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的意义范文 -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1-01 17:4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旅游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旅游的意义

篇1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英语;定位;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入境游、出境游的不断增加,旅游英语人才更为紧缺,而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将填补旅游市场的需求空缺,因此,旅游英语专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也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随着旅游的国际化发展,国家极需具有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而职业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大批的人才。 

        二、 旅游文化在旅游英语专业中的定位

旅游文化是旅游英语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不像四年制本科学生在校时间长,所以建议对于职业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将旅游文化定位于旅游知识拓宽课的范畴,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实用为目标讲解旅游文化知识。其原因如下: 

(一)旅游文化的本质性

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结合,是旅游活动中创造的全新专门的文化,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新生长点。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科。而世界各地各国文化包罗万千,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文化完全相同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文化知识最好以传授与展现的形式来介绍,以拓宽课的形式来定位。

(二)旅游文化的社会性

旅游促进了科学考察、学术交流和文化来往。科学考察、学术交流、文化来往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融。一方面,现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与科技的交流,推动了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另一方面,它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我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有作为的诗人、作家、学者,都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旅游文化的时代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因此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创造与生长的。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是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可以说,人类时代进化的不同层次,是构成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同时,文化的时代性也是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也会打破旧的文化传统,形成新的文化类型。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将旅游文化以拓宽课的方式,既灵活的与时代结合,又可以充分体现文化的变化。 

        三、 旅游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人具有特定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总体方案。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必定具有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即在性质、功能及总体框架方面,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课程具有共同之处。同时,因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诸多特殊因素,职业教育课程又会表现出一些独立的个性。相对于本科制四年教育来讲,职业教育时间短,实用性强,积极推进教育与市场的结合,而旅游英语专业是一门以市场为主导,以英语为基础的跨学科专业,非常符合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掌握丰富的旅游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职业院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而且结合语言的应用性将英语应用于实践。然而,经过实践和考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几年学习后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旅游人才的基本素质,能顺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际顶岗实习中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对旅游文化缺乏认识,甚至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开设旅游文化课程,并对旅游文化课程进行恰当定位,以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知识。目前,旅游文化不仅成为一种新兴的国际旅游时尚,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它把旅游活动的综合效益功能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促进了旅游活动向更高品位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向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南阳;文化旅游产业;玉文化;玉文化旅游;玉雕

南阳是我国最大的玉器交易集散地,玉文化产业成为南阳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势头已经出现。以玉文化为载体的玉文化旅游如何促进南阳经济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1.南阳玉文化旅游的条件

1.1南阳玉石资源丰富

目前南阳查明的宝玉石资源矿产地50种,100多处,占全国宝玉石332种的15%,其中宝石产地33处,玉石产地24处,彩石产地25处,砚石产地2处,观赏石产地25处。[1]南阳有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又有物美价廉的西峡白玉、汉白玉、水晶、玛瑙、虎睛石等,成为南阳玉雕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2南阳玉雕业初步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

南阳玉雕遍天下,这是对闻名世界的南阳玉雕的真实写照。目前,南阳玉雕产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南阳现有国有、集体、个体、合资、独资企业1万多家,从业人员达20余万。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码头、主要港口、旅游名胜区都有南阳人创办的批零商行。在北京、广州、昆明等地,还有南阳人创办的珠宝玉器一条街,形成了庞大的销售网络,年销售各类玉雕产品近1600万件,占全国玉雕行业总量的60%~70%,其产品及独山玉原料,年均产值在15亿~20亿元。[2]

1.3中国最大的玉文化旅游市场正在形成

南阳把特色文化注入特色产业,通过嫁接融合,提升特色经济的内涵。2003年,南阳创建的全国第一家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已有省内外30多家旅行社将其纳入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3]

南阳市卧龙路形成了玉雕一条街,目前入住商户已达100多家,形成了高档的南阳玉雕工艺品大市场。南阳玉雕博物馆是集餐饮、游览、旅游购物、展览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文化设施。此外,南阳火车站珠宝玉器批发城,南阳市玉雕大世界,三顾缘玉雕商城等也都初具规模。南阳市城区商店都有玉器专柜,铺面沿街林立,处处可看到玉器闪烁的灿烂光辉。

1.4镇平玉雕经济构建新的产业结构

“村村都有机器响,家家一片琢玉声”,这是对“玉雕之乡”镇平县的真实写照。镇平如今已是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加工集散地,除了独山玉之外,其原材料来自全国各地和缅甸、阿富汗等12个国家和地区,从业人员10万人,加工企业达4000多家,形成了20多个各具特色、规模不等的块状加工销售带,年产值达10亿元。

1.5南阳国际玉雕节影响不断扩大

中国南阳(镇平)国际玉雕节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大、档次高、展出品种多、客商范围广。

通过玉雕节,南阳人把触角伸到海外,把眼光瞄向国外大市场,依靠南阳玉雕产品的一流质量,利用口岸转口、自营出口和在国外设立销售窗口等多种形式,把成批成批的玉雕产品销往美、日、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达8亿多元。南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1.6南阳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南阳玉文化获得了蓬勃发展。对独山玉矿进行了普查和详查,证实其为我国独有的优质玉矿基地;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宝玉石学会,标志着我国玉文化事业在南阳率先树起了大旗;全国著名专家学者齐聚南阳,连续多年举办宝玉石学术交流会,《宝玉石信息》报创刊于南阳宝玉石学会,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率先开设了《宝玉石鉴赏》课程,并成立了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及玉文化网站,建成了全国首家独山玉博物馆,对玉文化的科学研究、教育与传播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连续举办了八届“镇平国际玉雕节”和五届“南阳(镇平)国际玉雕节”,使南阳玉文化叫响世界。

2.南阳玉文化旅游的意义

2.1玉文化旅游是发扬南阳优秀文化的需要

南阳地处中原腹地,各种文化在这里融会交流,特别是积淀深厚的玉文化贯穿南阳历史。南阳玉器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经过玉文化学家的诠释美化,成为高尚人格的象征、美丽形象的代表,融合在南阳传统文化与礼仪之中,能比较系统地、完整地反映出南阳的地方风貌、生活习俗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4]

2.2玉文化旅游是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南阳玉雕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产业集群,带动从事玉雕设计、加工、销售、包装等行业的人员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目前,石佛寺从事玉雕生产的人员近5万人,镇平县从事玉雕生产的人员近10万人,整个南阳从事这一产业的人员也不下20万人。除了推动产业本身的发展外,玉雕业还带动了旅游、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兴盛,成为富市、富县、富镇、富民的一个大产业。

2.3玉文化旅游是南阳人民的世纪梦想

随着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举办,国际珠宝产业和国际珠宝重要市场向亚洲转移,中国的玉雕业将出现重大商机。因此,应该说,乘势而上,首先是看到并且充分利用南阳自身的优势,做大做强玉雕产业,进而把南阳建成“中国玉文化旅游之都”,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重大机遇,这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也是1000万南阳人民的世纪梦想!

3.南阳玉文化旅游对策

3.1立足中国玉文化背景,创新地发展南阳玉文化旅游

首先,在中国玉文化背景下,挖掘玉文化的浓厚底蕴,使之与现代文化接轨,像传统玉文化中玉器的装饰品、殓葬品、吉祥物、德行操守、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的内涵便是挖掘的对象,关键是要有品位,上档次。其次,用先进的时代文化指导玉雕品的开发和艺术创作,不断创新玉雕产品设计理念,促使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研究制作一些体现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及典故的玉雕艺术品,在玉雕工艺品传统设计和技艺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以文化促发展,极大地开拓玉雕市场,从而达到引领时尚,引领消费的目的。

3.2多元化产品齐头并进,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南阳发展玉文化旅游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产品多样化。玉雕作为玉文化的载体,在玉文化旅游中十分重要,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大众化和艺术化的矛盾,可以使其两方面同步发展。二是玉文化旅游和传播是南有的独特资源优势。南阳有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南阳玉雕博物馆、独山玉博物馆和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等玉文化载体,加之玉文化市场庞大,对促进玉文化旅游大有裨益。

3.3整顿经济秩序,优化玉文化产业投资环境

“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观念造成玉文化旅游市场的经营无序,诚信度较低等,部分损害了南阳玉文化旅游市场的信誉和产业发展。玉文化旅游市场的任何混乱,不仅制约经济发展,更制约玉文化旅游及全面的

招商引资,必须严肃对待。其一,建立专业化高素质的玉雕及玉文化旅游市场的管理和鉴测队伍,依靠国家标准,规定市场秩序。其二,建立更加简化、细化、标准化的质量、价格标准。其三,要强化市场规范的手段,这些措施可极大提高消费者信心,对南阳玉文化旅游发展大有帮助。

3.4注重玉文化旅游形象设计,重视并保护知识产权

南阳作为一个玉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要重视产业和产品的形象定位和设计。一靠宣传。形象定位为“产品齐全,信用至上,中高档精美”;宣传口号可为“南阳—玉文化的乐园”等;宣传的途径可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建立玉文化旅游网站,宣传南阳,联系销售,招商引资,树立形象。二靠措施保证,如以“南阳制造”为标准,达不到标准不许使用;注明生产者商标;强化防伪包装等。

3.5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促进玉文化旅游发展

南阳是全国旅游先进城市,享誉海内外的独山玉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南阳可以“独山—卧龙岗—白河游览区”为环线构建南阳市城区玉文化—汉文化—现代文化的旅游圈。

南阳应恢复玉街寺、独山女神庙,塑造卞和崇玉像。“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可能就是独山玉,传说卞和就是南阳人。由此,我们可以在独山建立卞和崇玉像。

可依托独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一个高起点、高品位、大规模的珠宝玉石产业园区。但建设一定要上规模、上档次、环境美、功能齐全,并使其成为集旅游、珠宝玉石加工、会展、信息和原料交易的多功

能市场基地,成为我国中部的珠宝玉石交易中心,成为未来南阳新的亮点和形象展示点。

3.6建立商会,促进玉文化旅游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

南阳的玉雕企业,绝大部分为小型私有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极其有限。通过建立商会,可促进商家之间的交流和互相监督,促进自我、行业、政府互相监督体制的完善。同时可促使各企业形成合力,共同开发市场,共同开发资源。如对于现在一些地方对高档玉料的垄断,一方面可统一讨价还价,另一方面可共同出资,收购和参股国内外一些重要玉石矿床的开采,确保南阳玉雕行业的原料供应,避免受制于人,使南阳玉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总之,要找出南阳的优势和劣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去推进之。只要南阳玉文化旅游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就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高治国.“南阳翡翠”独山玉[j].中国宝玉石,1993年第3期.

[2]张北.南阳玉雕艺术[n].南阳日报,2004.1.24.

