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5-06 18:1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风建设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学风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的命运和前途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建党九十周年到来之际,认真研究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的思想,对于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端正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作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学风问题和邓小平的学风建设思想
学风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学习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学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自延安整风以来,在毛泽东同志的倡导下,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学风建设。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明确指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1](p813)邓小平也多次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p143)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3]新世纪伊始,我们党在十五届六中全会上专门就包括学风建设在内的党的作风建设的加强和改善问题作出了重大决定。
在建党九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课题组获得了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重点研究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学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是试图针对有关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思想方面的各种零散资料,运用分析论证的方法,系统成文,以期能让人们对邓小平学风建设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对我们完整地学习掌握这一思想能有所帮助,并对当前我们党的学风建设能有所借鉴。
二、研究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进程中,邓小平在学风建设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行为典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不仅从理论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理论,而且在实践中进一步恢复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学风,从而把我们党的学风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认真学习和深入挖掘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风建设思想,对于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端正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学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首要问题,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
我们党历来都高度重视党风建设,并且在整顿党风的同时,都强调要加强党的学风建设,将其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并提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1](p812)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曾把整顿学风作为党风建设的首要问题,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文革结束以后,邓小平以极大的政治理论勇气,首先从解决思想问题、解决学风问题入手,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从而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大转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提了出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学风就是党风,而党风问题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基于以上认识,在当前形势下,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更大发展,必须要大力加强学风建设。我们要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党风建设,使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学风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毛泽东曾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1](p815)学风问题的实质,就在于以何种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是一个学习型的政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善于学习总结、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邓小平十分重视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曾多次教育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5](p146)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以超凡的胆识冲破各种思想束缚和实践禁区,不唯书,不唯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建立和培养良好的学风,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即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分析矛盾、解决问题,有力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学风建设要把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作为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高度的理论素养、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非凡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时期,学风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党的学风状况是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价值选择多元化的背景下,学风建设仍然需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我们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当前,我们党自身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重大的理论的和现实的课题急需我们做出科学的回答。我们党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头不对头,学风端正不端正,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能不能保持勃勃生机,甚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党九十周年到来之际,深入研究、探讨邓小平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风建设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端正马克思主义学风,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密切党群关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j].求是,1997(18):2.
篇2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高校规模的逐步扩大,在校大学生中出现不少影响学风建设和发展的现象,如学生迟到、旷课率偏高,部分同学沉迷网络游戏,学生学习的功力思想过重,忽视学术精神的重要性等。当前,如何抓牢、抓紧、抓好大学生的学风,已成为众多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所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理念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生就业市场化等错综复杂的背景之下,大学生学风建设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小而言之,学风关乎班风、校风;从大而论,学风关乎世风、国风。学风问题,层出不穷,形势严峻;学风建设,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关键,就是要顺应时展的新要求,界定其学风建设的新内涵,把握其学风建设的新趋势,拓展学风建设的新思路,开创学风建设的新举措,才能使大学生学风建设卓有成效。
二、以校企合育促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医学部护理学的学生都要求在毕业前完成至少8个月以上的的综合、教学甲级医院临床实习才能取得相关的学位和毕业证,并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注册执业资格证书。因此医学部的人才培养是与临床实习,与医院以及相关医疗企业息息相关的。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即要完成护理学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储备,通过毕业实习,进入各大医院更好地从事护理行业的工作,因此学生们的学习更具有内驱力,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应付考试和获得文凭,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期毕业后能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寻求个人的发展。
