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论文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4-10 06:02:32

人民教育论文

人民教育论文篇1

(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做到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一定程度上的难度,其难度主要表现在人民满意是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追求的行动目标,这一要求就决定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带有一定的理想性。但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度又是党和教育部门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所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其提出、推进、及完成的整个过程。这也决定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度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的现实性和理性性的统一,既不能夸大这种教育的理想性,认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从而影响其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不能夸大其现实性,认为可以超越客观现实条件做到一蹴而就,这两种不良倾向都不利于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所谓绝对性是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规划过程中必须贯彻实施的,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而相对性是根植于满意的主观性及教育的选择性之中。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诉求,不能忽略教育供给人民需求的相对性。因此,要从人民的而根本利益出发,在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教育期盼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此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性的教育需求。

(三)社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社会性是指站在社会的角度对教育事业提出的一条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在其中占有主体地位。同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度又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由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只向社会的,所以这就决定的人民群众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的最终方向,以此教育的社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四)宏观性与微观性的统一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指向,具有一定的宏观性,然而,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具体细微的评价指标,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微观性。教育的宏观性反应的是教育发展的整体态势和水平是否符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微观性指的是教育对个体的不同影响,是否能培育出符合社会进步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社会发展宏观性和微观性的统一。

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培养出具有职业能力的人

学习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中职教育实质上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使学生从无业到有业,从而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符合社会建设的需求。职业能力是指从自身的个性特征以及对待职业的态度出发,综合运用所有取得的知识和技术,完成各项职业活动目标所具备的特长,区别于其他个体完成的效果,具有相对的优越性和时效性。职业能力大致包括技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性的能力,如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在职业生涯中具有出色能力的人才,以此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渴求,同时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

(二)培养出健康的人

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健康的身体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体参加社会活动的基本保障,是生存之本,也是个体通过社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保障,拥有健康良好的身体不仅能承担起个人、家庭的重任,也能承担起社会赋予个人的独特使命,承担起社会需要的基本劳动。心理健康是指能够以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挫折和挑战等等,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舒缓压力的能力,一个健康的人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健康指标和所学的技能知识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同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养出具备全民素质的公民

公民素质就是指公民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所具备的一切素质的总称(李芳)全民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础,这就要求中职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大具备全民素质的公民,然而,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社会对公民的基本需求都是一定的,一个具有公民素质的人才才能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公民素质的人,培养出为社会所需的人,同时培养出符合社会建设的具有全民素质的公民。

三、如何构建人民满意的中职教育

(一)增加和保障教育投入

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办好人民满意的中职教育首先要加大教育投入,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该努力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现象。在增大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要更加合理的使用教育资金,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中职教育课程中要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不仅需要教师及时接受理论培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并将其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还需要教育部门加大对教育设施的经费投入,只有保证教育内容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三)全方位、多渠道的培养人才

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的全方位需要家长、社会和学校共同协作,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的教育模式,共同促进教育的实施。同时实施的内容要面向现代化、多样化和趣味化,从多渠道培养人才。

四、结语

人民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教育必须确立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注重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既能胜任某种职业、又能促进其长远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但现实往往不容乐观,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极度欠佳。

一、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人文教育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部分民办高校也为学生开设了“大学语文”、“艺术欣赏”、“公关礼仪”等课程。但以多数民办高校的现状来看,无论从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还是教学时间上,人文教育的处境虽然有所改观,但从深层上看还是相当无奈。一方面民办高校大声疾呼要重视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却在教育管理和考试方试上依然保留着太多的教条和“规范”,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利、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等种种现象。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技能水平尚好,但心理承受能力弱、人文精神缺失、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具体说来,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素养较差

近年来功利主义不仅成为社会主导价值取向,也渗入了高等学府,特别是民办高校为迎合市场需要而开设“短平快”的实用专业目标,使得专业设置过紧、过严、过专,使学生缺乏对其它专业的了解,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单一、不合理;专业知识所占比重过大,人文知识相对薄弱,导致知识结构失衡。

第一,部分学生人文文化知识缺乏、审美情趣偏低。很多同学热衷于看武侠小说、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对传统文化兴趣冷谈。比如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往往得不到学生青睐,反而流行歌曲、玩电子游戏、qq聊天倒成了学生课余文化的主流。

第二,部分学生语言文字功底很差,缺乏基本的语言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甚至连简单的应用文都写不好。有的学生写一份简单的请假条、通知,在格式、用语上也出错。毕业生的自我鉴定、求职信等书面材料更是错字连篇、语句不通。

第三,部分学生民族文化素养差,目光短浅,思想狭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丰富的民族文化积累,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爱国主义思想。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阻碍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广泛吸收。有些民办高校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很模糊,对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认识很肤浅。很多民办高校学生既没有读过多少古代优秀的名篇佳作,也不喜欢或看不懂鲁迅等现代作家的文章,更不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深层含义。

2.思维方式单一,综合能力较差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民办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轻素质的现象,为迎合市场需要,急功近利,过份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导致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承受能力弱,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较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首先,缺乏自信、爱心、责任感。他们对事业缺乏自信,对社会缺乏爱心,对朋友、亲人缺乏情谊,对社会、对工作缺乏责任意识。

其次,耐挫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差。调查显示,民办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心理脆弱现象。他们中的许多人或因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而自卑,或因专业不理想而灰心丧气、自暴自弃,甚至萌发退学的念头。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差,许多学生受不了人际关系的压力,更承受不了突如其来事件的打击。

最后,与人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较差。他们不懂得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承受不了人际关系的压力,缺乏人际交住和沟通的能力,与人协调的意识较差,缺乏作为一个合格社会面员所必需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尽管他们有技能,但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不能处理好人际很快地融入社会。

3.知行统一脱节,伦理道德修养较差

由于部分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缺乏,导致他们在人格上的“残疾”。诚信危机、道德危机、伦理修养较差,是非辨别能力较低、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缺乏。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公德意识淡薄、缺乏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许多同学对道德的认知,仅停留在观念和口头上,没有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比如:在道德上,学生都明白尊老爱幼、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卫生、言行举止文明等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但在实际行动中,又常常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缺乏必要的基本礼仪修养;平时生活品位低,追求低级趣味,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考试作弊现象严重,网络道德败坏等现象比比皆是。总之,表现出能力有余而教养不足。

4.非专业知识肤浅,导致自身的工具化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只有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在民办高校急功近利思想特别严重,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一门课程,一个专业,学生首先关注的是学这个有什么好处,对以后的就业有没有帮助,相反对于一些人文课程的学习看成是枯燥无味的事。最终自己在知识、能力、思维等方面可能被“专业化”,进而把学生培养成残缺不全,使人的社会适用性降低。

二、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匮乏的原因

从整体上来说,目前民办高校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在民办高校难以得到和谐发展。其培养目标过于专业化和实用化也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当然,造成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较低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总之民办高校人文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归纳起来,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1.对民办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第一,民办高校管理层的观念误区。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极度短缺,加上功利主义思想也渗入了高等院校,民办高校在办学思想上强调培养专门人才,强调对学生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许多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等都是单纯地围绕市场转,将学校变成了“职业培训”的场所,不少民办高校为迎合市场而开设“短平快”的实用科目,强调专业教学和实践训练,以专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来体现学生的特色,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学生培养模式的设计,出现忽略基础文化教学的现象,实用倾向较为明显。因此,在民办院校除了思想政治课、体育课和外语课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文方面的素质课程了。

第二,在民办高校教师中也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观念误区。特别是专业教师,认为民办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是一种“技术教育”。多数教师仍停留在只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模式上,很少关注各个专业领域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关系。结果是两者各自为政,进行互不相干的教学,从而这种教法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第三,学生“务实”思想严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远胜于人文知识。源于社会的导向、学校和家长的期望,他们一入学就把学习局限在过窄的专业之上,以获取专业知识,拿到毕业文凭和技能证书为目的。许多学生往往对一些技术性、工具性的学科,像计算机、外语等非常重视,也舍得花时间和金钱在这上面,而对一些人文学科,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等因远离经济生活,不能直接带来金钱利益,而常常被学生与家长所轻视。许多学生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外领域知之甚少,忽视自身修养把自己变成只是受过良好训练的“工匠”而已,更谈不上有良好的修养、高尚的品格了。