篇3

一、民族历史文化

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本民族的民族历史文化,都是具有各民族特点的文化。不仅仅包括物质文化,更蕴含这本民族的精神文化。民族历史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民族历史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剥削阶级的与被剥削阶级的两种文化,反映着两个对立阶级的利益、思想和世界观。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文化体现了有社会主义重要的内容,同时,更体现了一种民族形式的新文化。民族历史文化属于社会人文资源,是旅游资源构成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方面表现在物质方面:如带有文化气息的民族工艺、民族服饰、民族建筑、寺庙观庵以及民族文化设施等;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本地区精神、本地区的气氛、地区风格的民族历史、民族宗教、民族艺术、节日庆典、民俗风情等本民族的精神文化。

二、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我国迅速崛起地新兴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伴随着迅速发展,传统的旅游产业要素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逐步形成了一个各要素相互交叉发展的旅游产业链。

旅游产业具有三个经济增长点:直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协调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城镇化建设发展。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把这一地区的价值提升提高知名度;促使品牌效应、提高影响力;增强生态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旅游a业开发既包括潜在或现实旅游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和发展、旅游资源所在地经济和民生的综合发展,从而促使本地区经济又快又稳的持续发展。历史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主体,是民族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族历史文化与旅游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民族历史文化和旅游如同一对孪生兄弟,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历史文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具有顶梁柱的作用,在旅游发展活动进一步扩展当中充当内核。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很好的地方来解读:如西安,作为十六朝古都,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当地利用西安独有的历史文化来发展旅游,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的游客,并很好的将其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在传承当地历史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当地gdp的发展,并形成了产业链。因此,旅游是传承历史文化思想价值的最佳载体,旅游用其强大的文化传播作用将中国有价值的思想传播弘扬开来,让其独有的历史文化思想在全世界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四、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一)丰富我国的旅游资源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世界上都没有简单地把自然文化与和历史文化分开看待,人文资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资源也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我国众多的旅游资源中的自然景观,都可以和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我国古代的文人志士,他们有的是游玩、领略我国的大好河山,有的是把自身的怀才不遇寄情于山水之间,有的是为自身独立人格的发展,都在游览我国的自然山水景观时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诗词歌赋,不仅对我国的文学著作有重要的影响,更赋予了自然山水更多的人文色彩,仿佛给予了山水灵魂。这些散发着中国传统思想的人文景观无不成为中国自然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与旅游活动互动发展

首先,在初期的旅游发展中,民族历史文化资源起着基础保障作用,它们往往在旅游吸引物中起着核心作用,是当地旅游业在竞争中是否能够得以发展、继续成长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在旅游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是否能够促使当地其他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得以发现和保护,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的重要屏障。

(三)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经济借文化发展,文化借经济传播”,往往是许多地方发展旅游的最初想法,这也恰恰说明旅游发展能够促使经济增长,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与其它地区的差距,提高居民收入。

第一,区域性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择业、就业机会。旅游业不仅是服务业,更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发展中,许多工作都必须靠人力手工操作,需要依靠人力资源,因此需要大量劳动力。第二,可以增加地方性税收和提高当地经济收入。旅游消费穿插在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中,从而形成了一种外来的“经济注入”促进了经济增长。

(四)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历史文化资源会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是旅游的核心。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抱有对中国古文化的好奇前往目的地旅游。游客到了当地自然会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选择吃住、出行、旅游、娱乐、购物等活动,所以必然会助力当地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篇4

关键词:异地集锦策略;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050-02

异地集锦策略的运用,注重传统文化的内涵,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适当进行转化,注重游客的参与,使游客真正体会到“精品的魅力”。其最终目的是要吸引游客到贵州布依村寨来旅游,带动贵州布依村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这种策略的运用本身就是一次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通过在布依文化原生地以外的地方建筑村寨,在村寨内展示贵州布依传统文化,达到吸引游客前来了解并体验布依文化的目的。

1 异地集锦策略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开发的方法论意义

1.1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开发异地集锦策略的主导思路

1.1.1 强调文化性

旅游业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产业,无论就其“形”,还是“神”,只有体现出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民族村寨是反映民族生活、民族历史传统的载体,村寨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经过了千百年的代代传承,具有古朴、纯真、神秘的吸引力,能引发旅游者对远古的无限联想追思,轻易的就能震动人们心灵最深处的柔软与人们产生共鸣。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性和古朴性。

因此,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开发的异地集锦策略需要强调的是,异应避免民族村寨的都市味,造成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资源被矫饰的不伦不类。应突出民族村寨乡土性和古朴性的文化特点,深层次地挖掘民族村寨的文化内涵,坚持高品质的开发,开发具有进步意义的民族村寨文化现象,防止开发中的低品味和“庸俗化”倾向。

1.1.2 注重参与性

从目前旅游市场消费的发展进程来看,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只是观光式的旅游,而更加注重在旅游地参加有趣的旅游活动,以亲身体验民族文化带来的奇特感受,丰富阅历,开阔视野,并从中得到乐趣。因此尽管是异地集锦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品,也应可以让旅游者去感受浓郁的特色民族风情,可以居住特色民居,品尝民间食品,与少数民族演员一起唱歌、跳舞,进行节庆狂欢,达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目的。

1.1.3 复合性开发

复合性开发就是将不同的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进行开发。这样既可以丰富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品的内容,又可以使不同的旅游资源之间互壮声色,提高知名度。如可以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或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达到复合性开发的目的。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中加入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古迹的游览,一方面,它可以弥补某些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资源数量不足、质量较低的缺憾;另一方面,也可满足旅游者的多样性旅游需求。而且,这种复合性开发很容易造就质量好、规模大的品牌性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品味。

1.2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开发的异地集锦对象

(1)对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建筑及自然环境进行移植,建造一个集锦式的民族村寨。

民族村寨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是要把原生地的村寨照搬过去,而是要把村寨内的特色物质构建元素,如民居建筑、村寨自然环境等,移植到原生地以外的地方,重新构造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集锦式的民族村寨,村寨内一般要集中众多原生村寨内的特色元素。比如,要对贵州布依村寨文化进行异地集锦,集锦后的布依村寨需要包含镇宁石头寨的石板房建筑,以及黔西南洲贞丰必克寨的吊脚楼等。此外,还包括一些民居建筑内的生活小品的集锦,以及一些民族文化符号建筑等,以丰富村寨的审美空间。

(2)在村寨内开展各种民族文化活动。

在村寨内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是对民族文化中的精神元素的集锦,很多少数民族,如贵州布依族,由于分布相对分散,每个村寨都有其特殊的民族文化活动,因此,在异地集锦时,就需要对这些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进行异地集锦。具体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的内容有以下几类:艺术观赏类、运动游戏类和休闲娱乐类等,在实际操作中应综合考虑,要充分突出新颖性、文化性、艺术性、参与性、高品位,使景区的民族文化节庆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3 村寨文化异地集锦的市场定位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异地集锦的选址一般是靠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大中型城市人口密度大,旅游市场支持强。

1.3.1 旅游者的时间和空间分析

我国虽是多民族聚集的国家,但少数民族的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且多居住在交通不很便利的贵州边远山区。现代旅游者的工作、生活节奏快,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感受民族村寨的魅力,他们企盼着在有限的时间内,少走路程,尽可能多地观赏到民俗文化景观,民俗文化村便应运而生了。基于“源于生活、别于生活”的原则,将民俗旅游资源移动和仿制,把某一时期或某一区域的民俗文化,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风格加以集中反映,仿制出真、仿制出美、仿制出情趣。村寨民居依照原样、按比例修建,将当地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宗教礼仪、音乐舞蹈等典型的民俗汇入一村,村寨建筑与修建地的自然环境和谐融洽,民俗文化神形合一,帮助旅游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领略到民俗文化的精华。游客在村内不仅能欣赏到少数民族著名的民族景观,还能参与其中,与少数民族的“居民”们同欢乐,还可以参与到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可以感受,可以交流,进入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贵州布依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根据以上分析,是具备实施文化异地集锦的旅游市场的。

1.3.2 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场指向

由于一般是把民族文化集锦到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所以就决定了这种旅游开发方式具有很强的目标市场指向,客源群体的特征也比较明确:

篇5

(一)符号学理论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科学,即“符号学是系统地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学问”。现代符号学思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另一个是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他们几乎是在同时期提出了“符号的科学”这一概念,被视为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索绪尔认为,符号(sign)就是“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的结合体,“能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是符号的内容,也就是符号传达的思想情感或者意义。皮尔斯则丰富了符号的含义,强调一个“能指”之所以能够和一个“所指”结合成为符号,就是因为两者存在着一个结合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意指(signification)”。所谓意指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方式或行为过程,即更深层次上的意义。符号学理论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化自然赋予事物文化意义,人创造了符号,同时又在使用符号进行社会交往,创造新文化。可见,人的思维和行为都具有符号特征,符号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媒介和工具。

(二)旅游文化景观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视角,旅游文化景观涉及“符号”的意义,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受当地社群、旅游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旅游者群体共同影响而形成的,经由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功能,能够满足旅游者“符号”体验和旅游地“符号”营销。对其内涵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旅游文化景观在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符号意义的形成,但是其符号意义从来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强调旅游活动的实践性是非常重要的,正是旅游活动中的参与者,不断赋予了文化景观新的意义。同时,意义的形成并不仅仅是个体性的,它是不同文化群体所构建的多层意义。另外,在不同历史时期,新层次的意义会随着旅游参与者社会互动而产生,并得以交流,从而呈现一种螺旋式的意义循环。[2]其次,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生产、交流、理解和消费,涉及两个密切相关的过程:第一个过程涉及旅游者主体赋予旅游文化景观以符号意义;第二个过程涉及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共享与传播。正是通过这两个过程,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意义得以建构和解构。最后,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意义不是自然形成的,其意义的背后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旅游者在旅游中不断追寻各种符号及符号意义,旅游景观所在地相关者(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社群)也正是通过符号象征实践,赋予旅游文化景观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意义。

二、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和消费

旅游文化景观具有旅游目的地的民族、历史等文化色彩,它以符号为基础,通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功能表达着实体背后的意义。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于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直接关系到旅游文化景观的营销成效。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并不仅仅是对景观实物的感官感受,更多的是通过“符号”体验获得满足感。当代旅游者不只是注重对旅游景观实体的消费体验,更多的是想通过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消费,体现旅游者本身的价值追求、审美追求、个性特征、社会地位等。为迎合旅游者的符号消费,旅游经营管理者必须针对旅游文化景观进行“符号”的建构,通过符号的表征实践,赋予旅游文化景观一种“符号价值”,唤起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符号”的追求,将旅游者所追求的符号价值与旅游文化景观所表征的符号价值有机的结合,促进旅游活动的开展。

(一)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

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本质上是旅游相关者对旅游文化景观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符号意指过程、编码过程和神圣化过程。旅游文化景观不再是具有独特地理空间结构的单元,它还反映着人与环境、游客与景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者在消费物品的实用价值时,也在不断地追求着对物品符号价值的消费。为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意愿,旅游文化景观势必走向“符号化”的生产过程。因此,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生产要求突出“符号”特征以及其象征意义,让旅游者在接触旅游文化景观的同时进行符号的解读。

