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4-07 13:09:34
语文论文篇1
(一)“国文”改为“国语”
1910年,资政院正式成立,议员江谦等人在《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中提出“官话课本”名称不合适应当改为“国语”。教育部公布的转变,“国文”改为“国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于1919年率先推出了“新体国语教科书”之前,第一次普通话筹备会议统一大会通过鲁迅,刘半农,胡适等人的“国语统一计划”,提到“如今打算把‘国文读本’改作‘国语读本’,国民学校全用国语,不杂文言;高等小学,酌加文言,仍以国语为主体。随着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深入,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指令,国民学校统一改“国文”做“国语”,高等小学则“国文”与“国语”混合教授。这是政府第一次明确地形成在我国历史上“国语”的主题名称,这样明确了“共同的语言学习,开拓发展思路,并激发他们的道德和智慧,能力”的要点。更名引起了争议,有人质疑“国语”是否是一个合理的学科名称。1923年,由国家教育协会颁布了新的学术课程标准继续沿用“国语”这个名字的。“高中通用国文暂行课程标准”颁布于1929年,从“国语”“暂行国文初中课程标准”又将主题名称改回“国文”。政府教育部在1929年公布的“中学暂行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统称为“国语”,中学叫“国文”。这一转变过程,确立了白话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推动了全国语言统一的进程.人们开始对演说、论辩、会话等属于口头表达的项目进行实践、研究。
(二)“国语”改“语文”
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主编及出版行政管理局的“初中语文课本”,正式成立“语文”的名字。“语文”这门学科的名称的最终确定,叶圣陶先生的经典话语曾经说过:““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的华北政府中小学教科书选书委员会,“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这段话,既说明了”的意思的语言,也解释了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同时也说明了语言教学基本要求。
(三)“语文”改为“汉语”“文学”
20世纪,中心就变成了文学教育的课程纲要,当文学成为主要的教科书,有学者主张这门学科分为两个家族,并命名为语言和文学,但由于教学目的的混合原因不明,教学效率变低,而且由于苏联有理由去学习,所以在1953年,主席批示和有组织的劳工,“语文”,“文学”教材。中国教育部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草案)”,“中学普通中学进入中国语文教学,文学二级学科,并使用新教材的通知”,“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初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文学“的制定相对应,”语文“,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文学“,”语文“官方特色学校”语文“更名为”文学“和”语文。“这次更名被指为引发了语言、文学之间关系的思考。此后,一直沿用“语文”,有没有可能实现“国语”、“国文”或者“汉语”的复归很难说,“语文”二字已由简单的名称变成一个特定“概念”了,实现母语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复归重要的还是在语文教育的内容、目的和目标的明确,和语文课程性质的正确定位。从“语文”名称的演变可以看出,从注重语法修辞语言技巧,注意过渡可以看出阅读文学作品,然后把重点放在书面语和口语的训练。由语言名称的演变可以看出,定义的语言课程本质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语言课程的人的认识水平。汉语文课程名称的演变,不仅是概念的更新,同时也是汉语文教育思想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时代化变化。
二、“语文”几度更名的影响和意义
在我国漫长的血缘宗法专制社会里,中国语文教育和历史学,哲学,经典,文学,社会学,伦理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呈现一种综合性趋势。废除科举制之后,新式学堂教育制度的建立,学校教育制度的诞生,新型的科学文化教育实行,汉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为了考试、为了“造士”,而是面向社会强调实用,突出基本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具备“爱国爱类之心”,要教会学生“论说文字”,懂“浅显书信记事文法”。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教育部公布了“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从清末到国民初期的学校教育中,汉语文课程定位非常明确,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以人的个性人格化的人性教育和民族文化精神情操品格教育为根本目的。将“国语”课改成“语文”课,不单纯是一个名称的变动,而具有生存学意义和政治学话语语义。百年来,我们的“语文”科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名称与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似乎并不完全使整个国家的教育趋向良性发展,整个国民的素质得到完美的提升,因为整个社会,整个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唐代兴教授曾对“中国教育缺乏开放性,缺乏对教育主体的开放胸襟和态度;教育过分强调实用,以知识为中心,缺乏传创精神”感到深深地忧虑。唐老师义正辞严地指出:我们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个体个性的关注;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教育缺乏对学生自由意识、自由精神的培养;整个国家的教育片面强调社会主体教化,而个人本位空位;以公正、平等、博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道德教育贫弱,政治道德教育无限度化。那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是被不恰当的教育禁锢和僵化而不会自由思想,人云亦云的人吗?我们是不会创造性思考,喜欢抄袭、复制、不劳而获的人吗?我们是缺乏个性独立,喜欢服从大众的人吗?