2.民办高校人文课程体系不够成熟或尚未建立

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是围绕市场转动,将学校变成了“职业培训”的场所,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学时比例、教学安排不合理等。

首先,民办院校的人文课程数量偏少,人文课程的设置多政治化倾向。虽然在素质教育理念要求的指导下,民办高校人文设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技术类课程相比,仍处于课时得不到保证的可有可无的副科地位。在人文课程设置上,民办高校存在的一个共性就是除了国家硬性规定的“两课”政治课程外,对开设其他人文素质必修课(如围绕各类专业科学技术的社会学、伦理学、法律学、艺术等)重视不够,有的民办院校仅仅希望通过开设人文选修课来弥补。然而,就大多数民办高校来看,人文选修课无论在师资力量上,还是开课质量上,都与学生有实际需要存在着很大距离。人文选修课数量很少,有的民办高校开设的人文选修课只有四、五门,比如《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而与专业技术课相融合的人文选修课程几乎没有开设。同时,人文选修课质量欠佳,有的学校根据现有教师的专长、能力、因人开课,很难开发出适合民办高校学生实际需要的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人文选修课,使受教育者有“隔岸观火”之感。

有的民办高校一谈人文教育,就是政治挂帅,认为政治思想课是人文教育的核心科目,是人文教育的法宝。单纯的政治思想教育不能达到人性的完满,也不能达到塑造学生的精神家园的目的。

其次,体现人文精神的课程少,辅助实用类的课程占多数。在所开设的人文课程中,相当一部分课程侧重于增加学生的基本知识或追求一些应用技巧。如我校有些系开设的应用文写作、高业谈判、实用公共关系与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都只是补充学生基本文化素质偏低的应急措施,学生也是为学而学。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失掉了激情、创造和灵性。这些与人文教育所担负的培养学生的人格和精神、唤醒人性和良知的“自然”目标显然是有差距的。

第三,人文课程的课时少。人文教育课程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尤其是民办高校为了突出技术特色,或为了创办试点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人文选修课程常常被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挤占,或者在突出学生的技术、技能操作时,大量的实习、实训课程挤占本来少之又少的人文课程,人文课程为专业课程“让路”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以江西蓝天学院京东校区机械系自考改革试点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教学计划为例,“两课”课时占总学时的6%,其它人文课程则几乎没有开设。机电系自考改革试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文课程缺乏症”现象也是突出的,该专业人文课程只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学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0学时)》,占总学时的4%左右。而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在江西蓝天学院自考专业试点改革中竟然全部删除,取而代之是专业课程。

3.民办院校人文底蕴不厚,氛围不足

由于民办院校起步晚、发展快,学校人文教育资源不多,校园人文氛围不浓,校园文化还未形成自己的特点,无论是从办学历史,还是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与公办高校相比逊色,尤其是在人文底蕴上更是无法相比。加之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学科专业比较单一,各类学生团体组织人员流动较快,院图书馆的人文藏书也相对较少,资料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些都是民办院校难以形成持久稳定的校园人文文化原因。

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民办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存在着一些弊端:即把人文教育完全等同于人文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根本性的重要问题――精神文化建设。只注重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忽视了“隐性课程”的作用。只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人性训练和培养,却把校园文化建设单纯地等同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忽略了文化艺术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都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式。

三、加强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措施

民办院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走民办高校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既要保证专业技能的学习,也不放松人文素质、综合能力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树立综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实行人文教育的关键。为了扭转忽视人文学科的状况,建议“民办高校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设计一套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新课程,让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要具备相当程度的历史、哲学、语文、文学艺术的修养”。根据民办高校教育特点,可以重新组合人文课程,如编写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人文校本教材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举措。如《公关礼仪与就业指导》、《世界文化杂谈与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上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和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第二,转变观念,树立人文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并重的理念。民办高校是以培养和选就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培养目标的第一位就是育“人”,其次才是专业技术教育。即确立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要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要教育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即有理智、有理念、有理想的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和创造能力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人。

第三,教师要结合专业教学渗透人文精神。首先教师要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可行性。比如科学知识中渗透艺术和美;专业教育方式蕴含深刻的人文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思维,训练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信仰。其次在专业教学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比如采取多种途径,提高专业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教师教学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启发思维、以人为本、止于境界。再次,民办高校应依据技术教育的特点和院校自身的特色,以人文学科为基础,以专业教学为支撑,进行面向职业生活的人文教育。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才不是“片面性”的。

四、人文素质教育在民办高校学生成长中的意义

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提升人文精神,培养责任感、使命感。

大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在这人生重要时期,作为民办高校应同时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学生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健全人格,既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又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较深厚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可以弥补技术教育对人精神层面的忽视,培养完整的职业人。让学生具备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及审美能力;具备竞争和团队意识;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具备奋斗意识、承受失败挫折的心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修养、礼仪修养、政治修养、增强学生处事修为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快地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将来的各种竞争和挑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牟顺海.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2003,(3).

[2]于仁斌,李波.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2,(9).

[3]季慧.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5).

[4]胡炼.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5]任素杰.关于加强高职学院专科生人文教育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5,(1).

人民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新媒体;西部教育;舆论;效果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是某种公共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公开表露”。[1]由此推之,教育舆论就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教育问题的共同意见,是某种公共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公开表露。[2]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点分布区,我国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均在西部生活和居住。半个多世纪以来,西部教育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教育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教育发展和改革相对滞后,加上国家对西部教育投入有限、对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并不十分理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致使民众对“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期望值与现实有极大落差。

新媒体时代,数字报刊、bbs、qq、博客、维客、播客、微博、手机短信等以其自由开放的强劲优势,迅速赢得人们的青睐,人们利用新媒体传播及时、交互、快捷等优势,打破了民族地区由恶劣自然环境所导致的交通和地域上的阻隔。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们把通过正常渠道无法解决的诸如教育公平、异地高考、高招中有关加分、保送、自主招生等教育问题在新媒体平台上迅速放大,教育舆论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围绕西部教育的政策、事件、现象和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加剧烈。西部教育不只是教育自身情况单一层面的反映,还涉及西部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治问题。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下,探究西部教育舆论引导方法,从本质上提升西部教育舆论引导效果,对维护我国民族团结,推动民主化进程,促进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西部教育舆情动态,增强教育舆论引导的预见性

舆情形成在先,与此相对应的舆论形成在后。[3]在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和舆论尽管有着明显区别,却仍有难以分割的紧密联系。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再次推动了中国教育的改革浪潮。纲要决策过程中把公众意见的吸纳放在了重要的战略高度,成为我国教育政策关注教育舆情的典范和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舆情成为研究教育舆论的重要前提[4],因此要对西部教育舆论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就必须熟悉和洞察西部的教育舆情,掌控和把握全局,增强教育舆论引导的预见性。

“教育舆情”,指一段时期内人民群众最关心、议论得最多的关于教育方面(教育行业、教育机构、教育制度、教育改革、教育事件)的问题,所发表的自己的观点、看法等思想、情绪、态度的总和,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对教育方面的群体性思想、意见和建议的具体反映。[5]相对于我国教育较为发达的中部和东部而言,西部涉及的省份较多,且各个省份、各个区域的教育舆情有相同的情况,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要获得准确的教育舆情动态,首先要在立足于西部各省省情的基础之上,从实际出发,与不同区位、不同民族的家长、学生、教育行政人员、政府的教育发言人及相关的教育从业人员建立持久联系,多角度认知民众在教育方面不同的期许及表达的话语,并对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获取教育舆情第一手资料。其次,要全面关注在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支撑下的西部各省教育舆情监控动态,如教育舆情信息采集、加工、分析处理和检索情况;了解互联网新近发生或出现的教育领域新闻事件、教育现象、网民最直接的看法和观点;利用新媒体优势搭建顺畅的教育舆情引导通道,即时真实信息、澄清事实,对于错误的、不实的或别有用心的言论加以驳斥,有效化解教育危机和教育矛盾;迅速占领教育舆情高地,把握教育舆情流动方向,制止不良教育舆情的传播,增强教育舆论引导的预见性,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为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服务。

