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论文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31 21:55:11

语文阅读论文

语文阅读论文篇1

阅读在语文的教学和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学习,同时对学生的发展个性,陶冶情操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阅读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激发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而阅读又是锻炼人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作为学生和教师以及课文之间的互动,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锻炼学生的交际表达,依靠阅读教学,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才是新课改的目的所在。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主动性。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依旧是依靠教师的讲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受阅读教学理念的影响,基本上按照考试内容完全讲解,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受教学任务的趋势,大量的提出问题,但是缺乏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更难以运用,同时由于教师只顾提问,而且是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忽略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匆忙应对并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对于语文阅读缺乏思考,没有深入的理解,导致达不到教学效果,更容易让学生失去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作为每个阶段学习的重要学科,是因为其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将二者良好的结合,多数教师只是看到语文的工具性,重视语文基本词句的训练,只能讲解单纯的应付考试的语文知识,虽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并没有真正做到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本中,尤其在阅读内容中,有着深刻的人文思想,值得教师深入挖掘。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阅读的训练,对于课后习题的熟练程度等,这种形式虽然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大大削弱了学生的感悟能力,也让语文阅读的魅力难以散发,在人文性上不能有良好的熏陶,使得对于语文的运用能力较弱,偏离了教学初衷。

(三)轻视课外阅读。大部分学生都对于课外的阅读内容很高的兴趣,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没有系统的规划,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教学目标,所以忽视课外阅读的积累。很多学生都是没有计划的阅读,不能合理安排阅读量和阅读时间,根据自己的喜爱想读就读,不想读就放弃,这样的随性并不能很好的提高语文素养,渐渐形成一种不好的阅读习惯,甚至带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三、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路的措施

(一)建立高效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生成以学生为主的状况,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随着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把学生引导到一条自我探索的道路上,增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二)教学类型多样性。在语文课堂上,培养阅读能力,就需要将阅读教学融入到语文的多样化中,建立不同的教学类型,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创造性的进行教学。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就放任不管,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但是并没有实际的效果,所以,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效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最后给出结论。在小组讨论讨论过程中,促进同学间的协作关系,提高凝聚力,利用这种开放的形式,让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有序学习。对于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不仅仅依靠课堂的短短几十分钟,在生活中的积累更加重要,占有很大部分,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序的学习,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结束语

语文阅读论文篇2

(一)树立崭新的阅读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应减少繁琐的分析,反对讲深讲透,反对阅读过程繁琐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收集、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阅读教学提倡品味、体验,重在情感熏陶、个性发展、语感的培养。

(二)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彻底摆脱“师道尊严”的心理,应建立一种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质疑,敢于辩论,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氛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应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的心理压抑,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三)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语文课标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的头脑中,它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在开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成功感和交往的需求。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应尽可能地减少统一的要求,还给学生学习的自。新课标倡导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联系,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形式

开放的实质是联系。从时间上说是向前后辐射,从空间上说就是向校内外,家庭、社会辐射,从内容上说就是从书本向各学科、自然界辐射。只有注重联系,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开放。

(一)加强同社会、自然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家庭、社会、自然是知识的源泉。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校园内,应加强同家庭、社会自然广阔的教育资源的联系。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小语阅读教材,许多内容都是抽象的,甚至都是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的。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应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博物馆、报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课程资源。如《五彩地》一课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五彩池的介绍和图片资料;《春天》一课,可以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第一场雪》可以让学生堆雪人,打雪仗,观雪景;《放风筝》可以带学生去开展放风筝的实践活动;《荷花》可以让学生去荷花池边观赏荷花等等,活化了阅读内容,丰富了阅读形式。

(二)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未来信息社会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合作学习的互相影响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如课程标准所述的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使之学会交流、合作。应形成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交往方式,通过语言、暗示、情绪感染、合作竞争、角色互换等交住活动。从而在交住中整合,归纳阅读材料,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语文阅读论文篇3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个性化的第一要义是自主阅读,没有读者的自主,所谓的个性化也就无从谈起,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而只有定有创造性的阅读,教师真正意义的个性化阅读。从《大纲》到《标准》,阅读教学的轨迹就是从关注教——关注教师关注教本、关注教课、到关注学——关注学生、溶液学本、关注学习。阅读行为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阅读改革的根本出路就是真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生终身发展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存在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作者、学生、教师与编者等。阅读教学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阅读过程别重要。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

根据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套路分析课文,没有学生的阅读,没有学生将课具体化,课文只能是未完成的作品。因而,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学生对课文的接受过程就是阅读的再创造过程,也是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这样,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

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入人心,阅读教学的单一化已经被打破,文章意义解读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已不可逆转。人是个体的人,不同家庭经历、情趣的人,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理解,要从积极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从中寻找合理的内核;要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提倡在多元的碰撞中获得更多。

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多元解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发挥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二、重视学生主体性的阅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

教师对语文篇章的分析和讲解,绝不能取代学生主体性的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文章解读理论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去理解文本信息的丰富内涵。教师的语文水准无法代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教师对特定课文的解读和理解,展示的仅仅是一个世界,一个十分有限的天地;而一个班级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是色彩各异的世界,而且每一年都会得到更新和发展。

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瓜,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应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

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创造者,阅读即是创造。中小学阅读教学承担着让学生“学会阅读”的任务,因而在作者、作品、读者之间多出了一个教者,但不能因此而破坏作者、作品与读者的正常关系。教者不应成为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二传手”或“中介人”,教者只是读者的导师,读者应该直接面对作品。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这是自主阅读的第一步,是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

