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2-08-12 09:46:33 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声明

护理本科生

护理本科生范文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校安排的27家实习医院的护理本科生282名,所选取的对象均为进入临床实习时间满2个月的护生,排除休病假和请假超过1个月的护生。其中,女生261名,男生21名。1.2方法。1.2.1研究工具。(1)本科护生基本资料调查表:该表根据研究目的,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后自制而成,包括本科护生的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入学时选择护理专业的意愿情况、实习医院等级、家庭居住地、性格、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职业是否与医疗相关等情况。(2)护生实习压力量表:该量表由美莲等编制,包括6个维度(工作性质、工作负荷、实习准备、人际关系、工作支持、学习与工作的冲突)共37个条目。1.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护生临床实习的第2个月发放调查表共313份,现场回收,回收调查表282份,有效率100%。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科护生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有效调查护生282名,女生261名(92.6%),男生21名(7.4%),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3.58±0.95)岁;非独生子女245名(89.9%),未担任班干部者217名(76.95%),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99名(35.1%),在三级医院实习者249名(88.3%),实习带教情况较好者141名(50.0%),学习优秀者50名(17.7%),家庭所在地为农村者235名(83.3%),性格外向者170名(60.3%),家庭名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者206名(73.05%),父母职业与医疗事业不相关者277名(98.22%)。2.2本科护生实习初期面对的主要压力源。根据护生实习压力量表中各项目的得分,将临床实习初期护生的压力源进行排序,取前10位,结果见表1。

3讨论

学生结束了熟悉的校园生活,进入临床实习,由于医院环境、人际关系、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择业活动等很多因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能否正确有效指导护生应对实习中的各种压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和专业思想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病情急剧变化或死亡时,带教老师或医生不在场”“护理艾滋病、结核、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患者”“患者死亡担心”等方面是护生实习初期主要的压力源。护生从学校来到医院这个复杂的环境,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护生多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是恐惧,加之护理操作的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很多护生表现出对实习的担忧[3]。进入临床实习后,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工作内容及紧张的工作氛围,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医院应帮助护生尽快熟悉和适应环境,向学生介绍科室环境、科室人员构成、物品放置、相关规章制度、基本工作流程以及医院的工作习惯等,尽快消除护生的陌生感。其次,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诸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教学行为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习的质量。因此,医院应当选拔优秀的临床带教老师,加强老师对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视,树立临床实习应以护生为主体的带教意识。此外,实习初期是为护生树立正确观念的时期,带教老师应注重对学生专业思想、价值观念及工作规范的陶冶和影响,帮助学生以正确、积极和轻松的心态进入临床护理角色,缓解护生实习的压力水平[4]。实习初期的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职业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积极的临床经历会使护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励他们敢于面对各种压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寻求更好的发展。护理操作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指导,也需要实践经历的感悟,特别是难度较大的操作,需要不断反思、积累经验,逐步提高。护生的临床经验不足,可能是导致其应对能力不足的原因。临床工作比较繁重,有时带教老师会给护生安排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这会使护生感到自己是干杂活的机器,未受到尊重,身体处于紧张、高压状态,很难使护生在工作中达到精力充沛的状态[5]。临床带教老师可以通过对工作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开放式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帮助护生积累经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生的应对能力。另外,带教老师也要多了解护生的心理状态,与其沟通交流,多给与鼓励。在实习过程中,引导护生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其对患者要主动、热情,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多关心患者,以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为后期的实习工作打好基础[6]。

护理本科生范文篇2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自信现状,初步分析影响护理本科生自信水平的因素,为培养身心素质佳、全面协调发展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问卷对9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自信水平总分为146.62±16.14;影响护理本科生自信的因素有是否恋爱、是否为班委、是否羞于当众说话以及学习成绩(均p<0.10)。结论护理本科生自信水平较高,当众说话的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学习成绩影响其自信程度。在护理本科生的教育中,除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外,更应注重培养勇敢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自信是自我评价中一个主要的方面,是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应付各种环境能力的评价[1]。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提高护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急迫[2]。护理本科生作为未来护理人员及师资人才的生力军,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现代护理教育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使其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调查旨在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自信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年级护理本科生94人,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5±0.8)岁。其中,担任班委(曾经与现任)31人,处于恋爱阶段44人。家庭月总收入<1000元33人,1000~元60人,>3000元1人。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两部分组成:①个人评价问卷,该问卷由美国shrauger博士于1990年编制[3],用来评定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即自信,包括学业表现、体育运动等8个维度,共54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在女性中应用为0.67~0.86,每个条目以4级评分,总分范围54~216,分值越高表示自信程度越高。②自行设计个人资料问卷,包括家庭收入、恋爱情况、学习情况、在班级的职务、是否羞于当众说话等17项内容。采用集体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为94.0%。将数据输入spss15.0,采用统计描述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护理本科生自信水平得分情况见表1。