二、了解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增强舆论引导的科学性

人民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多元一体教育;差异;多样;共识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32―06

在文化教育方面,我国民族教育长期以来重现代轻传统,重西方轻本土。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忽视――汉族传统文化如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甚。另一方面,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对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如何在汲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吸收当代国内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民族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摆在民族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一科学论断高屋建瓴,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包括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我国当前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的缺位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一)我国当前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近代以来的我国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落后性,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向西方学习的高潮。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也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中国人开始的又一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运动。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文化的竞争。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在文化发展方面却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想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的竞争力,既要有开阔的胸怀,积极学习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又要立足本国本土,汲取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却也给人深刻的启示。然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课程中反映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期望。近年来群众性传统文化教育热潮不断高涨。“孟母堂”事件固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却于此可见一斑。在全球化浪潮面前,如何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成为全球多元文化中有重要影响的“一元”,是时代摆在民族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我国当前学校教育课程中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内容,不过基本上都是汉族传统文化。所以我国目前教育之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表现最严重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位――当然汉族传统文化的缺位也不容忽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教育,二是宗教场所教育,三是学校教育。当前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宗教场所虽然仍然对少数民族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它们对传统文化既有传承的一面,也有消解的一面,不再是传统文化当然的理想教育场所;宗教教育在如何适应时展方面,面临着诸多难题。由于学校课程具有文化选择、整合和创新的功能,因此学校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应该发挥主导性作用。然而我国课程政策长期以来执行中央集权模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能进入学校课程体系,不能从无意识的感性层面上升到有意识的理性层面,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国教育中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目前只有“双语教学”。而就是双语教学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据,《中国青年报报》:“在我国现存900多万满族人口中,会说满语的仅有黑龙江齐齐哈尔三家子满族村的一些老人,且已不足百人!这些老人一旦故去,满语口语将从世界上消亡。”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喜欢将子女送入学校,而是送入寺庙、清真寺等宗教场所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宗教教育。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1、多元文化教育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公民权利运动”,结果对种族族群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多元文化教育思潮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移民国家,发展到中国、印度等东方传统的多民族国家,成为一种世界性进步教育理念。少数民族文化等非主流文化在教育中的权利和地位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尽管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很有歧义的概念,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趋于一致:“多元文化教育应使所有学生(不仅是少数民族学生),不论其性别、种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包括学生自身所述的文化,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为各民族共享的国家主流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获得在国家主流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在本民族亚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

2、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点也适合于汉族教育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从世界范围来看,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都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代西方强势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都存在一个如何继承传统和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问题。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的传统文化教育,都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提出

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从提出以来,对它的批评就从未间断。最激烈的批评是多元文化教育可能导致族群的对立和国家的分裂。民族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与现代科技文化之间也存在矛盾,多元文化主 义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抱残守缺提供了理论支持,导致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张与矛盾。特另0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多元文化教育的这种双重钳制状态还没有破解良策。”从上述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来看,多元文化教育虽然在字面上只强调“多元”,但在具体内容上它既强调要帮助学生发展在本民族亚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也强调帮助学生发展在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乃至世界主流文化中生存的能力,因此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族群的对立和国家的分裂,也不会必然地导致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上述问题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缺乏一个能够全面整合与代表其基本思想的名称。孔子有句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论语・子路篇)片面的理论名称导致对理论的片面理解,从而导致片面的实践。

在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启发下,我国一些民族教育学者根据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一体教育在注重国家一体教育的同时,提倡和发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并通过这种多元的文化教育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通过国家的一体教育来确保少数民族享有现代教育的权利,增强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凝聚力。”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这个概念界定来看,与上述西方多元一体教育的概念界定并无太大的区别,两者都注意到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世界主流文化两者的辩证关系,重视这两方面的教育而不是“一边倒”。但是从字面上来看,我国“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在强调“多元教育”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体教育”,从而避免了对这一理论因为望文生义而可能产生的误解。

三、“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

“多元一体教育”既提倡文化教育的多元性,又旗帜鲜明地强调文化教育的一体性,从而避免了对这一理论的望文生义和片面理解。可是,“多元”的实质是什么?“一体”的实质又是什么?如果不对“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做出明确的界定,人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也还是会很容易地停留在字面上,过多地感受到“多”与“一”的对立而不是二者的统一,虽然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实践中,也会形成忽左忽右,忽“多”忽“一”的钟摆现象,容易走向某个极端。

我们认为,《决定》提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使我们“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决定》为“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和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的必要性

1、为什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差异”包括“差距”和“异质”两个方面。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因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地理、经济等原因造成的差距性,也有因此而来的一定的异质性。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距是应该逐渐缩小直至消除的,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异质则不一定要消除――相互冲突的文化异质固然需要努力加以协调或消除,而有些文化异质并不必然导致矛盾和冲突,这样的文化异质不仅不应该消除,而且应该加以鼓励和发展。这种并不必然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文化异质性,就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要在文化发展和教育发展过程中承认差距,稳步缩小和消除差距,同时要包容多样,使各种民族文化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2、为什么要发展共识?

“发展共识”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文化之间要发展共识,以适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只有文化的多样,没有文化的共识,民族间和国际间的和谐发展就无从谈起,到处将充满冲突和战争。二是要发展对“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这一文化和谐发展观的共识,发展对“多元一体文化”和“多元一体教育”的共识。只有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形成社会共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多样”与“共识”的关系

1、“共识”会促进“多样”的发展

首先,“共识”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对差异和多样的承认和尊重。共识,顾名思义就是共同认识,它是不同认识主体在追求价值与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共同看法;共识的基本内涵和特性有:普遍共同性、求同存异性、妥协让步性;可以区分为不同的范围和层次:全球共识、国家共识、民族共识、阶级共识和个体共识。其次,如上所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共识。这样的共识不仅不会压制多样化发展,而且本身就主张和促进多样化发展。

2、“多样”也会促进“共识”的发展

“共识”是“多样”的重叠,“多样”越发展,重叠的面积越大,“共识”的范围越大,程度越深。相反,“多样”的发展程度越低,共识可以重叠的范围也就越小,程度也就越低。要不满足于低水平的共识,就要不断发展多样,从而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形成和发展共识。

3、“共识”要以“多样”为基础。“多样”要以“共识”为指导

没有“多样”的共识,就会窒息发展的源泉;没有“共识”的“多样”,必然导致冲突和分裂。所以要通过教育等途径鼓励和支持文化的多样化的发展,在多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又要以已经形成的共识指导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把已经形成的共识渗透到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内容中去。在“多样”的基础上发展“共识”,在“共识”的指导下发展“多样”。

(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促进“多元一体教育”发展的方法

1、通过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发展民族共识。要认真挖掘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共识性的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多元文化教育,进行中华民族共识教育:

人民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民俗 第四势力 双向互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education folklore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zhao kang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the current ongoing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is also actively involved,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ducation did not attract due attention to folk. this paper considers education as a civi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folklore is rich, excellent educational wisdom, for the conduct of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should be actively drawn, to be by analyzing folklore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ource, carrier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n the core values services meaning of education, inquiry carried out to enhance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for folk, and then clear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two,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novation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folklore; the fourth force;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的 ‘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国家机器’,是国家的重要的‘软权力’”,①发挥着“凝神聚气、强基固本”②之重大功效。自党的十后发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动员令,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响应号召、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其中,整个国民教育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到成人教育各个领域,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到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到社会实践各个渠道,积极开展价值观教育活动,无可厚非地扛起了价值观教育的大旗,充当了这场活动的主导力量;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也积极主动地配合着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以期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强大合力。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突出一点表现为人们对教育民俗所具有的服务价值观教育之重大作用的忽视。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的教育性力量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智慧,其重要价值理应得到积极的关注、取用。

1 利用教育民俗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1 何谓教育民俗?

