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理论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4-05-22 17:27:53

课程管理理论

课程管理理论篇1

记者:崔教授,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您参与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制定的全过程,对国家开展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实质有极其深刻的理解,您认为在开展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确立怎样的理念与策略?

崔允漷(以下简称崔):谢谢《教学月刊·小学版》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参与课程改革的一些体会。本次课程改革,正如前几天王湛副部长在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评估工作汇报会上所说的,是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很好平台。那么,这样的课程改革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呢?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呢?我自己的体会有这样几点:

首先,在总结我国先进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针对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其次,我们再来考虑,要实现上述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应该是:

第一,倡导全人教育。也就是说,学习是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学校里生活,不仅仅是读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是幸福的、充满阳光的;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部分,需要整个人的发展。教师在学校里也不仅仅是教书,而是“教人”,借助某一门学科,“教”一个完整的、有着独一无二的生命的人。

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课程功能的改变就要求课程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纵向持续。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需要根据新的功能要求,进行调整。如处理好分科与综合,持续与均衡,选修和必修的关系,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

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毫无疑问,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学生需要现代化的课程内容。因此,要求改变目前部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象,重新确立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好现代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的关系。

第四,倡导建构性学习,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而不是为了评等、排名。因此,我们应该把“教师评价”改为“教学评价”,把“学生评价”改为“学习评价”,是评“事”,不是评“人”,并借用对“这件事情”的评价来促进“人”(如校长、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功能,改变课程评价方式过分偏重知识记忆与纸笔考试的现象,以及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

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一问题主要涉及谁来决定儿童的课程,既然儿童是社会的、国家的、学校的、家长的、教师的,而且也是他自己的,那么决定儿童课程的主体就应该是一个共同体,而不是学科专家一家说了算。因此,课程权力需要重新分配,需要重新明确三级课程管理机构的职责,改变目前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尝试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记者:您认为本轮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崔:从刚刚所谈的就可以体会到,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业。当我们都清楚课程的功能发生了蛮化之后,就应该把课程结构作为这一系统工程建设的突破口。一般来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涉及以下问题:从纵向来看,即怎样依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设计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管理权力的分配,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学习的权利;从横向来看,在每一个教育阶段怎样有计划地安排儿童的学习机会以及需要达到的基本标准,以利于每一个儿童的全面的、均衡的发展。这两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怎样处理好分科性与综合性、统一性与选择性、持续性与均衡性这三对矛盾之中。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与持续性方面,在国家层面上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具体他说,就是要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记者:对本轮课程改革,广大教师最直观的感觉是“教学大纲”变成了“课程标准”,您认为这一改变有什么意义?

崔: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计划规定了课程门类及课时分配,课程标准则是根据课程计划来确定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内容载体,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我认为对课程标准的以下几点认识是极为重要的:

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

它是国家(有些国家是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解放以来,我国一直沿用教学大纲的形式。教学大纲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本学科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的表述方式比较笼统和单一,往往限于“初步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抽象的描述,对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还有考试命题人员对有关内容应学到什么程度缺乏明确的指导,而知识点的表述方式却十分清楚、具体,占的比例也大得多。因此,所有人员(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还有考试命题人员)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不清楚什么是学习不足,什么是过度学习、过度训练。学生及其家长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也不知道这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考试命题人员按照教学大纲无法命题,教师按照大纲/教材只完成育人的知识任务,因此,这次课程改革力图通过制定标准的形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各门课程的目标。强调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记者: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您认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改进教学过程?

崔: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想像,没有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充其量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导致“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新课程围绕教与学两个方面,探讨教学规范的转型,重建教、学、教材、教师与学生的概念,坚定不移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纲要》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同时倡导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记者: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看,评价制度一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如果评价制度不作相应的改革,课程改革肯定举步维艰。您认为我们应构建起怎样的课程评价体?

崔: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的指导思想则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尽管我们许多人都会说“评价”两字,但是,看看我们中小学的一些做法,背后所支撑的理念还是“考试”,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新课程怎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对教师的发展价值,以及对课程本身的改善价值,建立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记者: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一种怎样的课程文化?

崔:新课程超越了教材改编作为课程改革标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单纯以时间作为划分依据的阶段性,它把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并通过这种新课程,营造一种全新的课程文化。

我所理解的新课程文化首先是合作的文化。因为教育一个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一个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人是多方面的,是一个教育共同体,包括与儿童直接接触的所有人,如教师、同学、家长、朋友等,甚至理想或想像中的人,如伟人或科学家等。既然我们从事教育这一行当,或者说从事对儿童施加影响的事业,我们就要清楚,我们个人或单一群体的影响力到底在哪、有多大,我们都不能夸大自身的作用,应该实事求是地认识到“我”只是教育共同体中的一员,“我”还要与其他成员合作才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可以这样说,新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合作与对话的文化,无论是决策的过程,如让各种课程利益人都有机会坐在一起共商大事,还是课程文件的性质,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是在100多次研讨会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是探究的文化。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问题解决过程,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新课程是一道解不完的综合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成为主动的问题解决者,而不是被动的聆听答案者。一句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去主动探究,既包括课程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需要不断探究,也包括学生自己的学习应该是探究的。

新课程文化还是开放的文化。因为一个儿童就是一个生命,一个世界,儿童是有差异的,任何过于统一。注重封闭的教育都是不利于儿童的发展的。只有开放,才有空间,才有选择,才有合作。新课程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中都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同时极力倡导课堂教学与评价环节的开放性。只有这样,儿童的学习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合作的并非单一的、探究的并非灌输的、开放的并非封闭的文化,正是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这种文化才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记者:课程改革需要课程改革共同体的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但目前有不少人认为课程改革与“自我”无关而只与“他人”有关。您认为对共同体的每个成员来说,课程改革意味着什么?

