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发展报告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31 18:0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旅游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旅游发展报告

篇1

视 察 报 告

中共__县委:

为全面了解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8月14日,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__县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投入不足,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切实开发利用,旅游效益不明显。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__县文化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召开了全县文化旅游工作会议,为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投资近3亿元开发建设陶乐影视基地、翰泉海、黄河天河湾、庙庙湖以及防沙治沙博览园等生态项目工程。投资2200万元实施钟鼓楼落架维修、玉皇阁解围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对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目前,我县拥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设施,旅游社及分社4家,a级景区2个,农家乐23家,能一次性可容纳300人以上就餐的宾馆饭店10家,一次性可容纳接待100人以上住宿的宾馆5家,已具备星级标准的宾馆一家。据统计,2011年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收入2.81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旅游业起步较早,但旅游产业发展缓慢,截止目前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为:

1、总体规划滞后。目前,全县仍没有编制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不清晰,导致在发展思路、发展重点等脱离实际,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开发项目重复单一。一些景区景点规划缺乏明显个性,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影响了深度开发。同时各景区的开发、营销策划以及与市场接轨等专项规划还没有形成。

2、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县的旅游业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六要素基本具备,但水平十分低下,服务不到位,达不到旅游发展的要求。县城配套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不完善。在城市标识系统、卫生环境等方面与优秀旅游城市标准存在差距,同时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场所等方面的建设也远远不足,无法满足游客所需。景区基础设施较差,缺乏上档次的宾馆、饭店、旅游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等。同时旅游商品开发程度低,几乎没有成熟的旅游商品。更没有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贸街区。

3、专业人才短缺。一是在文化队伍建设上,我县专业文化队伍人才年龄结构老化,无论知识结构还是专业技能等均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需要。由于编制原因,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文艺人才不能充实到文化行业中,文化艺术人才存在着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现象。多数乡镇只重视文化站的岗位设置,不重视站干的素质培训,文化站干部组织经常性活动的能力有限,不能带动基层文化的开展,多数乡镇文化站干部只以乡镇中心工作为重,不主动思考和谋划文化建设工作。二是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低,只是简单的组团外出旅游,而没有组织外地人来__旅游的思维意识,旅游理念落后。

4、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不均衡。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的发展极不均衡,产业链尚未形成规模。一是作为旅游产品包装销售重要环节的旅行社全县仅有4家,从业专职导游少,经营效益差,管理质量不高,根本不适应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二是旅游宾馆酒店总量不足,星级宾馆酒店少,整体档次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三是旅游特色商品生产企业几乎没有,谈不上规模、档次,更缺乏相对集中的旅游产品销售场所。四是文化旅游娱乐主要以休闲茶艺、ktv、茶楼、酒吧等为主,不能满足旅游娱乐方式多元化的需求。

5、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我县的文化设施主要建设在县城西区,这里的广场、校园、文化会展中心、体育健身中心等可圈可点。但县城老城区地窄人稠,仅有的文化馆,无论从面积还是基础设施,均不能达标,勉强达到三级馆,而且在产权上还与教体局、房产管理所等存在争议,直接影响文化先进县的评审。

三、几点建议

1、科学指导,完善规划。要高度认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旅游市场就是推动文化产业建设的广阔平台。要从建设重点产业的角度,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重点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要与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相衔接,真正使规划符合__的文化内涵,符合市场经济下的产业发展需求,体现科学化、生态化、市场化、产业化。

2、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一方面要切实加大财政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对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要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覆盖全县的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对文化旅游产业要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要根据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外 招商引资,根据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增加文化旅游产业专项经费,用于规划编制、项目包装、宣传促销等。

3、多措并举、凝聚人才。针对我县文化旅游人才少,

业务底子薄的实际,要从旅游业策划、经营管理、宣传促销、服务体系等方面多措并举,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一是增加文化旅游专业人员编制,通过招聘、兼职签约、成立专家服务团等办法解决好目前旅游人才紧缺的问题。同时要从严控制非专业人员占用编制。二是通过定向委培、公开招聘等办法解决好旅游专业人才不足问题。三是通过自办联办和在岗培训等形式,紧缺培训解决好适用人才短缺问题。

4、立足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要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切实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和规划包装,可通过成立国有独资文化旅游企业的形式,深入整合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各文化单位和旅游景点的土地、品牌等潜在优势资源,做大、做活、做优、做强存量部分,以此强化招商、落实招商责任。二是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 的运行模式,鼓励支持和引导旅游企业或个人采取承包、租赁、有偿转让使用权、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经营,通过联合、控股、兼并等办法吸引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旅游企业参与旅游项目建设。

篇2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松潘县在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注重植入文化旅游元素,不断提升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远远不够,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快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今后工作中需采取以下几方面推进措施。

一、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目前,全县文化旅游市场共有娱乐场所18家,书刊零售6家,音像制品7家,网吧11家,演出团体4家。文化旅游用品销售8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旅游演艺、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娱乐、新闻出版、印刷、文化旅游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

(一)创意设计业

我县在川主寺传子沟村设立唐卡画院和旅游业有机的融合发展,该项目的实施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元素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形成有中国文化旅游特色的创意设计发展路径。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为创意设计推广、交易和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二)演艺、娱乐业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原创剧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了松州艺术团演艺企业创作生产,编创的《天地松州》剧目增强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能力。支持了开发具有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健康向上的原创娱乐产品和新兴娱乐方式,促进娱乐业与休闲产业结合。

(三)注重文化旅游建设与人居环境相协调

在松潘古城a、b标段建设中鼓励文化旅游创意和设计服务单位参与新型城镇化中提升城乡居民宜居水平。强化文化旅游传承创新,有效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和历史建筑,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规划水平和设计品质,完善图书馆、文化旅游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旅游设施功能,提高展陈水平,努力使城市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空间。鼓励装饰设计创新,突出文化旅游内涵,创造舒适优美的个性化家居环境。

