在掌握经典传统纹样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纹样的设计,并通过虚仿三维成像技术快速反馈创作方案与成品制作的关系,学生可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控制实验过程,提升了实验的自由度和高阶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图1)。第二,实验过程创新。景泰蓝传统制作工艺的实验过程尊崇科学性、严谨性、综合性,采用“理论知识学习 虚拟仿真项目学习 现场操作实践教学”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融合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线上线下互动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运用线下理论复习、线上训练与反馈、线下巩固练习的进阶设计,借助三维建模手段模拟景泰蓝传统制作工艺场景和工艺流程实施模拟教学,构建了“线下—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契合了“虚实结合、虚实互补”的教学设计理念。例如,釉料提取部分的实验过程,在虚仿系统中,科学采集景泰蓝釉料的基础色及名称,建立釉料库,同时在系统中可自由调节明度、彩度等色彩方案,生成若干种配色计划后,在线下对应选取釉料,实效性大大增强。第三,评价体系创新。景泰蓝传统制作工艺虚拟仿真实验评价体系体现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特色。创造性地提出学生作品的分数由“教师评分 工艺师评分 系统自动评分 学生互评”四个分数构成,每项分数具有合适的比例。平台能够自动对参加实验的学生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具备完善的客观评价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成绩的标准,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同时,指导教师和校外工艺师可以通过学生作品和学生实验报告进行主观评价,提出各方面的建议与反馈信息。参加实验的学生可以浏览其他同学的虚拟仿真设计作品,并进行打分。通过完善的评价标准,客观、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真正提升实验的高阶性。

三、科技赋能工艺美术人才培养

数字化仿真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城市仿真;应用系统;城市规划

一、引言

billgates认为:“在当今世界,一座城市如果不跟踪最新观念,将技术运用到极限,明天它就可能成为一座鬼城。”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潮流已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在城市信息化平台上的虚拟银行、虚拟商务、虚拟政府、虚拟学校、虚拟影剧院、虚拟旅游、虚拟医院等已纷纷出现。由于城市的各个子系统都可以在计算机中直观地发映出来,从而可以很方便地对城市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集中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现代城市本身的数字化,是城市管理者、规划部门、企业、城市居民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城市仿真技术作为数字城市的支撑技术之一,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二、城市仿真技术简介

2.1什么是城市仿真

城市仿真(urbansimulation)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简单来说,“城市仿真”就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近几年,城市仿真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前所未有的人机交互性、真实建筑空间感、大面积三维地形仿真等特性,都是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2.2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传统的规划、建筑设计表现方法基本包括以下4种:人工手绘、建筑微缩模型、建筑效果图和三维动画。其中,人工手绘(或非真实渲染-npr)只是偶尔作为点缀用在早期的概念设计中。建筑效果图、三维动画、建筑微缩模型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三种方式。由于其市场的成熟,单做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即可支撑一个中型公司(100人以下)的发展。

这三种方法虽然流行,但它们各自的不足还是很明显的。制作建筑微缩模型需要经过大比例尺缩小,因此只能获得建筑的鸟瞰形象,无法以正常人的视角来感受建筑空间,无法获得在未来建筑中人的真正感受;常用的效果图表现也只能提供静态局部的视觉体验;三维动画虽然有较强的动态三维表现力,但不具备实时的交互性,人是被动的,而且对方案的修改以及观察路线的变化需要重新计算,几天甚至几周后才能看到结果。

而在城市仿真应用中,人们能够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中,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未来的建筑或城区进行身临其境的全方位的审视:可以从任意角度、距离和精细程度观察场景;可以选择并自由切换多种运动模式,如:行走、驾驶、飞翔等,并可以自由控制浏览的路线。而且,在漫游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多种设计方案、多种环境效果的实时切换比较。这是传统的建筑效果图和预渲染回放的三维动画所无法达到的。

2.3城市仿真技术的重点

1、在一定软硬件的基础之上,创建尽可能真实的场景

在城市仿真中,场景的真实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而如前面已提到过的,由于实时三维渲染的要求及硬件显示能力的限制,场景的复杂程度不能太高。同时,由于实时仿真技术的限制,一些比较费时的渲染选项,如动态阴影、bumpmap等实现起来还有一定困难。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场景的真实感。

在硬件渲染能力的限制下,为创建尽可能真实的场景,一方面需要发掘各种软件的功能,进行优化组合;另一方面,要发展更为高级的算法,如程序几何(proceduralgeometry)和分形算法(fractalmathematics)。

但“发展算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非个人所能为,只能是由某家公司开发出相应的软件,我们再来应用。所以,从一般的制作者而言,要创建真实场景还是在于充分利用各种已存在的软件工具。从实际的开发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软件:

l实时三维模型创建软件:multigencreator;

l纹理处理软件:photoshop

l实时场景管理/驱动软件:vega

l辅助软件:

建模方面可以用3dsmax/maya辅助,maya有免费的flt文件(multigencreator格式文件)输入/输出插件,3dsmax则要通过okinopolytrans软件来进行格式转换;