关于“何谓教育民俗?”我们不妨依循学术常例先从了解“何谓民俗?”着手。民俗即常言的“民间风俗”之简称,相对于官方、上层或统治阶级文化、规章、制度、典仪、作风而言,专指广大中、下层民众日常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习俗。关于“民俗”概念的含义存在“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等诸多解释,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这类解释本质上是一种传统的、狭义的民俗观点,无法满足人们对民俗日益广阔、深入的理解,应对“民俗”持一种广义的理解观,即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③这一解释当属“民俗”的经典解释,受到学界普遍认可。至于“何谓教育民俗?”无论是包括钟敬文先生在内的众多民俗学家、民俗学辞书、还是教育文献都没有直接的论述,只是民俗学家巴斯科姆曾提到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许多地区均可找到”④而已。既然我们已知“何谓民俗”,而“教育民俗”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那么我们理所当然可认为教育民俗也就是民俗的一个亚类或子系统。基于这种认识,石中英教授给出了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即教育民俗 “指由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谚语、故事、诗歌、仪式、符号、习惯、笑话、建筑等等的复杂的集合体,是民间的教育文化,表现着绵延不绝的民间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⑤后进研究多对这一解释表示认可。

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与“民俗”实体事象的子系统,教育民俗天然地分沾民俗全部的共性特征(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与服务性)与共(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⑥当然这主要是基于其“家族相似”性的逻辑判断。不过,教育学界有研究者对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专门研究。

尽管已有研究未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方面达成一致见解,但却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1.2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教育民俗在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优势

传统的依据施教环境将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做法非常热销、在理论与实践中占据着主流意识地位,似乎恰如其分、合理圆满,但这种做法或认知观点是逻辑不周密的,它并没有穷尽教育系统内全部要素,存在疏漏,如教育民俗完全被忽视了,而教育民俗作为文化形态存在的民间教育性知识与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当代生活的场景,是教育系统内重要的教育形态,堪称“教育系统的第四势力”,其重要价值应得到充分珍视。如果将教育民俗在过去时代长期被遮蔽视为一种自然的无知无觉,那么在主体意识高度自觉化的今天仍然忽视其价值,则是一种故作的愚昧肤浅。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民俗在施教场景、施教人员、学习课程、教育效果、教育媒介、教育周期等诸多方面必然是有所不及的。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仅靠传统的教育形式是不可能做到如此周全的,需要借助教育民俗的力量。俗话说“深山坞里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反映了民俗的教育影响力。教育民俗以其多样的艺术形式,包罗浩瀚的教育智慧;它贴民大众,接地气,是平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具有艺术吸引力、感染力与表达力。它的传播无主体但却泛主体,“所有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都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对象。所有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相互教育着和被教育着”,“所有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中教育”⑧着。它的创新、开发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依托教育民俗所具备的独特优势,联结多元教育形态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注入新活力,有利于价值观理念的全面普及、培育与践行。

至此可知,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教育形态,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重视并积极利用教育民俗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这种“服务作用”又该如何进行理解呢?

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载体与文化环境

2.1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

诚如所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⑨而教育民俗即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人民大众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囊括谚语、俗话、神话、传说、典故、笑话、诗歌、说唱、信仰、典仪、民服、民食、民居建筑、岁时、节令以及民间文艺娱乐等丰富多样艺术形式在内的集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知识、价值、观念、信仰、理想与智慧,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籍可取用的重要资源。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精选内含或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的优秀教育民俗,用以开展价值观教育。诸如“闻鸡起舞、岳母刺字-尽忠报国”表达的爱国;“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反映的敬业;“一诺千金、小信诚则大信立”反映的诚信等,面对如此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民俗资源,一方面,我们可借助学校教育和教学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或课程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社团活动中,利用学校平台来传播。有研究者还提出“学校教育可以请乡村民间的教育民俗传承者来校讲课或做讲座,讲解自己的教育智慧,培养学生们的教育民俗兴趣;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性学习”。⑩另一方面,可借助广大社会媒体诸如城市宽屏、展板、标识标语、宣传手册、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影视、门户网站、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此外,还可以引导、鼓励民间力量挖掘民俗资源,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教育民俗典仪、文艺、文娱活动。近年来,许多地区开展的“成人礼、加冠礼”仪式等活动,反映了民间力量对教育民俗的珍视。

2.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诚如“价值观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而是以文化素养的形式蕴含与文化知识背景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知识和社会观念,如……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的形式作用于人的价值活动和行为” 的。正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开发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多样的新民俗服务价值观教育。这样的话,教育民俗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知无觉地弥漫社会、融入民众观念当中、民众心理意识当中,影响民众的“知、情、意、行”。

2.3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

“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到,教育民俗也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处在当前互联网兴盛、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信息无处不在,一切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每天必将接受各类文化洪流的冲刷,包括民间教育文化;而文化于无形之中,发挥熏陶滋养的氛围效应,润物细无声,堪称“一支隐形的暗精神力量”。

而这也为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教育民俗天然的地域、时域差异与复杂性,导致“漫水灌”、“一刀切”式的教育形式往往效力减半,如民俗在东部沿海与在西部内陆,在汉族与在少数民族,在城市与在乡村,在农忙与在农闲都是截然不同的,这需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民俗现状探索适合的方式,“因材、因时施教”方可事半功倍。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教育民俗品质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代最先进、最优秀价值目标、取向与准则的理论创新成果;而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就是要把理论探索最新成果及时普及,就是要把这种理论层面的价值自信转化为主体认知与意识层面、实践层面的价值自觉。随着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势必将把教育民俗的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种提升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导性提升。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时代价值观群的基本导向,支配并影响着从属价值观、文化的走向,先进、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势必引领社会主义文化走向先进,而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的亚类必将协同其它文化亚类一同起头并进,或者在整个文化势潮或其它文化亚类激进者的裹夹下获得超越。

二是规范性提升。价值观是文化的导向器,也是文化的调节器与制动器。一种新价值观就是一把文化或社会规范的价值新尺度、新网筛。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其规范作用也将逐渐生效,一些优秀文化民俗被筛选、“捂热”,一些劣质的则被筛除、“冰封”,尽管无法将其从传统文化中彻底剔除,但隔绝的产生已经使其失去生存的空间、市场。

三是变革性提升。价值观历来是时代文化变革的排头兵,统摄一局之变迁。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用先进的东西代替落后的东西,用比较理性的、合理明确的东西代替那些感觉性的、非理性的东西,用健康的、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东西抑制批判那些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随着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旧的不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消逝,新的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培育起来,正如历史是“层累地造成”一般,教育民俗也将发生这种运动,大量涌现的先进、优秀教育民俗埋覆落后、低劣者,进而促进教育民俗发生生态变迁。

总之,教育民俗在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也将反过来促成新一代优秀教育民俗的形成,正是这样,双向互动效应良性循环机制的联结与运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普及与根植人心、国民价值与道德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来自教育系统的资源与动力,当代教育民俗自身也获得质变性升级。

注释

① 季明.核心价值观概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201.

②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③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④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⑤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⑥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26.

⑦ 该表基于石中英的《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龙承建的《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民俗的传承》(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刘胡权的《教育民俗论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等相关研究文献而制。

⑧ 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93-294.

⑨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⑩ 刘胡权.教育民俗与学校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3.

马俊峰.价值论的视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24.