(二)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消费

现代消费社会不再是一个产品和物的世界,它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王国。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已由传统的对商品的实用性(即物的价值)的关注,逐步转移到更多地关注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也是一种符号消费方式。旅游者在对旅游文化景观体验的过程中,既制造着符号和旅游文化景观之间的联系,又在找寻符号与旅游文化景观之间的联系。一方面,通过对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解读,旅游者个体既能够获得审美享受和增长见识,也能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和实现自我,同时也体现着旅游消费者的个人品味、生活风格、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社会地位等。另一方面,旅游者群体游览旅游文化景观,并不完全是为了满足视觉感官的享受,而是通过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的消费达到民族感情、文化模式、思想价值观念等的认同,引起群体的共鸣,从而促进精神上的愉悦,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营销途径

(一)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营造

符号是一种不可视东西的可视标记,它是对不可言说东西的一种类推,超越了现实关系及话语权力,体现并提供了情感与思想。[3]昆明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直持续发挥着名城的效应。昆明市五华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必要加强景观符号构建,彰显景观符号的象征意义。首先,文化景观的符号建构可以通过专家评价,确立景观“标志”,并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宣传,使旅游文化景观有别于其他的景观,进而建立“标志”与特定“意义”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可以通过专家对五华区旅游文化景观资源的评审,找到最能代表历史文化名城昆明的文化景观,作为春城的符号象征,更好地展现昆明“春城”的历史沧桑、多彩文化,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认知春城的自然、人文、民族、历史、生态面貌。其次,通过场景再现、舞台设计等方式创设情境,营造旅游氛围,扩大旅游文化景观的市场感召力,满足旅游消费者的“符号”追求。[4]例如,让旅游者参观西南联大旧址,通过场景再现和舞台来展现,把旅游者带入峥嵘岁月的年代,让旅游者身历其境,体验刚毅坚卓、爱国精神、自由与民主、团结精神、苦干实干的西南联大精神。将这种精神上升到符号表征,把它作为鼓舞人们奋斗的精神支柱。最后,文化是生产符号价值的原材料,旅游文化景观的文化内核具有真实性的符号价值,应该深度挖掘旅游景观表征的符号价值。充分调查旅游者所追求的符号价值,找出旅游者所追求的符号价值,对旅游者关注的文化象征意义、身份地位、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微观细化,深入开展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建设。例如,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昆明五华区旅游者符号需求,展现五华区旅游文化景观构建的符号象征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彩文化精神底蕴等,加深旅游者对春城昆明的印象。

(二)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整合

人们若是前往某一旅游地进行游览参观,他们所要看的并不是这个区域,而是这一地域上的一系列组合要素。[4]虽然每个单一的旅游文化景观都是一个单独景观符号,但它需要一个信息从(markers)共同指涉对象,即各个符号信息聚拢在一起构成旅游文化景观所在的区域符号特征,否则这样一个符号信息对旅游者而言就毫无意义。因此,信息与信息所指涉的目标应该同时赋予一个旅游景物以意义。通过要素的组合形成特有的旅游文化景观符号意义,更好地表达旅游文化景观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底蕴。例如,西南联大旧址、“一二•一”革命遗址孕育着爱国精神,故居、闻一多故居等历史名人住所传承着联大的坚毅精神,圆通寺、大德寺等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圆通山、五华山、翠湖公园彰显着人文色彩,见证着城市的沧桑和文化变迁的轨迹……旅游者来到昆明市五华区观看到的并不是五华区,而是极具代表性的西南联大旧址、“一二•一”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圆通寺和翠湖公园等文化景观所构成的景观群。通过把分散的历史文化遗产整合成一个规模较大的整体,它所产生的景观符号价值意义,远远超过分散个体所产生的符号效应的总和。昆明五华区资源要素整合,能够使得旅游文化景观按照特色形成“符号”表征,提升符号品牌效应,能够更充分地展现景观符号的价值,满足旅游者对旅游“符号”象征意义的追求。

(三)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化营销

符号营销随符号消费而产生,旨在某种产品与意义之间建立特定的联系,以意义上的差异性作为区别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基本手段,同时借助意义对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精神需求的作用来实现对消费欲望的刺激,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5]旅游商品在被作为一个符号进行消费时,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以及其他社会人文因素来计价的,旅游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现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品味等。基于符号价值进行符号化营销,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旅游产品的营销传播活动,寻找旅游产品中可见(能指)部分与不可见(意义)部分的联系,并且找到实现旅游产品的“能指”与“所指”有效连接的途径。例如,针对昆明五华区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营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在昆明市五华区充满着很多的历史故事,这里是革命的圣地、是多元文化共融的地方,通过将旅游符号与历史事件链接,再现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生态的旅游胜地,让游客了解昆明,认识昆明五华区,使旅游者的符号追求得以实现。(2)通过传媒平台,进行符号渗透。对于昆明五华区景观符号的营销,应该利用种种手段,充分调动旅游者所关注的文化意义、目标价值、观念意识、理想等旅游文化景观价值,千方百计地为旅游者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感受,努力把五华区文化景观的文化、审美、自我实现等精神价值融为一体,在广告宣传中注重品格与人性化意义(个性、爱护、忠诚、责任),社会意义(关系、地位、价值、贡献、声望)以及历史意义(民族风格、多元文化、爱国精神)的传播。(3)充分利用旅游消费者的文化倾向。旅游产品营销者应该利用旅游消费者形成的文化倾向,使其与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联系起来,以文化作为舞台,把旅游文化景观的符号意义渗透到旅游者内心,驱动旅游者的符号消费。例如,昆明五华区每年在圆通山举行樱花文化旅游节,实现旅游符号与春城滇文化的互动,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消费者营造差异性的文化氛围,满足不同旅游消费群体的符号追求。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 旅游;功利主义;异化;人文关怀。

收稿日期:2006-4-22

作者简介:孙天胜(1956-),男,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 文地理和旅游文化。曹诗图(1954-),男,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旅 游开发和人文地理。

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open-door policy, tourism has been develop ing vigorously in china. however, the deviation in conception and guidance of to urism development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utilitarian turn, and tourism is witne ssing obvious dissimilation. this paper inspected and analyzed this turn, made adetailed enquiry into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ourism, and cried for more compr ehensive research of the mainstays of tourism, and solicitude of human culture i n tourism researches.

key words:tourism, utilitarianism, dissimilation, solicitudeof human cultureお

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近二十多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国已有二十多个省、 市、自治区把旅游业确立为自己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可在这股全民办旅游的热 潮中,旅游的功利主义倾向正在日趋严重。既表现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也表现在旅 游者的旅游行为上,还表现在旅游的学术研究和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上。这种倾向的出现, 不仅对作为物质层面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破坏,还对作为精神层面的民间文化、地域文 化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损毁和伤害。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倾向进行全面检视和对旅游本质属性 的深层追问,提出对旅游者作全面研究和对旅游研究加强人文关怀的观点,期望引起广泛的 社会关注。

一、检视旅游的功利主义倾向

旅游的功利化倾向非自今日始,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步步演变而来的。当李白、杜甫 徜徉在唐朝的山水中时,当王士性、徐霞客在明代的烟霞中行行止止之际,很少有人具备旅 游经营的商业头脑。再往后,不必说由清代至民国,就是解放后的头三十年间,我们还一直 把旅游并入在接待工作之中。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对于旅游业究竟是属于“经济性的文 化产业”还是属于“文化性的经济产业”这一问题,还有过一段时间的激烈争鸣。在近二十 多年的旅游发展热潮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的指导,我们在旅游发展导向上出现了 一些偏差,特别是由于金钱的驱使,导致旅游的功利主义倾向日益严重,旅游已经出现明显 的异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

1.资源开发的功利化

旅游开发的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在地方领导和旅游开发者那里,往往只盯着旅游开发可能 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消极影响视而不见。许多地方的官员都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 ,纯粹是出于经济的目的,企图用旅游业这根脆弱的纤绳拉动gdp这只大船,结果使旅游业 不堪经济和环境的重压,旅游业的社会文化功能丧失殆尽。一些官员和学者甚至裸地讲 :“什么是旅游?旅游就是想办法让游客从腰包里把钱掏干净,旅游的本质是经济消费。” 诚然,旅游开发搞得好了,的确能给社会带来这些益处。但是,当千千万万个领导者和开发 者只盯着金钱和gdp的时候,功利主义也就因之膨胀,旅游开发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就日甚, 旅游的异化现象也就随之而出现了。不少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已由“传家宝”异化成为“摇 钱树”,错位开发、破坏性开发现象严重。许多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旅游发展已经带来 许多严重问题,如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文物损坏、恶性竞争、欺诈游客等等。 至于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被旅游异化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不少已经背离了旅游的宗旨和本 质。在旅游业辉煌的成绩背后隐藏着沉重的代价。

这些年,我国旅游开发中有太多失败的案例。一些旅游景区(点)的开发,事先没有进行深 入的资源调查与认真的市场分析,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急功近利,过度盲目开发,甚至热 衷于房地产炒卖,结果造成人满为患、“房满为患”,使风景区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和文化价 值。一些旅游景区的城市化、公园化、商业化倾向严重,导致旅游景点特色丧失,旅游质量 下降,最终产品开发失败。泰山建索道,周庄建公路,三游洞建蹦极等破坏性开发现象屡见 不鲜[1]。张家界一方面为撤出景区的几十家宾馆饭店耗资近3亿元,一方面耗资1. 2亿元的天梯却又在争议声中运行。至于一厢情愿地为追求政绩而大量兴建人造景观或主题 公园,将数百万数千万元人民币“打水漂”的事例比比皆是。

近年来,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有些地方政府把一些旅游胜地、文化遗产出售给富商和大公 司,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和企业也计划出资购买风景名胜区来经营。这些富商和大公司很 多根本不考虑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短期行为严重,甚至敲骨吸髓地耗竭资源、榨取利润 。这种用历史胜地、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为政府和私人赢利赚钱,供人们尤其是富人们短期 休闲享受之用,而不顾对整体环境的破坏及子孙后代长久利益的态度,表现出十足的功利主 义和个人享乐主义。中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最多的欠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短视 和功利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

一位同济大学的学者痛心地说:“近些年以来,中国文化遗产遭受全面的根本的破坏(包括 旅游开发、房地产等各种经济开发的破坏),甚至超过时期。只是破坏了一些器物 ,而近些年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根本性的(如古城、古镇、古寺、名人故居等)。”如 果说,对于文化遗产的破坏,改革开放前二十多年是因为愚昧无知的话,改革开放后二十多 年则是出于金钱、功利的驱使。