2.2护理本科生个人评价的影响因素以个人评价量表总分为因变量,以个人资料的各个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和剔除回归方程的α分别设为0.15、0.10。是否恋爱、学习成绩、是否羞于当众说话、是否为班委进入方程,结果见表2。

3讨论

3.1护理本科生的个人评价状况个人评价是体现自信的重要方面,而自信心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智力因素的构成要素,它对于激发人的意志力、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和取得人生的成功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个人评价水平与护理本科生的学习及工作状况密切相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个人评价总分范围为104~220,总均分为(146.62±16.14)分,高于王春燕[3]对其他大学本科生的调查结果[(140.01±16.10)分],两者比较,t=3.974,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当前护理本科生就业率明显高于普通高校大学本科生,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护理本科生不需为工作过多担忧,这种社会现象导致了护理本科生在就业方面信心较高。而且护理本科生进入大学后,未来的就业方向很明确,相对于其他就业面较广的专业来说少了一些迷茫,更容易规划自己的发展计划,使自己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得到锻炼,有助于自信心提高。其次,护理本科课程的设置也有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信水平,如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人际沟通等课程,都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自信心。个人评价问卷中社会相互作用维度主要包涵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本次调查中,社会相互作用维度得分为(19.73±3.24)分,高于王玲等[4]对医学专业本科生自信水平研究中社会相互作用得分(18.92±3.32),两者比较,t=2.43,p<0.05。这主要与专业需求有关,为使临床工作顺利开展,护士作为医生、患者及其他医技科室的协调者,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护理院校在护理本科生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人际沟通方面的课程,使得护理本科生在系统学习社交理论的基础上得到实践的机会。护理本科生为了在今后的岗位上能够充分实现自我,也会积极配合职业需求,注重人际沟通能力的锻炼,从而由内至外加强了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

3.2影响护理本科生个人评价的因素

3.2.1恋爱对护理本科生自信的影响表2显示,恋爱情况能够影响护理本科生的自信总分,处于恋爱阶段的护理本科生自信总分高于未恋爱者,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何国平等[2]研究指出,恋爱双方能在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建立恋爱关系,对双方的心理和学习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得到异性的肯定,这也是一种正面的激励。恋爱在大学校园较为普遍,只有建立在正确的爱情观的基础上才能够相互促进。结合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学校应该开展相应的课程来积极引导护理本科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将学习和进步放在第一位。

3.2.2学习成绩对护理本科生自信的影响作为学生,学习是第一要务。学习成绩的好坏仍是评价护理本科生的重要指标,成绩好的护理本科生往往得到学校、父母等多方面肯定与鼓励,容易建立自信,自信心强又使得护理本科生能把自己的本领发挥至极,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学习相对较差的护理本科生由于学习受挫,得到的表扬、鼓励较少,受到外界的负面评价较多,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本来能学好的功课也不愿意学,越学不好信心就越不足,导致其自信程度下降。此外,由于护理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对应聘的成绩十分重视,以学习成绩为入选的硬件标准,学习好的护理本科生往往优先录取,这种职业需求现状也必然对学习成绩较差者的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3.2.3是否羞于当众说话对护理本科生自信的影响表2显示,是否羞于当众说话能够影响个人评价的总分。当众说话作为人与人沟通良好的一个必备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社交能力的重要参数。敢于当众发表自己的意见,首先是建立在自我肯定的基础上,其外在表现就是自信。因此,对自己有信心的护理本科生不会羞于说话或交往,而是愿意主动与别人沟通,在得到别人肯定的同时,又能够增强自己的信心。这为护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培养护理人才的方向。护理教师应该在护理教育中鼓励护理本科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多组织活动,给予其在公共场合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充分调动更大范围的护理本科生参与进去。同时,多提供一些让护理本科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如举办演讲比赛、文艺表演、辩论赛等各种活动,多给予奖励,得到外界的肯定后,羞于当众说话的护理本科生会逐渐敢于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更自如地与别人交流,从而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信水平。