1以医疗工作实习明确学风建设的目标通过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推荐学生实习和就业,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截止到目前,从无到有,该学部已与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总医院等近40家省、市教学、三甲医院达成了实习就业共建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实习以及就业环境。实习基地的稳定发展同时也给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2008年该学部毕业生有近60%留在了实习基地工作,签约成功。随着教学、实验、实训、实习等一系列的培养手段的完善,该学部的学生逐渐受到各大医院的欢迎,就业条件更加便利,每年的签约率均在70%以上,就业率更是达到90%以上。明确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方向,能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具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校期间能有的放矢地自觉进行自己的专业学习,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护理学的学生才能在在校过程中保持全校领先的上课出勤率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2让医疗工作实践者参与教学工作,改进教学方法目前该学部逐步与合作单位进一步发展,与包括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幼方向),湖北省新华医院(急救、脑科方向),黄冈市中医院(中医、老年方向)等在内的多家医院积极洽谈,计划在全科护理人员的基础上进行更加专业的专科护理人员的培养,合作办学,开设订单班,定向班,为合作单位培养人才的同时,不仅缓解了行业饱和的冲击,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找到出路。这样根据社会对于护理学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开展教学工作,能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将学生学习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充分结合,根据社会实际需求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安排学校企业互为对方培训教学人员,加强教学管理人才的高素质培养,关键就是教学队伍的高素质,学校领导和学部领导高度重视教学队伍的良性发展和建设,除了明晰的老中青教师队伍的建制,老带新的合理教师队伍的整合,更是将中青年教师送往合作单位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学习和深造,教师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让教学知识迅速更新,做到教学与临床不脱节,适应了人才培养需求。该学部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参与合作医院与医疗卫生企业的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科研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并对双方成果进行推广。依托医院这个大的平台也解决了教学中的科研的提高提升问题,也提升了学部学院学风建设水平,形成教师学生队伍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局面。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内涵;意义;对策
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积极主动地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对于解决当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直接肩负着培育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形象是每一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育岗位上取得成功的力量之所在。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师风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体现出来。那究竟什么是师德师风呢?师德师风,应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行为、道德观念、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操及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并逐步将其内化成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其内涵至少蕴含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师风的根本――正确的政治观念
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与教师的政治观念、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识等有着重大的关联,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政治观念,因为只有教师的政治观念正确,才能确保教育的方向正确,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师德师风的核心――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每一个教师必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坚定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师始终要把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里,不但要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更要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
3.师德师风的灵魂――严格的言行自律
对一个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作为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具备高尚的品德。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是由一个个单一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个体的道德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起决定性的作用还是教师。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人才成长的引路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加速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必然要求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各级学校的追求和目标。师德师风优良的队伍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办出更高更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让人民满意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的教育形象才能赢得社会的公认。因此,师德师风既是一所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一定要站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认真真地、实实在在地、持之以恒地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适应新环境推动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有执著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但随着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受物质利益的驱动,教师的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直接冲击着教师的思想信念。
三、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
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1.无私奉献“师爱”
鲁迅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感情,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就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就会随时随地关心学生的成长,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精心哺育一代新人。因此,热爱学生,应该成为教师的天职。
2.“平等”面对每一位学生
良好的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清除支配观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少一点教育者的说教,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共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像朋友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综上所述,师德师风建设是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人民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让每一位人民教师怀着对学生高度负责,对社会高度负责、对科学高度负责的态度,“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强师能”,使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使自己能够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 《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篇4
关键词:校园建筑;折衷主义;完美表现
1.校园建设的重要性
1.1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1.2校园建设提升学校的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1.3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2. 摺衷主建筑
摺衷主建筑是十九世上半至二十世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摺衷主建筑任意模仿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不讲求固定的法式,讲求比例均衡,注重形式美。
随着社的展,需要有丰富多的建筑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在十九世,交通的便利,考古的进展,出版事的达,加上摄影技的明,都有助于人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代和各地区的建筑。于是出了希、、拜占廷、中世、文艺复兴和东方情的建筑在多城市中然的局面。
摺衷主思潮认为,在建筑上要能美感,就可以不受风格的束,自由合各种建筑式,或拼不同风格的。往往在一座建筑中把古希的山花、古的柱式、拜占庭的穹隆等,合在一起。因此,也有人把种风格称为“集仿主”。
摺衷主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是法西第二帝国的重要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进了繁的雕,它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摺衷主建筑风格是在同一幢建筑上,混用希古典主、古典主、文艺复兴古典主、巴洛克主、法国古典主风格等各种风格式和艺建,形成幢建筑的摺衷主风貌。如天津俄道行那,既采用文艺复兴式的采光亭的穹,又采用风格式的拱券和巴洛克式的典型尖山。特别是一些大模的商建筑大多采用理手法。建于1928年的天津可以是建筑的代表性例。建筑有一相承的系,很是以哪种建筑风格为主,也很入哪种即定的史风格,所以它均摺衷主风格。
2.1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折衷主义建筑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而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
巴黎的圣心教堂,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廷建筑的风格,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建筑则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圣心教堂(sacre coeru)位于巴黎蒙马特高地的最高点上,是巴黎的象征,从这里可以俯瞰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圣母院和荣军院等。
教堂始建于1876年,1919年落成,由全法国捐款兴建。教堂内有许多浮雕、壁画和镶嵌画。圣坛上方是巨副天顶壁画,耶稣与天父相对而立,圣母等随侍两侧。
它洁白的大圆顶具有罗马式与拜占庭式相结合的别致风格,四周为四座小圆顶,中间为一座大圆顶,颇具东方情调。教堂后部有一座高84米的方型钟。里面有一只世界最大的萨瓦钟,重19吨。沿着庄严的石阶向上,直抵教堂正外立面和带三个拱门的门廊,门廊的上方是圣路易国王与圣女贞德骑马塑像。
折衷主义又叫历史主义,指的是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形式,不讲求固定的形制来进行设计的现象。我觉得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折衷主义侧重的是横向的,是将来自不同文化渊源的风格杂糅在一起;历史主义则是纵向的,表现为把不同历史阶段的设计风格综合体现在同一对象上。