2.旅游者行为的功利化

旅游本应是一种潇洒的、诗意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种种社会局限和人生局限,许多人出游 时带有很强的功利心。习惯于用实利的心态来看待自然,看待人文景观。每到一地,要么疯 狂购物、频繁照相,要么大肆消费,以奢侈、享乐为荣,而对美丽的自然风景和蕴含深厚文 化的人文景观却淡然视之,缺乏深刻的心灵关照和精神体验,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审美情 怀。他们仍沉浸于实利人的角色,没有从日常俗务中跳出,去和大自然作真实的亲近与对话 。追本溯源,一方面是由于功利社会对人的异化;另一方面,也是人对于在自然中超越世俗 的精神境界缺乏自觉,忽视了在游程中充盈自己精神世界的价值和意义,甘愿在名缰利索中 打滚。于是,盲目追求肉体享乐的“消费主义”现象也就与旅游共生了。旅游不再是对远方 的向往,不再是与自然交流的期盼,不再是与历史人文对话的渴求,而是蜕化成了一场对他 乡景观和物质尽情消费的盛宴[2]。对于时下的许多旅游者来讲,旅游的文化功能 、教育功能、精神消费功能正在日益丧失,经济消费、物质消费功能正在日益强化。3.新闻媒体的功利主义

新闻媒体的功利主义具体表现在对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的盲目鼓吹,对开发可能和已经带来 的负面效应视而不见,甚至有意掩饰。许多新闻记者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诚实做人的行为 准则,在宣传上一味投地方官员所好,无视开发带来的问题,闭着眼睛瞎编乱吹。他们还跟 在某些游客后面,投其所好地鼓吹旅游的享乐主义,而未能给游客以适宜的文化引导和消费 引导。我们阅读这些文章时的感觉,就好似全社会已经进入了旅游的享乐主义时代。他们轻 松地关注旅游的“事功”,而对游客的心灵不去作深刻的照会。

4.旅游研究中的功利现象

学术研究中的功利主义,这些年来尤为突出。首先,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旅游 经营、旅游开发等旅游经济领域,而很少有人愿意去关注旅游的主体,关注旅游者的心灵世 界,关注文化这个旅游的灵魂,关注旅游在人的精神境界超越中的作用。即便有少得可怜的 关于旅游文化、游客心理的研究,也是在瞄着游客口袋里的钞票。十有八九的文章与经济效 益有关,与产值的增长和经营的利润有关。人们对旅游文化研究和具有人文关怀意识的文章 少有感兴趣,甚至对科学的旅游发展观、旅游哲学这样切关宏旨的问题的研究不屑一顾,缺 乏宽宏胸怀与人文精神,盲目崇拜实证分析,学术争鸣的空气普遍缺乏。我们的思想观念确 实需要更新,兴奋点需要转移。我们的学术刊物应该对旅游研究的方向予以正确的引导。

其次,在学术研究中旅游泛化(去中心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似乎所有的异地活动现象都可 称之为旅游,随之而来的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会务旅游、政治旅游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的“xx旅游”新概念层出不穷。试问,商务旅游究竟是“商务”还是“旅游”?很显然,在 这个概念的真正涵义中“商务”是主体,“旅游”只是一种附带行为(而在商务旅游这个名 词的偏正结构中,“商务”是修饰“旅游”的,旅游应是主体。可见,商务旅游在概念上存 在严重的逻辑矛盾)。依此类推,会展旅游、会务旅游、政治旅游等均可作如是解。有些旅 游研究已经到了主次不分、本末倒置、逻辑混乱的荒唐地步。旅游学科的概念不清,研究对 象不明,已经明显制约着旅游研究的健康发展。不少学者把到异地活动(包括经商、赚钱和 谋生等职业性活动)都看成旅游,所谓“旅游无限化”、“旅游资源无限化”、“旅游概念 无限化”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要知道,旅游的本质是“消遣和审美的愉悦体验”,是一 种非功利的行为,更是一种非谋利非职业的行为。离开了“消遣和审美”,离开了“文化” ,两眼只盯着功利,还谈什么真正的旅游?

再有,旅游研究一直有一种“趋热倾向”,谢彦君教授认为,很多做旅游研究的人,都有一 种跟不上步伐的感觉。中国的旅游研究容易形成热点,而且热点的形成往往是“政府主导” 的,而不是学术界自然生成的。所以,检视这二十多年的旅游学术研究轨迹就会发现,中国 的旅游学术研究一直被政府牵着鼻子走。不管是生态旅游浪潮,还是假日经济现象,乃至sa rs的影响,学术界都未能有预见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上的学术贡献。这反 映了学术界在研究取向上的不成熟,喜欢跟风,凑热闹,缺乏对所研究的领域进行深入发掘 的热情和动力[3]。旅游学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学格”)。按上述这种功 利、浮躁 的研究趋势发展下去,旅游学在中国学术界恐怕永远很难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更难以在 学术研究的理论高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作真正的对话和交流。

还有,最新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至今还没有旅游学的位置,与旅游相关的类 目只有“f59旅游经济”。面对越来越丰富的旅游文献,图书馆分类人员顾不上“依文献的 学科内容归类”这一基本原则,无可奈何牵强附会地将它们一股脑儿全塞进“f59旅游经济 ”中去。致使明明没有什么经济内涵的诸如《旅游文化学》、《山水美学》、《旅游心理学 》、《旅游法》等等图书统统归于旅游经济类。美学也好,文化学也好,心理学也好,只要 冠以“旅游”二字,都得依附于“经济”之下。尽管旅游学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新兴学 科,但它毕竟已被大多中外学者认同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属性上看,旅游学是一门综合 性的社会科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除了它本身特定内容外,它至少涉及人类学、社会学、 经济学、文化学、地理学等。如果仅把它定位在经济学范畴内,显然是以偏概全,以目代纲 。在现有的学科分类体系中,没有“旅游学”,而只有“管理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旅游 管理(二级学科)”,这样的分类模式,完全不适应或者说限制和影响了旅游学的发展。在 我国旅游专业学科目录中至今没有“旅游学”这个一级学科名称,只有“旅游经济”这个二 级学科名称。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前几年编印的《旅游经济》和现在编印的《旅 游管理》,就包罗旅游学所涉及的全部学科。有些文章连标题都明明白白说是研究旅游文化 的,就因为没有“旅游学”这个包容性类目,只好委屈于“旅游经济”或“旅游管理”之下 。实施这种以“旅游经济”或“旅游管理”取代“旅游学”的图书分类法,是一种极不严肃 又不科学的学术态度,它把旅游的社会性、文化性全部抽空,极容易给人以“旅游即经济” 的观念误导,显示了旅游的功利主义观念在社会各领域影响之深远[4]。

二、追问旅游的本质属性

人们为什么乐于出门远游呢?因为人在旅途中处于一种“在而不在的存在”,使人能得到精 神上的解脱。人的存在不同于其他生物,人要在存在过程中显出自我。人的自我具有各种可 能性,必须在具体的行为过程中方能显其本质。可是人既然活在这个世间,就会被此世的烦 琐界定,人往往处在种种桎梏中,削弱了人生中的种种可能性,因而忧烦不已。人在社会生 活中,要受到生产过程、经济关系、制度、秩序、义务、身份与阶层系统乃至于习俗、习惯 和环境氛围的局限。处于这种局限之中,人会受到压抑,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但出游在外 ,情况就不同了,游者不定在某处,也不规定自己,所以具有游戏的性质[5]。原 有的一切羁绊都远去了,生命获得了超越性的解脱。人存在的最大目的在于追求生命的自由 ,而以消遣、审美为主要属性的旅游则是追求生命自由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最好方式。

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国自古即有休闲的传统,古籍中因而留下了丰富 的休闲文化的记载。从老子、孔子到司马迁,从谢灵运、陶渊明到李白,尤其明代中后期的 士人群体,几乎所有的古代诗人、作家都研究或描写过休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些意境,无不与休闲 、消遣、审美有关。在众多的休闲方式中,旅游无疑是重要的一类。如果说在古代这只是少 数达官贵人的特权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中已是相当普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休闲方式。中 国自古便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化传统,旅游,对于成就一个人有价值的人生,具 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传统观念认为劳动是人的必需,其实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最终目的乃是为了让人有 更多的闲暇时间。人类的艺术,人类的精神创造都是在闲暇中产生的。所以“闲暇”是生产 的根本目的之一。闲暇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 找生命的意义。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由于它 的性质和特点,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休闲文化产业中的龙头。

其实,旅游真的是一项产业吗?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似乎有些可笑,每天充斥于耳边的 关于“旅游业”的习惯性说法,已让我们几乎丧失了反思与批判的能力。其实,你若认真思 考便会发现,旅游与一个产业的定义之间是那样遥远(这需要专门讨论,兹不赘述)。美国 学者托马斯・李・戴维森就旗帜鲜明地说:“我认为,把旅游定义为产业是不正确的。而且 这一定义有损于旅游的真实状况。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发电机, 同时又是一种社会力量。旅游绝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旅游更像是一个影响许多产业的‘部门 ’。……为了支持旅游的合理增长与发展,我们的眼界应当更加广阔”[6]。许多 人想把旅游说成是一个产业,是想因此对自己、对自己的工作事业有好处,以便让其工作成 就为社会所承认。其实,即便我们不称旅游为产业,社会也不会因此否认为此而工作的人们 的价值,只不过不是用很具体的金钱数字来衡量罢了。而全面的衡量,又恰恰是旅游本质意 义的复归。比如,当社会不再用更高的旅游收入的数字来期望国家旅游局和地方旅游部门的 时候,他们才会以更多的精力来关心经济以外的东西,关心旅游的本质、旅游的真谛以及旅 游者的方方面面。

三、呼唤对旅游主体的全面研究,提倡旅游学研究的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旅游更关心的是消费,而不是消费者;是消费者的钱袋,而不是消费者的心灵。 社会上的庸俗见解是,只要“旅游业”赚了更多的钱,旅游的终极意义就实现了,一切就都 大功告成了。

消费者,也即旅游主体在旅游中无疑具有最为重要的地位。这个重要,首先体现在人对自己 生命方式的选择,体现在人对日常生活和寻常意义的超越。社会的发展毕竟是以人的发展为 向度的,而不是以世俗的财富的无尽积累为目的。旅游,完全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成为使人更好地成其为人(人的全面发展)的“助推器”。因为生命不是占有得越多越 好,生命的价值,生活的质量是由生命的内在体验的丰富程度决定的。人最终是通过他的日 常生活来展示他生命的超越的,因此有关旅游的研究,“旅游者”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应 该通过旅游让人更像人,而不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尽可能地把它们手里的钱都聚拢到“ 旅游业”这个大口袋里来。科学的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这个“人”主要是旅游(消费)者 ,旅游研究应该真正体现以旅游者为本的研究思想,而不是仅仅服务于经营者利润的增长。