在三维纹理贴图方面,可用deeppaint3d和deepuv辅助;

在灯光效果贴图方面,可用lightscape;

autocad用于接收用户原始dwg文件,预览并输出dxf。

在项目之初,就要详细规划、分配任务,根据任务思考如何充分利用上述各种软件达到最终效果。除了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以外,我们所能期待的就只能是计算机硬件显卡能力的迅速提高了。

2、在三维漫游的基础之上,开拓新功能

不满足于仅仅简单的三维场景漫游,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人机互动效果的开发,并和用户应用紧密结合,如在vega/vc下开发数据库点击查询、三维/二维结合、多媒体结合、3dgis(地理信息系统)等。

三、城市仿真应用系统与城市规划

由于城市规划的关联性和前瞻性要求较高,城市规划一直是对全新的可视化技术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之一。从总体规划到城市设计,在规划的各个阶段,通过对现状和未来的描绘(身临其境的城市感受、实时景观分析、建筑高度控制、多方案城市空间比较等),为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以及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风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规划决策者、规划设计者、城市建设管理者以及公众,在城市规划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效的合作是保证城市规划最终成功的前提。城市仿真技术为这种合作提供了理想的桥梁,运用城市仿真技术建立的城市仿真应用系统能够使政府规划部门、项目开发商、工程人员及公众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可从任意角度,实时互动真实地看到规划效果,更好地掌握城市的形态和理解规划师的设计意图,这样决策者的宏观决策将成为城市规划更有机的组成部分,公众的参与也能真正得以实现。这是传统手段如平面图、效果图、沙盘乃至动画等所不能达到的。

3.1城市仿真应用系统的应用范围

城市仿真应用系统可被广泛应用于规划设计、方案评估、领导决策、规划审批、市民公示、宣传展示及招商等各方面。

3.2城市仿真应用系统的特点

l仿真的虚拟环境:

类似于时下流行的三维动画,同样是通过强大的三维建模技术建立逼真的三维场景,对规划项目进行真实的“再现”。但是城市仿真技术建立的虚拟环境是由基于真实数据建立的数字模型组合而成,严格遵循工程项目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属于科学仿真系统;而传统动画的三维场景则是由动画制作人员根据资料或想象绘制而成,与真实的环境和数据有较大的差距,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一种演示作品。

l多方式、运动中感受城市空间:

在城市仿真应用系统中,可以全方位,多种样式(步行、驱车、飞行、ufo等),完全由用户自由控制在场景中漫游。城市仿真技术与传统的三维动画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传统动画的观察路径都是预先设定好的,用户只能按照事先设定的路径浏览场景;而城市仿真技术可以由用户在三维场景中任意漫游,人机交互,甚至还可以使用专用的头盔把用户的视觉、听觉及其他感觉封闭起来,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这样一来,很多不易察觉的设计缺陷能够轻易地被发现,减少由于事先规划不周全而造成的无可挽回的损失与遗憾,大大提高了项目的评估质量。

l实时多方案比较:

运用城市仿真应用系统,我们可以很轻松随意的进行修改,改变建筑高度,改变建筑外立面的材质、颜色,改变绿化密度,……所看即所得,只要修改系统中的参数即可,而不需要象传统三维动画那样,每做一次修改都需要对场景进行一次渲染。这样不同的方案、不同的规划设计意图通过城市仿真技术实时的反映出来,用户可以做出很全面的对比,并且城市仿真应用系统可以很快捷、方便的随着方案的变化而作出调整,辅助用户作出决定。从而大大加快了方案设计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了方案设计和修正的效率,也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l三维空间信息交流:

城市仿真应用系统的沉浸感和互动性不但能够给用户带来强烈、逼真的感官冲击,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还可以通过其数据接口与gis信息相结合,从而可以在实时的虚拟环境中随时获取项目的数据资料,方便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投标、报批、管理等需要。此外,城市仿真应用系统还可以与网络信息相结合,实现对三维空间数据的远程操作。

3.3城市仿真应用系统的功用

一套完善的城市仿真应用系统能够很好的展示城市规划、宣传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系统根据城市的当前状况和对城市的未来规划,将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任意时间的情况展示在规划设计者、政府决策者、投资开发者和普通市民面前。系统首先根据城市的当前状况和对城市的规划资料完成城市的设计,然后该系统的交互控制软件可以帮助使用者从不同角度遍历城市的各个部分,帮助有关人员作出决策。

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效率

规划部门使用城市仿真应用系统,可以使方案评估更为准确、公正和快捷。另外,如果系统中需要增加新的项目,或其中的项目遇到方案修改,可以随时导入或更新系统的数据信息,并且可供日后存档,极大地方便了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成本。

提高公众参与度和部门协同作业

由于城市仿真技术打破了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得各部门能够在统一的城市仿真应用系统平台下进行交流,能更好的理解设计方的思路和各方的意见,能更快的找到问题、达成共识和解决一些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提高方案设计和修正的效率