2.2总的来说,不管是折衷主义还是历史主义,这个出现在十九世纪的现象可以归纳为一个时髦的词:混搭。从十九世纪开始,甚至到现在我们所处的世界,都可以说是折衷主义的时代。不同于一种潮流引领一个世代的过往,人们可以选择的余地大大扩展:无论是新古典主义还是哥特式风格,是洛可可还是中国风情,混搭的趣味一发而不可收拾。十九世纪已经不能被简单地定义为这个风格还是那个主义了,实际上,这正是无风格的开始。“折衷主义”这词最初始用来形容建筑领域。我非常赞同建筑理论家彼得・科林斯的一句话:“折衷主义者实际上是在十分理性地声称:没有任何人必须从过去盲目地接受单一哲学体系的遗产,而排斥所有其他的遗产。”尽管没有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但他们通过研究和汲取传统精华,在古今之间充当了承接过渡的角色,而这个角色并不比创造新风格的地位低下。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在十九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廉政文化 道德教育 高校教师 表率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担负着倡导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因此,高校必须认真探索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努力做好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创新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思路的具体措施,是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高校教师,必须要具备清廉品质。只有乐于清贫,尽心教育,能够抵御商品经济和功利主义的冲蚀和诱惑,才能为廉政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文化建设开拓了广阔天地。廉政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党员干部进一步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助于坚决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激浊扬清、扶正驱邪的功能,对于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加强廉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研究治本之策,切实加大预防力度,着力减少和消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把腐败发生的几率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第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载体,合力推进廉政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科学发展和国土资源系统廉政建设的保障力度,“一把手”要负起直接责任,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职责,既要带头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又要负起对班子成员的教育监督责任;领导班子成员也要履行“一岗双责”,既要抓好科学发展重要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的落实,又要认真抓好分管部门和自身的廉政建设。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对于工作不力、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促进和保障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根本举措。廉政文化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旨在加大预防力度,使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党全社会,使党员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犯或少犯错误。只有搞好廉政文化建设,群众的道德素质提高了,法制观念增强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2 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
胡锦涛同志指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加强对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公民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文化实践,以适应新时期反腐倡廉的新要求。廉政文化具有大众性、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它包括廉政文化理论建设、廉政文化活动机制建设和廉政文化活动三部分。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在大学生中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培育和建设廉政文化”。这就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了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了廉政文化的特色。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实践和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开展廉政文化实践的同时,也要做好廉政文化的建设。抓好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道德教育为先导,构筑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道德文化是廉政文化的精髓,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首先必须从道德教育抓起。由于西方思想多元化思潮和道德价值观的冲击,加上国内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乏。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与高校育人宗旨根本相悖的,直接妨碍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高校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这类消极因素对大学生道德信念的负面影响。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灌输,不断加强理想信念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政文化观,自觉抵制腐败文化的侵袭。?其次,必须抓好教师的自身学术道德修养。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学术道德状况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学术功利主义严重,学术行为不端,有的为了评职称、晋级不惜抄袭剽窃他人著作,有的虚构实验数据,凭空捏造科研项目,骗取奖励等。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加强教师的学术道德教育,倡导教师学术自律,坚决纠正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榜样。再次,要不断加强法律学习,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一些曾经为党和人民做过贡献的党员干部由于放松了学习和思想改造,淡薄法律意识,经不住市场经济的考验,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立场,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应当迫切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党性原则,增强法律意识,增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自觉性。
(2)努力构建廉政文化建设的平台。
廉政文化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要通过廉政建设理论的灌输,形成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打牢思想基础,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高校校风是师生员工行为方式的集中表现,也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而教风是校风的核心,是师德的载体,教风不仅影响和制约学风,而且主导校风。良好的教风通常积淀于教师的精神世界中,表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上。因此,抓好教风建设,首先必须从师德抓起,教师不仅须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既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向学生传授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教育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又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树立师德形象,在政治思想、品德修养、治学施教、行为情操、仪表风范等方面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其次,必须抓好学风建设。学风是校风的基础,是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的关键,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从现实情况看,高校部分学生学风不正已严重影响到办好质量和办学效率。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自控能力差、对自己要求不严。我们认为,加强学风建设应以教风为主导,以课堂为阵地,严格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在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第三,必须抓好管理作风建设。管理作风是校风的关键,管理作风的好坏,对教风和学风产生着重大影响。对一所高校而言,清明廉洁的管理作风可带出高尚的教风和勤奋的学风。相反,腐朽庸俗的管理作风则会使师生丧失理想、涣散斗志,从而动摇对学校的信心。所以,加强管理作风建设必须从党风建设入手,努力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抓好党内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努力推进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努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使管理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保持清廉作风。总之,学校党委和共青团组织,要深刻理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使校园廉政文化内容符合高校师生的认识规律,富有先进性、针对性,具有影响力和渗透力。同时要将校园文化的丰富形式与廉政文化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创造校园廉政文化氛围和廉政文化语境,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师生在娱乐中接受廉政文化的陶冶。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办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廉政教育网站;还可以组织大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工厂开展公益性廉政文化宣传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吸收廉政文化营养、增长廉政文化知识,树立廉政从业观念。
(3)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一方面可以将廉政课纳入思想政治课体系,对学生进行廉政教育;另一方面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校培训,对教职工、领导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廉政教育。此外,还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内容上要编写有关诚信为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为内容的廉政文化教程。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组织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形式,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廉洁教育,打好廉洁基础。