语文阅读论文篇4

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讲授,注重对结果的记忆,而忽视了意义的真正获得,标准答案扼杀了人的独立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计算机校园网络建设、多媒体课件应用越来越为基层学校与教师所重视,大家试图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状。但是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教育新技术,充分发展学习者潜能,更有效地服务于素质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切实探索。计算机应用于课堂教学,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现有的一些多媒体课件由于其本身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局限,存在着交互性不强,学生参与性不足等问题。计算机还只是教师讲授的辅助工具,还没有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认知工具。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海量的知识信息以超文本链接方式组织在一起,网络技术的特质要求学习者具备充足的学习动力,要求学习者的主动行为。无论从学习素材的角度,还是从学习者主体性发展的角度,基于internet应用的学习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所谓internet学习环境是指:计算机设备通过电话线路(或其他线路)经由internet连接到世界各地的学习资源;学习者通过这些设备查询有关资料、与其他人士进行交流。这样的环境可以是单独的一台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也可以是配置齐全、局域与广域环境融合的局域网。

所谓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知识是能力发展的素材,人与知识素材的积极互动是能力发展的前提。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学习的唯一与最终的目的,因为世界无比丰富多彩,我们无法穷尽知识的海洋;世界不断地发展着,我们无法预先了解未来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随时获取改进我们生活所必须的知识。知识的掌握的确重要,但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从人思维发展的过程来看,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纸质媒体的诞生对人类发展而言是一个突破,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四媒体的形成,对我们加速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以及我们自身来说,则可能是一个飞跃。网络技术具有便捷的检索功能,可以进行快速的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检索,有助于我们高效收集、利用信息;而传统的纸质媒体在海量资料的检索筛选方面,远不如第四媒体迅捷便利。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抽提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过程中,存在着发展收集整理、分析加工、援证推理等信息处理能力的可能性。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

大语文教育观念下的语文教育,它要求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它认为要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人的发展需要的土地上。

一般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策略的获得,阅读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看作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经过了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整理归类、信息资料的解释、规则原理的再运用等阶段。据此我们设计这样的一个学习流程:

1.明确方向,提出建议。

明确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方向,就活动本身提出教师的指导性意见。在处理方法上,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或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或其他手法,激发学生的动机,唤醒对相关经验、表象的意识。如《夜莺之歌》一文教学前,我们发现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是,学生的信息来源之一──校图书馆这方面的资料很少,而市区图书馆离学校很远,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在internet环境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方向,进行拓展阅读。在《春》的拓展阅读中,教师事先在internet冲浪,了解网上朱自清的一些资料、他人对朱自清的评价等,下载相关内容,做成一张网页作为学习导引。课堂上通过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进一步收集信息的大方向,通过宽泛收集信息与初步的加工,帮助各学习小组明确进一步的学习视角与主题,这个主题选择源自学习者的特定兴趣与感受,源自学习者的内心。

2.主题搜集,制作卡片。

在此基础之上,学生通过internet或书刊、报纸、杂志,集中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随时制作电子读书卡片或纸质卡片记录素材,将相关文字、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信息的初步筛选、收集过程。这一过程的展开可以贯穿学习者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不同的时段与活动类型。在《夜莺之歌》的拓展阅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男孩子喜欢武器,于是有的同学就留意收集二战武器的资讯,下载了许多当时的坦克、航母、飞机的资料;有的男孩子喜欢战争场面,于是他们集中收集二战著名战役的资料;有的学生崇拜英雄,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扫盲版”网站了解二战的重要人物丘吉尔,斯大林等;有的孩子对国内的抗日战争发生了兴趣,于是他们找到并阅读了抗日勇士杨靖宇将军的英雄故事,并从时事网站进入“声援东史郎”的专题,下载了含有南京大屠杀的真实照片和具体数据的网页,并用powerpoint做成动态的电子读书卡片。

3.归纳整理,阅读理解。

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将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整理、归类信息的一般能力;在抽提素材本质属性的过程中,提供了发展学习者抽象、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可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反映,随机地创设情景,具体地帮助学生发展上述一般能力。通过对各类素材本质属性的抽提,帮助学习者把握各类信息内容的要素,从而较为深入地理解拓展原阅读范文所包含的意义。这一过程是信息的具体加工过程。《金色的鱼钩》阅读教学后,我们开展以“二万五千里长征”为方向的拓展阅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有的依据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这一时间线索进行整理,也有的从类型线索──人物、事件、自然地貌等角度进行归类。师生最后得出这样的看法:就社会事件的资料整理,至少可以依据以上两个线索进行归类。通过归类,学会了对《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所包含的意义用图片、数据等具体资料加以援证。有一组学生的电子卡片名为“艰苦岁月”,他们以红军瑞金总政治部旧址那栋极其简陋的泥房,以邓小平同志简陋的的办公室兼卧室为证,以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的兴国县当时全县23万人口就有8万多人参加了红军,其中牺牲了2万余人这一具体数据作为长征艰苦性的例证。还有一组学生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的川西山地的风景图片中观察到,那里的风景虽然优美,但地势险峻,水流急,高山险,现在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六七十年前,体会红军经过此地何等不易,进而激发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4.展示观点,深入认识。