崔:确实有不少人认为课程改革与“自我”无关而只与“他人”有关,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也许是课程改革的大忌。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改革共同体中每一成员的参与和负责的态度比课程改革的文本更重要。即使有比较理想的文本课程,假如我们不去努力,或者在逃避责任,任何文本化的理想课程都不可能变为现实。因此,讨论课程改革本身意味着什么,是很有意义的,我个人认为,课程改革有三种含义:

一、课程改革即责任分担。课程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育共同体中每一成员的利益与责任重新配置的过程。因此,在课程革新的过程中,教师、校长、教育行政官员以及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都需要有一种大局的气度,少关注个人或部门的利益,多关注自己的责任。高考需要改革,但不要指望通过高考的改革来解决目前存在的所有教育问题;教师不是“替罪羊”,而是课程改革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的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合作伙伴。如果我们每一成员都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敢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玩“踢皮球”游戏或说些“事不关己”的话,那么,新课程才能体现出“新”的意义。

二、实际上,我刚才已经谈到,课程改革即问题解决。课程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就是实践,因此,课程改革就是问题解决,它要求所有人都直接面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采用实践的逻辑,提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可行的欧洲杯买球平台的解决方案,并尽自己所能,把这一方案付诸现实。不管是新课程的设计,还是推广、实施与评价,其实都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新课程推广的过程中,肯定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具体的情景来说,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因此,新课程需要每一个人都成为敢于负责、富有创新的问题解决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批判者。

第三点,课程改革即自我新生。课程改革表面上是改善教材,实质上是改造人,改造与课程利益相关的每一个成员——学生及其家长。教师,校长、教育行政官员、教科研人员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等,换言之,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造我们自身。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人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使新课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我们才能在课程改革中一起新生。

课程管理理论篇2

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我院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按照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创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学习情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化,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一体化,集网络、仿真软件、多媒体课件综合运用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使教师由“单一型”向“双师型”素质转变。

2基于“一体化”模式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性质和企业管理岗位的需求,确定学习任务,按照任务设计教学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把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感知、现场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使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2.1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在教学设计中从企业需求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岗定教,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加强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使学生养成职业素质,锻炼他们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按照市场调查与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如信息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系统开发设计和应用人员等,然后依据岗位工作需要的能力如基本的管理技能、系统开发与设计、系统应用等来确定学习目标,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共同确定学习情境与任务,最后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控以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任务教学和实践体验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依据企业管理类岗位工作的能力需求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理论和实训内容相结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认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初步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应用等任务模块来学习,使学生掌握完成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总之,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的要求和特点,紧紧抓住理论和实践两条线,将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为一体,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几点建议

3.1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适应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课程根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通过采用案例、角色模拟、互动体验、行动导向等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仿真工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组织和指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行动中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动手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比如网络、多媒体、教学模拟软件等。随着课程网络教学环境的日益完善,可利用校园网、互联网、仿真模拟软件、课件等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在校园网上建设精品课程,将课程相关资料安排到网上供学生查阅和参考,在学习任务实施过程中利用仿真模拟软件如erp、数据库管理系统、mrp、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软件使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从而提高实践技能。

3.2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适应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要求,提高教师素质和实践技能,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需要建立一支专兼职比例协调、校内校外互补,学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参加专业课程的相关培训,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让他们进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努力创造进修和培训机会,定期组织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途径建立适合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

3.3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开放式评价体系。过程性考核不仅考察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而且对团队协作、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和学习方法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考核主要是对项目任务完成的报告进行评价。在考核中应改变教师评价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这有利于他们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从而提高自身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3.4完善课程实训环境,改善实训条件

课程管理理论篇3

本文研究建立一个有利于4g网络课程教育平台,该平台要达到以下目的:1)所有的用户分为三类,学生,老师以及系统管理员。2)老师可以上传课程,删除已上传课程,上传与课程配套的试卷,删除已上传试卷,批改试卷,答疑(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课程内容的问题),提现(把自己在平台上所赚取的钱转移到某个银行户口)。3)学生可以选课(选择自己想上的课),取消已选课程,上课,考试,提问,评分(对课程和老师进行评分),付费(缴纳已选课程的学费)。4)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其他两个用户的用户信息(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用户信息),审核课程。

2数据流图分析

在结构分析方法中,描述数据处理的工具通常有数据字典(dd)以及数据流图(ddf)这两种。其中,数据流图能够详细地描述数据处理过程。数据流图以图形的方式,形象的描述了每个模块中数据的流向以及被处理的过程。以下是从业务功能的角度考虑,所画出的系统的功能级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由于整个系统的数据流图非常庞大,整个系统还将被分为六个小部分,分别是:课程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评分管理系统,现金管理系统,答疑系统。

3性能需求

1)可维护性系统在运行时,若发生故障,能够对数据进行自动备份;并且在系统正常后,能自动恢复数据。提供对系统自身的集中操作。2)易操作性根据系统所面对的使用者的操作习惯,设计出能够使使用者容易操作的界面。设计一些针对某些常用功能的快捷键,以达到方便使用者的目的。3)可扩展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达到使用者的要求,系统应该要能简单快速地添加新增的功能。系统要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来适应关键的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及管理能力的上升。4)开放性系统的数据格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标准,以此确保应用程序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

4安全需求

1)容错性当用户提交一些错误信息时,系统能够启动容错机制,给用户提供相应的友情提示,或者自动进行修复校正。2)系统的外8在环境安全系统要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问题,提供多层次的保护,确保用户数据不会泄露或者丢失。提供相对独立的安全机制,以防止来自系统外部的未经授权的访问。3)系统内部安全确保外部系统的安全的同时,系统也要保证系统用户的合法性。4)系统运行安全系统能够抵御外部的非法入侵。同时,系统的硬件没有潜在的单点故障。系统能够提供手动和定期自动的数据备份。能够在数据损坏或数据丢失的情况下找回数据,实现一定程度的数据恢复。