子曰:“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学为人师,德为世范”,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专门工作者,其品德操行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对学生的熏染性,教师的品德除了仁爱、真诚,还包括公正廉洁。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人格上任何不完善,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眼中,教师是偶像的代名词,他们不容自己的偶像有任何瑕疵。廉洁之风正进入我们的校园,进入我们每个师生的心田。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青年学生,我们自身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抵制各种诱惑,树立高尚师德。要发扬奉献精神,淡泊名利,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要用无私的爱关怀每一个学生。要坚持清廉自守,廉洁从教,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我们献身教育,就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做一名拥有高尚情操、廉洁从教的好老师,做廉政建设的表率,用廉洁高尚情操为学生撑起广阔的蓝天。
参考文献
篇6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我部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明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为组长,各副部长为副组长,其他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同时,定期召开部务会议,加强对领导小组成员的廉政教育、日常管理。
二、强化党风廉政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1、加强学习,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利用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马兰花党建网、新疆纪检监察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平台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落实中央八项精神文件规定汇编》、《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内容进行了深刻学习,提升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截至目前累计集中学习20余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体干部进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知识测试,检查组工干部应知应会能力。通过学习教育、知识测试等方式,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
2、开展警示教育,强化底线意识。结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新形势,利用每周五集中学习时间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蜕变》、《巡视利剑》、《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片,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保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充分利用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加强廉政教育宣传,如春节期间组织全体干部学习《关于6起违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的通报》;端午节期间,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中央纪委公开曝光六起违反“八项规定”新闻通报;近日组织全体干部学习《关于6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列的通报》,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职工从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训,增强自身免疫力。
3、多措并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今年我部开展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全体领导干部对照4个方面12个突出问题集中整治重点内容,全面深入地梳理自查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及具体表现。把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找实,并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由干部监督室负责监督检查整改效果,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
三、注重实效,强化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落实
1、确保约谈常态化,筑牢廉政防线。制定约谈常态化实施方案,建立约谈工作台帐,实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约谈副部长、副部长约谈各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约谈干部职工的“全覆盖”约谈模式,通过“主体责任”层层约谈、压实责任,“对症下药”,不断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体约谈2次40余人次。
2、坚持从严管理,培育优良作风。一是建立完善《部务会制度》、《公务接待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使用和管理制度》等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专门领导批示台帐和相关工作责任分解台帐,做到实时跟踪、实时督办,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强化干部日常监督,严格执行上下班考勤、外出报备、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今年以来,开展工作纪律、外出报备等检查3次。
四、存在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我部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方面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学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不够,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
篇7
关键词:高校;核心价值观;党的建设
高等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关键,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带动、实践锻炼、制度规范等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全过程,这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融入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全过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借鉴了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因此,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
1.在学习教育上下功夫,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
认知和认同是自觉践行的前提。一方面,要通过课堂讲授、辅导报告、交流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向党员干部讲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师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要注意区分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等不同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少数关键,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努力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学实一点;教师党员要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自己的思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注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楷模;学生党员正处于价值观养成阶段,必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利用好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等途径,加强学习研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
2.在实践养成上下功夫,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办学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过程,也必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育人之本、兴校之基、办学之魂,成为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深厚思想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好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注重言传身教,引导莘莘学子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师生党员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见实效,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引导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在思想引领上下功夫,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不同价值体系的斗争。高校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校园思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一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校园传统媒体及新媒体阵地,通过广播站、电视台、校报、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平台,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校园文化品牌,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三要把高校厚重的校史、独特的大学精神和内涵丰富的校训等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文化标识、文化活动等载体,讲好杰出校友的励志故事,让师生铭记大学精神、践行校训,使之成为伴随一生的精神财富;四要发挥大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镇的作用,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传播,运用各种文化形式和艺术手段,生动活泼、具体通俗地解读、展示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传递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观念。
融入高校党的组织工作全过程,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根本性问题,是凝心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是关键,党组织的坚强保证是基础。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