人民教育论文篇6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以比较研究的视角,对公民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阐释,通过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借鉴公民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从中学体育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应该积极拓展中学体育内容,将中学体育和社区公民教育有机结合,建立有效可行的机制,充分发挥中学体育的体育哲学和文化功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进行理论探索,试图做出理论上的构建,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学体育;青少年;公民教育;理论

1中学体育与公民教育研究的现状

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文明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和活动的总称;狭义是指在养成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一分子方面的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根据公民教育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把公民教育理解为3个方面:(1“)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解;(2“)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3“)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使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通过查阅资料,关于中学体育与社区公民教育的研究较少,以“中学体育”“公民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未发现相关研究文献。可见,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中学体育与社区公民教育的研究还不够丰富,学校体育教育与社区公民教育衔接工作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中学是青少年进入社会前的一个重要学习阶段,是丰富人格和学识的重要场所,也是重要敏感发展期,是广大青少年社会化和公民属性的塑造期和完成期。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的中学体育教育,在公民教育方面有着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因为体育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尤其是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本身所蕴含的体育文化哲学对公民精神的熏陶与理性作用,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无法替代的公民教育手段和途径。

2研究方法

此研究拟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中学体育教育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对中学体育教育资源开发与社区公民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缺乏协调机制和有效载体、社区配套服务落后、研究力量薄弱等问题,此研究尝试提出优化中学主导、构建中学体育 社区教育网络、建立中学体育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加强和扩大中学体育资源对社区公民教育科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中学与社区的双向参与与合作,是中学发展和社区发展的要求,学校也由此具有鲜明的社区教育属性。中学体育教育与社区教育相通共融,协同合作是教育资源的有序共享,中学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向社区贡献出更多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社区公民也有切实的教育需求,中学体育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促进其对社区公民教育发挥体育教育的独特优势,因体育活动自身的无穷魅力,通过中学体育教育对社区公民的渗透,让社区居民或者未来的社区公民通过体育参与,在参与中传播文明的公民教育内容和制度文化,是中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此研究课题拟通过对中学体育进行横向分析,以区校联合的角度对体育课程、体育竞赛、体育文化传播等方面做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学习借鉴公民教育体系成熟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打通我国中学体育与社区公民教育之间的阻碍深入探讨和研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价值,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努力。

3研究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关于中学体育与社区公民教育的研究较少;以“中学体育”“公民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也未发现相关研究文献。可见,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中学体育与社区公民教育的研究还不够丰富,学校体育教育与社区公民教育衔接工作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也具有实践性和理论研究意义。通过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在全面掌握中学体育教育对社区公民教育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建立中学体育教育直接作用于社区公民的路径和双方互相交流共通的组织制度方法。

4结语

中学并不只是个体升学的扶手,而是个体灵魂上升的阶梯;不是实现个人私己望的工具性场域,而是促进人的公民性生长,发育完整而健全之人性的教化性场域。切实地从中学阶段开启公民教育视野,拓展中学体育的精神空间,提升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目标,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体育课的特点是在不断活动中进行,这就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体育老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所提供的有利条件,自觉地将公民教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总之,体育教学应以全面教育为目标,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公民教育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今后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本来就源于生活,故体育也应该回归于生活,让体育走进社区公民的生活里,扎根生活、服务生活。学校本身具有鲜明的社区属性,也肩负着社会教育的责任,通过中学体育惠及民众,促进民众更健康、更有力量、更有尊严地享受生活和创新生活,可以很好地关注大众生活,增强居民体质,促进学习型社区形成,从而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通过科学的组织制度的建立,让中学体育走出去,渗透到社区,也让社区公民走进中学体育,享受体育,接受体育教育文明。通过体育手段对社区公民进行人文关怀,关注弱势群体,让社区公民自觉锻炼身体,成为人人身体强健、工作效率高、幸福指数高、行为文明、关心社会的现代公民。该课题研究为助推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祥.社区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之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3):85-88.

[2]陈建华.加拿大高校的竞技体育、社区体育、体育教育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3(10):591-594.

[3]沈亚宁,蒋荣.体育教学中公民意识教育[j].林区教学,2014(3):103-106.

[4]李松林,金志远.学校的社区属性及其功能分析[j].职教论坛,2016(10):49-52.

[5]周庆柱,魏德萍.学校体育的社区教育属性及其功能分析研究[j].阴山学刊,2011(3):90-92.

[6]郭权.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社会理性的社会学透视[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3):107-109.

[7]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国际经验、历史变迁与中国公民教育的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宋亚军,李向东.对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网络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363-365.

人民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旅游素养;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国民教育;旅游伦理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211(2016)01-0088-03

旅游休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明确指出:“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并为所有的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国民化的大众旅游休闲时代初步到来。然而,面临着我国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转型升级大趋势,围绕国民旅游行为或权益的各种不良旅游现象与问题接踵而至。多年来,我国国内旅游游客不文明现象在各景点景区已是屡屡出现,均引发了媒体激烈讨论和社会强烈反响,国民旅游行为与权益已成为重大的社会现象与民生问题。为倡导国民文明旅游和保障公民旅游权益,《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施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谋划制定。旅游问题根源并非全在旅游业界内部,对旅游现象的深度剖析和旅游问题的解决切莫“坐井观天”。1999年《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历年年度主题口号均切入至旅游的伦理价值,早在1988年即明确提出了“旅游:全民教育”(tourism:educationforall)的高远主张。旨在解决旅游不文明现象“头痛医头”的现行举措却往往是鞭长莫及,“我们在理念、教育、培育、管理等都有些滞后”,“旅游伦理教育将会在大众中普遍展开,提升整个社会的旅游伦理意识水平将成为当前最要紧的工作之一”[1]。

1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的概念提出

笔者认为旅游学研究核心在于具备跨学科性乃至新学科性的旅游学现象,而非多学科视野下的旅游现象。本文提出融汇并超越单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学科论,即旅游学所研究的学科对象是复合却一元的旅游学现象。由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所引起的旅游现象、旅游业及其影响称为旅游学现象(touriologicalphenomena)[2]。我们所倡导的旅游学界须树立和强化的旅游研究学科意识和问题意识,在此,则是指旅游学学科发展和旅游学现象研究的旅游学理论自觉。“旅游学研究必须高度重视理论自觉问题,强化旅游学的独立学科意识和理论体系建构。”[3]中国旅游学应充分利用中国旅游发展的巨大舞台和现实性宝贵资源,提炼和创造自己的概念、命题与理论,形成本土化的学术话语,为世界旅游学增添中国旅游学家自己的理论创造。旅游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应从元旅游学的学科立场出发,需要相关基础概念和基本命题的系统提出,以及理论体系的整合与创建[4]。我们经常讲要“建构中国旅游管理的本土化研究理论”。借鉴“国民信息素养”“国民媒介素养”“国民科学素养”“国民艺术素养”“国民信息安全素养”等概念,突破作为旅游目的地管理理念的“游客教育”概念,我们提出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的理论概念,且必须科学构建国民旅游素养的系统理论体系与长效教育机制。所谓国民旅游素养,是指我国公民能够正确认识与充分领悟旅游休闲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能够有效提升旅游层次与标准、规范自身旅游服务与行为、维护自身旅游权益与安全的国民素养。国民旅游素养包括旅游职业素养、旅游伦理素养、旅游信息素养、旅游审美素养、旅游文化素养、旅游礼仪素养、国际旅游素养、旅游安全防范、旅游权益维护等具体内容,侧重旅游素养意识、旅游自然与文化常识、旅游认知态度、旅游职业规范、旅游行为规范等层面,深刻切入“文明旅游”“和谐旅游”“旅游公平”“休闲与旅游权益”“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等实践,国民旅游素养将成为休闲社会人类生存立足的重要素质与修养。孔永生在2013年3月6日《中国旅游报》发表的《国民旅游教育:为“美丽中国”加分》一文中,倡导开展国民旅游教育,以美丽中国人的培养提升中国旅游好客度与亲和力,此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需要,更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现代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壮大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和举措[5]。冯学钢(2010)也主张为推动国民旅游休闲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我国应尽快将旅游休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6]。

2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设想

国民旅游素养是国民素养的“窗口”平台,提升国民旅游文明素养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我们缺少必要的国民素养公共教育,国民旅游素养是国民社会公德提升、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国际文明形象塑造的重要渠道与手段,势必倍加重视。