5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主要是根据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远程移动教育的需求和特点进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针对不同的用户群需要不同的功能,该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将整个系统的功能分为了六个小模块。在系统总体功能设计阶段采用hipo图的h图对系统总体功能进行设计和描述,如图2所示。系统一共分为课程管理、考试管理、用户管理、评分管理、现金管理、答疑管理共6个模块。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实体关系是:1)一位老师可以上传多份试卷,一份试卷只能对应一位老师。2)一名学生可以做多份试卷,一份试卷也可以被多名学生做,但是一张已完成试卷只能属于一名学生。3)一名学生可以选多门课,一门课也能被多名学生选择。4)一名学生能够提很多问题,但是一个问题只能被一名学生提出。5)一位老师可以批改多份试卷,但是一份试卷只能被一位老师批改。6)一位老师可以上传教授多门课程,但是一门课程只能被一位老师教。7)一个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多个用户信息,一个用户信息也能被多个系统管理员管理。8)一个用户可以产生多条日志,但是一条日志只对应一名用户。

6结束语

课程管理理论篇4

一、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及其研究

虽然在课程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关于课程实施中异变现象的专门探讨,但在对课程实施的探讨中,异变问题实际上已或隐或现地存在了。

一般而言,“异”是“不同”“另外的”“别的”的意思,“变”是“性质、状态或情形跟原来不同”的意思。“异变”就是事物的性质、状态或情形变成了与原来不同的东西。可以说,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就是事先设计好的课程理想或预期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使真正在实践层面实施的课程在性质、状态或情形上不同于改革前所预先设计的那样。

在课程实施取向的研究上,辛德(j.snyder,1992)等人将课程实施取向归纳为忠实、相互调适和缔造(enactment)三种取向。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强调课程实施者应“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按照课程设计者建立的程序和方法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检测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标准是预期方案的实现程度。相互调适取向强调课程实施过程本身的变化,认为实施过程是课程规划者与课程实践者之间的相互适应的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等方面的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过程,一方面既定的课程计划会发生变化,以适应各种具体实践情境和特殊需要,另一方面既有的课程实践会发生变化,以适应课程变革计划的要求。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上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提供这个经验的创生过程的工具而已,它仅仅是一种课程资源,借助这种资源,教师和学生不断变化和发展,课程本身也不断进步。

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看作忠实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理论上无视异变的存在的。相互调适取向强调课程实施本身是一个变化过程,它已意识到课程实施中存在异变,而且本质上也肯定了异变的价值。缔造取向认为,课程实施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不仅承认了异变的存在,而且必将逻辑地将其视为课程实施的本质,从而把异变的地位推向极致。

与此同时,20世纪60年代末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失败后,传统课程研究体现的“工具理性”的技术导向和追求“效率”“控制”的课程开发范式就一直为很多学者所诟病,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在自然科学实证主义的范式下确立的传统课程开发模式,最终导致课程研究陷入困境。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开始脱离科学主义和行为主义的支配,而转向现象学、诠释学、知识学会学、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多元视角,以图超越实证主义范式的窠臼,重建新的课程理论。课程研究的诠释学取向逐渐成为课程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这种范式超越了目标取向,以过程取向为特色。而课程一旦作为过程,它就意味着进程、运动和变化。这实际上已为认识课程实施中的异变铺垫了理论平台。

二、超越与衰减—课程实施中的两种异变

总的来说,人们对待异变有两种态度,一是否认异变;一是推崇异变。否认异变的理论假设是,用科学、严密的程序设计的课程体系能够而且应该原封不动地、忠实地被执行,并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本质上这种观点认为异变只会给课程改革带来阻碍。后一种观点是推崇异变的。从杜威的“做中学”到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再到斯腾豪斯的过程课程理论,都强调课程不是预先设计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学生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既然课程是在变化与发展中形成的,那么本质上这种观点必然推崇异变,它看到了异变的积极面。

(一)超越性异变

超越性异变是指异变可以带来创新、适应和完善,异变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不断完善并超越预设课程的过程。

异变会引发创新,使课程在实施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课程实施不可能是对预设课程原封不动地机械执行,而是伴随着各种异变现象而出现的对预设课程的创造性实施,是对预设课程的创新与超越。异变孕育着创造,孕育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为新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提供思想启迪和动力源泉。决策由上而下制定,新思想新行动则由下而上产生。

异变会带来适应,使理想课程更加切实地实施。我国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非常大,尽管新课程已预先考虑了各地差异,但这种考虑不可能完全和充分。一般来说,新课程主要是在专家层面设计的,往往比较理想化,容易形成相对于旧课程来说的另一个极端,一到实践中就可能会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本次课程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推行,时间短,有些东西还来不及论证就大面积推行了,更容易出现不适应。此时,预设的课程必然会发生异变,也应该发生异变,异变就是调适,异变将使新课程真正成为本地本校的课程,异变使在每个地方每所学校推行的新课程都不再是预设意义上的新课程,而是新的特定的富有个性可课程。异变就是实践者自觉不自觉地对预设可趁个的创造性修正,旨在超越预设课程,使之更切实际。

异变会促进发展,使稳定的课程紧跟时代步伐。任何课程变革都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时代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课程计划一旦被制定,就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可能处于经常的大变化中。于是教育者在实施课程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时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引入课程,使正在实施的课程发生异变。异变在客观上促使相对稳定的课程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

同时,也有人认为,异变是课程实施的阻碍因素,因为它极有可能导致课程实施远离预期目标,随意性太大。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异变的消极面。