(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鼓励文化旅游创意和设计服务进入旅游业,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水平,建立完成的川主寺民俗风情街道,上磨藏寨等促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促进发展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鼓励文化旅游创意、演艺、工艺美术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支持建设富有文化旅游特色与内涵的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加快培育文化旅游精品。

(五)促进文化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向体育领域拓展,完成了山巴乡赛马场的建设支持发展体育竞赛表演,提升体育用品及衍生产品附加值。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支持各地依托自然人文资源举办特色体育活动。

(六)突出区域文化旅游特色,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多元的地方民俗文化旅游:在古城里,生活着藏、羌、回、汉四个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等文化旅游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不同的文化旅游交相辉映,民间文化旅游艺术源远流长。藏、羌、回、汉各民族艺术多姿多彩,锅庄、舞龙、舞花灯、松潘小调等无不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羌族多声部,其艺术性、独特性在国内外独一无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旅游遗产名录。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羌族多声部从小姓乡逐步登上世界的舞台,绝大多数村民利用这一文化旅游资源创收,在小姓乡90%以上的青年男女走在各大演绎场所就业,通过这项创收的总和达到全乡gdp收入总和的70%以上。而被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旅游遗产名录的“笛厦”、回族花灯舞、春牛舞等精湛的民间艺术,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依托悠久的民间艺术,组织成立了古城文艺队,将松潘曲子等民间艺术进行整合,向世人展现当地与众不同的民俗风情。更使松潘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变得多姿多彩,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独特性。也正是这些历史文化旅游积淀,让松潘人酝酿了一个宏伟的构想弘扬松潘历史文化旅游传统、打造松潘国际旅游胜地。

二是藏区新型文化旅游创意基地——唐卡画院:创建于2010年11月,公司创建所有资金来自省委组织部帮扶。公司股东为传子沟村民委员会。公司现有管理人员7人,签约画师20人,下设行政部、产品开发部、产品营销部、资产管理与计财部。公司以悠久灿烂的藏族文化旅游为依托,致力于传承、保护、发展民族传统工艺。公司主要从事制作和销售民族传统工艺品:如唐卡、羊绒产品、纯手工制品等,是四川省藏区为数不多的一家集产、供、销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开发机构。截止2014年年底,公司共支出284968(其中唐卡绘制费用184000元,各类包装盒制作费用50968元,披肩订购费用20000元,购买金箔、唐多等绘制唐卡物资30000元。共收入450000元(销售各类唐187000元,各类披肩13000元。随着集体经济藏茶院的投入运营,唐卡、披肩旅游工艺品的加工链条日臻完善,全村实现了年年增收,年年分红。

三是成立羌绣专业合作社毕业于阿坝师专的大学生陈满江将所学专业与民族文化旅游相融合,回家创业办起了我县首家巧娘藏羌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带动乡上的妇女一起在家创业。镇坪乡是松潘县最大的羌族聚居地,居住在这里的羌族妇女基本人人都是羌绣的一把好手。成立合作社后,陈满江调动起了就近村里闲暇妇女的积极性,一起实现在家创业。农闲时,镇坪乡的羌族妇女们就会聚集在巧娘藏羌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一起绣羌绣,她们绣出一件件精美的山水图案,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有绣鞋、围腰、门帘、羌族服装等。羌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传承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造型、精美的纹饰图案及层次分明的颜色,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一针一线的羌绣中,绣出了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热爱,绣出了中华儿女勤劳的传统美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够,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一些单位对文化旅游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思想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对改革创新感到有压力,有畏难和等待观望情绪,缺乏工作主动性和首创性。二是需要多部门共同研究编制的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发展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宏观指导不力。三是城乡文化旅游差距拉大,农村文化旅游建设滞后,广大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上网难问题仍十分突出。

     (二)投入不够,文化旅游事业经费捉襟见肘。

公益性文化旅游事业投入不够。财政对文化旅游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增长落实不够。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有标识。州、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因经费原因至今没有完全设立。

(三)人才匮乏,文化旅游产业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缺少产业领军人物,文化旅游单位存在“进不来,出不去、上不来、下不去”的人事情况,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文艺创作人才,专业表演人才严重匮乏,不适应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三、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促进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要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胜地,高原生态家园”为目标,坚持诚信、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弘扬“极力争取”的精神,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企业活力,培育文化旅游市场主体,规范文化旅游市场行为,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策略;为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政府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政府文化旅游主管部门要根据松潘县“十三五”规划,结合我县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加快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培育骨干文化旅游企业,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塑文化旅游市场主体。

松潘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加快运转,整合国有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国有文化旅游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经营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育成为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

    (三)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成立行业协会等社会管理机构,建立文化旅游管理社会化的有效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覆盖面,为文化旅游市场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四)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培育和壮大文化旅游市场。

县财政每年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我县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新兴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予以资助。有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细则可由县委宣传部和县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发展文艺演出业。

鼓励、引导和扶持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团体创作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舞蹈,以国家级水平为目标发展藏、羌、回族歌舞,鼓励、支持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逐步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和歌舞节目要求的演出场所,抓好国家级、省级风景区文艺节目演出,增加游客在我县行程中的文艺演出项目。继续办好春节民俗展演、“五一”黄金周、“十一”国庆节等民族节日,切实抓好景区、景点突出民族特色的歌舞演出以及各种公益性和营业性演出。

(六)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业。

以群众休闲娱乐需求和旅游需求为导向,发展广大人民乐于参与的群众艺术、乡村旅游等自娱自乐项目。发展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的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娱乐项目。发展多功能、综合性、文明经营的文化旅游娱乐场所。大力吸收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文化旅游娱乐业。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一)充分发挥县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重点提高大特色文化旅游