语文论文篇2
教学原则是进行科学的语文教学的依据,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80年代以来,我国已出版的40多本有关语文教学的专著以及许多文章,对此都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讨和阐述,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但比较、总结这些教学原则,我们发现有些表述不同,但内容实质相同,如“知识、能力、智力兼顾原则”、“语文双基并重与开发智力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原则”等,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而这一原则又与另一教学原则“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上是交叉关系。“语言训练”应该包含在上一原则“语文双基训练”之内,“思维训练”也应包含在上一原则“开发智力”之中,因思维是智力中主要的因素。所以这两条原则应归并为一个原则。如此内容重复交叉的原则还有许多。同时,许多教学原则不能反映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把语文教学的原则混同为一般教学原则,即也可以成为指导其他学科的教学原则。如“双基并重的原则”、“精讲多练的原则”、“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原则”等。对语文教学原则的讨论,到了90年代有人开始进行总结,将前述讨论的各种观点用语文教学原则体系的特点,即必须能揭示语文教学过程的主要的最基本的规律,能反映语文教学特殊性,有一定的概括性的要求,进行检测衡量,认为最重要的有五条,即“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的原则”、“文道统一的原则”、“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原则”、“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语文教学课内外结合的原则”等。但对此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并没有也不可能就此结束,还在继续深入。
二、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探讨
这是进行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观念问题,如果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不明确,语文教学就漫无方向,左右摇摆,飘忽不定。在这方面,我们深有教训。但目前,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仍然众说纷纭。“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研究人员的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它是语文课最基本的属性,围绕这一属性和这一观点,经过多年讨论,引申出了许多其他属性和其他观点。如“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这两性之后,又有人提出“基础性”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有人又认为除此外还有“实践性”和“综合性”。一直发展到它是多重性质构成的综合体。即工具性与思想性、知识性与技能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等等。本质属性之外,还有从属性质: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这些认识基本都是建立在教材内容和教学实践的依据上。即教材有什么内容,它就有什么性质,如文学性与知识性就是如此,教学实践强调什么就有什么性质,如思想性与技能性就是如此。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人们同样意识到以上所认为的语文学科的属性并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所独具的,其他学科同样具有,如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基础性,知识性等,不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刘国盈先生在《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语文学科特点辨析》一文中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认为“语文是一门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相结合的学科”,所谓“应用的广泛性”,就是“不管是国家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教授,还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不使用语文的。这是就人而言。就事而言,军事、政治、外交、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也都离不开语文”。所谓“层次、等级的模糊性”,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既可以作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高中、初中的教材……”,语文“谁说得清楚何谓基础语文,何谓初级语文,何谓高级语文”。至于听说读写能力,也很难划清层次和等级。这种层次、等级模糊性的观点,确实新颖独特,但语文学科的性质,人们之所以对它进行讨论,而且非常重视,是因为它直接指导着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如果认为它具有工具性,那么就要侧重语言训练,如果认为它具有文学性,那么就要突出文学教育,如果认为它具有实践性,那么就要加强包括语言、写作在内的各种训练。而刘国盈先生的这一观点,特别是“层次、等级的模糊性”在指导课堂教学上又具有新的模糊性,他自己也说:“语文科的特点——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是造成语文教学的任意性、摇摆性的重要原因。如何针对这样的一个特点,提出一整套办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由此可见,这一特点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病灶,语文教学就是要想尽办法来医治这个病灶,解决这个问题。况且广泛的应用性,也是其他学科所具有的特性,如数学,应该说除了傻子不能用外,其余人都要用。
李维鼎在《越出雷池,轻装前进》一文中,认为语文科除了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之外,还有深刻的移情性和全面的基础性。他说这两点才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如“全面的基础性”,是说语文学科所培养的能力是规范的、基础的,“就是这种能力的规范性和基础性,使之成为自身向高层发展的基础,也成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更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这样,中学语文科要培养的语文能力便成为个体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完全意义上的‘基础’”。对这一解释作深刻的思考就会发现它确有独到之处,即,语文科培养的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也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更主要的是自身向高层次发展有了基础能力。目前语文教学提出素质教育的观点应该说是与李维鼎这个观点相吻合的。
三、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原则对教学结构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几年来,形成较大影响,有代表性的教学结构模式有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结构模式,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导读法”课堂教学结构模式,黎世法副教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结构模式,魏书生老师的“课堂教学六步法”的结构模式。
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讨论,集中在科学性与艺术性上。有人主张教学的科学性要削弱艺术性,认为“学习是科学,教学是艺术”,较多的人认为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我们认为无论是哪种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它首先要具有科学性,就是要有一定的程序或规格,要有相对稳定的形态,要有明确判断完成目标的标准。要有程序,这个程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所以从一堂课整体结构上看,层次清楚,周到严密未必是科学的,因为它的结构过程未必符合认识论。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之所以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就因为它是认识论指导下的科学程序。首先是“读”,了解教材,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议”,理解教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一步是“练”,运用知识,巩固知识,“讲”是教师的点拨和解惑。这种按照学生认知结构安排的程序,自然是科学的,合理的。钱梦龙老师根据他的语文导读的“三主”原则,设计的四种基本课型,其理论基础也是认识论。其核心是“自读”,由此分解成的四种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析能力,是阅读能力由低到高的纵向分解,是一个具有科学序列的训练过程。