2.1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的研究设计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安排,国民旅游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任重而道远的大社会工程,必须从更高层面和更宽领域加以谋划与运筹。在顶层设计上,面对国民旅游素养教育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应以国家的高远视阈去审视,从国家的多重层面去规划,凭国家的综合职能去统筹,出台国民旅游素养政策,搭建旅游素养教育平台,确保国民旅游休闲健康发展之大势必需,势在必行。同时,旅游学界应建构国民旅游素养学,这是一门介于旅游学、休闲学、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重心在于国民旅游素养的养成规律。要研究国民旅游素养,需要对旅游素养概念本身作慎重科学的学术辨析,进而开展国民旅游素养的实证意义上的测评研究工作;而这也正是文化软实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必要成为旅游学研究的新的重要课题。国民旅游素养基本上应当属于一个新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采取实证调查、理论描述、个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去探测和衡量。要针对我国当今国民旅游素养的薄弱环节积极构建理念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和反馈体系,进一步做好国民旅游素养的培育与优化工作。

2.2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的总体设想

国内尚缺乏针对国民旅游素养教育形成,通过各个教育要素,基于一定的调控规律和方式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工作系统。为纠正国民旅游素养教育的异化现象,培养和造就最具现代文明品质的国民旅游休闲的决策者、管理者、服务者、消费者乃至普通民众,传播旅游休闲文化,必须对国民旅游素养教育的机制进行系统性的再造,有效构建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国民素养教育框架,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涵盖着旅游从业者的敬业精神、专业能力与精致服务,目的地居民的权益维护和互惠意识,全体公民的旅游休闲生活质量意识、生态伦理与环保道德观、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旅游安全技能等,旨在培养旅游活动追求真、善、美的伦理基底,致力于人与自然、文化和社会的终极和谐。我国的国民旅游素养教育实践需要立足本国国情,有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成熟的教育理念与机制模式,既坚持“文化关照”的全球视野,又强化“本土性”的资源培育。构建当前我国的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可从完善国民素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和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展开。作为一项崭新的现实课题,启动和推进国民旅游素养教育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努力有效整合旅游素养的各种国民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国民素养的教育机制互联、教育功能互补、教育力量互动的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民众自身“五位一体”的国民素养教育格局,构建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国民教育工作网络,并同分散的国民旅游素养教育资源逐步生成多元化的国民教育资源整合机制(见图1),从而使国民旅游素养教育在整个旅游行业和国民教育中得到普及。

2.3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从整体上,国民旅游素养教育提高国民个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世界公民的和谐发展,也要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我国教育指导思想。如上所述,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是一项提高国民基本素养的非常系统性的浩大工程,目的在于有效引领个性、健康、文明、环保、智慧的国民休闲旅游活动,致力健全和完善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体系。一般而言,国民旅游素养将展示其金字塔形的层次结构,呈现出从常识性知识向内生性素养生成的总体趋向。国民旅游素养教育要从素质教育转向素养培育,大力倡导休闲意识、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构建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提升国民旅游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意识,实现国民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在构建步骤上,开展国民旅游素养教育应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注意分层次推进,建构多样化的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国民旅游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大致如下:一是问题和对策的研究与论证,由专家、学者、旅游研究机构、旅游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教育机构共同完成;二是推广普及相关观念和知识,并通过媒介宣传、素质课程、主题活动等方式实施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不同层面的教育;三是通过对前期试验的不断总结和调整,探索多元化的国民旅游素养教育路径,形成科学完善的国民旅游素养教育机制和体系。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政府鼓励、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企业支持、社会赞助、社区参与等多种渠道,推动建立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的保障机制。应组织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就国民旅游素养教育的学术基础、基础理论、教育目标及内容、教育资源评价及开发、教育方式及方法、教育效果评价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探索和研究,以指导当前国民旅游素养的现实问题,提高战略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最终推动国民旅游素养教育的效果最优化。

3总结与展望

作为一个旅游学理论体系及实践系统的全新领域,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尚待探讨的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和体制问题颇多,极具学术挑战性和前沿创新性。本文对旅游素养及国民旅游素养教育体系进行了颇具理论整合性的初步阐释。本课题研究将旅游素养教育作为一种国民素质教育,以旅游素养这一核心概念暨理念的产生与发展为出发点。后续研究将逐步构建和夯实完善国民旅游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以求架构独立的国民旅游素养体系,指导旅游业良性发展,为国民素养的全面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付金朋,肖贵蓉,谢宇.近10年国外旅游伦理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10,25(8):88-96.

[2]陈麦池,黄成林,辛福森.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化学研究的理论辨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5):62-66.

[3]陈麦池.基于理论自觉的中国旅游学学科构建分析[j].旅游发展研究,2014(1):6-9.

[4]陈麦池.基于学科构建的旅游学案例研究方法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6(5):78-84.

[5]孔永生.国民旅游教育:为“美丽中国”加分[n].中国旅游报,2013-03-06(11).

人民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056―03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教育研究历经艰难的复苏期、现实的诉求期和道德化时期,现处于精细化发展时期。公民教育是一个论域还是一个学科?如何处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现行学界主要有“转型说”、“融合说”等。这是一个学理研究不足的课题。本文认为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一个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属性的重要部分。这要从国民教育和国民思想政治教育说起。

一、国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部门

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部门,如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国民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所有部门,面向全体国民,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部门。

1.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

以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标志,西方结束了三十年战争,形成了近代民族国家体系,民族国家间的竞争将主要采取和平的手段。国民教育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手段,各民族国家纷纷诉诸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在论述经济学说的同时细致地探讨了国民教育问题。他认为国家应当提供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他在阐述社会分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指出分工带来的弊端,论述了实施国民教育的必要性。其国民教育思想中较有特色的部分是主张国家强制性地开展国民教育,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他主张国家必须在各教区、各地方设立实施儿童教育的小学。斯密的国民教育说在一定程度上为受教育权,尤其是为义务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与英国国民教育理论发展同时,法国的国民教育理论也伴随其国民教育实践发展起来。拉夏洛泰、杜尔阁、米拉博等相继对国民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主张建立一个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为法兰西国家的强盛培养合格的国民。这些作者都主张学校由国家办理,对所有国民实行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按国家的智力和道德标准塑造国民。

国民教育理论是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观点的总称,它包含了政体教育论、人的性格形成论、国家教育论、民族教育论等观点。从这诸方面的内容来看,国民教育的特征主要有普及性、民族性、世俗性、基础性、时代性。由于近代工商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国民教育的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既包括德育、智育、体育,还包括一定程度的美育和劳动教育。但这些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目的是培养资产阶级统治所需要的管理人才和劳动工人。一开始的思想政治教育蕴含在国民教育其他内容之中,具有潜隐性,但随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成熟,思想政治教育从国民教育的其他内容中相对独立出来,进行单独实施、集中进行,这就是国民思想政治教育。

西方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形态是宗教教育、道德教育、政治社会化等。在有着基督教传统的英国,宗教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有特色的部分。1944年教育法规定,学校有义务实施集体礼拜和宗教教学,宗教课的时数在不同学校有不同要求,小学的宗教课时数比算术课时还多,比自然课的时数甚至多3倍。随着宗教影响的减弱,英国思想界和教育界中“由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问题”的观点逐渐确立,一些大学相继成立专门性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如牛津大学的“道德课程发展课题组”、莱斯特大学的“社会道德教育中心”等。德国的政治养成教育十分典型,受到德国社会的大力支持,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均设有政治养成教育中心机构,“联邦德国从事政治养成工作机构的名册足有五百多页”。美国的政治社会化在西方政治教育方面独领。西方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分门别类的形式进行,与我国的整体性进行有别。

2.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归属

中国近代也有国民教育及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及实践,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揭开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一页。基于当时的国情以及党成立初期的情况,党不可能在全国展开面向全体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伴随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思想政治工作展开,我党有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在以后的岁月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军队中展开,形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我党在解放区还进行了动员农民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从建国开始,我党才有面向全体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学界对部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归类,张耀灿教授认为主要包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非公经济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等部门。这些部门还可继续拓展,但这种列举式的做法很难穷尽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这些部门之间关系也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如同法律的部门有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等部门一样,在这些部门之上有一个总揽所有部门法的母法――宪法一的存在,否则这些部门法很难构成一个内部和谐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也一样,有一个贯通所有部门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存在,国民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部门统一起来,并赋予新的精神。