——在已举办了两届“花灯会”的基础上,把灯展放在松州西山上,打造西山、点亮西山,让西山成为灯会的中心与亮点,以后的每届灯会地点不变,内容题材可变。

——松潘花灯“引进来、走出去”。松潘花灯以包容的胸怀吸引全国各地的“灯”在松潘相聚,吸引他方他人眼球,让他方他人看到松潘花灯、聚焦松潘花灯,提高松潘“花灯会”知名度;松潘“花灯会”走出去到他方举办,让全国各地知晓松潘花灯、了解松潘花灯,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汇聚松潘。

——继续挖掘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不断充实“花灯会”内容,努力打造“花灯会”亮点。

——把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在旅游配套设施上用活,特别是在提升民族民间民宿上,有效融入藏、羌、回、汉民族民间文化旅游遗产元素。

最终将古城花灯会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民俗节日,力争进入文化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节日志》项目;

(二)积极实施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带动战略

一是文化旅游项目带动工程。坚持把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投资导向和政策机遇,精心研究,积极衔接,围绕论证、贮备、立项等环节,全力抓好一批正在实施的项目,积极论证一批需要实施的项目,挖掘贮备一批将来实施的项目,以好项目、大项目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完成西山城墙,建好西山遗址公园申报工作;

——完成国立松州博物馆;

——完成阿坝州非遗博览园,将其纳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利用建设项目申报工作;

——努力打造松州“唐韵文化旅游影视基地”

二是文化旅游企业培育工程。通过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壮大一批关联度高、发展空间大、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企业,注册成立一批有发展前景、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培育一批对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影响、起决定作用的文化旅游大企业。

——继续积极推动国家级羌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保护区建设

——建设松潘多元文化旅游展示区

篇3

县委、县政府和县旅游局领导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之初就充分认识到我县的铜鼓文化,壮族歌舞戏曲文化,苗、瑶、彝等民族风情等民族文化必将成为我县的主要优势旅游资源之一。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以开发奇特自然风光项目为支撑,挖掘、展示我县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为灵魂”的旅游发展战略;确定了我县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精品发展方向是:以莲城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以“世外桃源”坝美景区为龙头,沿西西线、邱广线和县境内衡昆高速公路两则重点打造和开发部分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寨,为将来的三省五地州旅游联合开发和州内旅游线路联合开发奠定基础。

二、开发现状。

经过近十年来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不断宣传与挖掘,不仅使古老纯朴的壮族文化内涵与奇特自然景观相结合使“世外桃源”坝美景区在极短的两三年内名闻全国,壮族三月花街节、壮乡礼乐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也逐步成为我县对外宣传的亮丽品牌。

到今年,我县已逐步开发和向上级申报的民族文化特色生态旅游村共有:坝美镇村坝美村、八宝镇三腊村、旧莫乡昔板生态村、旧莫乡的板榔村、莲城镇的法棚村、莲城镇冷水沟村、者兔乡的西牙村等7个景点。坝美村特色以壮族古老的水车灌溉、牛耕、民族服饰织染加工、藤竹木石生活用具展示等劳作文化展示为主,三腊村特色以瀑布景观、古驿道马帮遗存文化和壮族传统文化为主,法棚村特色以传统的壮族山歌、岜夯鸡、千层粑、粽子等风味食品展示及农家乐为主,昔板村特色以壮族的杆栏建筑和秀丽田园风光为主,板榔特色村以河流、泉水、瀑布等山水风光和斗鸡、斗牛行等民俗活动体验为主,西牙村特色以原始壮族杆栏民居和传统的铜鼓舞、牛头舞、手巾舞等传统文化为主,冷水沟村特色以新型壮族民居风格、河流及泉水风光为主。

三、宣传促销措施。

我县利用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和全国公共长假期景区活动安排等机会,把它们推向更广阔的旅游市场,使它们在丰富我县旅游活动内容中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发展。

一是在我县举办的七届“昆明国际旅游节××分会场”活动中,我们把有特色的各族歌舞艺术等集中在活动期间展示,或在“五一”、“国庆”、“春节”三个黄金周期间邀请民间文艺队到坝美景区进行展演。如壮族的跑马、放河灯、沙戏、手巾舞、龙牙歪(牛头舞)、纸马舞、兵器舞、铜鼓舞和民歌,苗族的芦笙舞、爬花杆、射驽、吹枪,彝族的铜鼓舞、弦子舞、长笙舞等,省内外的游客在短暂旅程中对我县的独特民间艺术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感到十分新奇和高兴。

二是把有特色的壮族三月三赶花街、四月接皇姑、七月半放河灯等民族节日向外界宣传,并灵活调整“昆明国际旅游节××分会场”的举办日期,使之与传统节日同时进行,维持民族节日的原生态性。

三是加大对优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提升与保护力度,提高我县民族文化在省内外的知名度。

主要措施有:1、新建铜鼓广场、民族博物馆和柯仲平纪念馆等人文景点,2、改建或扩建莲湖公园、皇姑庙和马蹄井等古迹,3、修复侬氏土司衙署、文庙、护国寺、万寿寺、昊天阁、都天阁等古迹,4、对原有的壮族民间洞经音乐进行编排、整理、创新,组建“壮乡礼乐演奏团”投入旅游市场,5、在部分重大节假日期间,组织我县最具特色的铜鼓舞、手巾舞等民间文艺队到××民族村壮族村进行展演,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

四是在我县组织××支部生活摄影协会会员采风、华文作家笔会会员采风、国内百名记者“世外桃源”采风、全省道德研究会会员采风、全国稻作文化研究会员采风、“丽哉,孟僚”壮族文化专题片拍摄等活动,深度挖掘我县各民族的稻作、铜鼓、服饰、民歌、乐器、舞蹈等古老文化,使它们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四、取得的成效。

篇4

一、乐居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苹果、水稻田园风光独具特色,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基础设施优势。全乡水利化程度高,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抗旱水窖遍布地块,为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区位优势。昭大公路贯穿南北,渔洞水库专用线途径乐居、上街两个村,洒渔河烟柳与乐居、上街两个村遥遥相望。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容易进入过往游客的视线;

四是干部优势。有两支好的干部队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村级干部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乡级干部队伍,为宣传乐居和服务游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五是群众优势。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乐居人民,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乐居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