对同一事物不同视角的认识,对较为整体地理解该事物具有特定价值,但是不能取代整体认识本身;不同视角看法的有机整合才能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某一方面,帮助我们较为全面地把握该事物。课堂活动过程中,学习者展示各自的认识与看法,通过不同视角观点之间的相互砥砺与补充,完善、加深对拓展阅读主题的认识。这一阶段是信息的深度加工阶段。学习了课文《你,浪花中的一滴水》之后,学生对雷锋的理解相当模糊,“雷锋那种精神很高尚,但是在印象中离我们很远”。在后续的拓展阅读中,学生找寻有关资料,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一组同学从雷锋扭秧歌的故事中感受到雷锋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情趣的人;另一组学生将雷锋改名参军的花絮讲给同学听,认为雷锋是一名对党、对革命有感情的人;这些细节一下子拉近了雷锋和同学之间的距离,学生脑海中的雷锋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这对正确理解人物形象起了很大作用。在目前的实践探索中,学生尚未在相互观点的交锋砥砺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这需要我们在后续的实践探索中作进一步的研究。

internet环境下的语文拓展学习,计算机像笔、纸、书本一样,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工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的局限。面对这种突破性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产生某种类型的不适应。

传统教学活动中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知识传授“权威”者的角色出现,学生较为被动地“吸收”。在语文拓展阅读新方法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如何有效地激发已习惯于标准答案、习惯于接受教师细细咀嚼和精心传授的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动机,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与此同时,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教师事先准备工作、现场组织工作的数量与难度都大大增加了。对教师的课堂组织应变能力,学习困难的即时诊断、能力发展水平即时估价能力,知识的准备水平,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等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敢于否定自己,不断学习,以拓展知识面,深化对各类知识以及知识整体的理解。

语文阅读论文篇5

关键字:多看;多读;多练;获取书面信息;学习获得;阅读障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加入wto,英语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趋势,高职院校也加大了对英语的重视,并开设了英语阅读课程,笔者就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提高其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断出现,反复循环,因而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记忆更加牢固了,同时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得诸如语言背景、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信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摸索阅读技巧,积累阅读经验,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直接应用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

第一,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材料的阅读,抓住大意,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喜欢“声读”,这种习惯是很不科学的。据研究发现,“一般人默读速度是他声读速度的两倍”。“声读”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更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些学生偏向于“心译”来阅读,还不适时地、频繁地查阅字典,使得文章支离破碎,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效果。由于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的不同,因而在阅读中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的归纳方式去归纳、理解材料内容,如可以归纳动词,显示事件过程;归纳文章人物,突出重点人物等等,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是通过认知活动使这种能力得以发展的,也是在掌握知识,掌握技能中得以发展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经常给他们提供一些难度适中,题材丰富,有趣的语言材料:唐诗,谜语,幽默,寓言,世界名著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从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教材、板书、实物、挂图、模型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视、录相、录音、计算机等)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如地图、画册、书刊、录像、幻灯片,向学生介绍语言文化特色和交际方式。在阅读开始前,讲解一些关于该材料的背景知识。举办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讲座,开展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不失时机向学生介绍英美等国家的背景知识,注意选材的广泛性,读得多才能理解透彻,这就要有必要阅读量的保证。教师要善于从多层次,多角度来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读物,读物的题材避免单一化,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都应涉猎。题材也应包括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叙,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知识等。只有各种题材和问题都熟悉了,才能摸清外语文章的特点,作到心中有数。学生广泛阅读、留心观察。通过学习,使学生吸取知识,提高能力。

第四,从对学生阅读障碍原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造成阅读困难的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生词,二是结构复杂的句子。

如果文章中存在着较多的生词或技术性术语,或包含较长的由多个从句组成的句子时,学生阅读的自信就大大降低,为难情绪增加。带着这样的心理负担进行阅读,其效果当然不会理想。因此,如何进行阅读文章中的词汇和语法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基本具备语言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代表性的文章,结合实例进行讲解,特别是对难句,长句的分析。对于那些将会造成理解障碍的词汇,阅读前可加以适当的释疑;引导学生探索如何通过上下文结合语境来理解词汇,通过背景知识或上下文猜测词汇的意义。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的词汇,课后还需加以巩固;对于因行文的需要而出现的词汇只要不影响理解就行,不需要学生去死背。这样可以抓住词汇学习的重点而又不至于占用太多的时间。:

最后,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语文阅读论文篇6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重要部分。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必须通晓字词、理解句段。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借助电教手段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提高读的效果,将抽象的语句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领其义。

如教学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一词时,同学觉得“极目楚天舒”的“舒”字不好理解。许多同学则理解为放眼望楚地的天空心里非常舒服,而写词的本意却是放眼望去楚地的天空十分开阔。为此我制作了一幅主席横渡万里长江的彩色投影片,湛蓝的天空,蓝蓝的江水,海天一色,主席边畅游边仰视苍穹。有时还给学生播放配乐朗读,使学生在自读感知的基础上激趣,掌握了字词含义,读懂句子,为本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运用电教媒体,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读固然是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但怎样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别是那些带有浓烈感彩的诗歌,如能运用电教手段,阅读后学生理解的效果是很理想的。

比如,的词《沁园春·长沙》描述站在橘子洲头所看到的景物。

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又制作了一幅图画,面面有红枫尽染的群山,有江上行驶的大小船只,有翱翔于长空的雄鹰,有自由自在在水中游泳的鱼儿,好一幅生机盎然的秋景图。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其中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主席发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叹是多么自然、精当,为了阙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又作了铺垫。