以上我们说的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一个要求,即科学性。它还有另一个要求,即艺术性。我们说课堂教学结构要有相对稳定的动态,不稳定就不会成为一种模式,但过分稳定,又是一种刻板、僵死的模式,所以它只能相对稳定,在稳定中求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表现。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理论研究广泛探讨的课题,对它的本质认识有众多见解: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是娴熟的教学技术,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规律性与个性的统一,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首先是爱的艺术、鼓励的艺术、影响人的艺术,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等特点,有的人认为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是“活、情、疑、趣、变”。(钱威《关于“教学艺术”的争鸣》)但无论怎样众说纷纭,课堂教学艺术归结为一点就是“乐教乐学”。所以强调课堂教学结构科学性的同时,也必须强调它的艺术性,它的艺术性就是因文、因人、因时而异,不拘一格,善于应变。
课堂教学结构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探讨。于余的《系列化网络化多样化——现代语文课课堂教学结构探索》一文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概括。系列化就是要重视认识过程的完整性,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去组织教学。网络化,就是重视组成部分的综合性。他以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为课堂教学结构纵向发展的“主轴”,以五个方面为“横向”的组成部分:①摆正教师、学生、课本三者的关系;②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③畅通“反馈”渠道,变教师信息的单向“输出”为师生共同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传递;④注意课内外的结合,即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课外“引进”知识或让学生的视野向课外扩展;⑤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围绕“主轴”将这五个组成部分有机地“搭配”和“排列”在一起,就有可能形成有主有辅、纵横交错的“立体”的“网络”。他将语文课课堂教学结构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承接型”,二“螺旋型”,三“辐射型”。他说:“这也只是大致的格局,在使用时,它们往往是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这实际就是稳定中的变化,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的一定的艺术性。
论述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必然涉及到语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方法是同一概念,还是不同概念,也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深化的问题。从已发表的文章看,对此一直模糊不清,似乎教学结构也是教学方法,如前述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法”等,说是教学法却在探讨课堂教学结构的文章中评说。如倪文锦《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论和实践》一文就是如此。但从陈明祥、罗树华、钱中立主编的《语文教法词典》上看,专设了“课堂教学结构”的词条,共18条,即18种课堂教学结构,而把钱梦龙、黎世法、魏书生等人创立的教学方法归在“语文通用教学”的词条内。尽管作了这样的区分,但课堂教学结构仍属教法词典中的内容,所以从整体上看结构仍属方法。上海教育学院教科所朱荣康在《目标教学与教学模式》一文中对这两个概念作了进一步探讨与区分,他认为教学结构就是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教学模式“包含有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所以在一种教学模式中可以集中多种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仅指在完成某种教学任务时,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中都不能包容教学模式”。朱荣康先生的观点可以说是我国近年来语文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对以上两个概念进行探讨的发展。近年来对教学模式的概说有“它是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而形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的观点,还有“它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的观点。对教学方法都认为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总之,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是只能从理论上区分而在实践上极难区分的两个概念。无论怎样讲,结构还是一种方法,它必须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去结构,如果教学法不存在,教学结构也即解体。目前的语文教学,人们抱怨越来越多,主要认为是“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没有办法教”,应该说是对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动摇。认为它们都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方法不适应了,原有教学结构也不会继续适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了又一轮反思,目的是要用新的教学方法来结构新的课堂教学。
语文论文篇3
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例如:“我们·八·点·钟上班。”“八点钟”是个时间名词,充当状语,修饰动词“上”。其他种类的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它直接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土崩·瓦解”、“·星罗·棋布”、“·血红”、“·雪白”……这些名词用作状语,实际上已经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组成了一个固定词组或短语。
然而,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而且其他种类的名词也都可以用作状语。《过秦论》一文中就是大量的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如: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并〕收要害之郡。
(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6)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以上七例,有表示比喻的,如例(1)、例(7);有表示处所、方向的,如例(2)——例(6)。仅就《过秦论》一文,名词为状语,其作用有二。其实名词活用为状语,还有表示对人态度的。如《鸿门宴》一文中:“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即“我要·象·对·待·兄·长·一·样来侍奉他”。还有表示用作工具的。如《愚公移山》一文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即“·用·畚·箕(把土石)运到渤海边”。
名词活用作状语,表面上看来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很不一样。例如例(7)中“·云集”、“·响应”,如果是主谓结构,意思就是“云聚集起来”,“回声应和着”。而原句中的意思实际是“·象·云·一·样聚拢来”,“·象·回·音一样应声而起”,形容跟随陈涉起义的人众多而快速。
通过上段的分析,可以知道,如果把文言文中充当状语的名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象·云·一·样”、“·象·回·音·一·样”。或者翻译例(1),就是“·象·卷·席·子·一·样”、、“·象·包·包·裹·一·样”、“·象·装·口·袋·一·样”,都是形容秦孝公有夺取天下,兼并各国,统辖四海的大志,并吞八方土地的雄心。
那么,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翻译出来的现代汉语,实际上就是一个个介宾短语,它充当状语就是显而易见的了。那么,文言文中为什么不用介宾短语充当状语,而要用名词充当状语?文言文中有没有介宾短语?原来,这就牵涉到文言文的另一个语法现象了。文言文中有介宾短语,但是却常常把它放到动词、形容词后面作补语去了。仍以《过秦论》为例:
(1)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之君〉也。
(3)锄棘矜,非〈·于钩戟长锏也。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当然,文言文中也不乏介宾短语充当状语的。如《鸿门宴》中“请〔以剑〕舞”、“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语文论文篇4
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二、拼搏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容国团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三、勤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5、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6、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7、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8、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9、“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鲁迅
反例:10、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四、毅力
指坚强持久的意志。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成功属于意志坚定者。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法·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德·马克思