根据乐居现状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认为乐居的文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

一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可以依托科技示范园,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昭大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庭院果园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夏秋季摘果子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发展水面养殖业观光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周家口子水库、桃树井水库从事水产养殖,还可以在水库周围添置一些必要的设施,方便游客垂钓和打捞;还可以设置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劳动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是发展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旅游。乐居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农村的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一年一度的新观音庙会,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会自发聚集到这

个地方。老的烧香拜佛,年轻的唱歌嬉戏、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风俗,以农村老年协会为载体,不断丰富群众文艺生活,体现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农村饮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土”和“特”,乐居的野菜、豆干、腊肉远近闻名,对过往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乐居大河土地整理项目为契机,顺河绿化,打造“乐居烟柳”风姿,使之与绿油油的稻田相依为伴,真正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建议: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区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区直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道路通讯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帮助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资源。

2、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文化旅游功能。

篇5

【关键词】旅游媒体互动性立体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194-02

一 旅游广告的含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广告在传递旅游信息,沟通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作用,旅游广告逐渐从普通的商品广告中脱颖而出,成为专门的广告分类。旅游广告是由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旅游组织或旅游企业出面用付费的方式选择和制作相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信息,并由媒体向社会的一种宣传方式。旅游广告通过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有效地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从而帮助旅游企业获得经济利益,成为旅游产品市场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 旅游广告的特点

由于旅游产品在生产、消费、推广中的特点,决定了旅游广告与其他一般商业广告有所区别,主要存在以下三点。

1.旅游产品的高卷入性要求广告的高互动性

旅游活动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跨文化性,会增强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交流的需求。旅游者在旅游决策之前,需要经过反复的信息收集、整理、比较、筛选,最后再作出决策,出行前也要进行很多的准备工作。旅游广告主就需要能够针对这种消费心理,提供高互动性的传播与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旅游者加深对其旅游产品的认知和记忆,更好地帮助旅游者作出旅游决策,享受旅游体验。

2.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旅游产品的立体化

旅游产品既包括旅游地有形的各种景点和接待设施,还包括各种无性的服务,涉及旅游组织者和旅游地的接待部门以及方方面面的服务人员。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产品广告推广中信息含量极高,要求广告能为观众提供各种立体化的信息资源,既包括景区、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的信息,还要提供各种旅游常识、历史文化、应变求生等相关知识,丰富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知识,帮助旅游者更好地达到旅游审美和愉悦的效果。

3.旅游产品时空的统一性决定旅游广告的多元化

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旅游者消费产品的过程,旅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统一的。因此,要想使旅游活动顺利进行,就要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和控制旅游者的参与行动。这也就是说,旅游企业进行旅游广告重点考虑的重点之一就是在旅游活动开始前、进行中以及结束后对旅游者的导向、教育以及审美、文化的熏陶。

三 旅游广告主要媒介的应用分析

传统广告媒介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广告媒介――网络。由于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广告的宣传上各有优缺点。

1.报纸广告

报纸是一种印刷媒体,是最主要的广告媒体之一。在旅游广告业中,报纸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报纸广告有很多优点,广告量大,文字说明详细、及时、可信度高、可选择性较强,本地市场覆盖面大,可以重复阅读和保存,费用也较低,报纸广告以其自身的优势,备受广告主的青睐。但报纸广告也有一些缺点,如受广告印刷和版面的限制,没有声音和动画,表现力不强,内容不丰富。

2.电视广告

电视广告是利用电视来传播旅游广告信息,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广告媒体。它集声音、图像、色彩、动画四种功能于一体,可以直观、真实、生动地反映旅游景区的特点,特别是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的旅游广告,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但旅游电视广告也存在电视广告共同的问题,如屏幕驻留时间短,制作技巧和播放费用较高等。

3.户外广告

户外广告通常包括标牌广告、候车亭广告、车身广告、路面广告、灯箱广告等,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广告媒体。户外广告画面醒目,制作精美,宣传时间比较长,容易吸引路人的眼球,使游客和潜在的旅游者在旅游观光、购物或日常生活中反复观看,从而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户外广告宣传的内容十分有限,由于版面的限制,只能将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表现出来,不能详细地展开说明。

4.杂志广告

杂志广告与报纸广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它能够更加突出所宣传的产品。由于杂志有自己特定的读者,使旅游杂志广告容易对准目标市场。同时,杂志广告的印刷比较精美,有一定的艺术性和专业性,有利于旅游品牌的宣传。但是,由于杂志广告的传播范围有限,广告制作成本较高,版面受限制,出版周期较长,时效性不强,这对旅游广告的宣传有一定的限制。

5.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具有双向性、传播立体化、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受众的自主性比较高等众多优点,完全符合广告业的各项要求。现在的网络广告主要通过旅游目的地的网站、各种旅游综合网站、旅游企业或较大的广告窗口,其传播的广泛性与时效性优于其他广告媒体。但由于当前网络的发展还有一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也制约了旅游网络广告的发展。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态势,结合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旅游广告的推广形式和媒体信息要满足新的要求。旅游广告主在进行旅游宣传时,要综合考虑所推广的产品的性质、特点、受众特点,覆盖范围等,充分考虑不同媒体的优点和缺点,正确选择适当的广告媒体,制定适当的广告策略,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从而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

参考文献

[1]彭蕾.浅析旅游广告的表现形式及其现状的思考[j].商务营销,2010(1)

篇6

    广告从汉语字面上理解即“广而告知”的意思。其英文词源于拉丁文adventure,有“大喊大叫”、“注意”、“诱导”之意。 

    旅游广告是指由旅游企业出资,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信息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目的是形象化与广告氛围的文化性相结合,侧重于商品的形象、企业形象的整体塑造,为了有效地塑造形象,广告作品中所营造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公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时间都成为旅游广告策划常用的素材。 