如果说,旅游收入只是一种短暂的经济现象,那么,无疑可以断言,旅游所带来的社会文化 效应将悠久绵长。它对人自身,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意义深远。从大处来讲,当今时代 ,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促进和平与理解的巨大力量(例如,旅游已成为时下巴勒斯坦与以色列 和解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之一)。当人们周游世界,学会互相认识、理解和欣赏其他人群的个 性时,可以很好地促进世界和平的氛围。因为人们在旅游中通过文化交流就会实现对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的理解和欣赏,就会对异域的人群抱有一种平等的宽容的态度,从而避免许多文 化的冲突。这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祉。因此,旅游通过文化交流带来 的益处与旅游收入相比,很可能就像森林的生态效益与其直接的经济效益相比一样,是它的 几倍乃至十几倍。世界旅游组织1998年在温哥华召开的第一届全球大会上认为,旅游有潜力 成为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规模最大的活动。因为旅游涉及的是人,涉及他们的文化、经济 、传统、遗产和,旅游提供的接触机会,使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成 为可能。这种对旅游的超越功利的认识,值得中国旅游界深入体味。从小处来看,旅游者作 为个体的生命,他从旅游中得到的东西,应该是一种大营养。大营养从来都温都缓,甚至若 无所补。那些旅行中的收获,在喧嚣之后,会悄悄地化成他们伸延的精神境界。让他们更能 够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

放眼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并不将旅游发展首先视为经济利益,而更主要是为了提高公民的生 活质量和整体素质,创造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国家能够将 旅游、休闲与社会公益事业有机结合。他们的旅游学术研究,主要不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而 更多的是从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或行为科学的角度来进行的,真正体现了“以 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意识。我们的旅游科学研究导向应该深刻反思并有所转变,多去关注旅 游的价值、意义和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服务于产值的增长和利润的增加;多注意从哲学的 层次和人类学的角度思考和研究旅游的“元”问题(如旅游的原因、目的、本质、价值观、 人文关怀等),从本质和源头上解决旅游的功利主义倾向和旅游的异化问题[7]。

当代旅游的功利主义自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现代文明加剧了人的异 化,加剧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加剧了功利主义的极端化[8]。使得当 今社会人心浮躁,物欲横行,许多人把追逐实利作为人生第一要务,已然忘却了生命的本来 意义。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讨论可能具有理想主义的悲剧色彩。“知其不可而为 之,必也狂狷乎?”。我们期待着积极的回应。

注释:

[1] 曹诗图,袁本华.论文化与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3(3):405-408.

[2] 孙天胜,邹成效.旅游与人的精神世界[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3):45-47.

[3] 谢彦君.旅游与接待业研究中国与国外的比较――兼论中国旅游学科的成熟度[j]. 旅游学刊 ,2003(5):23.

[4] 汤甲荣.《中图法》旅游学科列类质疑[j].图书馆,2001(5):41-42.

[5] 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73-176.

[6] 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37.

篇7

【摘要】在旅游业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部门乃至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想的形式,已在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开发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形式,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对于避免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的业内人士、学者们定义了生态旅游,并研究指出必须依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资源长期培育生态旅游,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倡导生态旅游的观念。本文在原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基础上对其定义进一步地探讨,并对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加以分析。

【关键词】生态旅游定义经济意义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再定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hetzer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环境冲击最小化(minimumenvironmentalimpacts)、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minimumculturalimpacts)、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maximumeconomicbenefitstohostcountry)、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maximumrecreationsatisfaction)(miller,1993)。

ziffer(1989)从当地社会参与出发,认为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与观光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区能适当地行销、设定旅游规范与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与环境品质。

世界银行环境保护署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山禾,2004)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山禾,2004)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马聪玲,2002)。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如"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1、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2、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3、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探讨

从以上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旅游资源与景观环境,人文资源紧密相关。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地理学者kirk(1951)即指出:在被人类感知之时,环境被赋予了形状、内聚力与意义的整体,一旦意义被赋予后,便会代代相传(johnston,1986)。近期研究指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o.sauer(1925)所关注的物质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异义,例如象征(symbolic)或美学面向等隐喻的景观概念陆续被学者们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在景观描绘及意义赋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具有选择性对景观观赏行为作出分析。景观是人类周遭可见的实体环境,也是一种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为人类保护它的理由,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意义。

(一)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三)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of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与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四)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而成为安定的自然环境。

(五)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直接、间接和交叉影响。直接影响反映在单个旅游者会由于生态旅游环境和行为支出增加,而间接影响体现为提高其它的旅游消费行为,交叉影响是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如"口碑效应"等潜在影响。生态旅游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不断地促进区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可以使社会分工达到合理化,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正如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秘书长艾杜阿尔多·佩德罗斯在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旅游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尤为显著。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腾认为,私有企业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除盈利外,还要保护环境,取得社区的支持。同时,厄瓜多尔学者奥斯瓦尔多·马吉奥研究得出一颗50年古树发挥生产氧气、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为动物构建家园等作用,其价值为19万美元的结论。可见,生态旅游构筑的价值链不仅仅是现实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潜在的,长期的(聂晓民,2004)。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当我们追溯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人类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在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景区景点,应采取开发单一旅游线路、不要过多地搞人工建筑、限制游客数量、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发展旅游业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遵循自然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开发资源、增加当地收入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马聪玲.[2002].《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z],

篇8

关键词:旅游吸引物; 标志符号; 文化符号; 群体符号

自从maccannell(麦肯奈尔)等人关于旅游符号学的开创性研究以来,peirce(1934)的一般符号学一直是现代旅游符号学研究的主要指导理论。peirce的符号学理论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突出反映了符号的认知属性(郭鸿,2008)。在其理论基础之上,maccannell(1999)认为,标志(marker)、景物(sight)和旅游者(tourist)构成了旅游吸引物符号。maccannell(1999)的旅游符号学中的标志是关于景观的信息,实际上也是旅游者对景物进行认知活动的媒介。受到maccannell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的影响,当前旅游符号学研究涉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与旅游者认知过程联系密切的旅游营销、旅游传播和旅游者凝视等方面。

maccannell以历史战争地点、月球岩石展览等为例指出,标志常常是旅游者真正感兴趣的部分。然而,lau(2011)也提出了不同观点,他指出,在历史战争地点,旅游者真正感兴趣的是真实历史事件,而不是关于该事件的信息(即旅游标志);旅游者对景物的访问可以从符号学角度加以概念化,但这时“能指”是景物本身,而“所指”则是真实历史事件。我们认为,lau的分析,实际上将旅游符号学研究从旅游吸引物的标志符号学引向了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学研究。罗兰·巴尔特(ronald barthes)运用费尔迪兰·德·索绪尔(saussure)的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分析服装、饮食、家具、建筑等各种文化现象,将符号学从语言领域延伸到了文化领域,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文化符号学体系。旅游吸引物是典型的文化现象,而罗兰·巴尔特的结构主义文化符号学构成了旅游符号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基础。

另外,旅游吸引物符号系统不仅包括个体意义上的标志符号形态、客体意义上的文化符号形态,还包括群体意义上的群体符号形态。根据兰德尔·科林斯(randall collins)的互动仪式链理论,通过成功的互动仪式,旅游吸引物成为旅游者的共同关注焦点,旅游者享有共同的情感状态,富含情感意义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或文化符号被投射到旅游者群体之上,从而转化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群体符号。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能够激发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情感能量和群体认同感,并一定程度上广泛影响旅游者的日常生活。

1 旅游吸引物符号的三种形态

hall(1980)曾运用编码与解码理论来分析电视文本(符号)。依据hall的编码与解码理论,旅游吸引物符号的3种形态(标志符号、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分别具有不同的编码者、编码元素、编码方式、解码者和解码方式(见表1):

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主要由旅游营销机构或传媒机构对旅游吸引物的信息进行抽取并编码而成,其解码主要借助于旅游者凝视过程;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理论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旅游营销、旅游传播和旅游者凝视等方面。

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主要由规划机构和设计机构收集、整合旅游资源(广义)并依据一定的文化主题编码形成,其解码主要借助于旅游者对其文化文本的解读与体验过程;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理论的应用领域主要为旅游体验(真实性)与旅游设计等方面。

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主要由导游、旅游者抽取旅游吸引物中情感符号(富含情感意义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或文化符号),并将之投射到旅游群体之上而形成,其解码则需借助于旅游群体之中的人际互动仪式;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理论的应用领域主要为旅游者情感管理、旅游者依恋系统等方面。

2 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及其研究展望

2.1 旅游吸引物的标志符号形态

maccannell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的“能指”为旅游标志(图片、题名、地图、商标、雕塑或其他关于旅游吸引物的信息),“所指”是景物(旅游吸引物本身)。maccannell的许多观点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强调了标志体验的重要性,且这种重要性往往超过景物体验本身。此观点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学者对旅游标志本身进行研究,如cohen(1989)对泰国北部山区部落旅游书面广告、地图、照片、小册子的研究,马秋芳等(2011)对中国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吸引了一些学者对旅游标志体验进行研究,如urry(1990)对旅游者凝视中符号现象的研究。

(2) 标志和景物可以相互转换。一方面,旅游标志可以转化为景物,解释了旅游标志体验为何重要;另一方面,景物可以转化为旅游目的地的标志,说明了核心吸引物的打造对旅游目的地宣传具有重要意义。

(3) 标志具有象征意义,如埃菲尔铁塔象征着巴黎。此观点表明了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的社会建构属性。

旅游标志,是旅游吸引物整体信息概括化和片面化的结果。从旅游者认知的角度看,旅游标志是旅游者对某一旅游吸引物内在感知的外化,而这种内在感知受到诸如本底印象、旅游营销、信息搜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于所受教育、生活方式、旅游经历等的不同,旅游者对同一旅游标志的理解从而可能大相径庭。maccannell(1999)强调了标志体验的重要性,“关注景物本身的行为会使游客对景物失望。……即使景物本身的确值得一看,游客也很可能漠视景物本身,却因为景物标志而激动。” 然而,旅游吸引物本身才是旅游标志的信息源头,如果旅游景物体验重要性丧失,就容易导致所谓旅游的“符号化”现象,即旅游符号的表象化(杨振之,邹积艺,2006)。

2.2 研究展望

echtner(1999)曾经对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研究给予展望:(1)目的地/旅游广告的符号学研究(广告商怎样对目的地进行表征);(2)旅游广告/潜在旅游者的符号学研究(潜在旅游者如何对这些表征进行解释);(3)目的地/潜在旅游者的符号学研究(目的地为旅游者提供什么样的符号消费经历)。

echtner的展望虽然涉及了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研究的诸多方面,但主要还是基于旅游营销的视角。然而,除了旅游营销外,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还涉及旅游目的地表征、旅游者凝视、旅游怀旧等多个领域。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存在多种形式(目的地表征、旅游企业广告、旅游者本底印象、旅游者凝视),且这些形式间存在着动态影响和反馈机制(见图1):