4、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5、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
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同上)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4、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5、经受磨练,方能“称王”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成败
就是指成功或失败。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失败指遇到挫折,或在斗争、竞赛中被对手打败。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1、失败是成功之母。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七、时间
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具体事件略,可参见“勤奋”中的几例,或自己整理。
八、积累
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语文论文篇5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值近年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2001年,在满分为120分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为20分,2002年为23分,2003年为28分,今年则上升至30分,占试卷总分的四分之一!
除了分值的变化,随着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难度的逐年递增,考点也逐步由偏重简单识记类的积累向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并重的方向转变。顺应这种变化,同学们在新学期中除了要在文言文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还应该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
第一阶段:背诵名句名段名篇
文言文背诵在升学考试中是以默写的形式来考查的,评分要求很严格,整句中错一字就不得分,因此在平时学习中,除了准确的背诵之外,还要在准确无误的默写上多下工夫,在动口的同时也要重视动手,避免因写错字而失分。
中考文言文默写题型主要有二种:⑴识记填空题;⑵理解填空题。识记填空题一般给上句要求续下句,或给下句要求填上句,如今年中考第1题“---------,清泉石上流”;第2题“夜阑卧听风吹雨,----”;第3题“----------,------,怡然不动”。这类试题测试的是机械记忆,考生只要能熟练背诵,不写错别字就能解题。理解填空题一般有明确的答题指向,要求按提示填出所要求的内容。如今年中考第4题a组“《书湖阴先生壁》中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是------,----”;b组“《别董大二首(其一)》中,诗人给友人以勉励与自信的诗句是,”。这类题虽然同是默写填空形式,但它只提示默写课文的篇名和指示默写语句的内容,没有给出默写语句的上下文。这已不是单纯地测试背诵基本功的问题,同时也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是记忆与理解运用的结合。做此类题首先要能准确理解提示,然后调动积累才能正确填写答案。
《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初中阶段背诵的文言诗文总量在2万字左右,并了解著名作家的生活背景、创作特点及相关的文化常识。而近年中考,命题相对集中在30余篇名作上。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同学们可将主要精力放在名句名段名篇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的理解记诵上。在初中阶段学过的文言诗文中,有些文章可称为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曹刿论战》、《出师表》等,对这类佳作必须将全文熟记于胸。也有些诗文,流传于世主要是因为其中某些句子或段落特别出彩,学习这类诗文,就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名句名段的积累上。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赵翼《论诗》中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第二阶段:积累实词熟悉句式
《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的实词积累在150个左右;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
如2004年中考卷第5-8题,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亲贤臣,远小人;其两膝相比者;半山居雾若带然;尔辈不能究物理。第13题,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等。初三学生要想具有“借助注解与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和理解其内容的能力”,关键是要积累一定数量文言字词及常见句式的知识,所以学习文言文应该重视对字词句的基本含义的了解和积累。所谓基本含义这里有两重意思,从字词的角度说,任何一个字词都有它的本义与引申义,文言文学习应重视常见实词的本义及主要引申义的认读,如2004年中考第5题中的“远”、“比”、“究”,它们的释义分别为“疏远”、“靠近”、“研究”,是这三个常用实词的本义或主要引申义,积累这一类知识,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彰现之处,也是文言文学习的目标之一。
在文言字词的认读中,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文言课文中有些词语的意义,由于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发生了变化,认读时要注意这些词的古今词义差别,决不能用今义去释古义。古汉语中,还有一种我们称之为“通假字”的现象,即古人用此字来代彼字,通假字的读音和词义,一般都同于假借的字,如“卧右膝,诎右臂支船”中的“诎”同“屈”,解释为“弯曲”,学习文言文时,也要重视这类通假现象的认读。
在句的认读方面,除了要通过多读熟悉文言常见句式,如表判断的“……者……也”;表疑问的“何……有”,还应重视词性活用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词性活用是较为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关键词词性的改变,句义也就跟着变化,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能根据这个词原来的词性去理解了,如《黄生借书说》中“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的“汗牛”就不能解释为“出汗的牛”,应解释为“使牛出汗”。平时学习中要对这种词性活用的现象勤加总结。
从句的角度说,把握基本含义的意思是理解句子表达的主要内容,初三学生认读文言语句,不必拘泥于语法句式等知识,也不必拘泥于字字落实,能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能用现代汉语阐述句子的基本内容即可。
2003年开始上海中考语文卷中出现了课外文言语段,这一考试内容今后仍将延续下去,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初三学生“能独立阅读课外浅易的文言诗文。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积累,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读懂文言诗文的内容”的要求。但是在命题中会坚持两个原则:选文浅显易懂和注重课内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今年文言课外选文《北人食菱》浅显易懂,所有试题解题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都能在课文中找到依据,也就是说,课外文言的考点仍是课内知识以及建立在课内学习基础上的文言阅读能力:第12题⑴“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⑵“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命题者分别列出4个课文选项供选择,⑴a.衣食所安b.谨食之,时而献焉c,设酒杀鸡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⑵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杀三虫c.乃记之而去d.俸去书来。第13题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句式“夫……也”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过(句中的“坐”课内文言中没有学过,命题者特意提供了注释“坐:因为”)。
第三阶段: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我们学习文言诗文要重在理解诗文内容和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诗文,有的描绘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美景色,有的揭示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哲理,有的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有的寄寓了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阅读这些诗文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如2004年中考语文卷第10题“《黄生借书说》第①段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了的观点”。
语文论文篇6
二、走“四步路”
学生给文言文标点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往上标点,看完了,也就标完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却又无法改正。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在给文言断句时,应引导、训练学生走“四步路”。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
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