(二)衰减性异变

衰减性异变是指异变可以使实施中的课程偏离甚至背离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导致课程改革预期效果不断衰减,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预期效果不断衰减的过程。

异变会引起课程“变质”。由于传统观念的阻碍、人们习惯的惰性以及新课程的挑战性,往往会引起新课程一定程度上“变只量”——偏离课程预期目标、回归到旧课程的本质。名为实施新课程,实际上仍用老一套,使新课程被架空,旧课程的某些东西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学校。这种情况下,异变会阻碍课程改革的深入,使课程改革预期效果不断衰减。

异变会导致课程失真。异变现象的普遍存在会使预先设计的课程在实施中出现很大程度的失真,导致预设的课程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如果这种失真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实施中的课程完全背离新课程的初衷。

三、异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课程本身的特点

1.预设课程的价值取向。一般来说,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1)课程职能倾向维度,主要有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取向;(2)课程内容的遴选和组织维度,主要有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观念本位三种取向;(3)课程设计和开发主体维度,主要有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两种取向。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而设计的课程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如果课程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知识本位、教师本位的,那么,预设的课程就会注重确定具体的课程目标,把整个课程设计成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学生对知识掌握与否。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越来越趋向于个体本位、能力本位和学生本位,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强调“在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实施过程中,将学校、教师、学生作为改革的主体,赋予其更多的自来实施变革,并且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改革会更多地注重课程的弹性并留有创造空间,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异变可能性就相对较大。

2.新课程的可行性。新课程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还应考虑现实社会的要求,只有与社会需求和公众的认识相吻合,新课程才能被人们接受。每一个课程方案的可行性是不一样的。可行性大的课程方案在实施中的异变要小些,而可行性小的课程方案在实施中的异变会很大。

3.课程计划的弹性。近年来,由于人的主体价值的凸显,各国课程改革的倾向都是使课程更具有弹性,强调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主动性,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弹性大的课程在实施中异变也就大。

(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影响

1.课程设计者与课程实施者的异质性。课程实施是把一项课程变革付诸实践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教材编著者理解课程标准并据此编写各具特色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二上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用教科书,并对教科书进行个性化的理解、接受并传授;三是学生理解、接受教科书,理解、接受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教授的课程。这些环节涉及不同层级的不同主体,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异质性,他们接受的基础性框架或思想基点(海德格尔所谓的“理解的前结构”)是不同的,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也有差别,甚至不同的主体当时的特定心情与环境,都会影响其对课程的理解。这将导致课程实施中三次比较大的异变。这方面笔者已有系统分析,这里不再展开。

2.课程实施过程中主体沟通障碍。课程从设计到实施涉及的人员很多,包括设计课程目标与标准的专家,编写教材的专家,各级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如前所述,从课程的提出到实施要经历一系列环节,各个环节要涉及不同的主体,各主体之间依次沟通获取相关信息。主体之间沟通的状况制约着课程实施中异变的程度。

(1)信息沟通环节带来的异变。研究表明,当信息连续通过五个人时,多达80%的信息在沟通中丢失。沟通渠道越长,中间环节越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就越容易被损耗、失真、走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从最初改革设想的提出,到课程理念的确立、课程标准的制订、教材的编写、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接受,这是一个多环节的复杂沟通过程,预设课程的信息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损耗或丢失,导致课程的异变。

(2)选择性知觉造成的异变。选择性知觉是指人们在某一时刻只是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习惯等去主动地选择乃至搜寻知觉的内容,而其他的信息则退为背景,不可被我们意识清晰地加工。这种情况会造成各层级主体之间在沟通时信息的限制性或筛选性获取。这样,经过多个环节的沟通、传递,异变程度就很大了。

(3)语言理解导致的异变。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一座遍布歧路的迷宫,语言可以定义事物,也可以或这或那地改变事物。现代传播学研究证明,人无法用象征符号系统完全表达自己意欲表达的意义,人的表达过程部分地是一个“自我异化”过程。在课程改革中,标准的制订、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表述者的语词实际表现的意义与意欲表述的意义必定有所差异,有所偏离。可以毫不隐瞒地说,语言文字不可能完全同一地表达表述者意欲表达的意义,关于内容的语言对内容的涵义总是不完全对等的。

3.课程实施者的素质。狭义来讲,课程实施者主要指教师。教师的素质会影响课程实施中异变的程度和性质。本次课程改革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教师再也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正是由于新课程给了教师更多的创新空间,所以教师也就有了异变课程的更大可能(当然,我们希望是超越性异变)。

四、对待异变的基本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对待课程实施中的异变

我们既要承认课程实施中异变存在的必然性,又不能完全把课程实施等同于异变。完全否认异变的存在,就会导致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而完全视课程实施为异变则会导致毫无目标的虚无主义。课程实施者要树立课程是“过程性的”“课程之外并没有特定的客观性目标”的理念,在过程中,目标是暂时的,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中随时变化和修正的,不要把过程视为达成外在目的的工具,要追求课程实施目标的不断被实现又不断被发展和被超越,而不能以预先设定的目标作为课程实施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天经地义的准则,也不能纯粹把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课程改革成败的标准。当然,目标的生成不等于无目标,课程实施总要依据一定的目标来确保课程在一定范围的波动性统一。