    旅游广告作为促销手段的广告,是指由明确的广告主以付费的形式,通过媒体作公开宣传,达到影响消费者行为,促进销售相关产品目的的非人员促销方式。 

    一、旅游广告的传播媒介 

    1.杂志广告。 

    杂志广告在设计、制作、印刷和发布商,非常讲究艺术性和专业性,有较强的表现力,是全船旅游企业形象和旅游产品形象的媒介,如《中国旅游》、《民间文化旅游》、《黄山旅游杂志》、《时尚旅游》等,杂志广告通过广告创意将产品图片与版面设计、广告文案结合起来,形象的再现旅游产品的概貌。 

    2.网络广告。 

    网络是21世界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网络广告具有传播模式即时互动、双向沟通、覆盖面广,受众率高,“一对一”交流,如湘西凤凰网就在网络上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景点介绍、旅游知识等一系列栏目,提供了丰富的、立体化的、直接的信息,有效的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和习惯,实现了广告的个性化和碎片化。随着网络信息平台等相关设施和政策的完善,网络广告将成为旅游广告发布的最佳媒介。 

    3.电视广告。 

    电视广告色彩绚丽,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表现产品,具有广泛的覆盖氛围,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广告创意,在较短的时间形成情节性的片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更容易被人记住,是旅游形象宣传的最佳表现形式。从视觉上生动的展现了旅游地形和旅游概念,如“登泰山,保平安”、“人间天堂,山东烟台”、“梦西子,中国杭州”等旅游地形象广告。 

    4.报纸广告。 

    报纸广告的读者群稳定,主要受众人是旅游产品主要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报纸具有消息性、时效性的特点,更新快,传播速度快,更容易获得受众人的信赖感。报纸广告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广告信息容量大,广告费用较低,能够更全面、准确、详细的对旅游产品进行广告宣传,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存性。 

    5.其它传播媒介。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形式旅游广告宣传媒介外,还有传单、手册、户外广告、旅游地图,旅游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企业现场活动,以及旅游企业发布的其他隐形广告等,但有些传播媒介并未得到开发和利用。如旅游地图就是沟通旅游者和旅游地的平面信息媒介,虽然目前旅游企业、旅游单位对旅游地图,这种传播形式重视不足,对其价值仍然未得到开发,但是旅游地图作为一种直接沟通媒介,具有美学、科学的价值,恰当的运用旅游地图发布旅游广告,将为旅游企业的形象需安装的旅游产品推广提供良好的空间。

    二、旅游广告策划对象 

    1.旅游地形象。 

    形象广告以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最好。中国从未在美国电视上做过宣传中国的旅游广告,如果将中国秀美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美国电视上做广告,这将在美国游客心中产生“先发效应”。做广告就要选择像cnn那样的有限电视网,该电视网在全美乃至全球覆盖面甚广,全美180。万家庭收看cnn电视节目,一旦做中国旅游的宣传广告,就会使美国人的到一个信号“中国旅游的设施和条件具备了,开始欢迎美国人去休闲旅游”。此外,还可以到上海、北京等中国对外窗口城市和一些举办重大国际比赛(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城市做多种形式的城市旅游形象广告。 

    杭州是一个旅游地形象广告做的比较成功的案例。杭州的秀丽风景、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使其城市形象广告做到了五“化”:广告形式多样化;一切可能的形式都应该尝试,并尽可能的采用高科技手段展示广告内容。广告的途径多元化;巧妙的广告方式能使旅游印象深刻,有利于塑造杭州城市形象。广告风格的地方化,广告要力争白哦先城市个性,彰显城市特征,强化“休闲”的主题,避免平庸。广告内容人性化,任何广告切记政治化、口号化,应着力体现对旅游的亲切友好。广告语言国际化,要为各国游客提供温馨而又方便的旅游环境。其他各城市也可以借鉴杭州五“化”,为自己城市的旅游地做形象广告,对提高城市知名度有很大的帮助。 

    2.企业形象。 

    旅游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部门、多种服务的活动,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与众多提供各种服务产品的旅游企业分不开,正是因为旅游的综合性,往往会发生由个别旅游企业形象而给旅游地形象带来正或者负的光环效应。 

    要成为国际化的休闲旅游城市,必然要在旅客停留度假的一段时间里为他们的各种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引进全球顶级的宾馆饭店、餐饮娱乐、商业购物等旅游相关企业,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品味和档次,体现现代开放和休闲的风格,并借此提高知名度。 

    3.旅游商品。 

篇7

户外广告可以达到高频率重复的效果,非常适宜针对核心客源市场。邀请专业广告公司设计各类平面广告,如大型平面广告、车身广告、公交站海报、公众报栏标语、街头灯箱等,加强赣州及吉安汽车站、公交车站、赣州高铁车站、高铁车厢、市镇域交叉主干道、市镇域交界处、旅游区的门口的广告投放。在中期和远期着重在珠三角、南昌都市圈、闽西南经济圈等都市圈的公交体系、轨道交通体系以及公路两侧进行广告宣传,注重车载电视等媒体的有效利用。

2.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本项目印刷品宣传资料,包括旅游地图、资讯手册、小传单、宣传画、海报等,介绍景区的设施、交通、价格等内容,印刷品宣传资料可放置在赣州、吉安各大宾馆酒店、高铁车站、游客服务中心、汽车站,方便游客免费索取。

3.大众媒体营销

报纸/杂志选择核心市场、机会市场的报刊杂志如《赣南日报》、《赣州晚报》、《吉安晚报》、《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江西新闻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时尚旅游》、《旅游天地》等,除了在报刊上刊登广告外,定期刊登有关本项目旅游的报道、系列专题,并在公关活动之前一个月,进行报刊广告宣传。-电视台重点考虑赣州、吉安、南昌、河源、韶关等主流电视媒体,邀请电视台制作本项目旅游专题片,在电视台的旅游节目或文化节目中播出。