三、抓“五关键”
给文言标点,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在我们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些关键之时,就会给文言断句带来一定的方便。在这方面,主要要求学生抓“五关键”。
1.抓主谓宾进行断句。我们知道,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例前文中的“朝臣”是“论”的宾语,当属上,不能作“观”的主语,即此处标点应为“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而不能断成“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另如“方且图之”的“之”,是属上还是属下?按现代汉语习惯,容易把“之”和“后”连起来读。但这里“之”是图的宾语,应属上,即此处应断为“方图且之,后弘被引见”,而不能断为“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
2.抓修辞知识(对偶、排比等)断句。因为古人写文章讲究语句对称整齐,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如前文中帝引用的谚语,应断作“贵易交,富易妻”,“臣闻”之言应断作“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抓对话标志“曰”、“云”、“言”等断句。古人对话时,大多数有表示说的“曰”、“云”、“言”等,而这些正为我们断句时提供了方便。如前文中的“主曰”,“帝曰”,“帝顾谓主曰”等。
4.抓句末语气词断句。正如上文所说,一些虚词常放在句末表各种语气,这是我们断句时的重要参考。
5.抓句首助词断句。同样,一些助词常放在每句话或分句的开头,这也告诉我们在有这些词的地方前后可以分开。
当然,要能为文言文正确断句,首先做到的是必须遵循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标点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做到标点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做到标点后的语法和语言现象和古代汉语相符合。在此,我们按照这些基本要求,运用上面所说的方法,就可以给前面例文进行如下断句:
语文论文篇7
关键词:语文训练;语文水平和能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必须大力倡导语文训练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明确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如果说读书偏重于知识,那么使用则偏重于实践和训练。读了书不进行训练,不能运用于实践,即使书读得再多,也无异于“两脚书橱”,对他人及社会都是毫无裨益的。
任何学科的学习均离不开实践训练,相比较而言,语文学科显得尤为突出。数学中的许多公式,物理学中的许多定律,你记住了就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公式、定律来解题。语文学科则不同,仅以作文而论,老师讲文章结构要“凤头、猪肚、豹尾”,“题材要新,挖掘要深”,“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明、朴实、生动”等,学生记住了这些之后难道就能执笔为文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语文能力的达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训练。国家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一封教育书简中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他还多次警示广大青少年学生,千万不要去相信所谓“语文学习百日通”、“速成作文秘诀”之类的书籍,因为那里面说的几乎全是骗人的鬼话。语文的教与学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按规律办事,任何花拳绣腿、空头说教都是绝对不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
按照叶圣陶的观点,阅读教学再也不要搞什么“逐句讲解”了!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认真预习并置疑;课上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位,教师只组织讨论并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和答疑;课后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读物。《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规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必须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特别强调了语文训练。这些都继承和发扬了叶圣陶的阅读教育思想,堪称英明之举。
至于写作教学,叶圣陶历来反对那种“学生写、教师改”,而且还要“精批细改”的做法,主张让学生“多写、自改”。他说过,写作是一项技能,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学生一定“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者少改”。这里的多写和自改都强调了训练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古今中外没有一位写作高手是未经多写、自改而成就功业的。《新课标》也倡导要“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相当比例的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训练,阅读教学中汗流浃背地搞“逐句讲解”,写作教学中疲于奔命地搞“精批细改”,害得学生形成了一切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即不会自觉、主动、大量地去阅读,读了也不能真正读懂;又不会自觉、主动、大量地去写作,写了也不能自行修改,致使语文水平和能力普遍低下。难怪吕叔湘撰文大声责问:“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二、语文训练的基本原则
叶圣陶历来强调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都体现在这十个字上:“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学要做的工作多得不得了,用“千头万绪”来形容一点也不算过分,但是我们认为,其中头等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启发、诱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实践训练。倘若丢掉了这一项,那就是丢掉了根本,语文教学将永远跳不出少、慢、差、费的泥潭。
进行科学、有效的语文实践训练,至少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动性原则
恩格斯认为,人的认识“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应始终处在这个认知活动的主体地位。从哲学的常识来分析,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想不想学、肯不肯努力学是内因;学生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主要应靠他们自己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来完成,任何人包括教师、父母等都是无法替代的。这正如大人导幼儿学步,总得逐渐去其扶携,鼓励幼儿自己举足,才能最终达到“步步能稳践”,“独行颇利便”的效果。而我们原先那种“逐句讲解”和“精批细改”等做法,就同大人始终不肯放手地扶着幼儿学步一样笨拙可笑。其结果是幼儿自己的腿力得不到锻炼,一旦离开大人,当然就举步维艰、踉踉跄跄了。事实证明,凡是在老师和家长逼迫下的被动学习,其效果总好不到哪里去;而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启发、诱导,学生和子女自觉意识到提高听、说、读、写水平不但对自己、对家人、对现在有利,而且对集体、对社会、对将来都有利,从而积极主动学,长期坚持学,久而久之,语文程度就会得到明显提高。
转贴于
2.渐进性原则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般都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因此,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在某一学段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梳理成系列的有规律可循的若干步骤,然后反复训练,各个击破,力求真正理解、消化、巩固。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的教学就非常成功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在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作文时,只对学生提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要求:“文章的每一个字都要横平竖直,易于辨认,而且任何一笔都别写到方格外面去。”按照他的要求,学生写作时特别留意,不少人真的做到了字迹端正,一笔都没有超出格外,为此,他们的作文得了100分。其中有的学生是从小学开始写作文以来第一次得100分,而且这个100分还是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大名鼎鼎的钱老师给的,这对学生及其家长的激励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当然,钱老师在此后的每一次作文中又都会提出其他一个个看似简单的要求。他同时告诉学生,任何一个写作要求都不是只管一次作文,而是终身管用,只要一拿起笔写作都应该做到的。就这样,通过钱老师的一步步悉心引导和热情鼓励,学生们自始至终兴致盎 然地进行着实践训练,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三年下来,语文的实际水平都有了明显的长进。