(二)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超越性异变的产生

1.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课程实施虽然涉及很多相关人员,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执行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最终都是通过教师而得到实施的。要采取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多种培训方式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要积极鼓励教师开展以学校为本的行动研究,增强教师解决课程实施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提高教师素质的最好办法是让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改革实践,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换言之,课程改革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但高素质的教师不能来源改革之外和改革之前,课程改革实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2.综合运用不同的课程实施策略。课程实施策略大致可分为从上到下的策略和从下到上的策略,还有中间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策略。从上至下的策略是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要求学校中的其他因素要与改革相一致。这种策略在实施那些目标明确而一致、设计精确清晰的课程计划时是非常有效的,但它不太关注学校的具体情境和教师的能力和看法,降低了课程的适应性,容易引起课程的不良“异变”。从下至上策略的典型模式是综合发展模式策略。它是以当地或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来进行变革的。这种策略首先要帮助教师识别问题,然后帮助教师分析引起困难的原因,以便使教师在行动上来面对改革。综合发展策略以教师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以教师关注的问题为起点来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欲望和热情,但它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二是需要教师之间进行大量的沟通和互动,使教师的工作负担加重;三是对改革者的要求很高,只有具备大量的将理论与实际改革情境中所出现的问题相联系的专门知识,才能掌握改革的大局。从中间向上的策略上基于对前两种策略的扬弃产生的,该策略认为学校是改革最适当单位,要使学校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一方面要着眼于学校整体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要聚焦于学校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通过为教师创造条件,推动并协助教师参与变革。这种策略主要是以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通过学校制定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本校的课程实施,同时促进新思想的普及和推广,从而形成一个大范围的课程变革。课程实施的策略要注意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能使课程实施更加注意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增强可行性。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它要求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强调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旨在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校位本的教学研究,无论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它的重要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它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促成创造性实施课程的基础。

课程管理理论篇5

【关键词】创新意识 爱心教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平凡甚至十分繁琐的工作。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学会优化班级管理,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用创新意识和爱心教育去引领学生。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一点工作实际和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解,谈一谈班级管理的一些做法和对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1.班级管理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1 以生为本,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当了几年班主任,我有自己的一番感悟--班主任要时刻以生为本,开展工作重在用心!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思维方式、言行举止,都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育人"中的作用,处处用心,事事关心,做个有心人。我认为班主任必须做到六用心:

1.1.1 班级管理要有雄心

班主任要将文化素质高低不一的学生所在的班级,带出一个高素质且全面发展又充满活力的班集体,首先要用雄心去激励学生壮志,提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使学生自觉地履行好自己的各项计划,朝着文明班级和三好学生的目标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1.1.2 对待自己、对待学生要有信心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同时,相信学生的可塑性,每个人都有潜力可挖,各有所长,都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当然,这要靠班主任运用智慧,采取积极态度,实施恰当的方法。要相信,人人是天才,人人都能够建功立业。

1.1.3 组织活动要有匠心

班主任要"勤思"、"敢创",使班级活动不断富有新意,别具一格。比如,在开展传统的主题班会中要不断赋予与时代相连的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内容。让学生在管理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之为人人参与、大家关心且富有生机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有所收获。

1.1.4 处理问题要有公心

班主任要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撇开个人感彩,不以学生的社会背景、学生成绩、平时表现等方面决定自己的好恶,而要一视同仁、以诚相待,这是作为班级管理者要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所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1.1.5 教育学生要用苦心

我们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方面也必须因人而异、灵活多样。教育过程中既要苦口婆心,又要不断探索捷径和良策,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1.6 面对学生有"爱心"

我们班主任,必须心中装着学生,言语关心学生,行动中服务学生,要把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惦记在心里。我们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诚挚关心和爱护,进而萌发出强大的原动力,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这正是"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雨更催人"。

1.2 建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新标准下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意味着师生的互动、对话和知识的生成与建构。"教育"意味着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于是面对新课程,我一直在思考,在这重大改革中,作为班主任,我们又应如何有效地使班级管理工作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呢?

我认为,新形势下的班级生活中,班主任应做到师生相互信任,彼此尊重。我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亲近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信任我,把我看成朋友,向我敞开心扉。此外尊重学生,是了解与研究学生的前提。我用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窗,冲破他们封闭的内心世界,使我的班级工作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班主任要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依据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注重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搭建一个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1.密切联系学生,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让学生每周写一次周记。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及感悟,及时反馈给各科任老师。这样,我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分享他们成长的喜怒哀乐!

2.让学生自己开展主题班会课。在新课程标准下,班会课应该打破以往的形式--班主任的"独角戏"、"一言堂",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己观点、吐露心声的平台:可让班干部对近期班集体情况作一下小结;也可让学生表扬身边的好人好事,或对暴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地办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也可让学生在一个自由伸展的空间畅谈理想、规划人生;当然也可让学生"把心交出来",分享彼此的快乐,分担彼此的忧愁;或是由班干部自己主持、组织,培养他们的合作协调意识,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这既提高了参与同学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让学生确实解了--应该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

3.制定班规,让学生参与管理。我先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班实际,提出总的要求,先让学生以周记的形式书面表达自己的意愿,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再由班长汇总,最后全班学生表决通过。这样制定出来的班规富有学生个性色彩,既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程管理理论篇6

人类发展史已经充分证明,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是技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源泉。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说过:“一个正常、健康的经济不是处于平衡状态,而是不断受到技术创新的干扰。”2006年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指出:从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引进、知识工程、财政税收等方面入手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实现2020年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国家。2014年4月28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推进技术创新方法的引进与发展。大学课程教育也是提高国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如何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适合新时展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当今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与triz理论相结合,对如何提高项目管理课程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二、triz理论简介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缩写,中文译为萃智理论,是利用矛盾原理解决发明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该理论是1946年由前苏联发明家g.s.altshuller及其同事在分析研究世界各国逾250万件专利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一批前苏联科学家移居欧美等国家,triz理论逐渐走向世界。经过近70年的发展,triz理论由最初仅用于解决技术领域中的创新问题逐渐向经营管理、教育和政治等非技术领域扩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一)triz的核心思想triz理论主要依据如下三条重要原理:(1)问题及其解在不同的工业部门及不同的科学领域重复出现;(2)技术进化模式(进化的s曲线和8个基本进化法则)在不同的工业部门及不同的科学领域重复出现;(3)发明经常采用不相关领域中所存在的效应。这些原理表明,多数创新或发明不是全新的,而是一些已有原理或结构在本领域的新应用,或在另一领域的应用。