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言行对师生员工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各项工作中。
一是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选拔什么样的干部就会树立什么样的标杆,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和价值导向。一方面,要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使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都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另一方面,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政治品行一同纳入干部“德”的考察内容,形成鲜明的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
二是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干部教育培训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纳入党委中心组和各类学习培训之中。另一方面,要在其他教育培训专题中,贯穿、结合、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引导干部通过经常学、持续学、深入学,常补党员精神之“钙”,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追求高尚情操,维护公平正义,忠实履行职责,坚守道德底线,远离低级趣味,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三是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干部管理考核结合起来。党要管党,必须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一方面,要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促使广大干部切实把心思用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上;另一方面,要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干部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注重考察干部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担当,注重考察干部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责任和信念,注重考察干部自身的学术道德和个人品行,引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党建全过程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高校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贯穿于整个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过程之中。
一是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第一,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完善院(系)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确保工作有效覆盖面。第二,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师生党员在服务群众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等民利,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第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向师生群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教育培养过程之中,教育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自觉端正入党动机,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第二,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好入口关,完善高校发展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风清气正,吸收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骨干加入党组织。第三,严格党员管理,引导广大党员既做合格党员又做模范公民;对于不符合党员标准和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不合格党员,要及时处置,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融入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全过程,以优良的党风带校风、促学风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性质和前途命运,狠抓作风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带校风、促学风。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党风廉政建设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价值观问题。第一,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筑牢思想防线;第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持续解决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切实转变作风;第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招生、基建、科研、后勤等领域的监督和查处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风学风建设
知识分子历来被视为社会的良心,高校师生是整个社会知识层次和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之一,对社会行为、社会风气具有很强的引导和辐射作用。第一,加强师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第二,加强对师德先进典型的宣传和表彰,树立身边的榜样;对于违反师德的行为要实行一票否决、零容忍,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第三,良好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要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从源头上治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探索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推动形成师生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的良好氛围。
融入高校党的制度建设全过程,完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
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具有导向、激励和约束功能。所以,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党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在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1.制定完善党的工作制度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和学术共同体,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首先,高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推进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把法治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方式,以制定《大学章程》为核心,完善各项文件制度,使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言行得到倡导和激励,使违背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言行受到约束和惩处,努力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校园文化软环境。其次,完善高校党的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会议制度,完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最后,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和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师生党员日常行为规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环境氛围。
2.贯彻执行各项制度过程中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方面,加大制度的学习宣传,使各项制度人人知晓、入脑入心;制度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同样要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避免出现“钻制度的空子”“把好经念歪”的现象,推动制度更好的落实。另一方面,结合制度的落实,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评估机制、纠偏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评估政策制度的重要依据,修改和完善与之不相符合的政策制度。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当代社会思潮与首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5jdkdc005)、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专项课题“当代社会思潮与首都高校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项目编号:jgwxjc2x2015043)和北京交通大学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篇8
关键词:党的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
中图分类号:d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2-0043-03
最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这“五种作风”建设,抓住了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切中时弊。这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寄予的殷切希望,完全合乎党心,真正顺应民意,势在必行。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这是对新的发展阶段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定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准确理解和牢牢把握这个本质特征。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和建设在推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不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不注意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不尊重客观规律,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有的习惯于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习惯于凭借主观意志办事,盲目蛮干,随意性和片面性严重。这种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都是同党和人民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不解决这个问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加强和改进都无从谈起。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建设和谐世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今中国实践,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认识,是继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境界,包含了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等方面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针对性,为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是我们作好一切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领导干部必须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上下功夫