3.趣味性原则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主张,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求知的途径,而且要培育他们好学的兴趣,常常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样,他们就可以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进而能够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念念不忘地去学习、训练。正如他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无独有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持完全相同的观点,他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为浓厚的兴趣足以对付实践训练中遇到的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反观当今不少教师和家长,他们期盼学生和子女“成龙、成风”的愿望是好的,但常常有意无意地背离了学习和训练中的趣味性原则。尤其是个别家长,全然不顾子女的内心需求,强制规定他们今天学这,明天学那,到头来却往往适得其反,既没有学好这,也没有学好那,弄得双方满肚子的怨气,形成深深的代沟,这是何苦呢!
4.质疑性原则
要启发并鼓励学生进行语文训练时学会从现象上的无疑之处找出疑来,从一般人的思维定式中提出不同的观点。比如,读陆游的绝笔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全诗总共二十八个字,写得通俗浅近,即使让初中一年级甚至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读下来也不会有什么疑难。但是,假若能够引导学生往深处想一想:这首短诗的第一句和第四句哪句是唯物的,哪句是唯心的?既然第一句和第四句相互矛盾,为什么800多年来不但没有遭到诟病,反而好评不绝,代代传颂?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们一定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正是第一句的唯物、第四句的唯心这种现象上的矛盾碰撞,闪射出了作者极其难能可贵的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又比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留给人们诸多哲理性的思考。小孩掉到水缸里去了,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必须从上面把小孩拉出来,或者把盛满水的大缸推倒,但这些都是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孩子力所不能及的;回去叫大人来,时间肯定不允许。正在大家束手无策时,聪明的司马光却想到,用石头完全可以把水缸打破,水缸打破水一定会流出来,水流出来同伴马上就能得救。据说这个故事曾让不少来华的外国教育参观团代表叹为观止。大量事实证明,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育,值得大力倡导。
5.课内外结合原则
语文论文篇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选入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宗璞同志的散文《西湖漫笔》,文笔清丽典雅,语言优美凝炼,值得教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咀嚼玩味一番。
1.抓住“绿”字,泼墨如水。文章通过对西子湖畔秀丽山水的描绘,热情讴歌我们祖国的伟大、可爱。作者紧紧抓住了西湖美景的主要特征——“绿”,不惜浓墨重彩、泼墨如水,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青绿山水”画,使读者置身于“绿”的海洋之中。请看,那林海是“绿沉沉”的;在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的古树“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那飞来峰上的层层叠叠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峰下蜿蜓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甚至连那溪水“也是碧澄澄的”。即便是同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那苏堤上的树木,远看时似乎觉得“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近看时才发现“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在花港,“看到了又一种绿”:“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加了好几处绿草坪”。就这样,全文一共用了二十多个“绿”字,可读者一点不觉得重复多余。正是这二十多个“绿”字,淋漓酣畅地揭示出祖国山水的青春与活力,使读者透过那“活泼的绿色”领略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前程似锦,有着茁壮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作者为此着力于写西子湖畔之“绿”,委实可以同朱自清先生的《绿》比美。
2.单双音节,配合得当。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为主、单音节为次。但单、双音节配合得当,就能产生语言节拍的长短,就产生了音乐感、旋律美。如本文劈头一句:“平生最喜游山逛水。”音节搭配是“平生/最/喜/游山/逛水”,即“双—单—单—双—双”。这样,读起来就使人觉得流畅顺口,富有节奏感。如果改成全用双音节:“平生/最最/喜欢/游山/逛水”,读起来就显得单调、呆板,缺乏音乐感了。我国清代古文家刘大kuí@①在《论文偶记》里强调:“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窈渺处。”这个见解是很精辟的。这里所说的“节奏”,就是指“音节”。可见音节乃是构成文章语言音乐美的基本因素。
3.平仄相间,琅琅上口。古人作诗为文非常讲究声律。所谓声律,就是平仄的格律。今人写文章虽无需讲究平仄格律,但平仄的一般规律也应予以注意。因为平仄相间可以形成声调的有规律的高低强弱;而声调的高低强弱有了规律,语言就会有明快的节奏,读起来就琅琅上口。因此写现代文章一般也要注意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各词(字)的搭配上交错地安排平声和仄声,借以创造语言的音乐美。宗璞同志正是这样做的,她在运用排比句式时尤其注意了这一点。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
这个排比句中三个分句的落脚字为:平—仄—平。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此句四个排比分句的后一个词是: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
此句中四个排比分句的末一个字是:平—仄—平—仄。
以上三句中对应位置上的字词的平仄相间,形成了声调的时高时低,音响的时强时弱,读起来十分顺口,听起来非常舒适。如果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或平仄杂乱,则不但不好听,而且也拗口难读。(按:第三个例子摘自作者的原文。中学课本的编者将此句改为“……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这样,落脚的字就变成:平—仄—仄,就破坏了这一句的韵律美了。因此我认为还是不改为好。)
4.长短句式,交相互用。长短句式交替使用、合理搭配,诵读起来就抑扬顿挫、富有变化,时而如涓涓流水,时而如急风骤雨,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如:“亭旁溪水铮cōng@②,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这段话一共有八个小句(分句),这八句的字数分别是"6-4-12-9-4-4-7-15",这是一个地道的“散句”,它由八个格式不同、结构各异、长短不一的句子错综地排列在一起,具有此起彼伏,灵活多变的特点,能避免单调、死板,取得明快、生动、活泼、和谐的修辞效果。
5.排比、对称,气势有力。排比、对称句式都属于“整句”。整句的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有力,语意鲜明。本文中的排比、对称句式比比皆是,这里略举数例: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
作者抓住了西湖风景的总特点——“绿”,一口气把三处地方不同的“绿”勾勒在读者的面前,真是观察精细,感受入微。
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
这段话前四句是排比,后两句是对称(只有两项,类似对偶,但不是对偶),集中地描绘了祖国山川的壮丽多姿和雄伟气势,倾注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炽烈感情,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自豪感。
还有如“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等等,排列匀称,气势贯通,节奏明朗,音律激昂,给人一种强烈的音乐美感。
6.比喻、比拟,熨贴传神。这篇散文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比拟手法。先看比喻:
亭旁溪水铮cōng@②……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把水花飞溅的情景比作“飞珠滚玉”,多么熨贴自然,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流水的速度之快,又写出了溪水的光彩色泽,给人以动态的美感。“珠”和“玉”都是人们心目中“美”的象征,用它们作比,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就顿时溢于言表!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如果说前一例是一般的明喻,那么,这一例是特殊的明喻——博喻+明喻的连用。此例以分号为界,可分为两层:先是用四个喻体从不同角度来比喻一个本体,即“博喻”;然后又用另一个喻体来比喻另一个本体,这是暗喻的连用。这种接二连三的反复设喻,加强了语意,增添了气势,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青苔的形象、色彩之优美、有趣,使人读了仿佛置身于美不胜收的画廊之中,流连忘返。(按:此例中的最后一个分句有语病。“山水”显然是不能用数量“一幅”来限制的。作者的意图是要把有关西湖的美景比作一幅青绿山水画,可是掉了一个“画”字,“青绿山水”不但跟“一幅”搭配不拢,而且也不成其为“喻体”了。)
再看比拟例:
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了好几处绿草坪……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那在新鲜的活水中游来游去的金鱼,一定会知道得更清楚罢。
这里是写“花港”之变。作者在上文说过:“和全国任何地方一样,隔些时候去,总会看到变化,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有趣的是,作者让“金鱼”做见证人,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真是神来之笔!