(二)triz的理论体系triz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术语、triz工具和算法三个方面。

1.术语:学习triz理论要首先理解一些基本术语,如矛盾、理想度、资源、功能、效应、技术系统等。

2.triz工具:triz理论提出了多种分析方法和工具,概括起来有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规律。创新思维主要是研究如何打破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传统思维定势的阻碍问题。提出了如九屏幕法、智能小人法、金鱼法、stc算子和ifr等创新思维方法。在理论探究的基础上,triz还总结和演绎出一系列用以解决矛盾的实用分析工具,例如技术矛盾、创新原理、物理矛盾、分离方法、物质场模型、标准解法、根本原因分析、功能分析和知识库等。例如针对技术矛盾的矛盾矩阵分析方法就是先从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中找到形成技术矛盾的工程参数对该技术矛盾进行描述,继而借助40×40矛盾矩阵找出推荐的创新原理序列号,从推荐的创新原理序列号入手,结合相关案例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技术系统的进化演变规律,分别是:完备性法则、能量传递法则、协调性法则、动态性法则、子系统不均衡法则、向超系统进化法则、向微观系统进化法则和提高理想度法则。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triz算法:triz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描述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为此提出了解决发明问题的ariz算法、九步法和其他一些自己的算法。

(三)triz解决问题的流程面对一个待解决的发明创造问题时,triz的一般步骤是将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归纳转化为triz的一般问题,充分借助triz理论给出的创新工具和方法经过运算之后得出triz的一般解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专利库中的实际案例,经过演绎后即可解决问题。

三、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内各高校开设该专业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本文仅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能力有待提高国内相当多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继续采用单一的“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手段,忽略了受教育的对象层次和学生的感受,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项目管理这门课,教师不仅要充实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也要走出去和社会接触,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避免教出来的学生存在眼高手低、课本知识和社会实践两张皮、不接地气的现象。

(二)学生厌学情绪明显现在的大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相对高中生来说大大减轻,学习已不再是主要目标,大学校园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并且各大高校都存在学生上课期间说话、玩手机、看课外书、逃课、睡觉的共性问题,尤其是对于项目管理这门课而言,理论性较强,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要想改变这种状态,从根本上说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四、triz理论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参加多次省级和国家级的创新方法师资培训班的学习,本文试图将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联系起来,就其中的几条对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1.预操作原理:即事先完成部分或全部的动作或功能,或在方便的位置预先安置物体,使其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避免时间的浪费。这条原理联系到项目管理教学过程中就体现在备课的重要性,或许很多教师都有一个体会就是如果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在讲课时就会很有底气,也很自信。如在讲项目的概念时,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开场,列举了学生通常会想到的项目案例,然后设置了折叠游戏环节,旨在让学生在游戏中总结项目的概念,而后给出项目的定义,最后通过两个案例让学生进行判断以巩固所学知识,为了达到所期望的效果,上课前我进行了认真备课,包括课程知识点、ppt制作、课堂时间分配、游戏所需道具等,课下学生反映较好。

2.分割原理:即将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体现在项目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根据项目管理学科的特点,将整本教材中的内容分割成10个模块进行讲解,分别是绪论模块(主要讲解基本的概念和基础知识)、范围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整合管理。

3.局部质量原理:即将物体或环境的同类结构转化成异类结构、使组成物体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使组成物体的每一部分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一原理体现在项目管理教学中的运用包括ppt的制作、案例的穿插、授课内容的安排、互动环节、教师仪表等部分。我始终认为:做一个好老师,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优秀。

4.动态化原理:即使物体或其环境自动调整,以使其在每个动作阶段的性能达到最佳。这一原理在项目管理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①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特点开发、选择、修订和调整适合教学需要的素材、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工具等。②通过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相关培训、论文写作和公开课等活动,熟知并掌握项目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对教学内容不断更新。③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对某个学科感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

5.反馈原理:即引入反馈,改善性能。该原理告诉我们要想提高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不能自以为是,而是应该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在讲完安排的知识点之后,还应留出相应的时间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可以对后继的教学进行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体现在课下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如可根据每节课所讲内容布置相应的任务,并在下次课上来总结作业情况。

五、结语

课程管理理论篇7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权力的主体,都有权分享教育决策权利,课程与教学也是权力分享的、民主决策的产物.它所倡导的“交互主体性”理念对中学班级管理赋予新的诠释,同时也给中学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赋予学生及班集体以主体地位,消解了传统认识论中的主体强加到客体身上的权威和控制色彩,将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次,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班主任作为主要的班级管理者,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控制式的管理方法,而应通过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改变其管理角色及职能,以适应教育自身对班级管理理念的新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再次,新的课程理念要求班级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转变为“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无论是知识、智慧,还是能力或创造力,其现实的载体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毋庸置疑,在高扬“以人为本”为班级管理理念的信息多元化时代,班级管理将不再是强力控制或命令式的,而是以服务性为主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二、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

1.建设班级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发展来说是必需的“刚”,但是建设健康的班级文化更有其不可或缺的“柔”的作用.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们的精神乐园,就能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潜移默化渗透心灵的力量,对于形成一个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的纪律意识和优秀的传统作风的集体,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说,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坚持每天开晨会,设置诸如“一分钟演讲”、“小事评点”、“好人好事播报”、“优秀作文点评”、“音乐欣赏”等形式的活动.