再如对寓意深刻的文意,单纯地读课文,学生很难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如《稻草人》一文,一般学生读此文只是注意其中热闹的故事,不能很好领会作者的深刻用意。于是在教授此文时,我绘制了四幅投影片:一幅“稻草人”,二幅“可怜的老妇人”,三幅“拉鱼网边上躺个病孩子的渔妇”,四幅“投江自尽的青年女子”。参看画面,边教学生反复读课文,边播放一首曲调低沉、缓慢,表现悲伤憎爱分明感的乐曲。许多同学产生仿佛身临其境之感,以为自己就是剧中的人物,老妇人、渔妇、年青女子,课文读得感情异常逼真。许多同学被文中情节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除对文中人物悲惨命运表示深刻的同情外,并能指出人物的悲惨命运是当时的黑暗社会制度造成的。可见通过录音和投影手段已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了叶圣陶先生作品中所揭示的思想感情。

语文阅读论文篇7

如果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研究作一个阶段性的反思的话就不难发现,在课题面临的种种问题当中,如何找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而这种结合的关键似乎又更明显、更集中地体现在课件的设计、制作与运用上。因为课件虽然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但如何去设计与运用它却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体现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而这恰恰是探讨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也正因为如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常产生的种种怀疑与争论,都最终不约而同地集中到课件上。

可以这么说,由课件引起的众多讨论,已超越了课件本身,而涉及到了课题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对课件的研究也已经成为课题研究中提纲挈领的关键。对课件认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课题研究的进展。如果我们对课件设计、制作、运用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能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下一步的研究将会顺利得多,但是反过来,它也可能成为影响课题继续深入、推广下去的瓶颈。就目前的情况看,课件已经成为课题研究推而广之的拦路虎,许多对课题的怀疑、观望或者是望而却步大多是由课件直接引起的,即使是勇于尝试、有志与此的一部分人,也由于“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种种艰辛与困惑,而影响了前进的脚步。但与此同时,全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力度,语文教改的强烈呼声,课题研究继续深入的势头,显示了现代教育不断前进的步伐。加强对课件研究的迫切性已不容置疑,正是时候了。

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课题要想有所突破,也许可以先从课件入手,搞清其在课堂上的作用,与学生、教师、教材等教学因素的关系,进而明确课件设计的原则,运用中的定位,然后才可能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上有所作为。在对这诸多问题还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之前,似乎还不宜急于重构新的课堂关系,否则力不从心,漏洞百出不说,更可能使本来探索过程中正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被夸大,影响自己更影响其他后来者的信心,阻碍研究的步伐。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试图换一个研究的角度,从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后,新的课堂关系中的矛盾焦点——课件入手,提出一些问题,希望能从中理出一些头绪,即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也许籍此一斑而窥见全豹,进而解决问题也未为不可。

对现状的反思

纵观语文教学软件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机公司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发的软件,此类软件基本以课本为蓝本,与电子课本没有本质区别。而且这类软件大都以学生学习课堂所要学的教学内容为主,以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为目标,很难说这些软件究竟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多少作用。也有些公司找一些著名的中小学合作,投入很大,希望能够出品面向教师的帮助教师讲课的精品课件,但由于课件的通用性差,软件运行时不容易随时修改或加入自己的想法,因为教无定法多数教师不愿意使用这类软件,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更是如此。(1)

那么另一类由语文教师自己开发的软件又如何呢?费时、耗力且不说,从已开发出的软件质量上看,由于计算机编程人员对学科缺少了解,脚本又不容易说清楚,有些教师虽然有教学经验但不大明白计算机能做什么,所以软件脚本就不会比传统教学有很大突破。即使不存在上述障碍,由于新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些教师囿于传统习惯与观念的影响,对课件的认识还不深,因此,课件制作或旧瓶装新酒,仅停留在教案 板书 资料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缺少说服力,课件在质量上也很难有所突破。

由于课件质量差强人意,就必然导致课堂教学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协商、合作、讨论也热热闹闹地进行着,但学生和教师都抱怨自己患了“失语症”,被剥夺了话语权利。的确,面对这样一个涵盖了教案、板书、教材的“全能”课件,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有人戏称:学生在课件中漫游,教师在讲台上手足无措,只有电脑忙忙碌碌,电脑成了插足的“第三者”。这样的课堂与传统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不如传统教学。

由此,有人就提出了以下的质疑:在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尽管主要是由教师讲授,也没有运用任何现代教学媒体,但教师绘声绘色、出神入化的讲授过程,依然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生动、活泼、主动。那么,现代教育技术是否是语文课堂的必需选择,教学的最优化是否只有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实现?培养创新人才,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否一定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

其实,这些问题已无须回答,但这样的质疑值得我们重视,其中反映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首先,从上述疑问中可以看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普及、推广现代教育技术,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显示其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的问题就无法回避。这是课题研究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不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研究就很难再向前推进。虽然“四结合”课题准确地抓住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弊病,并明确地提出了研究目标,但建构主义理论也好,现代教育技术也好,任何一种理论或技术都无法不经实践的检验、辨别与改进,拿来就用。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曾谈到:“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现代教育技术要想被语文课堂教学所接受,也必须经过这样一个“为我所用”的占有、挑选的过程。事实已经证明,建构主义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先进的教学观念,但其本身的理论局限、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关系的变化,决定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技术或教学理论还无法在语文课堂上直接套用,这就使课题研究面临一系列复杂问题,造成了课题研究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调整研究的思路,课题必须首先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依托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明确语文教改目标,有选择地吸收、融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突破口,从而实现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突破。这不仅仅是说法的变化,而是一个思路的变化,立足点的调整。