对于一个严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树立正确的学风,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党内,同志是有着这种清醒认识的第一人。中,他首次提出了学风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的命题。他严肃指出: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是不正派的学风,是反科学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当前,学风不正的现象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身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是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强调没时间学,却成天忙于不必要的应酬,甚至沉迷于灯红酒绿;二是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满足于一知半解;三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喜欢在名词、概念上兜圈子,装潢虚饰,做表面文章,“说功”比“做功”好,讲道理头头是道,一接触实际却束手无策,甚至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四是奉行“有用即真理”,任意裁剪理论,搞断章取义,各取所需,甚至把自己不正确的理解说成是理论的原意和上级的精神;五是搞教条主义,不顾实际照本宣科,把理论与实践简单对号,照抄照搬,而不去用或者不会用理论武器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努力端正学风,是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真正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不断加强工作中的理论自觉和理论指导;要自觉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做好领导工作的知识武装和知识储备,要自觉成为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表率,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特别是要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三、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刹住群众反映强烈、危害大的和形式主义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的工作任务不管怎么变化,时代不管怎样发展,离开群众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影响群众路线贯彻落实的突出问题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求实效,劳民伤财。的要害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从实际情况看,当前的主要表现是:一些干部高高在上、架子很大、官气十足,他们同群众的关系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有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群众的疾苦不过问,群众的意见听不进,干群矛盾相当突出;还有的不讲科学、胡乱决策、盲目蛮干,群众形容他们是“先拍脑袋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作为孪生兄弟的形式主义,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有的忙于应酬和送往迎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工作;有的陷于文山会海,简单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多少实际效果;还有的心浮气躁,贪图虚名,追名逐利,哗众取宠,热衷于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一些形式主义严重的地方,已经发展到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地步。广大群众对一些部门和干部的形式主义、反映非常强烈,甚至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坚持群众路线,克服形式主义、,当前应着重抓好三个重点环节:一是对领导干部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无论是作计划,还是办事情,都要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检验标准,切实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二是勤政为民,真抓实干。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摸清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最不满意的是什么,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使我们的决策措施和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群众的要求和客观实际。要珍惜民力,科学决策,把钱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切不可为追求所谓的“政绩”,滥用民力,重复建设,劳民伤财。三是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造成干部脱离群众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联系群众的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为此,必须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精简会议、文件,腾出时间,深入基层。要改进干部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从制度上防止虚报浮夸、“数字出干部”的不良倾向,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鼓励干部真正扎下去、摸实情、办实事。
四、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是干部领导作风的具体表现,也是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保证。当前,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个不够”,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这“四个不够”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又集中表现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有的领导班子对重大决策的出台,重要干部的任免,重要建设项目的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有的领导班子软弱涣散,该集中的集中不起来,该坚持的坚持不下去,议而不决,决而不行,闹不团结,内耗严重。
克服上述错误倾向,领导班子成员都有责任,而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委书记要成为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成为改进领导作风的带头人,就必须胸怀全局,作风民主,多谋善断,做好团结协调工作,当“班长”而不当“家长”;善于总揽全局,分工负责,集体决定,分头去办,秉公用权,总揽而不包揽;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和集体智慧,周密论证,科学决策,果断而不武断;善于调动和发挥“一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人善任,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于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就是要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最高利益。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我们思想上不清醒,工作中不注意,是很容易搞砸的。怎样才能做到活而不乱、多而不散?关键是要坚持“四个服从”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法律制度以及重要的工作部署必须统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在大局下行动,做到令行禁止,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不论什么人,不论哪一级组织,违反和破坏民主集中制都应受到严肃批评和处理。
五、加强和改进生活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
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也决不仅仅是个人私事。从近年来揭露出来的大量事实看,许多领导干部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许多违法犯罪分子,也常常是从所谓“生活小节”上打开缺口的。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不多,综合国力不强;全国还有成千上万的企业职工和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还有成千上万的农民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将需要相当长时期的努力和不懈奋斗。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勤俭办一切事,必将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作风。我们共产党人只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好起来,越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做到这些,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也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节,重视自己的形象,待人处世有原则、讲分寸,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媚俗、不轻浮。同时,还要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管理与监督。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修养、品德和荣辱观,不是与生俱来的,既在于个人自修,还离不开组织上的管理、教育和群众的监督、帮助。领导干部应该自觉地置身于党组织的管理约束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忘记党的教育、制度和纪律,不能忽视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正确对待党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批评,及时扫除自己政治上、思想上、人品上沾染的灰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灯红酒绿的侵蚀影响面前,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廉洁从政,以优秀的品格、高尚的行动、良好的形象,取信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01-10.