2.重视现代科技知识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校也开始将现代技术运用于学校管理之中.班主任也应当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网络知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班级实行微机管理,如学生的成绩管理、品德发展情况、家庭情况等.及时了解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先进经验,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还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让他们树立努力学习、科教兴国的思想观念.

3.关注个体心理,引导个性发展

我们发现,一些中学生的状态与学校和教师对班级提出的要求有差距.学生犯了错误,不少教师会抓住时机,在全体学生面前“开批斗会”,就是俗话说的“杀鸡给猴看”.对一些学生来说,这种做法在短时间里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可是过一段时间就会把先前的伤疤抛在脑后,继续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学生的自尊心特别强,经历那样“屈辱”的场面后,觉得其他学生都会瞧不起他,内心受到极大的挫伤,从此一蹶不振.班主任在批评学生之前就应该考虑到这些后果,因此,班主任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4.小组合作式的座位排列,有利于班级管理

课程管理理论篇8

1.理解意图

领导是谁?学位办、教指委、学校、学院、系设置如何?不同高校其培养单位设置不同,有的在系这级,有的是属院直管。面对拥有不同的“物理知识”、一定任期的领导时,不妨通过对学院的长期规划进行分析。理解领导意图的办法之一是从已经制定了的愿景、目标和目的进行分析。

2.制定培养体系目标,也是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

与管理相近的一个词语是领导,结合工程特点,工程领导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提升抽象的领导力,而是培养实实在在的领导者。

3.调查分析。

对国内外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国际上工程管理硕士专业最为成熟和成功的也是在美国,特别是几所著名的高校组成了工程管理教育联盟。在国内,工程管理专业也经过若干年在清华、西交大等院校试点,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借鉴。另外,专业型管理类的mba和mpm也成为制定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横向标杆。

(1)国外(美国)。

工程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初期的德法工程教育认为工程就是技术,把工程教育牢牢束缚在技术教育的范围之内;发展阶段的工程教育则以为工程只是应用科学的分支;工程管理脱胎于工程教育出现在20世纪初美国的工商业发展需求,人文内容也作为工程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胡佛(herberthoover)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采矿工程师和管理者,在他当选为美国总统的那一年对工程师们的一次演讲中,他指出了美国工程管理者的重要性来自西部采矿、冶金和运输的急剧发展需求,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职业需求增加一种管理职业导向,即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商业经理。1979年美国工程管理协会(asem)成立,1997年,美国国家工程技术课程认可机构abet,正式将工程管理列为一个可独立授予学位的学科。同时工程界的发展也渴望更高级管理人才———硕士层次的培养,由西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六所大学组成工程管理联盟专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专业设在工学院,但由工学院和商学院一起合作开始课程。他们的课程设计中,如果是在职学习的,一般只学习管理类知识。如果是应届毕业生,要求选修一定量的工程学科。管理类课程(包括核心课程)有30学分。

(2)国内(其他高校)。

通过各高校网络搜索,可以考察到国内高校在培养单位设置上不同,主要在工学院和管理学院,这也与美国高校相似。大部分传统的工科院校,如清华大学,设置在工业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设置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设置在土木与交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设置在土木与力学学院,另有北京大学设置在工学院(50名)。而一部分学校,特别是综合型大学中,由于历史的缘故和学科归并,具有“管理”的学科一般都设置在管理学院内,如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还有西安交通大学也设置在管理学院。在国内应用性研究生学位中,mba和mpm有比较接近之处,商学院/管理学院早早将触角伸近工程管理,开设了技术管理或者运作管理模块,通过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系统运作,加强对工商企业家在科学决策、统筹规划能力的培养。项目管理的精髓来自于工程实践,培养目标和模式当然更贴近工程领域的应用。

4.构造策略:

形成初步思路之后,调研用人单位和潜在学员的看法。

5.选择方案:

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各自学科优势及生源特点选择培养模式,例如是否从区域、行业方面采取细分的策略,或者采用综合加上模块化的方案。

6.实现方案:

寻找师资,建立课程体系。在课程实现方案,根据所选择进行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组合,尽量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出发点。在考虑课程体系的同时也考虑授课方式。就在职教育方案中,为解决“工学”矛盾,有些学校采用集中方式,每过一段时间集中授课。而有些则根据学校制度,利用周末或晚上正常工作时间之余进行授课。

7.协调关系:

工程管理专业的潜在学员大多经过在职培训,熟悉喜欢培训教师的轻松学习氛围,愿望当然多学点经济管理类、故事性的课程。学院派教师和教育机构却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如果学生请假误过几次课程后就难以学好后续内容。课程组织者必须要协调好双方的目标,让学生端正学位课程学习的态度,同时激励课程的组织和讲授方式的转变。

二、厦门大学mem的培养体系设计

1.学院使命

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管理文化,致力社会进步。学院愿景:成为中国商学院中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最具特色的南方之强。学院已提出mba是培养商界领导者。新设立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也要朝着把握工程建设、成为工程企业领军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2.实实在在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必须坚持“立地”,树立工程观或工程哲学的理念

建立以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科学为基础的“物”理学科。

3.本学院的mba从1987年设立以来,培养方位已经多样化,声誉很高,在全国排名前列。

后设的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这同时也给工程管理的培养奠定了一根坚实的桩基。因此,在mem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也瞄准国内一流的,利用学院财会优势,侧重对工程财务和资金优化、效用最大化。

4.针对2010年招生情况及市场反馈意见制定了初步思路。

(1)全日制改为在职。

(2)知识 能力。

(3)国际 广义。

5.根据地方的企业分布情况

没有哪个行业独占鳌头,而且也没有一家专业性极强的大型企业,开展单一方向的培养体系是不现实的。通用型的工程管理横跨诸多专业与行业,与所在学院是相容的。

6.部分课程由“企业实践教授”担任。

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企业高管担任“企业实践教授”。同时也聘请企业讲座教授与学院教师共同合作,为学生开设“企业实践”讲座课程,共同授课和指导学生。入学考试的复试以工程管理经历为主。教学标准,严格按照教指委的方针,参照工程硕士和mba的执行,包括评价体系的实施。教学内容参照国际认证,如ipma项目经理认证。内容体系遵循emci,准备将来可以参加相关认证。