通过城市仿真应用系统,我们可以很轻松随意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改变用地布局,改变建筑高度,改变绿化密度,改变外立面的颜色……所看即所得,只要修改系统中的参数就可以轻松实现,大大加快了方案设计的速度和质量。

提高展示和城市形象宣传的效果

城市仿真应用系统的沉浸感和交互性不但能够让用户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同时还能随时获取项目的相关数据资料。对于公众关心的大型规划项目,在项目方案设计过程中,城市仿真应用系统可以将现有的方案导出为视频文件用来制作多媒体资料予以一定程度的公示,让公众真正的参与到项目中来。当项目方案最终确定后,也可以通过视频输出制作多媒体宣传片,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宣传展示效果。

四、结语

数字化仿真技术范文篇10

1虚拟仿真技术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基础医学教育中的教学方式一般分为理论授课和实验操作两部分。其中理论教学的方式是课堂讲授加传统医学插图,学生大多感觉学习过程枯燥、不好理解、不好记忆。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下,将人体各器官的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的数学模型存在数据库中,利用计算机显示屏上有意识地显示某些细节,学生可以将病人的各种病变部位分开或合在一起观察病变情况,同时可以利用此技术培养学生的人体解剖理论的认知能力。举例来说,目前解剖教学上应用的虚拟仿真人体解剖图的数字化的解剖图谱,利用这一图谱,学习者在虚拟的环境中可以自由地选择、观察、移动虚拟对象,并且虚拟的组织器官还能及时给予学习者感官上的反馈,这样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解剖结构。比较典型的应用实例就是利用“虚拟人”数字化数据集进行三维重建,即“人体数字化解剖学”研究,创立虚拟仿真解剖学,同时提供ct、mri及pet等方面的断层图像,进行一系列医学临床、教学及研究的虚拟模拟。具体步骤就是利用一台人体虚拟解剖电脑,教师可以讲授人体各部分结构的解剖知识,学生也可以在虚拟的组织和器官间的模拟操作感受触觉反馈,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手术要领和技术。学生在课堂上能以三维的形式看到人体数千个解剖结构的形状、位置及器官间的相互空间关系等,学习兴趣和效果显著提高。

2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在临床医学教育中,临床实践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临床实践是对医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最显著的应用是虚拟手术教学,即通过虚拟临床手术技术让学生在手术之前学习新的手术方法和流程,练习所制定的手术计划,在虚拟仿真手术之后,也能让学生温习或重复全部手术过程,并且能够对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行一个客观的评定。现今医学院校的学生和教师都不能只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而在实践中常会遇到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复制手术场景,让学生不断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进行实践训练。这种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临床实践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演示不同策略的手术流程,教授学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避免手术失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病人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同时还节约了教育资源,具有零风险、可反复操作等优势,学生可利用它完成手术的各个操作步骤,并对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达到更多地积累临床实践技巧和经验的目的。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能使学生有更多接触临床的经验,可以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能力、临床综合诊断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使他们能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临床理论知识较快地掌握临床诊疗实践规律,还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

3虚拟仿真技术在远程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在远程医学教学中,经常会由于教学设备、试验场地或教学经费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一些应该开设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获得与现场学习一样的效果,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往对于一些医学实验,在远程医学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电视录像的方式来取代实验课程,学生无法直接参与实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虚拟远程医学实验,则可以增加学生动手学习的机会。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远程医学教育的基础是基于远程医疗的分支网真医学,即远程呈现医学,它把专家的知识通过通讯网络传输到需要的远程位置,在远程医疗应用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网真医学是虚拟仿真技术的一个全新领域,它结合了高清视频、音频和交互式组件(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在网络上创建独特的“面对面”体验的新型技术。使用者可以进入某个共享网络空间的图形环境,以远程控制操作或观察为目的的进行人机通信和交互,用这个方法帮助医生有效地进行手术和诊疗。网真医学应用与远程教育可以确保医学生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培训,例如记录操作过程、让学生探讨操作细节并拥有沉浸于运作房间的感觉。医学学生可以进入虚拟的手术是或实验室,在虚拟环境下激励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教师也可以将操作中常见问题反馈给学生,从而提高每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训练。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创建大量的三维人体组织结构,用于医学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把创建的三维医学教学资源应用与远程医学教育,可以使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远程医学教育可以将生动的动态三维场景展现给学习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医学教育注重的是直观、形象、生动,传统的医学教学往往不够生动,难以具体化,难以直接展示人体的结构,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等教学内容,同时又存在着医学教学成本大,不可重复执行的问题,这些弊端对学生更好的掌握医学知识极为不利。为了改善原有医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医学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意义重大,该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也给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方便,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作者:姜燕 李亢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群,娄岩主编.医学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200-203

[2]王晓,姜燕.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科技世界,2013(18):15,30

[3]张晗.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39-43

[4]范敏,戴培山.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教改探索[j].科技文汇,2014(10):103-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