篇9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思想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30-02
恩格斯指出:“任何一种新学说的产生,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亦是如此,它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想的批判中形成的,涉及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廉洁制度和群众监督体制等一套理论经验和成果。
一、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形成
(一)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1]。列宁在《在俄共(布)莫斯科委员会庆祝列宁五十寿辰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要性:“我们党目前也许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即变得骄傲自大起来。这是十分愚蠢、可耻和可笑的。大家知道,一些政党有了骄傲自大的可能,这往往就是失败和衰落的前奏”,“我希望我们决不要使我们的党落到骄傲自大的地步。”[2]随后,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不断向党中央谏言,提出了如何推进党性教育、推进制度建设、反对特权主义和民主监督等具体措施,对遏制当时党内日益突出的现象起了积极作用。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就从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无私性多个角度强调了党保持先进性的紧迫性,包括列宁在内的一系列理论成果,都为在随后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探索过程中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文化根源――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社会伦理政治根深蒂固,传统文化中价值偏好: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统一、廉政思想与民本思想统一、和谐与冲突的统一,成为党风廉政理论思想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大革命失败后,党员成分复杂,党内存在的成分论,使得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小农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等错误思想的冲击,形势严峻,随着群众工作的开展,农民教育矛盾尖锐化,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延安时期开展的学习月活动,在《改造我们学习》的指导下,通过出版《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等哲学书籍、组建各式各样的学习小组、研究型团体、举办相关学术演讲,将传统文化中的生动语言、修辞手法运用到书籍和哲学研究中,让文章显得通俗易懂,使得哲学逐步成为全党的风尚。
此外,一生中向很多老师学习,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他的堂伯父毛麓钟,在他那里,通过接触大量文史类的书籍,建立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体系。其次,毛麓钟思想上的活跃与创新,也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他的帮助下,开始接触一些时论文章《新民丛报》,特别是梁启超在《丛报》中提及的“新民”思想、民族意识、“利群”思想、国民劣根性、重新树立资产阶级新的人格形象思想以及重要理论“凡于国家之前途有利益者,不独可以牺牲个人之身体及名誉,即一党之主义政见,无不可以牺牲之。”[3]对更快地接受“新民”思想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
(三)发展脉络――制度探索
大革命时期,投机分子趁乱扎根于革命队伍中,为此,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关于坚决清洗腐败分子的通知》,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反腐败文件。中华苏维埃政权成立后不久,制定和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中华苏维埃选举法》,明确规定要克服军阀主义,严厉惩治腐败分子。1927年,针对当时部分官兵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现象,提出了三条纪律。1928年,在湖南桂东的沙田圩颁布的“三条纪律、六项注重”,1929年,《古田会议的决议》上将“三条纪律”与“三大纪律”并列使用,1931年,欧阳钦在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中央苏区的情况时,正式使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接着,1934年在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主席期间,先后下达了《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等一系列条例和指令,并开设了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反贪污浪费”专版以及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检举运动。1944年,《甲申三百年祭》被作为整党整风文件推荐给全党,的一生始终围绕这一主线把党风廉政思想当作关系全党建设的大事。
二、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内容和方法
(一)思想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
“两头小,中间大”是社会阶级结构最重要的特征。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群体庞大,但或多或少地带有小生产者散漫、自私的特性,特别是大部分人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泛滥,如何进行思想这一问题改造日益突出。为此,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用大局观的思想改造全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武装全党,注重思想建设。他说:“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而“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4]因此,他提出“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并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要求党内干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工作、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为人民服务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整风运动――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形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相关政策的完善、修正和贯彻,是否还存在大规模的党风建设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把党建立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成为当时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从思想建设方面出发,以整风系列运动为依托深入开展教育活动,从首次确立用无产阶级思想建军建党的古田会议,到1942年至1945年历时三年的运动,再到,1947年至1948年的“三查”整党运动。各解放区党组织积极开展查思想、查源头、整顿错误风气,将党的廉政作风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有机结合,上升为全局的大事,作为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批判与自我批判相结合、领导干部与群众相结合的方式。
(三)机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从纵向比较来看,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为萌芽和初步形成期,而延安时期是其发展阶段,在此之间,根据不同背景的人民主体的诉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方法以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问题。
制定勤俭节约的政策方针。新民主主义时期,全党面临着资源的匮乏、战争的破坏和敌人封锁的窘迫局面,如何克服这一难题,提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5]应号召根据地的机关、学校、部队尽可能地实行生产自给,厉行节约。随后,起草了《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的党内指示,在文中进一步明确要求:“在一切党政军机关中讲究节省,反对浪费,禁止贪污。”[6]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和市镇上的工业生产,在消灭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必须注意尽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保存一切可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采取办法坚决地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反对大吃大喝,注意节约。”[6]随后,在《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中,他再次强调:“严禁破坏任何公私生产资料和浪费生活资料,禁止大吃大喝,注意节约。”[7]