7.确立沟通行动体。

完善的教学管理构架和负责人员,使学生有反馈渠道,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内容和方法,提高质量。负责人承担长传下达和协调角色,积极参与学院活动和教指委的各种会议,领会领导精神,做好与学院的协调,并与校友会、各班委会定期沟通。依据物理、事理和人理分为三个模块,具体科目有些与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交叉。课程设计中,暂时参照工程管理教指委的课程体系指导意见中,要求的学分为30学分。然而公共基础课较多,有8个学分,管理类的课程大于18个学分。我国工程领域管理人员大部分成长于工程技术背景,在各自工程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专长,而且对工程经济、管理、法规等各方面都有所接触。但由于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局限,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往往不够系统,与高层次管理人员的要求相比,知识、素质和能力未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因此,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内容应该侧重事理进行合理安排。这种安排也符合国际工程管理认证的知识框架,如在该知识指南中明确表示,作为工程管理者都同样承担三大基本的职能和任务:(1)应用坚实的工程管理知识、技能和工具来设计和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2)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工程方案并进行系统整合;(3)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实现项目。与第一批学生入学谈话中,我们也了解到工程管理人员在人才市场上的分布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低层的工程管理侧重技术素质,中层、高层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历后才能真正胜任。对于公司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具有从理论到实际的人才,能用理论解决工程管理中复杂问题的人才。不同于本科,在专业硕士层面上,课程体系以管理知识为中心,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结论与讨论

课程管理理论篇9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

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

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

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一般学科的科学性是由与之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保证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中学学科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课程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倘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尽管心理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依据,但是直接出现在课程中的并非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的知识来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门科学知识,而是有关对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种种现象的探索,以及对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而应有新的思路。

既然心理教育课程不以传授某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任务,那么依据什么来选择其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应依据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确定课程内容。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二是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中生情绪变化多、幅度大,他们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动应付,盲目地听任情绪的支配,有的甚至导致行为失当。心理教育一是要帮助他们认识人类丰富多样情绪的正常性,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极情绪的困扰则是更需要的,如掌握发泄愤怒的恰当方式,学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总之,这些技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以个人经验为载体,根据中学生共同体验或普遍经历来选用。

技能虽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但教给学生时却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

如果以上对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考虑是合理的话,那么在教学目标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这一类主要针对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而应是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只是作业或考卷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关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确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长生活逻辑的编写线索和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从国外境外比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条是以港台《辅导活动》为代表,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实际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学生的欢迎。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现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版式活泼,画面生动,文字鲜活,学生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课程管理理论篇10

    [关键词]高校 旅游管理 课程 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行业也随着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的我国旅游行业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的主力军,已经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旅游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要求。鉴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我们应当依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深入认识旅游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符合企业用人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与设置原则,没有规范与系统的理论依据。课程设置上未能充分结合旅游企业对人才在知识与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需要,难以充分体现出地方旅游特色与发展需要。

    2.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向企业提供的是管理人才,但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可能从应届毕业生中产生,这就导致了供需之间形成严重错位。一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专业理论水平上都有欠缺,难以符合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普遍较为薄弱

    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课程明显不足,导致实践与理论出现严重脱节,课程体系未能实现整体优化,选修课所占比重过低,学生缺乏自主选课权利,而且课程内容重复,内容陈旧过时,与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差距甚大,课程前后次序的安排不尽合理。

    二、实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结合实际调整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高等学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一定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坚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辩证统一,面向旅游单位,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知识、较强操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专业化人才。鉴于旅游教育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因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管理人才的内涵,要让学生理解: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要熟悉基层工作,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在工作之初不要有不切实际、盲目攀比的心态。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特点,从而有利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既给学生奠定扎实而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以满足用人单位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一是要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将最新的科学知识引入课程,经过时间的考验,作为成熟的科学知识后,再为课程所选择。凡是存在争议的思想与观点、不成熟的理论等,都不能引入到课程中。二是要对各门课程进行最佳组合与系统优化。专业课程中,先开什么课程、后开什么课程,都要符合教育发展与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当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安排,基本都是一年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二年级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到了三、四年级再学习基本操作,呈现出由深入浅的状态,这并不符合本科教学的客观规律,对此一定要进行改革,也就是在一年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二年级学习基本操作并进行实践,三、四年级则要结合实践学习专业理论,并开展管理培训,还要在相应阶段颁发行业证书形式。如此,由浅入深、从实践到理论,不但可以防止学习理论过程中的大而空,又能防止学生越学越没兴趣现象的出现。当然,在课程设置中还要注意到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学科动向。因为专业在不断发展变化,部分课程可能会逐渐失去原有的作用,而一些未设置课程也有可能成为该专业课程,这就要求及时对课程设置做出恰当调整,从而使整体课程体系保持合理化、科学化。

    3.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要倡导实践教学。为此,要专门设置实践实训环节的课程板块,不仅要强调专业培养,更要注重素质的培养,以拓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旅游行业十分看中从业者的经验,要求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因此旅游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实践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校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要协调好专业课与实习实训课之间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真正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通过加强实践调查与增加模拟教学等途径,有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比如在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客房管理、导游学、中国旅游地理等课程中,均应将实践学时安排在课程的总课时当中,而且实践时间应当占该课程学时的一半以上。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要通过多种渠道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并将学生的实习时间进行累积,计入学分,从而使大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能对旅游行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理论学习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