其次,教学媒体的现代化不等于教学最优化,教学最优化的决定因素不在于使用哪种媒体,而在于教师所持的教育观念。“如果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时,依然以落后的教学理论作指导,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就从原来的教师的人灌变成电灌或人机共灌。”(2)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再强大,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只是为语文教改提供了一种可能,但它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包揽一切,喧宾夺主,对它过分的依赖,反而会失去人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课堂上各自的角色定位,学生的主体、教师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优秀教师之所以教得好,关键在于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最好是激情)、主动性(知识之内在逻辑的魅力以及知识对学生当前和今后发展之价值的吸引力)。因此,即使此时仍然只是教师的讲授,但此刻的教与学和后者的教与学可以有本质的不同,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教与学的立足点是学还是教。优秀教师是把教师的教融化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了,教是手段,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成功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起学生主动建构的欲望与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这就使得课堂从单纯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上来,这看起来是视线的移动,但却是一个实质性的转变和观念上的飞跃。传统教学之所以备受死板、僵化的指责,也在于课堂对学习结果的过分关注,忽视了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的意义,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造成了诸多恶果。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成就动机,一种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的成功动机。(3)由于学生在智力结构和发展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其成长环境和各自经历不同,他们在学习上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协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时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而定,不可强求统一,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经过努力后,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当人把精力放在关注自身的努力时,他就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不关注自身的努力时,他就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不关注一时的成败,他明白,自己每付出一份努力,都是在朝向目标前进一步,因此,即使面对困难,他也不畏惧,也要设法克服,为了实现目标,他敢于尝试错误,敢于探索,所以他的努力、态度是积极的,学习起来是主动的,这时的学习动机是持久的、内在的.同时,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其意义还在于让学生把学习作为其提高人生质量的追求。关注学习过程,就是要优化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得到优化,自然就优化了学习结果。因此,必须把我们的着眼点转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这种对学生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视,体现了人本主义全面发展的主张,对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正是培养创造精神的前提,而学习过程中尊重个体差异,培养个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分层教学,恰恰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所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交互功能,是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会话”,就是强调反复交互。

对课件空间的探索

由此,我们可以尝试给作为交互的焦点——课件的功能和定位作如下描述:课件不应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呈现学习内容的容具,它应该是关注学习过程的一个具体体现,是可以激发起学生主动建构的欲望与兴趣,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的一个动态的,具有强大召唤力、启发性的,可以从中不断衍化、生成新的思维结果的无限广阔的空间。它应该是点燃思维火花的导火索,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户,是学生探索学习的抓手,是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是尽情创造、实践的自由乐园。这个空间应该有活泼的流动的思维,有鲜明生动的个性,有植根与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性感受,有情感交融、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

这种对空间的呼唤,首先是出于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尊重,创造意识的呼唤。对于创新人才的含义,何克抗教授曾经作过精练的概括,创造型人才=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 创造实践能力 有意义的独特产品(观点、作品、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必须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人意识,使学生从教师、教材乃至课件的话语权威中走出来,先要有可想,可说、可做的自由与空间,然后才能有敢想、敢说的主体意识,才能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话语,进而才有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独特的观点、作品、方法。目前,许多学生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已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如果课件中结论性的东西太多,学生就很难超越现有结论有自己的思考。另外,当课件着眼于思维的引导、实践能力的训练,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时,课件的启发、引导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搅动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更活跃的思想,也就可以有更多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或结果产生。这样动态的、可以不断衍生的特点造就了课件对学生的召唤力,而其召唤性的大小,应该成为衡量课件质量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

对空间的呼唤,更来自于语文学科本身的认识特点。语文课本中的文学内容占70%,语文课的主要活动——阅读、欣赏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真正的作品总是具有极大的混沌性、模糊性,包含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有的“意义”甚至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无法明晰化的,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的阅读中去实现的。也就是说,文学的本性决定了对它的理解、阐释必然是多元(甚至是无穷尽)的,而且随着阅读对象,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而文学的魅力恰恰也正在于此: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常读常新,并且给阅读者带来真正的创造性发现的喜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作,对于启发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艺术想象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正是由于每部作品为所有的读者都提供了一个可供多方解读的空间。因此,教师、课件对作品过多过细的分析解释无疑是多余的,吃力不讨好,这种过度的关怀反而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的侵犯,它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限制了学生的解读的空间,甚至可以说它剥夺了学生阅读的乐趣,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与个性,这不仅不符合阅读的一般规律,更与培养创造精神的基本出发点背道而驰。

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群,是需要培养的读者,他们的阅读和审美既要尊重更需要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以及课件的话语权利就在这里体现。

这样的课件相对于那些大而全的课件来说是有缺陷的,在内容上不全面,然而这样的缺陷是必需的,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更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选择学生最需要而仅凭教师或传统媒体无法达到或更好解决的问题,或创设情境,或学法指导,或学习点拨,或人机交互……只有针对性才有实用性,课件不再是在课堂上到处开花,面面俱到的“全能选手”,而是课堂上的一个或几个兴奋点,兴奋学生的思维,兴奋教师的教学,使平淡处生奇,使无疑处生疑。也只有针对性才有灵活性,课件不再仅仅是课文的阐释,资料的展示,方法的罗列,而是提供了一个可供多方解读的空间,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活跃的,更是有目的的。如此,现代教育技术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才能充分显现。