贯彻和落实全体党员思想教育方针,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他甚至亲自拟定十项教育内容和十八项教育方法;确定民主监督方针,推行军政民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政府监督、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他始终强调开展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路线,通过制定条例、依靠群众等方式来树立权威、监督政府,形成团结全党人民、依靠人民群众的党风和政风。
三、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启示
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作为思想的一个重要领域范畴及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得到证实的一个科学理论成果,它对党员们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它的“三性”构成了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合理内核。
(一)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科学性
它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践,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任何一个阶段,党风廉政建设理论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做出的较为准确的决策,使得党员身份得到认同,并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具体理论的扩展和延伸。早期恩格斯并没有明确使用“党风”这一概念,而是借助“作风”一词对其进行描述。列宁也多次沿用“作风”一词来批评党内作风,而“党风”这一概念的准确提出则是由在1942年《整顿党的作风》报告上完成的,可见,对“党风”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是经过实践经验和具有科学性的理论思想。
(二)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批判性
多变的社会背景,成分错综复杂的社会阶层,以及由此带来党内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各种小利益集团错误思想突显,平均主义、个人主义、、盲动主义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当时党和红军的意识形态中占了主流地位。为此,通过一系列的整风运动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增强了党内干部的责任思想和理论水平,并在批判中发展了思想,提出“三大作风”“两个务必”指导思想,注重党员、干部的自律自觉等重要思想,丰富完善了党的建设理论。
(三)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指导性
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是党的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党风建设探索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深化和完善党的建设理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从源头上抵御腐败现象。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呈现尖锐化的趋势,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道路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将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我们一定会取得巨大成效,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2012.
[2]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与之.论中国现在之党派与将来之政党[n].新民丛报(第92期),1907-05.
[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行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是职业教育行风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行风的特点为职业教育行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所谓行风,就是行业的风气,是某一部门和行业在履行社会职能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普遍的态度、做法和倾向。
职业教育行风与其他行风一样,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多功能性、发展性。行风的这些特点为加强职业教育行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职业教育行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加以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行风建设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1)职业教育行风建设机制不健全。(2)个别职业教育机构办学动机不纯。(3)职业教育机构办学管理不规范。(4)个别教师思想道德不高,职业行为不端。
以上存在的问题,是职业教育行风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职业教育行风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价值准则和精神动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业教育行风建设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行风的载体,行风的好坏通过从业者的职业行为表现出来。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业教育行风建设,就要着眼于职业教育机构管理者及师资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武装师资队伍,强化服务宗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努力践行职业规范,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树立职业教育新形象。
2.全面渗透原则
全面渗透,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贯彻到行风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职业教育规划政策制度的制定中;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三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到师资队伍作风建设中。
3.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相统一原则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业教育行风建设,应当坚持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相统一的原则,提高办学服务水平和能力,培养与市场需求完美对接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业教育行风建设的途径
1.深化学习教育,突出职业道德养成
(1)抓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的政风建设。(2)抓好职业教育机构管理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管理者领导着学校的发展、风气、文化建设,他们的思想理念、行为取向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气质,管理者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把培养技术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最高追求。(3)抓好师资队伍的学习教育活动,行风的好坏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直接体现出来的,因此,要把提高师资队伍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作为行风建设的基础工作抓实抓好。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一要健全机构,加强组织协调。二要完善制度。在制度建设中抓好两个环节:(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据,对各项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制度、职业学校发展规划、职业教育规范、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的伦理审视,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相适应、甚至相违背的制度、规划、规范进行修订和整改,使之本身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2)根据职业教育的需求,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
3.加强文化建设,树立行风建设典型,强化示范引领
行风具有带动和扩散效应,良好的行风标杆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行风建设中要旗帜鲜明地批判治理坏作风,大张旗鼓地宣传良好行风先进典型。在职业教育行风建设中,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视和强化行风建设先进典型学校、优秀管理者的培树,扩大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风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