更何况西湖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
如果说前一例是比拟中的拟人,那么,这一例既有拟人,又有拟物。此例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游览西湖的活泼热闹的景象。在我们社会主义的祖国,人们在工余之暇,来调养身心,享受祖国的山水之美,这种活泼热闹的场面,确是意味深长的,作者看了,怎能抑制得住内心的激动呢!这种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与成功地运用比拟手法是分不开的。
还有如“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象满池的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翩起舞了”,“远水如烟”,“远山……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等等,都是极形象传神的比拟和比喻,把叙述的对象说得十分鲜明生动,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7.对比、引用,深化主题。文章中两处用了对比手法:
都锦生织锦厂在我印象中,是一个窄狭的旧式厂。这次去,走进一个花木葱笼的大院子,我还以为找错了地方。
最初到花港时,印象中只是个小巧曲折的园子,四周是一片荒芜。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了好几处绿草坪,种了许多叫不上名来的花和树,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
以上两例写西湖风景的另一个特色——变。这个“变”字点染了时代的特色:50年代的西湖,如同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发展着。作者虽然只写了“都锦生织锦厂”和“花港”的发展变化,却能使人窥一斑而知全貌,看到了整个祖国飞跃前进的身影。这样就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文章中的引用,也有两处。一处是写六月雨天,没有春光,不是观赏西湖的好时光。但不要灰心,有坡的诗句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告诉我们:水光之好,山色之奇,须仔细观赏、领略才是,千万不能性急,因为苏公是最解西湖的人。读了这两句诗,我们就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中充满了信心,并初步了解到了西湖景色之奇特奥妙。
另一处是在描写人们游览西湖的活跃热闹的场面时引用了坡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词所写,是形容他任密州太守时出猎的景象,那时的所谓“倾城随太守”,实是夸张之词。城里的劳动者哪有闲情逸致去看达官显宦们射猎取乐呢?跟随的无非是一些游手好闲者而已。然而,今天人们游西湖却不同,那是劳动人民为调节生活节奏,消除工作疲劳来领略山水之美,以便用更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日的劳动建设中去。时代不同了,这种“热闹”的意义也迥然不同。这样,对深化作品的主题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8.量词变换,表意确切。文章中“数词+量词+名词(或带定语)”的语言结构很多,光是用数词“一”跟量词、名词组成的结构就有十多处。如“一种奇怪的力量”、“一句好话”、“一片迷蒙”、“一片绿色”、“一层银灰的颜色”、“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一幅青绿山”、“一种蓬勃的生机”、“一段云霞”、“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一个窄狭的旧式的厂”、“一个花木葱茏的大院子”、“一处观赏地”、“一首《江城子》”、“一个鞋匠”等等。这十多个量词分别用于十六处,除少数相同外,其余都各尽各责,互不重复,表意十分确切,不好随便调换。这也同样表明作家运用语言技巧之娴熟,值得我们学习。
9.重词迭字,铿锵悦耳。我们把间隔出现的词称为“重词”,接连出现的字称为“迭字”。本文中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上面例句中已出现了一部分,这里不妨再举出一些(加“。”的为重词,加“.”的为迭字):
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
层层叠叠的树木……
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
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
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白茫茫的湖水……
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
这些重词迭字遍布于整篇文章之中,不仅使行文从容不迫,舒缓流畅,而且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丁当有声、铿锵悦耳,使语言产生了“玲玲如振玉,累累似贯珠”的音响效果,读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字库未存字注释:
语文论文篇9
一、听力策略的提出
国外的资料表明,听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在六十年代,学生听力不好的原因被归结为对语音系统了解不够。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不同元音组合的音节的分辨、语调的高低、重音的变化等语音信号的训练上。
2.到八十年代,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听力理解的训练上。这里强调的已不是语音的辨音问题,而是对大段口头语言的整体理解问题。
3.近十几年来,对听力过程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听。一个全新的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方法正在出现,即听力训练的安排力求更贴近实际生活,更符合能力自然发展的过程。
4.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方法是强调学生在听力课上的小组活动,提倡听者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协作活动。可以看出,教学的中心日益倾向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示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母语里所具备的能力。这种教学中心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而且也能引发教师思考以下问题:如何使课堂上的听力活动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如何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在母语里已有的听的能力?人们已经发现,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成功与否通常取决于其交际能力,而“听”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交际技能。这里所说的“听”指的是“倾听”的技能,即为了获取信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与他人分享某种情感,为了劝说或被劝说,人们要去“倾听”。
实际生活中,为了提高“倾听”的效果,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听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因此,研究这些听力策略,对改进听力课堂教学活动和训练效果会有重要的启示。
二、听力策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在听力训练中经常使用的听力策略通常有以下三种:为把握整体意思的听(globallistening),为了解某些具体信息的听(selectivelistening)和为学习所听内容而进行的精听(intensivelistening)。针对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也应选用不同的策略。几种策略配合使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听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较好的听力训练效果。
globallistening
globallistening听力策略是为了把握所听材料的整体意思。该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练习题的设计。有关globallistening的练习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引导学生做好听前的预测活动;
2.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句上;
3.指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线索克服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如下听前准备工作:
1.借助问题中的提示进行听前的预测活动:利用问题中出现一些单词预测故事中的人物和时间;让学生猜测下面的故事情节等。这些联想活动会使学生对要听的内容和相关的词汇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避免听的过程中产生的紧张心理。
2.通过问题的编排,不仅为学生提出了听的具体任务,而且也为完成任务提供了听的过程中可以追寻的线索:问题的答案正是故事的主要内容。一般水平的学生如果做好了上述准备,在听的过程中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到前比较简单的问题的答案。水平较高的学生也可能会将题稍难的一些问题一并做出。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领悟故事的幽默之处,通常情况下,还要针对问题进行有选择地听。
selectivelistening
selectivelistening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听出一些具体信息的能力,尤其是从语言程度略高于他们实际水平的材料中进行信息选择的能力。这类练习题的设计原则如下:
1.引导学生不仅从内容而且从结构上对所听材料进行预测;
2.明确规定学生听的任务和目的,及在听的活动中充当的角色;
3.为学生提供克服障碍和捕捉信息的线索。
要想成功地运用好这个策略,需要为学生设计有利于他们进行预测和有助于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词上的问题,供他们听前思考。