4.网络营销

建立官方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建设本项目官方网站。开设数字虚拟景区,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景区旅游咨讯。建立网上预订服务系统,包括门票、住宿、商品购买等,为游客出行提供最大方便。开设网上游客论坛,提供游客交流信息的平台,利用游客上传论坛的帖子,制造口碑效应。建立游客意见反馈系统,设置游客留言栏。定期出版旅游电子刊物,供游客下载阅读。-相关旅游网站营销积极与各类旅游资讯网站(新浪、携程、去哪儿等)合作推广;与新浪、腾讯等主流网站互动;积极展开与团购网站(如美团网、拉手网等)合作促销旅游产品。-搜索引擎营销和搜索引擎百度网站合作,优化搜索排名,建立便捷的链接系统,把跟本项目有关的搜索关键词进行捆绑,把本项目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从网络上推出去,当人们搜索旅游信息的时候尽可能将本项目营销信息传递给游客,帮助游客快速查找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开设淘宝店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开设旅游淘宝官方旗舰店,推出一系列旅游套餐,如门票加餐饮的旅游套票。与旅行社合作,结合观光旅游景点与休闲度假项目,共同推出一批旅游线路。开展“10元秒杀门票”等特惠促销活动吸引眼球。

5.新媒体营销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实施精确营销攻势。开设本项目官方微博,为游客提供咨询、答疑解惑,旅游公益服务信息的作用并与游客进行交流,努力提高粉丝关注量与点击率。开设本项目微信公共账号,向用户直接推送旅游信息、优惠资讯,并将开发模式、自定义菜单等高级功能利用起来,能够提升服务水平从而带动营销新高潮。

6.公共关系营造

积极与周边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宣传吸引企业前来开展会议旅游、商务度假,提升本项目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广泛邀请新闻媒体和旅游专栏记者到本项目区访问,与本项目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关的有利的新闻,扩大本项目区知名度。邀约电视剧、电影摄制组到本项目地拍摄外景,利用影视作品宣传旅游区,扩大旅游知名度。

7.节事活动策划

在每个季度策划各种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或者节日庆典,达到短时间内吸引传媒和大众关注的效果。具体可开展活动有:-花草摄影展吸引广大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采风,以“拥抱自然,聆听花语”为主题,举办花草摄影展,展示关于本项目区摄影作品。-东方卡萨布兰卡葡萄酒节举办一年一届的“东方卡萨布兰卡葡萄酒节”,邀请媒体、记者、社会知名人士前往,扩大宣传影响力。开展一些列活动如:品酒会、特色红酒料理比赛、葡萄名酒展览等。-华星微电影比赛抓住网络潮流趋势,以本项目拍摄地,举办“华星微电影比赛”,并设立奖金或奖励旅游。设定微电影以“浪漫”为主题,如“浪漫花田”、“浪漫葡萄庄园”等,吸引年轻时尚的人群。

8.联合营销

遵循“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与赣州、吉安、井冈山、南昌、河源等地的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合作,联合开发旅游线路,共同开展优惠互利活动。邀请核心客源市场的旅行社负责人来旅游区考察踩线,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

9.旅游纪念品开发

委托专业的产品设计公司,设计具有本项目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突出旅游商品的艺术性和地方性,美化包装,吸引更多游客购买。设计各类本项目旅游区的标识物,并授权印制到各类旅游纪念品中,形式可为t恤、休闲帽、红酒开瓶器、醒酒器、红酒杯等。

10.促销活动

篇8

旅游广告就是通过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有效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从而帮助旅游企业获得经济利益。旅游广告要求广告制作人掌握广告宣传的特点与方法,并紧密结合旅游产品的特点和特性,通过有形的视觉效果或劝服性的宣传途径,以迎合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为目的,有效把旅游产品推广出去。一份来自“中国民意测试中心”的调查资料把旅游与汽车、首饰香水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公众对各类商品平面广告的关注程度。

在这份调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旅游类别的广告在男人喜欢阅读的广告中名列前茅。原以为女士会把更多的注视点放在香水首饰上面,但调查显示,女士对旅游广告的兴趣排在装饰之后,列在第二位。

二、旅游广告媒体的选择与效果评价

目前,旅游广告对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及其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报纸广告是旅游项目等信息传播的主要凭借

报纸广告主要集中在城市集镇,读者群稳定,正是旅游产品主要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报纸具有消息性、时效性的特点,更新快,传播速度快,更容易获得大众的信赖感。报纸广告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广告信息容量大,广告费用较低,能够更全面、准确、详细地对旅游产品进行广告宣传,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存性。目前的广告主主要是旅行社用以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及旅游交通的广告,以及旅游行业的通告。但由于报纸广告印刷与版面的限制,广告的表现力不够强,内容不够丰富,受众的目的性不够明确,不适合旅游产品形象性的整合宣传。

(二)影视广告是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的突出形式

电视广告色彩绚丽,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地表现产品,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电视广告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广告创意,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情节性的片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和记忆,是旅游地形象宣传的最佳表现形式。目前,在旅游推广中较多地运用电视广告的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概括性的形象宣传,通过一般片长在30~60秒左右的电视广告片,从视觉上生动地展现旅游地形象和旅游概念。如在央视四套的“浪漫之都,中国大连”、“塞上明珠、中国银川”、“人间天堂,苏州之旅”等旅游地形象广告。

当前,旅游专题片、旅游专题节目、旅游电视杂志等是比较流行的电视广告形式。这种广告通过节目主持人或参与者的亲身体验,向受众展现旅游地的“食住行游购娱”,形象地将游记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模糊传统电视广告的劝服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广告的互动效果。

(三)互联网是优中择优的旅游广告形式

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次使用“新媒体”一词,由此激发新媒体广告的研究和流行。新媒体主要是指以网络技术、光纤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具有双向沟通的国际互联网、图文电视、卫星电视等。互联网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在国际上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体天生具备的优势,恰恰符合旅游广告传播的突出特点,因此,互联网必将成为旅游广告应用的最佳媒体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之,网络广告的特点及优势是传统传播媒介所难以比拟的。针对旅游产品和旅游广告的特点,网络将成为旅游企业广告宣传的最佳媒体,旅游网络广告结合不同形式的旅游介绍、旅游常识、游记等辅助信息,将使旅游广告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化。显然,当前互联网发展的瓶颈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广告的发展;但是,随着网络建设和网络信用平台等相关设施和政策的完善,网络广告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广告媒体,成为旅游推广的最佳选择。