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部门,这个部门的特点主要如下:第一,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面向所有国民,培养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一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对统治阶级的先进分子要求系统掌握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而对本阶级的普通成员则只要求形成基本的阶级意识,达到阶级自觉;对于被统治阶级则只要达到认同现有阶级统治即可,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第二,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用统一的思想政治观念整合所有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一国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部门存在,但统整这诸多部门的是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这些教育内容对所有其他部门都是通用的。不论哪个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都是统一的要求,也正是这些基本内容为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第三,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弥补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列举式的不足。当代中国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党内、军队、学校、职工、农村等领域。而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则具有弥补这一漏洞的作用,它面向所有国民包括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甚至乞丐等,把难以列举的领域涵容进去,确保思想

政治教育覆盖整个社会。

二、公民教育是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的确立是国民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成熟的标志。当今世界各民族国家普遍确立了公民教育目标模式,但这一目标模式的确立却经历了艰苦的探索。

1.西方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式的确立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即培养目标的具体展开,它具有价值性和可操作性。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在确立其目标模式过程中做出了积极探索,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英、法、美诸国还较顺利,其中“美国从建国之初就十分重视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支撑美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石,承载着培养美国民众国家精神、民主价值观念和公民意识的历史使命。”德、意、日三国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却走上了弯路。近代德国建立了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德意志帝国,民族主义教育得到推崇,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直到二战后,德国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重新确立为公民教育。日本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从明治维新始,1890年,明治政府以天皇的名义颁布《教育敕语》重申日本的教育是把培养忠顺天皇的臣民作为首要目标。昭和前期(1926-1945)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化,国民思想政治教育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日本政府和军部为加紧向外发动侵略战争,把国家置于军事控制下,其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培养“尽忠报国”的忠良国民。二战后,针对日本侵略战争的起因,美国和反法西斯盟国责令日本禁止军国主义教育,强令教改。1945年9月成立公民教育刷新委员会,以公民科代替修身科,从此日本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培养公民的轨道。

2.公民教育的现代属性

各国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经过长期探索普遍把培养现代公民作为目标,这是由公民教育的价值属性决定的。这一目标确立的过程就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属性日益彰显。这种现代属性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人之主体性的张扬。公民概念产生于古希腊,但近代对公民概念的使用不是对希腊城邦国家那种“公民”称谓的简单重复,而是有了质的飞跃,体现了对人的发现、尊重,人之主体性得以觉醒。法制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既是宏观主体又是微观主体。公民一出生就有了公民身份,这是一个法律事实。在此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公民教育,公民身份向公民意识转化,人成为能动地维护自己权利的主体。成熟的公民并非伴随公民身份自然诞生,要经过长期教育生成公民意识之后公民才真正生成。第二,权利意识的发展。所谓公民教育实质上就是为现代社会和国家培养现代公民的教育,权利观念与责任观念相比是首要的。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主要基于民族主义立场,是一种国家本位的公民教育,强调个体对于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随着人权意识的普遍兴起和现代国家职能的转变,公民教育观念由国家本位转向公民本位,从单纯强调义务,走向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现代公民教育就是要塑造现代社会的权利主体。第三,类意识的觉醒。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如何培养适应全球化进程的具有国际观念和类意识的公民成为各国面对的重大课题。世界公民概念的提出要求现代公民教育不但要立足于本国而且要有全球意识。这种教育的实质是以“个人――社会――国家――世界”四者关系为中轴的教育,体现时间演进与空间扩大的一致性。

3.我国公民教育目标模式的确立

我国全面系统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从建国开始。其目标演进经历了几个阶段。在谈到教育方针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表述实际上形成一个目标模式,提出了“二有”问题,即“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有文化”,但这“二有”限定的是“劳动者”,而不是“公民”。“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建国后又一常用的提法。这里提出“红”和“专”的问题,但限定的是“接班人”,仍然不是“公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这一目标实质上构成新时期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目标模式。这里的“四有”是在前面的“二有”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从“新人”到“公民”的演化仍然需要一个过程。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目标模式。1995年2月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指出“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此乃“四有”公民目标模式在中学的具体化。2001年2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公民教育目标模式在公民道德教育领域进一步具体化。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使公民教育目标模式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得到深化。总体来讲,自1986年确立公民教育这一目标模式以来,这一模式伴随时展,逐步走向具体化,可操作性愈来愈强。

三、考察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意义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无论在实践领域还是在学术领域都还未理清。把二者关系梳理好,让二者各就其位,不但有利于教育实践运行,而且有利于学科建设。

1.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公民教育的实践运行

如何加强公民教育?这在实践上是一个难题。学界对此已有论述。第一,转型论。有论者在借鉴德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的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向公民教育转型,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在公民教育上。论者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已显了其局限性。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转变理念,确立‘公民教育’的基本定位,实现向‘公民教育’的转轨。”本文认为,中小学德育的对象是没有职业定位的学生,培养“四有”公民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目标,但大学德育的对象是将要走出学校的准职业人员,把大学德育的目标定位在公民教育上就不妥,如军校学生的德育目标就是培养军人,公民教育不能涵盖。社会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很多,不是公民教育所能涵容,如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党员。故把“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在“公民教育”上,促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是不妥当的。第二,融合论。该论认为应该把公民教育内容融入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遇到了挑战,因此,必须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新的方向发展。而现代化的公民教育构成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内容。”公民教育应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定的,但如何融入则是一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

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显然与这五项教育内容不能并列。

本文认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公民教育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基础性部门,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等部门相同。但这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公民教育的要求贯通所有部门,又是这些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小学德育应主要进行公民教育,目标就定位在公民教育上,但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处于学生与职业者的过渡阶段,公民教育仍然是基础,但应分学科、分专业进行职业定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应接受司法职业道德教育,师范院校的学生应接受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社会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分部门进行(如党内、军队、农民、企业等),同时还应以全社会为范围进行公民教育,向诸部门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公民教育精神。在部门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覆盖的社会领域,公民教育应查漏补缺,覆盖全社会。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公民教育部门的基础性。

2.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分支学科建设

按照张耀灿教授的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分为基础理论分支学科和应用理论分支学科,而应用理论分支学科又可按不同职业群体划分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非公经济思想政治教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等等。按职业群体来划分的分支学科很难穷尽所有职业,且现代社会职业部门十分繁多,应用理论分支学科也不可能把每一个职业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建设一个分支学科,需要一个统领这有限分支学科的学科,它就是公民教育学科。但公民教育的研究现状如何呢?它的学科归属是什么?学界仍未成定论。黄崴、黄晓婷认为我国学界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形成了哲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全球化视野的公民教育观。m哲学视野的公民教育观受其哲学思维影响,不同的哲学观形成不同的公民教育观;法学视野的公民教育观对公民提出的是基础性的要求,即作为个体的人成为公民的基本条件和底线要求;伦理学视野的公民教育观强调增强公民道德意识,成为积极意义上的好公民;政治学是最早开展研究公民教育问题的,其研究成果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社会学构成公民教育研究的一个现代视角,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公民社会;从心理学角度看,现代公民意识的产生体现了人们由传统性人格向现代性人格转变的过程;全球化的推进,要求培养适应全球化社会的公民,故全球化也是公民教育研究的现代视角。总体来讲,多学科领域展开公民教育研究,形成了多元的公民教育观。

本文认为,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可以命为“公民教育学”。这样的定位理由如下:第一,这种定位解决了公民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我国的公民教育研究不同于西方的公民学,由于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必须寻找它的理论基础,只有这样,学科才有坚实的根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公民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公民教育的理论构成其直接理论依据。而当前中国学界关于公民教育的研究尽管形成了多学科视野,但由于理论基础的不自觉,造成公民教育很难作为一个学科而成长起来。第二,这种定位解决了公民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公民教育研究需要而且已经形成多学科视野,它的学科性质即综合性应用学科,这种学科性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样的。当前学界形成的多学科视野并不能说明公民教育没有自己的学科归属,而只能说明公民教育学科性质的综合性。第三,这种定位也解决了公民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公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公民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公民教育规律。公民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一致的,即以阶级分析法为统领的社会科学方法与以人学辨证法为统领的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争先.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

学研究,2009(12):23―26.