课件本身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而存在,但是我们应该警惕在人文学科中,不能让科学主义的力量将语文的人文精神消解,要充分地利用科学,就要对科学进行合理的限制。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创造性,也有破坏性。这种警惕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对语文教学的各种反思与批判声中,就有“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的呼吁。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失误之一就是科学主义的泛滥,人文精神的消遁。当然语文教学可以用科学理性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步骤,摆序列,循逻辑等,但科学主义的理性方法永远不可能彻底清晰地解决语文教学的复杂性,不可能根本解开语文教学之谜。(4)过度追求教材体系的逻辑化、教学点的细密化;教学方法上对语言和内容的透析化、准确理解化;语文知识完全量化;语文能力的训练层次化;语文考核测评的标准化等等,科学理性的剖解越深入,就越背离语文教学的本质。“人文学一般并不能单纯地从逻辑概念和逻辑上来解释,而总是更多地与某种‘先于逻辑的东西’相关联”。(5)语文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总体特征趋向于综合整体、动态化、无规则、无序列、内隐和模糊。

只有当科学的理性方法在人文精神的领导下,去创造人化的情感空间,才能使科学为语文所用,现代教育技术才会与语文课堂真正结合。从这个角度看,课件的空间不仅是自由的、流动的,更应该是模糊的,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唯其是动态的、模糊的,才可以不断衍化、生成新的空间,才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神奇力量去构造气韵流转的人文环境,使学生透过科学的眼睛去体验、去感悟,体验生命的情意,感悟生活的多姿……以有限的空间唤起学生无限的求索与创造。

这样的空间需要利用课件来营造,但课件本身无法生成、衍化,只有在课件与教师、学生(主要是学生与课件)之间的不断的交互、对话中,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不断被搅动、被拓展,课堂才能有充满活力的思想涌动。课件的生命力要靠交互来激活。这种交互一方面来自课件的交互功能,另一方面来自课堂的交互设计。前者属于课件的设计问题,后者属于课件的使用问题。

对课件的使用更集中地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教师、学生、课件这三者的关系,可以打一个比方来说明,如果说学生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风筝,那借以放飞的长线就是课件,风筝飞得有多远多高,就看教师手中的长线能放多长,又如何控制。“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课件走入课堂后,教师并不是放弃了对课堂的控制,而是利用课件达到了更高明的控制。这种控制以给学生更多自由为目的,更有随机性,更有创造性,也更富挑战性。

参考文献:

(1)唐玲:《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软件》

(2)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

(3)马利文:《关注学习过程》

语文阅读论文篇8

[关键词] 读书语文教师底蕴诗意

王崧舟老师说“读行天下,有境界自成高格。”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向教师大声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对书本要有浓厚的兴趣,要乐于博览群书,要善于钻研书本,养成思考的习惯。”语文是文化之根、艺术之基,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巧,还有方法与能力,更重要的是情感与人格熏陶与感染。因而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有底蕴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多读书,做到精读,细读,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读,从而增厚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素养,塑造人格魅力,认识、了解、教育学生,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精彩,诗意盎然。

一、语文教师的读书现状

如今,在教育界里“教师专业阅读”的口号喊得很响,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很多学校,很多老师仍然不读书,即使读书,也存在着伪读书、没有计划盲目读书的现状。一些学校为了督促老师读书,规定两周或一个月读一本教育专著,并要求写读书感想,开会讨论读书心得。学校举策是好的,可是一些老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去网上查一些读书感想,读书心得等类似文章随便改几个字或只字未改,在读书研讨会上朗读应付了事。更有甚者,一些教师教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书,连教材也懒的读了。备课仅仅是抄抄教案,教参。课堂上捧着一本教参,照着读上几段了事。或者,囫囵吞枣似的读一读课文。所以授课的内容也只能是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对于自己清楚理解的部分就精讲,对于自己不清楚或者不明白的地方无论其对理解文本重要与否都一律跳过。可怕的是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有相当大一部分老师是这样上课的。如此上课,连最基本的课堂知识的传授都难保证,更别说追求诗意的语文课堂了

二、语文教师读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教师的阅读状况已不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事,也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它关乎到社会的每一个公民,关乎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读书,可以克服教师普遍存在的职业怠倦。我国中小学老师的工作量普遍很大,“特别是现行的教育教学体制对老师管的太多,统的太死。这使的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比较单调和枯燥,几乎是一年又一年的重复前人和自己。教师长期以一种相同的、没有活力的、缺乏激情的姿态紧张工作,怎能不产生厌倦?”有了职业怠倦感的教师对教学工作也就不免敷衍和应付,也就无心探索与钻研教材了,这种心态下的语文课堂也会变得枯燥、乏味。而读书,可以增厚教师的底蕴,教师在课堂上能轻松自如,从而能应付较大的工作量不易产生职业怠倦。读书使教师内心变的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感染力,才能不断的创新,钻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会创造出诗意的语文课堂。

读书,可以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做到知识广博。“这是因为,关于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在一项调查中显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专业水准高,亲和力强,对什么都略懂”。正如肖川教授所说的“丰富的知识比单调的知识更有力量”。作为语文老师更要多读书,广读书,修炼成对什么都略知一二的“杂家”。熟知诗、经,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丰富内心情感,方可成为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方可体会到语文的诗意美。

教师的读书习惯会给学生带来榜样的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毫无疑问,在学校中许多东西取决于学校总的规章制度,但最主要的方面则永远取决于与学生处于面对面地位的直接教育者的个性:教育者的个性对年轻的心灵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无论是教科书还是道德格言,或是奖惩制度,都代替不了这种力量。”可以说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同样,拥有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老师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品质,也会更关注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品质的培养。