(四)杂志是旅游企业及其旅游产品形象宣传的首选媒体

杂志广告虽与报纸广告同为平面广告,但其在设计、制作、印刷和上,比报纸广告更加讲究艺术性和专业性,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够更加突出所宣传的产品。杂志广告的受众明确,有比较明显的指向性和专业性,具有保存价值。杂志广告通过广告创意将产品图片与版面设计、广告文案结合起来,形象地展现旅游产品的概貌,对旅游产品进行全貌性、形象性的宣传。目前广泛使用杂志广告的旅游产品,主要是对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旅游产品具象的形象宣传。但是,由于杂志广告的传播范围有限,广告成本较高,时效性不强,不适合进行重复性高、时效性强的旅游信息的,对于进行旅游地的整合形象宣传有一定的局限。

(五)其他广告形式是旅游企业形象宣传的补充形式

篇9

关于xx年度述职报告 中共江津市旅游局党组 江津市旅游局 中共江津市委: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党政一班人率领旅游系统全体职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和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的宏伟目标,励精图治,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创新发展,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在体制创新、招商引资、规划发展、产品定位、宣传促销、市场体系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为我市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开好了头,为江津旅游赢得了较好声誉,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康发展的xx年 (一)旅游大发展经济大振兴 xx年,全市旅游经济继xx年非典重创、xx年恢复后实现全面振兴。全市今年接待游客1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四面山接待游客20.24万人次,同比增长13.33%;旅游综合收入8498万元,同比增长15.2%。无一例有效投诉,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 (二)旅游大发展实现大跨越 1、体制大创新。一是今年8月,成立了市政府正局级特设机构——四面山管理委员会,由市领导兼任党委书记,形成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匹配,规划、建设、管理相衔接的新模式。全面理顺了景区管理体制,使四面山进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良性发展轨道。体制创新经《中国旅游报》、《重庆政协报》、《重庆经济报》等媒体报道后受到业界人士广泛传授和学习。二是成立了重庆区市(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旅游监察执法大队,使旅游监察执法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2、招商大突破。为全面开发四面山,抢占“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的制高点,我们把合作开发四面山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在重庆、江津市两级领导的关心和各个部门的努力下,成功引进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合作开发四面山旅游资源,为实现“两地一中心”奋斗目标,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引进重庆高投司对四面山景区公路进行建设,渝南精品线全面开工。 3、规划大手笔。一是配合重庆市旅游局、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做好《“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旅游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上报三省市审批。二是编制完善《江津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三是邀请了新加坡规划大师刘太格博士专程赴江津进行旅游规划指导;聘请深圳锦绣时代旅游投资顾问公司对四面山进行整体策划,对四面山重新进行定位,提出了“千瀑千姿、赤壁丹峡、先巴文化、原始森林”新四面山概念。四是编制完成了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和中山古镇、塘河古镇旅游发展规划。 4、文化大挖掘。今年我们对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先巴文化、移民文化、宗教文化、楹联文化、抗战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尤其是开展中山古镇主题形象和楹联征集活动,共收到海内外30多个地区以不同形式寄来的作品2750件,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同时,开展挖掘中山古镇文化内涵课题工作,组成调研组对中山古镇深入调研,形成了《保护开发中山古镇,打造江津旅游亮点》的调研报告,引起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媒体广泛关注。中山古镇已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5、区域大整合。为加强区域合作,提升我市景区内涵,我们积极探索并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新路,初见成效。一是江津旅游融入三峡大旅游圈。其中四面山风景名胜区被纳入了重庆十大旅游精品线近期开发的五条线之一;二是以聂帅陈列馆和聂帅故居为核心的“红色旅游”项目已纳入国家红色旅游100条旅游精品线。同时,我们完成了“红色旅游”项目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并通过重庆市评审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批。三是按照渝川黔金三角发展规划积极策划旅游产品,推出旅游线路,强化宣传促销和找准市场定位,争取在区域合作中抢占制高点。 6、设施大改变。加大了旅游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一是四面山客运车站、游客接待中心已投入使用,为游客提供咨询、休闲一站式服务。二是对四面山龙潭路进行了硬化改造。三是新修四面山停车场,整治洪海码头,规范旅游景区(点)的商品摊区管理。四是望海公路5.6公里完成硬化并投入使用,对付家至四面山公路加装生命工程。五是硬化中山古镇入口公路520米、修建停车场1个、公厕2个。六是双福至四面山旅游观光线的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七是完成中山至水口寺公路的可研,初次协助完成部分相关手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机制,重庆高投司已介入我市旅游公路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 (三)旅游大发展形成大格局 1、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去年12月王鸿举市长在重庆经济工作会上提出“要将四面山打造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后,市委审时度势,在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提出了“两地一中心”发展目标,明确了在“十一五”期间及今后一个时期努力把以四面山为龙头的江津旅游业建设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宏伟目标。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集中精

篇10

关键词:低碳旅游;对策;湖南

目前,环境和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的一个突出的社会因素,发展低碳经济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也是湖南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建设旅游强省的今天,发展低碳旅游正是湖南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获得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一大突破口。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该报告根据世界旅游业以及航空、海运和陆路运输业的联合调查写成。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报告预测,到2035年前,剔除航空业外的旅游业碳排放年增长2.5%。报告提出的减排目标是,在未来15~20年内,将旅游业(包括相关运输业)的碳排放总量年增长控制在2.7%以内,并最终向整个行业的碳中和方向迈进。报告认为,支持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障是提高能效。为达到这一目标,报告建议相关行业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推广新的运输技术和清洁能源;二是加速运输工具的更新,特别是飞机;三是减少低效设施或让落后运作模式退出行业,如单程运输、专车或专机运输;四是让航空业加入后京都议定书的谈判,避免国家与地区间因减排引起的利益矛盾,减少航空业碳排放;五是加速旅馆建设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革,倡导能源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颁发热效和绿色证书。报告测算,如果要在2035年全部落实上述措施并达到有关的节能减排目标,全球范围内包括各相关行业在内的旅游业需要投资几千亿美元。