[2][美]贾诺威茨等.军人的政治教育[m].北京:出版社,

1987:191.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07(5):9-12.

[4]陈正桂.美国公民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131―134.

[5]伍柳氏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定位[j].邵阳学院学

报,2009(2):27-30.

[6]李洁.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内容[j].教育研究,

2008(12):100-101.

人民教育论文篇9

论文摘 要:我国当下的音乐教育存在本土化音乐教育体制欠完善、音乐教育理论与观念整体滞后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确立中国音乐学派思想,充分认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和核心价值,构建和完善中国本土音乐教育体系。

自从20 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音乐学院从过去的不到10 家发展到目前有各类音乐学院名称的学院三、四百家。音乐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起色和发展。像谭盾、郎朗、宋祖英等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音乐艺术家的身影也逐渐增多。出国留学深造音乐,以及与各种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也都十分频繁。音乐基础教育也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青少年业余音乐文化生活的热情也在空前高涨。

然而,像我们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文明和历史的伟大国家,却没有自己的核心音乐教育理论,不能说不是遗憾的、或者说是悲剧性的。换句话说,中国没有自己原创的、独立的音乐教育理论是既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又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仅是指中国民间音乐教育及其理论,而应是指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格和民族音乐智慧的音乐教育之理性主张与系统思想。

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即中国全部音乐教育智慧的系统集成。因此,决定当下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能否有效快速生长的关键,是看能否探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思想。探究中国性格的音乐教育理论,是目前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学术的重要任务,是中国音乐教育持续生长的保障。那么,如何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呢?

一、要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思想。

如果缺失探究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意识和观念,必将影响人们主动探究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行为。只有当有了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的引领,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构建起中国音乐教育的系列学理。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应该以“生活世界”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生活形式和生活世界,而“体系音乐学”也要放到工业化和理性化时期的生活世界来评价,正如胡塞尔讲科学世界也要放到生活世界来评价是一个道理。今天,人类已经处于后工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文明的生活世界,我们需要重新评价工业文明时代音乐生活世界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以及重新建构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时期的音乐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体系。

二、充分认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

如果想要真正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的理论,当然是千万不可忽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形象的象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音乐总是会呈现出具有这个民族和国家特色的音乐文化印记和共同特征。中国音乐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产品。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是随着中国人民求生存求幸福历史演进发展的结果,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说,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表征,也是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形成与实践的基础。所以,在谋求中国当下与未来音乐教育和新生长点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华民族的音乐智慧和已有成果。这样才能避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无根行为出现。

三、全方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多元文化价值的时期,谋求中国音乐教育理论,还应该有广博的视野和心胸。也就是说,要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类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形式和内涵,比较和吸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财富,为我所用地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完善形成。我们强调探究建构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是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是要在保护与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前提下,在多元开放的文化视野下形成本土音乐文化特色、形成本土音乐教育理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兼容博大的,才是更具生命力与指导意义的。

四、构建和完善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

探究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目的,是要完善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系统。因此,在研究构建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花大力气探索和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和模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有效生长。

把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发挥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化引导作用。本土音乐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生产劳动经验、情感变化和审美价值,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烈的示范教育作用,引导着人们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风俗习惯和正确的审美趣味。

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环节具有很强的现实利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本土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被重新认识,呈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在本土的音乐文化中思想得到提高,审美得到健全,传统的道德观念得到巩固和强化。

总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就是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认知和突出音乐教育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特色,突出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这是我国现在与未来音乐教育生长的系列关键要素点。发现和找准中国音乐教育在当下和未来的核心生长点,是促成完善建设具有中国学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迎接未来音乐教育更大发展的必由之策。

参考文献:

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人民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全民音乐 民族性 音乐艺术 声乐 歌唱

    柯达伊说:“匈牙利的古典音乐迄今只能体现在我们民间传统的几千首曲调之中。这些曲调在目前是匈牙利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它们不仅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是更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因为它们属于全体人民。如果我们以严肃的态度去追求一种有机的音乐文化,就必须使它们尽快地为全民所占有”。柯达伊的大众音乐理论首先是以民族性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柯达伊形成了一整套关于音乐本体、音乐功用和音乐教育方面的理论,本文将结合匈牙利的现实简论柯达伊的大众民族音乐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的形势分析此理论在中国的可行性。

一、大众音乐理论简述

    柯达伊说过:“只有我们自己歌唱是没有价值的,两个人一起唱会更好,逐渐地越来越多,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唱,直到我们成为一个伟大和谐的音响,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更美好了”。

    20世纪初的匈牙利,由于受奥地利殖民统治的影响,国内民众普遍接受的是德奥的文化和影响,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音乐处境尴尬。再加上一战的战败,国内经济、文化都相当落后,经济衰败,人民生活贫困,国民素质较低,音乐艺术领域更是一片萧条,音乐教育水平极差,“不仅是人民群众,甚至中产阶级也不懂得记谱。”“成百万人沦为乐盲,不幸成为最贫乏音乐的牺牲品。”单音歌唱几乎是唯一的音乐表现形式,它通过口头而流传”,甚至出现了“节目越有价值,音乐厅的听众越少”的情况。

    柯达伊认为“音乐属于全体人民”,“我们必须将广大群众引向音乐”,并将这一观点作为全民化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宗旨和主要核心,贯彻始终。“全民音乐教育观”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强调音乐教育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从更深层次阐释了音乐的社会意义和人的主体发展途径。他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种基础教育懂得音乐语言,提高素质。

    柯达伊从最大多数人的发展来关注音乐教育,认为“音乐不能成为少数人独有的财产,而是应该属于每个人,这是最高的理想”针对当时社会上的持反对意见的音乐家,柯达伊曾经告诫,音乐不是少数贵族的享受,不应该忽视或者否定平民对音乐的权利,音乐是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努力使它成为大众的财富,被普遍的接受,并对他们的发展发生作用。

    音乐教育全民性的教育观念表现在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上。柯达伊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目的的论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2、音乐教育必须从早期开始。3、音乐教育必须围绕民族精神的培养这一原点。

    从这些目标的制定上,我们可以看出柯达伊强调,音乐教育的首要和根本目标是人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家的教育。普通音乐教育更要把握这个原则,将普通教育定位在面向全民的音乐教育,教育者不应以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独有的财产,而是应该属于每个人,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使它成为一种公共财产。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所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以民族音乐文化为音乐母语,加强基础音乐教育,让音乐属于每个人,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文化素养。

    在“将广大群众引向音乐”的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不但重视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更注重更多的普通国民的音乐素质教育的完成。他认为音乐教育不能只是针对培养少数专门音乐人才而展开的,而应面向匈牙利的全体国民,使全体公民都掌握音乐知识,成为有较高音乐修养的音乐会听众。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普及教育使匈牙利民族不再把音乐功利化,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看成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成熟而健康的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匈牙利国民的文化修养。

    由于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匈牙利的普及,使他的全体国民从小都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无论是作为未来的音乐家,还是普通听众,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要受到系统的科学的音乐培养,他们有着共同的音乐基础乃至文化基础。这就保证了匈牙利国民整体较高的音乐素养,为匈牙利音乐文化的振兴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柯达伊的整个音乐教育生涯中,他实际上是在教育整个匈牙利民族如何去“歌唱”,他毕生所追求的就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通过音乐的影响,使他的人民更有文化艺术修养、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高尚。

二、大众音乐的文化属性—民族性

    柯达伊的大众音乐首先是建立在匈牙利动荡的异族统治的社会历史和由此形成的对民族音乐的呼唤上。事实上,匈牙利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复杂社会背景和文化景观。柯达伊建立起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体系所面临的现状,也是其重重困难所在。随着现代社会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而柯达伊教学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行,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