三、关于语文教师读书的一些建议

读书,首先就是读教科书。我们的教学是依靠教材来教的。虽然不能说教材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对教师来言,它仍然是教师最好的读物。因为中小学教科书里凝聚了人类最基本的经验,那些内容是最核心,最基础的,是构建精神、知识大厦的最主要元素。阅读各科的教科书充分了解本学科在各个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联系。在授课时经常提及别的课程的学习,既展示了教师的丰富的知识,又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的理解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多读专业经典著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你要每年买上几十本文艺书,它们能帮助你找到通往你的学生心灵的道路。”语文教师更要熟读中外文学经典,尤其是本国的古典作品。只有书读多了,“知识背景”就会广阔。“知识背景”广阔了,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理解力、想象力也会变得丰富。你也就会成为有学养,有魅力,有个性,有底蕴的语文教师,从而才有能力追求语文教育中的诗意的境界。

最后,为自己读书。读书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为了修炼自己的身心,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能量,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也就是说读书如吃饭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今社会,功利主义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读书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功利目的。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读书不要带有太强的功利目的,更不要为了在人前炫耀,显摆学问而读书,而是为自己读书,用生命读书。

“读行天下,有境界自成高格”。教师,作为中国最大的知识分子群体,更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品质,从而引领社会读书的风尚。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多读书,多学习,不断的提高自我,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以勤读为舟,向浩瀚无边的文化大海里漫塑,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增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方可承担起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作为语文老师更要会读书,为自己读书,用生命读书,把读书做为自我生命存在的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丰富理解力、想象力,使内心变的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方可追求语文教育的诗意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 ――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肖川.教育的力量[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3]肖川.成为有思想的教师[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9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语文阅读论文篇9

相互教学法是培养及监控理解的活动教学,其最大的目的是教导学生主动进行有意义的阅读,提供学生监控自己的思考与学习。除此之外,相互教学法不只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增加不同能力学生间的互动,并由同学之间的互相支持,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及参与感,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能再次刺激学生的思考。故而教师可透过小组的活动,提升学生阅读的乐趣,并达到教学的效能。

二、相互教学法的四个策略

相互教学法的四个策略包括:预测、发问、摘要及澄清,这四个策略之所以被选取是基于它们能被成功的阅读者再阅读时自然的使用;它们能提供理解的监督及理解力的培养;每个策略能使用在反应课文中的具体问题。

1.预测

预测策略是指导学生依据文章的标题、图示或隐藏的问题,预测接下来的内容。预测包括阅读前及阅读过程中的预测,在阅读前先依据文章的标题,猜测文章可能在说些什么,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有关文章主题的意识,而在阅读过程中作预测,则是学生整合先前知识与文章中的讯息,验证自己所作的预测是否正确,再加以修正。

2.发问

在发问策略上,教师可提供学生题干以产生问题,对一般的记叙类文章,便以“6w”即“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来教导学生发问,训练学生发展较为详密的问题组织能力,养成严谨的求学习惯和科学态度。

3.摘要

选择重点内容,采取以下的技巧,如:删除琐细、重复的部分;以概括性的观念取代相似的词语;选择主题句或是创造主题句等。

4.澄清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的概念混淆,而无法厘清时,可以运用澄清的策略来重整文章意义,在相互教学进行时,澄清的策略通常透过师生互动或团体共同讨论,以解决疑虑及模糊的概念。相互教学法的实施原则与程序:在实施原则方面,相互教学法强调师生间以对话的方式互动学习,期望所有学习者都能参与讨论文章的意义,故而过程的学习重于内容的学习。而教师是专家鹰架的提供者,即担任示范的工作,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监控者,须提供回馈、提示、与纠正,并推动学生对课文进行内容的思考,逐渐让学生负责监控和运用策略。由于相互教学是提供学生透过引导练习的方式,逐步熟悉阅读的技巧,因此分组的人数不宜过多,最适当的人数约为每组四至六人。在实施程序方面,教师宜先引起动机,再进行四种阅读策略的说明,并藉由对话方式示范阅读,引导学生练习,之后让学生逐步运用阅读策略,此时教师转而担任辅导的角色,最终促使学生自行完成阅读。

三、相互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语文教材包含了诸多中国文化的内涵。其中选编了部分优秀小说作品。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常随着社会背景、经济状况、政治情形而有所不同,也因此衍生出相应的角色形态。小说中的人物可藉由动作、对话、外形上的描写叙述,一探究竟。这些小说作品中的人物丰富多变,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等。教学目标可让学生了解预测、发问、摘要及澄清四个阅读策略,并能将策略运用在阅读的过程中,经由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增进阅读理解及后设认知的能力。教学对象:本班高中学生。教学活动

1.教师引起动机

教师说明阅读策略的重要。如果能够善用阅读策略,则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进而在阅读任何一个科目时,都有极大的帮助,并获得学业成就。①说明阅读前预测的优点:能够促使自己专心,在印证预测的过程中,可加强对于文章的了解及记忆。②说明发问的优点:可以测验自己是否了解文章,藉此增进对文章的理解。③说明摘要的优点:藉由摘要的过程,去除不重要的细节,截取文章的重点,以贯通文章内容。④说明须要澄清的原因:文中的生难字词太多,或是句子太长、文章结构太烦杂,或是读的速度太快,或是文章的内容未曾学习过等,都有可能造成阅读上的困难,此时则须要澄清。⑤请学生讨论平时阅读的情形:询问学生阅读时曾遭遇的困难,若能运用上述的阅读策略,可能会有什么效果。