自这一将“低碳”和“旅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报告以后,原本已经存在的“绿色旅游”和“可持续旅游业”的概念在实践中被改名为“低碳旅游”,其中有些内容也丰富起来。最引人注目的是许多旅游机构将“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来招顾客,如将以前便已存在的绿色生态旅游、野外徒步健身旅游或“无公害旅游”都称作“低碳旅游”。显然,与最初提出的“低碳旅游”概念相比,低碳旅游的内涵外延仍在发展之中。可以预见,随着旅游产品的创新以及人们对低碳生活新风尚的追求,低碳旅游的概念将日益丰富起来。

二、湖南如何发展低碳旅游

2009年12月下旬,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低碳经济的硬指标首次纳入2010年湖南省委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要求发展低碳经济迈出坚实步伐,单位gdp能耗下降4%。旅游作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必须努力倡导低碳消费模式,践行低碳消费,使湖南通过发展低碳旅游,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拓展。事实上,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这种移植“低碳”概念的做法,其实是与倡导低碳生活行动不谋而合的一件好事。至少,它在游客中普及了一种新的低碳生活理念。其实,低碳生活理念不应该仅仅落实在旅游相关行业的企业行动上,它更是千百万旅游产品消费者应该关注并积极实践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在湖南的许多景区中,有些旅馆房间的面积变小、变得更合理了,一次性洗漱用品或拖鞋没有了,旅馆的灯具没有原来那么多了,不少星级酒店的免费早餐饮取消或减少了。最新的时尚是,许多旅游产品在网络上直接将相关的碳排放量向消费者明示,并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导消费者选择或安排更少碳排放的行程以及旅游休闲方式。

1.制定湖南低碳旅游发展的规划、政策法规和指标体系。一是规划引领。应结合湖南两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湖南的低碳旅游发展战略,将低碳旅游纳入湖南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从而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开展旅游产业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和引领旅游企业、景区开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二是制定全省旅游产业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结合湖南省“十二五”规划的制订,尽快形成低碳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低碳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发展路径、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等。三是政策驱动。加快制订和修改与低碳发展相匹配的政策法规,引导低碳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引导社会低碳消费与生活。四是指标支撑。加快制订并实施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政策规划相对应、与湖南实际相吻合、与现有节能减排措施和低碳经济发展方略相衔接的指标体系,为低碳发展提供指标支撑。

2.树立低碳旅游意识,提倡低碳旅游方式。(1)树立低碳意识。全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创建低碳型旅游景区活动,特别是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及低碳旅游建设内容渗透到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节约、环保、绿色旅游和低碳意识。旅游企业单位、旅游景区等要经常性组织开展的低碳宣传,大力宣传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性、紧迫性。(2)加快推进低碳化旅游方式。通过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和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发展低碳旅游、建设低碳景区的重要意义,普及低碳旅游知识,积极倡导人们在旅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生活和消费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减少“便利旅游”,淡化“面子旅游”,力戒“奢侈旅游”,使低碳旅游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习惯。深入开展低碳旅游企业、低碳旅游景区等创建工作,在全行业营造低碳发展的浓厚氛围,推动低碳景区建设。

3.企业积极参与低碳旅游发展。(1)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形成低碳技术体系。湖南旅游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低碳旅游的跳跃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湖南旅游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湖南应该大力鼓励旅游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鼓励旅游企业开发低碳先进技术。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旅游技术方式,形成低碳技术体系,引领湖南向新型低碳旅游发展。(2)优化产业结构,将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途径,扶持鼓励低碳型旅游企业发展,大力推进旅游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创意旅游产业,大大降低高耗能旅游产品的比重。在未来的发展中,湖南旅游企业可以从产品的生态设计入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和旅游产品;向后端延伸,开发形成自主品牌与销售网络,不断提高全省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4.完善低碳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机制。成立发展低碳旅游和建设低碳景区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低碳旅游发展战略方案,审批专项创建方案,协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低碳旅游论坛”,作为宣传推介、联系交流、决策咨询的平台,打造景区和旅游企业新名片。

5.构建“低碳旅游示范景区”,先行试点。国内一些省市已试点推出“低碳景区”发展示范项目,以期能总结出可行模式,陆续推广至全国。而湖南的低碳旅游示范景区应该成为湖南低碳旅游政策推进的经济转型试验地,在建筑、交通运输、景区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为低碳旅游产业创造发展机遇和新的增长点。一是在低碳交通方面,要努力优化游客出行方式。在景区建设中,下决心保留和扩大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游客“绿色出行”,同时对私人交通工具出行实行适度禁限,减少交通碳排放。二是发展低碳建筑。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在增量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引入低碳理念,注重低碳操作,同时对不符合低碳要求的存量建筑进行科学有序的改造。严格执行新建景区公共建筑节能50%、居住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三是在资源开发方面,进一步发展碳汇林业。切实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造林绿化力度,加强生态湿地保护,因地制宜发展高碳汇植物。

6.强化人才支撑,着力实施有效的旅游人才发展战略。人才培育是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加大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迅速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开发、吸引、使用的科学机制,并从管理思路、资金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保证旅游人才开发的适度超前,力求旅游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与旅游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相适应,旅游人才素质提高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同步,以实现旅游人才资源持续开发与旅游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廖先旺."低碳旅游"内容日益丰富 旅游新理念成生活风尚.人民日报,2010.02.26

[2]董学生.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对长沙低碳发展的调研与思考.长沙晚报,201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