首先,如果要获得一定的宣传效果,旅游目的地需要对旅游吸引物进行表征,如旅游宣传图片,旅游目地的表征对旅游企业广告和潜在旅游者本底印象产生直接影响;其次,旅游企业广告和旅游者本底印象也对旅游目的地表征具有反馈作用,这种反馈,体现为旅游目的地从旅游企业广告和旅游者本底印象中吸收有效信息以丰富和优化目的地表征;最后,旅游目的地表征、旅游企业广告和旅游者本底印象(旅游怀旧)的综合作用促成了旅游者凝视行为,而旅游者凝视的结果又通过拍摄、游记或问卷等形式反馈前者。未来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研究可能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对其动态生成机制进行跨学科分析。

3 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及其研究展望

3.1 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形态

maccannell的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学为促进旅游营销、旅游传播以及旅游者凝视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其适用对象似乎主要为大众旅游者而非深度旅游者。只有那些在乎“到此一游”的大众旅游者才会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走马观花”式地搜寻旅游标志,拿出照相机拍下“经典影像”后匆匆继续下一段旅行。在旅游经历日益丰富的今天,深度旅游者已经逐渐取代大众旅游者成为主流,他们不再只关注主流媒体说了什么、经典教科书说了什么,而更关心那里有些什么。

关于深度旅游体验以及相应旅游吸引物设计的符号学研究则要借助于罗兰·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在费尔迪兰·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的基层上,罗兰·巴尔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文化符号学体系,《神话学》一书集中体现了罗兰·巴尔特运用符号学理论对自由式摔跤、电影、玩具等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成果(barthes,1984)。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学把旅游吸引物本身看成一个符号,着重研究其意义表达,这具有如下重要意义:第一,避免过度旅游“符号化”现象,而关注旅游吸引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研究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形成机制,指导旅游吸引物的设计;第三,揭示深度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体验。

3.1.1 双层表意结构

关于文化符号的能指,罗兰·巴尔特(2008 a)指出:“物体的能指当然是物质性单元,像所有记号系统的能指一样,如颜色、形态、属性、陪衬。”按照此观点,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能指”实际上就是其物质载体。文化符号学是一种意指符号学,即表意符号学,因而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所指”即是其文化意义。罗兰·巴尔特(2008b)认为,文化符号具有双层表意结构,即第一个符号系统(包括“能指”和“所指”)作为一个整体而成为第二个更大符号系统的“能指”或“所指”。将罗兰·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运用于旅游研究,可以发现,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也具有这样的双层表意结构(见图2):

第一个层面由旅游资源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构成,表达的是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前的本来意义;第二个层面上,旅游资源符号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系统的“能指”,表达旅游活动赋予的新意义(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所指”)(陈岗,黄震方,2010)。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被赋予的新意义通常是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主题,即旅游设计机构将各类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所依据的文化主题(如迪斯尼世界建设所依据的童话故事);其二是旅游者文化,体现为旅游者期待的某种心理或行为模式(如“真实的”自己或“家”的感觉)。

3.1.2 组合轴和系统轴

可将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看成由一系列子符号(如餐饮、住宿、交通、景点、购物、娱乐等)构成的符号系统。费尔迪兰·德·索绪尔(1980)指出,语言各项要素间的关系和差别都是在两个不同的范围内展开的,每个范围都会产生出一类的价值。罗兰·巴尔特把这两个范围定义为符号系统的组合轴和系统轴,并将其运用到服装、饮食、家具、建筑等文化现象的分析之中。以服装系统为例,罗兰·巴尔特(2008b)指出,服装符号的组合轴包括裙子、衬衣、背心、帽子等,而其系统轴则是指同一组合零件的选择集合,如帽子的选择集合包括无边女帽、女便帽、宽边女帽等。组合轴是表达一定意义的不同成分组合,而系统轴是结构上可以取代的成分(赵毅衡,2011)。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组合轴和系统轴的研究对于旅游吸引物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设计理念的不同,不同的组合轴与系统轴的纵横聚焦最终确定了具体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见表2):

通常,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组合轴的成分包括餐饮、住宿、交通、景点、购物以及娱乐等,这里,组合轴的每一个成分都包含一个系统轴,如餐饮系统轴的成分包括中餐、西餐、地方美食、酒水、茶道、咖啡等。某少数民族旅游可以选择地方美食、农家旅馆、畜力车、文化景点、地方特产及复合类娱乐活动组合成特定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

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系统轴与组合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变动的。如具有商务功能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系统的组合轴成分还应包括商务设施与服务,其餐饮系统轴还可以增加商务套餐、工作简餐等。对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组合轴和系统轴的全面分析,为旅游吸引物设计提供了备选方案集合。这种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历史经验或市场调研确定不同旅游者细分市场对哪些成分的组合元素、系统元素以及构成方式比较感兴趣,并指导旅游吸引物的设计。

3.2 研究展望

3.2.1 旅游体验(真实性)研究

具有双层表意结构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是其设计者在对旅游者期待的心理或行为模式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根据某一文化主题对旅游资源符号进行整合、加工后的产物,因而,旅游者对旅游吸引物的体验,包含了其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和旅游者期待的心理或行为模式的解读(见图3)。

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深度旅游者较为关心的旅游体验真实性问题(陈岗,2012)。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内化为旅游者评价旅游体验真实性的标准。依据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与旅游体验的关系,旅游体验真实性的研究可以从旅游资源本身的真实性(如文化遗产的客观真实性)、文化主题的真实性(如迪斯尼世界建设依据的迪斯尼童话的真实性)以及旅游者期待的心理或行为模式的真实性,如,存在主义真实性(wang,1999)、“定制化”的真实性(wang,2007)等方面加以探讨。

3.2.2 旅游吸引物设计符号学

费尔迪兰·德·索绪尔曾经将语言和言语区别开来,其中语言可以理解为言语规则,而言语则可以理解为具体化的语言。这一观点被罗兰·巴尔特运用到文化现象的分析中来,即文化符号系统(言语)由其不同子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语言)整合而成。如果将其运用到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分析中来,那么关于其系统构成的各种规则可看作是语言,而具体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系统)则可看做是言语。

运用语言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对旅游吸引物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为:第一,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语构学研究,着重探讨不同类型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系统的组合轴、系统轴以及构成规则;第二,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语义学研究,着重探讨各子符号的意义表达以及这些意义如何被整合在一起并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第三,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的语用学研究,着重探讨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如何满足旅游者的功能性需要。

4 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及其研究展望

4.1 旅游吸引物的群体符号形态

旅游认知过程中,客观属性较强的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转化为认知属性较强的标志符号,这一过程中,旅游吸引物获得了旅游者的识别和认知。然而在团队旅游活动中,旅游吸引物符号有待于转化为群体符号形态,以发挥更大功效。

受启发于埃弥尔·涂尔干(2011)的宗教仪式理论和goffman的互动仪式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科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埃弥尔·涂尔干(2011)的宗教仪式理论,主要分析宗教仪式如何将人群团结在一起并产生集体意识、群体符号以及情感能量(emotional energy)的过程。而goffman(1982)则首先提出了互动仪式的概念,并用于对世俗日常活动的分析。吸收了两位社会学巨擘的观点,兰德尔·科林斯(2009)强调:“仪式是一种相互关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现实,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性的符号。”

王宁等(2008)曾经对符号互动论在旅游社会学中的延伸进行探讨。兰德尔·科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进一步解释了成功的旅游互动仪式中,旅游吸引物符号如何从文化符号形态和标志符号形态转化为群体符号形态。根据兰德尔·科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见图4),旅游互动仪式的组成要素包括:群体集聚、排斥局外人的屏障、相互关注的焦点、共享的情感状态以及有节奏连带的反馈。一般而言,旅游群体由固定的成员(通常包括导游和旅游者)聚集而成,对其他成员具有相对排斥性。因而在团队旅游活动中,前两个要素是比较容易获得的。“相互关注的焦点”,强调在旅游互动仪式中旅游者具有共同关注的焦点(旅游吸引物或旅游标志),且通过相互传达而彼此知晓他们的共同关注行为。“共享的情感状态”,是指旅游者分享共同情感体验的状态。最后,“相互关注的焦点”和“共享的情感状态”通过“有节奏连带的反馈”相互强化。“有节奏连带的反馈”机制,要求旅游群体成员之间展开节奏良好的积极互动。可以发现,后三要素并不是所有旅游群体互动必然具备的,只有在组织和管理良好的旅游活动中这三要素才能具备且配合良好。

当组成要素有效地综合并积累到高程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共享时,将产生旅游互动仪式链的结果:群体团结、个体情感能量、群体(社会关系)符号、道德标准以及对违反行为的正当愤怒。其中,“群体团结”体现了旅游者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感;“个人情感能量”是指旅游者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群体符号”(涂尔干所说的“神圣物”)由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符号或标志符号转化而来,能够使成员感到与集体相关;“道德标准”是指群体成员为防止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受到侵害而设立的一套行为准则;最后,“道德标准”遭到破坏会激起旅游群体成员“对违反行为的正当愤怒”。

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的“能指”是旅游标志或旅游吸引物本身,其“所指”为旅游互动中产生的群体情感能量。兰德尔·科林斯(2009)指出,高度的情感连带与集体兴奋是短暂的,而团结与情感状态能持续多久取决于情感在能再次唤起他们的符号中的储备状况 。因而,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所指代的旅游群体情感能量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持续情感体验。

4.2 研究展望

4.2.1 旅游者情感管理

出色的旅游者情感管理是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形成的重要前提,而导游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兰德尔·科林斯认为共同关注是群体符号形成的关键,因而导游的首要职责是将旅游者的关注焦点引导至旅游吸引物或其标志之上。从导游与旅游者初次见面之际旅游互动仪式就已经开始了。在正式进行旅游吸引物游览时,优秀的导游员常常在旅游大巴上对旅游吸引物进行简要介绍。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焦点引导的开始,能够初步引起旅游者群体对旅游吸引物或其标志的关注。旅游群体成员间共享的情感状态是旅游互动仪式持续开展的重要条件,因而导游还应该是具有巨大情感能量的人。优秀导游的自信、热情和情感能量,能够迅速感染每一位旅游者,从而使旅游群体能够共享某种情感状态。

兰德尔·科林斯特别强调了“有节奏连带的反馈”这一重要条件,这一条件要求导游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导游既要能对旅游者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又要能够迅速做出回应。导游与旅游者之间有节奏连带的反馈,能够强化相互关注的焦点和共享的情感状态。除了导游与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外,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对于旅游仪式的成功也至关重要。旅游者之间互动常常需要一定的话题,因而导游还应善于制造话题。优秀的导游通常能够流利地讲出很多关于旅游吸引物的小故事(如神话故事、地方传说、名人轶事等)。源源不断的话题使得旅游者之间能够保持有节奏连带的互动,而减少冷场情况的出现。

4.2.2 旅游者依恋系统

在成功的旅游互动仪式中,旅游吸引物符号从标志符号形态、文化符号形态转化为群体符号形态。兰德尔·科林斯(2009)指出,如果群体符号与特定的群体成员身份有关,符号可以从一个情景延续到另一个情景。这说明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不仅具有强大的现场影响力,而且这一影响力还将延续到旅游活动结束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去。