2.教师介绍四种阅读策略

语文阅读论文篇10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cos和kriterion,kriticos即对事物发问、理解、分析和判断的能力,kriterion即标准。从语源上来看,该词暗示“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技能,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论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人文精神。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在《民俗论》(1906)中谈到:“批判是对已有的各种观点接受之前必须进行的审查和质疑。通过批判来了解他们是否符合事实。批判性能力是教育和培训的产物,是一种思维习惯和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人类应具有的基本能力,男女都应该接受这种训练。”批判性阅读是西方国家为培养批判性思维而提出的一种阅读模式,是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来辨别文本中的事实与观点,判断并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和语气,探究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意识形态,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并形成读者自己的看法。批判性阅读的实质是批判性思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批判性阅读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批判性思维又是批判性阅读的前提。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批判性阅读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甚至发展中国家委内瑞拉,都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包括语文在内的大学课程目标均应超越对学科知识的简单的认知性掌握,必须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我国的语文教育历史久远,一个人所接受的规范语文教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头是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其次是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再次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语文教学往往与文学、伦理学、经学、哲学、史学等杂糅在一起进行。直至1903年,始设“中国文学”一科,这一般是被看作语文独立设科的开始,是语文课程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学被进一步规范化。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学语文课程在承继中学母语教学的基础上应该有所拓展、有所创新,在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个核心概念的同时,笔者认为应该把批判性思维训练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在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实际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在应试体制下,语文教学都要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而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能使学生千人“一心”,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培养人之思想,应试体制下考出来的大学生很多人恰恰被磨灭了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起到绝对重要的作用。新西兰学者史蒂文•罗杰•费希尔在《阅读的历史》的前言里说:古往今来,不论长幼,谁都无法否认它的重要性。对古埃及的官员来说,它是“水上之舟”;对于四千年之后心怀志向的尼日利亚的小学生来说,它是“投射到幽暗深井里的一缕光”;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它永远是文明之声……此乃阅读。语文阅读重在个性化,但标准答案却成了个性阅读的镣铐,心灵的愉悦、自由和满足,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标准答案的禁锢中是很难实现的。到了大学阶段,很多学生依然惯性地依赖着所谓的标准答案。比如要他们写篇小论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老师,要多少字”;考前复习,很多人的要求是“老师,给我们划重点答案吧”;上课一被提问,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掏出手机上百度。缺乏批判性思维,使部分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严重萎缩。

三、批判性阅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

(一)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与德、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阅读率偏低,阅读内容偏窄。据中国出版科学院2008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人均年阅读量不到两本图书。鉴于此,让大学生在学校中就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的阅读是寂寞的,对于没有阅读兴趣的大学生来说,共享与激励是培养他们阅读习惯的有效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堂、宿舍、湖边、山顶等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积极组织“阅读沙龙”、“阅读分享会”等交流活动,也可以举办“读书辩论”、“读书心得演讲(征文/手抄报)”等比赛活动,让学生们在分享和交流中收获阅读带来的激情和快乐,真正体会到看书不仅仅是为了“快餐式”的消遣或“功利性”的解题,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探寻、是对人与物的思考、是自我人格的塑造和提升。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批判性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个性化阅读,它需要建立在阅读者个性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孔子云: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读本所展现的思想观点、文化内涵,批判性阅读既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又要虚心地吸收其精华,随后再“悟”出自己的思想。它培养的是独立之人格。由于每个学生的感受能力、价值观等都存在局限,所以他们很难对文章作出完全公正的判断。作为教师,首先要允许学生带着个人的偏见来大胆说出自己对文章的判断和感悟。教师要做就是给予他们必要引导,而不是强硬的灌输;要尽量避免学生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评论或判断文章的好坏,而是让学生在正确评判标准之下独立进行更多的反思,从而有效提升阅读质量。

(三)鼓励学生的挑战精神批判性阅读活动中的批判性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于批判文章的内容或观点,并明之以理;二是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甚至直接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并言之有据。针对学生的这种挑战精神,教师应及时鼓励、细心呵护,并与之展开相关阅读体验的交流和讨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敢向课本说“不”,敢向教师说“不”,敢向权威说“不”,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发展自己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的挑战精神不只是限于以上两个方面,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敢于挑战自己,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批判性阅读必须依赖于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就意味着不能简单地依赖权威或现成的定论。要鼓励学生从应试思维的“模板式”阅读中走出来,不仅要敢于挑战他人成见,也要敢于挑战自己的固化思维,积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灵活的考核制度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最终还是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是要有成绩的。如果还是采用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形式,估计面对这种终极考试,学生还是很难放开思维来学习,难免又落入“死记硬背”的应试窠臼。这显然不是大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本意。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一是课程所涉猎的内容不能只限于教材或限于传统篇目,而应根据社会发展与学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补充,做到弹性开放,不强求一致;二是学习方式要从课堂听讲为主转变为课堂听讲与课外阅读并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针对这种开放性的课程性质,该门课程的考核也应是开放性的:一是要减少以记忆为主的客观题比例,二是要打破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形式。当教师把学生的阅读论文、阅读心得、平时阅读交流讨论时的反馈或表现也纳入考核成绩时,学生自然就会冲出“标准答案”的枷锁,将批判性阅读作为一种动力、一种习惯了。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