通过问题的提示,学生只需在听的过程中验证听前所获知的信息。这问题不仅从信息的密度方面降低了听的难度,而且还使学生无意中熟悉了讲话中关键的句子,从而降低了语言的难度。在这个基础上去听,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得出其余问题的答案。运用selectivelistening策略可以保证学生听时不漏掉有用的信息。听后,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语意信号。凭借这些捕捉到的具体信息,学生对有关概括文章内容的练习就能从容应付了。
intensivelistening
听力训练的精听一般是在进行了globallistening或selectivelistening之后,对所听材料从语言、语法、词汇以及语音方面做进一步学习的听力活动。教师要根据材料的不同难度,对globallistening和selectivelistening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还要根据精听的不同任务,设计不同练习题。精听的目的一般包括: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影响听力活动效率的原因;二是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听材料进行语言、语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这两个方面正是保证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精听练习题的设计原则如下:
1.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听力理解的语言点上;
2.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词、词组和句型等语言知识;
3.对词汇在实际运用中的连续等语音变化进行学习。
材料的难度适合先采用selectivelistening听力策略。
听前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阅读练习中的句子;
2.如果有幅图,要仔细观察;
3.小组讨论、预测所要听的故事内容和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及可能性;
语文论文篇10
诚然,“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但也不是不能学好的。笔者认为,学生要学好语言,除了要下苦功之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重点在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以下谈谈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拾粹
学习语言要靠积累,拾粹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把在阅读书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或与人谈话时遇到的一些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成语典故、歇后语等随手记在摘抄本或卡片上;抄文上面标明类别,下面注明出处,以便使用时核查检索;隔一段时间浏览一下,以便加深印象,方便使用。
坚持拾粹,大有好处。拾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的语言材料,摘抄本和卡片成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益友良师。
二、查询
学习语言,遇到疑难,一是查字典、查资料;二是向人询问——查“活”字典。查询是解决语言疑难的唯一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有位名人的习惯很可取,他读书时总少不了一支笔、一本地图册和一本字典。笔是圈点勾画用的,地图和字典则是供查询用的。学生首先应学会查询。
然而,实际上不少学生的查字典习惯甚差,在语言学习的往来帐上“债台高筑”。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使学生养成查询的习惯。为此,有时甚至可以采取“堵死后路”的方法,即课本上的生词基本不讲,但考试时却必考无疑,迫使学生克服依赖思想,“逼”学生自己去查询。
查询,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语言时遇到的疑难,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减少语病,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工具书时的检索、辨析能力。
三、诵读
诵读,不仅是语言能力训练的内容之一,也是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古今的语言大师和在语言上有所造诣的学者都十分重视通过诵读学习语言。叶圣陶讲:“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因为它有助于发挥多种分析器的作用。运用多种感官诵读的好处在于: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助于语汇的积累和运用,正所谓“熟读成诵”。这样,所学到的别人的好的语言就可以存入自己脑中,一旦需用时,便可呼之即出,任人驱遣。
所以,语文教学不可不强调诵读训练,学生学习语言不可不采用诵读的方法。默读固不可少,但“哑巴语文”绝不足取。
四、续说
续说,说白了就是“接下茬”。说到接下茬,恐怕不少老师会不以为然,甚至是坚决反对的。其实换个角度看问题,接下茬乃是一种极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别人有了前言,你给续上一句后语,这正是一种自创的、绝好的训练语言的机会。
现实中这种机会随处可遇,播音员播音时,老师讲课时,自己阅读时,都可以依据他人的前言,对其后语做出推断或猜想,进行续说。说对了,是一种运用语汇的实践,可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说错了,等于是一处改错练习,可以帮助纠正自己的错误;说得和人家意思相同,用词各异,可以体会语汇的丰富。不管哪种情况,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语言的测试,一种没有考卷、无人监考、轻松自娱的语言自我测试。这种测试机会多、范围广,完全出于自觉,没有任何外来压力,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其优势和效果是常规测试所望尘莫及的。
所以,教师应引导、鼓励学生“接下茬”,养成续说的习惯。
五、比较
学习语言,离不开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识优劣,识得优劣才能学到语言的精华,才能悟出运用语言的真谛。这里所说的比较有三种:
第一种,试换比较。阅读时,特别是阅读名家名篇时,试着将文中的某些语句换一种说法,并与原文的说法相比较。通过比较便可窥见作者的匠心,悟出作者用语的精妙,同时也看到了自己语言的不足之处。
第二种,类文比较。类文比较,是将某类不同文章相比较,如同时代、同题材、同体裁的不同作者文章的比较;同题材、同体裁的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文章的比较或同时代、同题材、同作者的不同体裁文章的比较等等。通过类文比较,可以体会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体裁或不同时代的语言特点等等,既可以加深对阅读对象语言特点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自己语言特色的形成。
第三种,自我前后比较。让学生隔一段时间翻阅一下自己以前的习作,并与现在的习作相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有所长进,对学生则是个激励;发现旧病如初,对学生则是个鞭策。
总之,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养成比较的习惯,学会通过比较学习语言。
六、体察
这里说的体察,指的是体察语境。语境有两种:一是狭义语境,一般指口语的前言后语或书面语的上下文;二是广义语境,一般包括交际双方的具体情况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体察语境的角度有两个:一是从作者的角度进行体察,即设身处地从作者的身份、立场、经历、所处的时代及具体背景等方面的情况出发去体察;二是从作品文字的角度进行体察,即从相关上下文、作品人物的具体情况或具有隐性意义的语句等方面去体察。
只有认真体察语境,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语言,才能弄清作者为什么那样写,作品中人物为什么那样说,才能透过字面听出一句话的弦外之音,才能挖掘出一些语句的深层含义。只有认真体察别人文章的语境,自己写文章时才能考虑语境的因素,语言才能准确、生动、深刻、连贯、得体。体察语境,对于学生学好语言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必须认真加以引导。
七、求疵
求疵,若冠之以“吹毛”,便成为贬义词;若舍弃“吹毛”,求疵则未必是一件坏事;若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求疵便是一种学习语言的有效方法。听播音员播音时,与人交谈时,听同学答问时,阅读书报时,随时都可能发现一些误读或语病。学生对这些语言之“疵”若缺少警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其影响。久之,就会以误为正,以讹传讹,非但学不到规范的语言,反而会使自己的语言错误越积越多。
所以,教师务必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经常保持高度的警觉,时刻以一种审视的态度、“挑剔”的眼光看待他人的语言,自觉辨识正误,求疵挑错,从而减少语言错误,提高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八、运用
学习语言是为了使用语言,学是为了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运用是目的。但是,为了学好语言,必须试着去用,通过用来掌握它,这时运用语言又可视为学习语言的方法,正所谓“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 上一篇:
- 下一篇:品德教学论文
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微写作”实践 2023-03-03 10:27:58
统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2023-02-16 09:04:53
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与措施 2022-12-05 11:48:18
小学语文诗歌中植物书写的特点及教学 2022-11-25 14:24:2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022-10-28 09:29:15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2022-10-27 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