旅游互动仪式赋予了旅游群体符号强大的情感能量。旅游者将这种情感能量投射到不同的载体之上形成了旅游者依恋系统(见图5):

当旅游者通过“焦点引导”机制把情感能量投射到旅游目的地之上时,将形成旅游者的地方依恋;当其通过“相互关注”机制将情感能量投射到旅游群体人际关系之上时,将形成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依恋;而当其通过“有节奏连带的反馈”机制把情感能量投射到旅游机构(旅游企业、当地政府等)之上时,将形成旅游者的机构依恋。当前学术界对旅游者的地方依恋研究较多,而对其人际依恋和机构依恋的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旅游群体符号的形成,有助于从跨学科视角(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心理学等)探讨旅游者依恋系统的本质特征与形成机制。具体研究领域包括:(1)旅游互动仪式中哪些过程分别促进了旅游者地方依恋、人际依恋和机构依恋的形成,这些过程中哪些因素发挥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2)在一个理性占优、情感能量普遍不足的现代社会,旅游者依恋系统体现出什么样的社会功能;(3)对于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后续旅游行为而言,旅游者依恋系统发挥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5 结语

旅游吸引物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其社会建构的实质是意义和价值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马凌,2009)。从旅游体验的内容和手段来看,整个旅游体验过程也是一个符号的解读过程(谢彦君,彭丹,2005)。旅游吸引物符号的3种形态(标志符号、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在旅游活动中常常同时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首先,文化符号是标志符号的源泉,后者由前者抽取部分信息后社会建构而成;其次,标志符号作为“能指”,指代相应的文化符号(所指);最后,富含情感能量的标志符号或文化符号被投射到旅游群体之上,形成群体符号。

本文中,旅游吸引物的标志符号学、文化符号学和群体符号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分别是peirce的一般符号学、罗兰·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基础为费尔迪兰·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和兰德尔·科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前三者与后三者是严格一一对应的关系。与当前符号学的发展趋势一致,旅游符号学也应体现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特点。首先,文化符号学理论可以用来分析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比如旅游企业广告的设计可以借助于文化符号的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相关理论;其次,peirce的一般符号学理论同样也可以用于分析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比如对某个旅游者而言,某一旅游吸引物文化符号可能被看成其所在旅游目的地的标志,并象征后者;最后,旅游吸引物群体符号的能指为标志符号或文化符号,因而对其进行分析也需要借助于peirce的一般符号学理论和罗兰·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理论。

受到maccannell等人的影响,当前学术界对旅游符号学的研究侧重于旅游吸引物标志符号。旅游符号学的研究不可偏废,学术界在继续深化旅游吸引物的标志符号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大对其文化符号形态和群体符号形态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barthes r.mythologies[m].london:paladin,1984.

[2] cohen e.primitive and remote:hill tribe trekking in thailan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9,16(1):3061.

[3] echtner c m.the semiotic paradigm: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1999,24:4757.

[4] goffman e.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 toface behavior[m].new york:pantheon,1982:47 96

[5] hall s.encoding/decoding[a]∥hall s,et al.culture,media,language: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197279[c].london:hutchinson,1980:130.

[6] lau r w k.tourist sights as semiotic signs a critical commentar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2):708722.

[7] maccannell d.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leisure class[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109131.

[8] peirce c s.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vol.5)[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1934:302

[9] urry j.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sage,1990:129.

[10] wang n.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2):349370.

[11] wang y.customized authenticity begins at hom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3):789804.

[12]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13574.

[13] 陈岗.旅游吸引物符号的双层表意结构与体验真实性研究[j].人文地理,2012(2):5055.

[14] 陈岗,黄震方.旅游景观形成与演变机制的符号学解释——兼议符号学视角下的旅游城市化与旅游商业化现象[j].人文地理,2010(5):124127.

[15] 费尔迪兰·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70171.

[16] 兰德尔·科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139;8688;128135.

[17] 郭鸿.现代西方符号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151.

[18]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历险[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a:156.

[19]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b:3458.

[20] 马凌.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j].旅游学刊,2009(3):6974.

[21] 马秋芳,孙根年,张宏.基于web的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11(3):4349.

[22] 王宁,刘丹萍,马凌,等.旅游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850.

[23] 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2005(4):16.

篇9

旅游文化的概念既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目前旅游文化研究中的许多纷争和分歧多源于对旅游文化概念认识上的不同。我国旅游文化学界一向注重对旅游文化的界定。上述各位学者关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的各种表述无疑都在一定视角、一定层面上揭示了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与特征,对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旅游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但上述观点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注重分析,忽视综合。上述除了“相关文化总和说”和“旅游体验-介入文化说”外,关于旅游文化定义的阐述几乎都特别重视对旅游文化的分析和解剖,并对每一个部分进行特别的论证和阐述。这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分析是人们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但问题是,分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将一个完整的事物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对其进行各自的考察了解,而在于通过各部分的分析和了解之后,最终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内涵。旅游文化虽然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众多部门的综合性社会文化现象,但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其本质与内涵的研究,可以采用分析的方法,但这种分析必须建立在保持旅游文化整体的完整性的基础之上。否则,即使分析之后将其各部分勉强地综合在一起(如“相关文化总和说”),也会因缺乏彼此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旅游文化“拼盘”而不是旅游文化的本体。

第二,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无论是研究目的,还是研究视角,都要指向旅游文化本身,而不是其他。即使是指向旅游文化本身,也必须是全部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旅游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虽然为了研究的方便,旅游文化可以分别从主体、客体、中介体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来分析和探讨,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可以以点带面、以偏概全。遗憾的是,上述除了“相关文化总和说”和“旅游体验-介入文化说”之外,有关旅游文化定义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这一不足。这不仅违背学术研究的逻辑规范,也使人们很难形成对旅游文化科学而正确的认知。

第三,认识模糊,概念混淆。目前,旅游文化研究中的最大问题是对旅游文化的本质和内涵认识上的模糊。这不仅表现在一些研究者常常将“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旅游主体文化”与“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旅游文化物质载体”“旅游文化事项”与“旅游文化类别”“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社会文化、民俗文化等混为一谈;还表现在将研究的视角错位成研究对象本体,以为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旅游就成了旅游文化学,殊不知在研究对象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不管采用什么视角或者是方法都只是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而不是对视角和方法的认识。因此,上述观点中的魏小安(1987)和章海荣(2004)的定义就明显地存在着将研究视角当成研究对象的错误,即旅游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而旅游文化则不是;旅游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而旅游文化的实质则不是。造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除了与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教育经历和认识水平等密切相关外,恐怕主要还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的问题。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旅游文化研究绝不是简单地嫁接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也不是简单地用语言介绍和文字描述便可了事,而必须采用多视角、多层次、辩证的方法进行。同时,旅游文化研究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端正态度,实事求是,严守规范。观点的阐述要言之有据,引证可靠,逻辑清楚,自圆其说,不能模棱两可,太过随意。只有这样,旅游文化研究方能产生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不会备受责难,诟病多多。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及其内涵

鉴于目前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要科学地定义旅游文化,除了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旅游文化本质内涵与外在特征外,还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在定义旅游文化时一定要从旅游文化的整体性出发。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经过若干的分析,但最后一定要回归到旅游文化的整体上来,不能将其人为地分割成各个部分。如要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可以在保证其整体性的前提下,将其分为主体部分、客体部分和中介部分,但对各部分的分析理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旅游文化的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之所以要从整体性出发,也在于事先就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实际上就等于承认其各个部分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联系,以避免分析整合之后造成的内在联系机制的丢失。

第二,逻辑性原则。这里的逻辑性原则,重在强调两点:其一,在给旅游文化下定义时所作的判断、推理等要符合逻辑规范,避免出现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现象。也就是说,既然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中介体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构成部分,就不能逻辑地推断出部分等于整体的判断。所以,将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均视为旅游文化,实际上违背了基本的逻辑判断原则。其二,定义的语言表述要符合基本的逻辑规范。根据概念定义的公式“概念=种差 邻近属概念”。在定义旅游文化时绝不应当出现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之类同义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第三,对象性原则。所谓对象性原则是指研究的对象决定研究的视角而不是研究的视角决定研究对象。给旅游文化下定义,实际上就已经明确了定义的对象。在对象已经明确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给旅游文化下定义,但定义的对象一定是旅游文化而不是定义旅游文化所采用的方法和视角。所以特别强调这个原则,目的在于深入探寻旅游文化的本质,避免将各种非旅游文化混淆成旅游文化。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应当定义如下: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和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其内涵包括:

(1)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在性质上属于原生性旅游文化。它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诞生的。主要来源于旅游者、旅游业者等在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当中的创造。没有旅游活动,也就不会有这部分旅游文化。换句话说,这部分文化在旅游活动产生之前是不存在的,它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原生性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旅游体验文化以及旅游业者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创造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欧洲杯投注官网的文化和旅游景观地所设计建造的旅游景观文化。

(2)旅游文化是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在性质上属于非原生性旅游文化。它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逐渐被旅游者、旅游业者等整合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中而形成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先于旅游活动产生,属于文化的一个类别,可能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文化或一般的观念性文化。在没和旅游活动发展联系并被整合到旅游活动中以前,它是一种独立的存在。直至旅游者或旅游业者根据旅游的需要将其整合到旅游活动中后才转化为旅游文化。

(3)旅游文化是现象和活动相统一的文化。旅游文化是静态的文化现象和动态的文化活动相统一的文化,二者不能截然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笼统地说,旅游文化既可能指旅游文化现象,也可能指旅游文化活动。同时,旅游文化又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有时既指过程意义上的旅游文化行为(如礼仪、民俗、行为举止、服务方式等),也指结果意义上的旅游文化产品(如照片、音像、景观艺术、旅游传说等)。

(4)旅游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文化。旅游文化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产品、景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有形的客观存在,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无形的意识形态。二者是一个精神内涵与物质外显的统一体,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割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独立的部分,但二者在旅游文化结构体系中的排序和作用是不同的。精神层面处于旅游文化的核心,虽不可见却在总体上决定旅游文化的性质;物质层面处于旅游文化的外层,虽是可见的外部特征,但却是精神内涵的外在显现。

(5)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过渡性文化。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其中,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全新程度自不必细说,即使是因旅游活动所整合而产生的非原生性旅游文化也因将各种业已存在的文化都视为整合的“原材料”而蕴涵相当程度的新因素在其中。同时,旅游文化实际上是处于“前旅游文化”和“后旅游文化”之间的过渡性文化。在前旅游文化阶段,旅游文化赖以产生或整合的各种文化事项和因素,因还未与旅游发生联系,自然不属于旅游文化;在后旅游文化阶段,随着旅游文化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它可能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而不仅仅属于旅游文化。

三、旅游文化特征研究的述评与认识方法

特征是一物区别于另一物的标志。旅游文化特征的研究,是旅游文化概念与结构研究的延伸。把握旅游文化的特征,不但便于识别旅游文化与非旅游文化的差异,更有利于把握旅游文化的运动规律。上述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探讨,这些都是积极而有益的,不少观点也很有见地。然而,上述提出的很多特征并不是旅游文化的专有特征,而是文化的一般特征。从理论上来说,“文化的一般属性,严格地说,是不能算作旅游文化的特征的”(马波,1998)[8]38。这些特征与其说是旅游文化的特征,倒不如说是旅游的特征。因此,将文化的一般特征看成是旅游文化的特征,显然忽视了旅游文化的特殊性。那么,如何认识和解决旅游文化特征研究中的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有两点需要考虑:一是旅游文化特征是否应为旅游文化专属的问题;二是旅游文化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关系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单就某一个特征来讲,不一定为旅游文化所专属。原因在于,分析和探讨旅游文化的特点时不要将其每一个特点孤立地割裂开来看待,而应当从旅游文化整体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特征。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的特征是统一于旅游文化整体之上的,每一特点都在一定层面上凸显和折射出旅游文化的本质。这些特点的高度抽象、高度集中实际上就是旅游文化的本质。虽然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但这种标志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内在的本质,也就是说要将一个事物同其他的事物区别开来,最终只能依靠其内在的本质和外在的综合特征,而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单独的特征。因为,仅靠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将它与其他事物进行严格的区分有时是极其困难的。关于第二个问题。旅游文化虽然不同于文化,但旅游文化毕竟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和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判断某种文化是旅游文化还是非旅游文化的一种重要标准就是它和旅游活动的密切程度:是因旅游活动所产生,还是为旅游活动所整合,亦或是独立于旅游活动之外。因此,我们将文化的个别同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属性,看成是旅游文化的特征,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未必是不可行的。这既可减少将文化和旅游文化人为分割之嫌,也能很好地解决旅游文化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在探讨旅游文化的特征时,我们可以遵循两个标准:一是尽量找出旅游文化的特殊性,即纯粹意义上的旅游文化的独有特征;二是尽量找出文化的一般属性中和旅游活动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将其视为旅游文化的特征。

四、旅游文化的主要特征

根据上述对旅游文化特征的探讨,并综合吸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具有双向扩散性、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大众性特征。

1.双向扩散性。旅游文化是一种移动的传播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随着旅游主体的运动而漂移和扩散。在旅游主体的移动中,他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所负载的客源地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传播给目的地,强烈地冲击并影响着目的地文化。同时,旅游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又强烈地吸引和反作用于旅游主体,迫使旅游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和容忍目的地文化,显现出对母体的客源地文化的一种反叛和背离。旅游主体返回旅游客源地后,旅游目的地文化便被带入到旅游客源地,并对旅游客源地文化造成某些影响。当然,旅游文化这种看似平等的双向扩散,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旅游主体文化会对目的地文化造成严重冲击,甚至会彻底瓦解目的地的传统文化,而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的影响却小得多。

2.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旅游文化的表象和内涵是不同的,常常呈现出较大的民族差异。以旅游主体的旅游性格为例,一般说来,多数中国旅游者较为内敛稳健,而多数西方旅游者则较为外向、好冒险;中国人重视旅游的内心体验,而西方人则钟情于旅游的外在观察;中国人倾心于旅游的道德塑造功能,富于人文情怀,而西方人则看重旅游的求知价值,充满科学精神。正是由于旅游文化民族差异的存在,旅游主体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人情产生强烈的好奇,纷纷尝试在文化的反差中体验感受异质文化的独特韵味。同时,也正是由于旅游文化民族差异性的存在,才使得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比较中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从而在旅游活动中焕发出独有的魅力,增强旅游吸引力。因为,民族的东西越独特,文化的流传越久远。

3.地域性。地域文化的不同是旅游产生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造成旅游文化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旅游文化的地域性首先表现在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上。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青藏及台湾旅游区等都在地域上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并以其背后蕴含的独特文化魅力吸引着旅游者。其次,旅游文化的地域性还表现在旅游动机的差异上。一般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者总是乐于前往经济不发达甚至落后的地区旅游,对文化的原始状充满眷恋;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却对经济发达地区情有独钟,对文化的现代化充满憧憬。最后,旅游文化的地域性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上,如中华文化圈中的齐鲁、关陇、三晋、吴越、荆楚、巴蜀、岭南等亚文化都在建筑、装潢、遗址、遗迹、风俗、服饰、发饰、饮食、语言、思维、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等方面发出独特的耀眼的光彩,从而使自己同其他的文化区别开来,成为特殊的、独具魅力的旅游吸引物。

4.阶层性。旅游文化从旅游主体的角度来看,呈现出明显的阶层性。一般说来,上层社会的旅游者一般是较矜持和庄重的,中层社会的旅游者多较为自信并富于冒险精神,而下层的旅游者则较为保守和怯懦。并且,在旅游活动中越是下层的旅游者越是易于用实用价值代替观赏价值,越是社会上层旅游者越是倾向于用超越实用的眼光,即审美的视觉来欣赏、体验旅游客体或旅游景观。正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有山林隐逸之乐而不知享者,鱼樵也,农圃也,缁黄(僧道)也;有园亭姬妾之乐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旅游文化的阶层性对于旅游客源市场的细分,开展个性化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10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景区研学活动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和专业知识积累,而且也能够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旅游从业者也已经在不经意间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人的道德文明修养和内涵,这也意味着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思政课程教学已经是必然趋势。此外,我国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众多旅游资源,这也为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先天优势。

一、思政课程融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事业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旅游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行业之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再加上,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要想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离不开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也意味着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旅游知识,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政治思想水平,从而促使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内涵,为有效提升我国的旅游服务行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贡献一份力量。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思政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有效融合思政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从而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能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涵很好地进行传播与渗透,进而让更多的游客能够体验领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此外,还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加大的问题,由于大多数的旅游业在选拔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时更加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这也直接体现了思政课程融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的消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传统的教育方式也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融合,使研学旅游成为了当前的热门且前景一片大好。如果将研学旅游全面推广,高校能大批量地培养高品德具有爱国情怀的研学旅游方面的人才,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能解决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渗透爱国主义情怀,积极参与红色旅游景区研学活动在我国类型多样的旅游文化资源中,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说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的景区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而形成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旧址或标志性建筑等。而红色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引导游客参观革命遗迹,并向游客传授相关的革命历史知识,其主要意义就是为了向现代人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以此来感染和激发现代人的爱国情怀,让现代人能够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优秀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品质。目前,各地的红色旅游线路纷纷进行了创新,互动式游览、趣味答题等新形式吸引了年轻人主动探索发掘红色文化和历史。在江西,井冈山推出红色拓展活动,游客们住土营房、吃红米饭,将红色教育、拓展训练和旅游休闲融为一体;湖南打造了全国首家红色情境体验式培训基地平江石牛寨红色拓展学院;山东揭牌了全国第一个红色运动基地。各地推出的实景演出《井冈山》《延安保卫战》,“红色动漫”《雷锋的故事》《西柏坡》《红军长征的故事》,“红色文化启蒙教育电视系列动画片”《红游记》,大型抗战舞台剧《樱桃红了》等,都深受游客喜爱。因此,渗透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思政课程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的景区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在体验式研学活动中学习中国革命历史,并了解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旅游资源见证了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和中国共产党艰苦的斗争历程,所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旅游景区研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入感知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和为国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而形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职业意识。

(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探索黑色旅游资源研学活动黑色旅游不同于红色旅游的革命意义,开展黑色旅游活动的景区主要指带有一些悲剧性质或者是恐怖性质的灾难事件遗迹或者是遗址,黑色旅游就是以这些类型的地方为主题开展的旅游体验活动。黑色旅游是近年来欧美旅游学界所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我国黑色旅游产业的兴起是源于四川汶川大地震遗址的开放,不过由于我国对黑色旅游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研究成果与理论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从黑色旅游资源的内容来说,包含有自然类遗址和人文类遗址两种,其中自然类遗址包括地震、泥石流、龙卷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所形成的场所,而人文类资源涉及战争遗址、古代陵墓或者是刑事监狱和西安的兵马俑等。有些黑色旅游资源也会与红色旅游资源相重叠,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场所。黑色旅游资源主要是以反思战争和灾难为主题的活动,旨在引导人们通过反思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政治思想。所以,通过开展黑色旅游景区研学活动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为学生们展示恐怖主义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以此来促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和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完善自身的道德价值体系。

(三)提升思政职业修养,提高各学科思政融合学习效率除了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景区研学活动以外,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各学科的有效渗透与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政职业修养。例如,教师在《中国旅游资源学》课程教学中讲解“旅游资源形成与演变”的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们播放有关讲述历史名胜古迹演变历程的纪录片或者专题片,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文物古迹旅游资源背后的故事以及其所蕴含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从而将这些旅游资源的演变规律和时代价值渗透给学生,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运用思政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去观察世界,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在《旅游景观审美》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自身的审美态度,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赞叹我国壮美河山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夯实自身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职业自信。比如以万里长城为例,教师要在学生感叹其壮观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古国的伟大。

(四)加强文化传承精神,有效提炼景区研学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在我国众多的旅游文化资源景区中,除了拥有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具有革命意义的历史遗址以外,在各别的旅游景区中还蕴含着深厚且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在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中可以发现,以往大多数游客都是以休闲娱乐为主,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精神文化建设意识的不断提高,当下我国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意味着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传承精神是实现思政课程与景区研学融合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旅游研学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在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中形成自主探究与提炼文化内涵的职业修养,还要加强对学生文化传承精神的渗透与培养,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不易与可贵。

(五)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拓展模拟景区导游实践活动要想实现思政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的有效融合,除了进行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渗透以外,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具有实效性的景区研学实践活动来实现。例如,在模拟景区研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景区导游的实践活动,模拟导游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模拟体验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与职业缺陷,进而能够根据思政课程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纠正,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此外,在模拟导游的实践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信念的有效渗透与培养,以此来促使学生感受导游这项职业的魅力所在以及一名优秀的导游所应该必备的职业修养,从而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染与激励,进而完善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

三、思政课程有效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的建议

思政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中的融合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下,充分挖掘旅游管理专业各学科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并巧妙地将涉及各学科知识的思政课程内容渗透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景区研学活动中,从而有效助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从思政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的实践融合过程中可以发现,要想实现思政课程在景区研学活动中的有效融合,教师的教学引导工作是关键所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主体,也是有效落实思政课程融合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所以各大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思政培训力度,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有关思政课程的相关培训与研习活动,进而全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专业修养,促使教师能够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实践教学时,能够有效挖掘景区研学中的文化内涵和政治思想元素,以此确保二者的有效融合。此外,各大旅游专业院校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景区研学活动内容,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管理模式以及不同的旅游职业岗位,分别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景区研学思政融合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旅游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必备的职业修养,促使学生能够在思政融合的景区研学活动中对旅游业形成清晰准确的认知。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