3.2.4担任班委对护理本科生自信的影响本次调查发现,担任班委的护理本科生个人评价总分高于不担任班委者。目前,班委多由综合能力较强的护理本科生担任,成绩多较突出,学习愈成功,自我概念愈佳[5-6]。而且其能够在班委竞选中取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自信去参加竞选,对自我的评价较高。大学期间,班委除了学习,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于班级工作,与教师沟通的机会较多,在完成工作的同时拓宽了视野,能够坦然地接受自身的缺点,正视同学对自己的评价,锻炼了其应对困难的能力。这种多于普通护理本科生的经验积累,使其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加自信。教师的肯定、同学的羡慕与赞赏,又正面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所以,护理本科生在大学中应积极参加班委竞选,主动争取并把握好担任班委的机会,从多方面锻炼自己,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我认识,以利于培养自信的信念。此外,学校及教师也应制定公平良好的班委选拔制度,为更多的护理本科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以利于提升其自信水平。

此外,影响个人评价的因素还包括很多,王玲等[4]对医学生自信状况的研究结果显示,身高、体重等遗传因素也对自信水平产生影响,但在本研究中,并没有突出体现出来,可能由研究对象选择范围小、学校招生标准不同造成。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26-328.

[2]何国平,郭佳.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与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7,4(2):51-54.

[3]王春燕.对大学生自信的测查研究[j].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9,1(4):228-229.

[4]王玲,叶明志,陶炯,等.心理社会因素对医学生自信水平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5):569-570.

护理本科生范文篇3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我院2003-2006年在临床实习的72名护理本科生,年龄22~24岁,均为女性。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学生临床实习的第25周发放问卷。本研究的问卷主要是压力源量表,是根据pagana的csq(clinicalstressquestionnaire)、admi的nsss(nursingstudent''''sstressscale)、beck-srivasta的bssi(beck-srivastavastressinventory)及cohenandzick的ssci(studentstressandcopinginventory)等量表及文献设计而成。压力源量表共有6个方面,44个项目,本研究中问卷可信度cronbach′sα为0.86,bssi在以前的研究中,有很高的信度,cronbach′sα为0.82~0.90,证实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3]。问卷内容包括:就业压力、工作的性质与内容、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专业心理矛盾、临床评价、实习环境6个方面。问卷从没有压力感到重度压力感以0~3分表示,每项分4个水平,参考以前的研究,将压力水平根据压力高低描述,将结果分为3个水平,均数在1.00以下为低水平压力,均数1.01~2.00为中等水平压力,均数2.01~3.00为高水平压力[4]。

结果

72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6个方面压力得分情况见表1,压力水平分布见表2,前10位压力源得分及排序见表3。

讨论

1.护理本科生的压力程度。护理本科生在学校学习及临床实习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压力。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刺激学生学习。而高水平的压力或压力持续时间过长,则可使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5]。本研究显示,68.1%的护生有中等水平压力,20.8%的护生有高水平压力,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4]类似。

2.护理本科生常见的压力源。压力源来源于躯体、心理、社会、文化和生活各方面的改变。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的主要压力来源于“就业”,其次为工作性质与内容、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专业心理矛盾、临床评价及实习环境。其中“就业前景”是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最大压力源,排在前10位的还有“学校与临床之间的差距、同学之间的竞争、处理患者紧急情况的能力、出现差错的可能性”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排在第1位的压力源已不是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而是人人都关注的就业问题。可见本科毕业生择业难已成为当今突出的问题,用人单位的提早招聘,给尚未完成实习任务的护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表现为低估自己能力,缺乏自信,胆怯忧伤。此外,学生常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学校到医院,从理论到实践,护生因为学习环境和学习性质的改变,常感到紧张、焦虑而不能主动学习,加之患者病情变化,很多学生担心遇到紧急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害怕出现差错,不能将所学知识有效的应用于临床,造成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第3位压力源是“同学之间的竞争”,而以前的研究[3,4]中,分别位于第8位和第6位,可见本研究中的护理本科生在同学之间的竞争方面有较大压力,这是因为我国的青少年从一进小学起就为了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被迫与周围的孩子竞争[6]。此外,带教老师的评价、专业的发展前景都是学生重要的压力源。护理专业的发展对每个护生来说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更是直接影响了护生的情绪故也成为学生的常见压力源,这与以前的报告结果一致:教师的监督与评价与学生的压力水平显著相关[4]。

对策

1.我国护理教育在不断改变中发展方向与世界趋于同步[7],但仍存在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偏颇[8,9],在培养目标中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道德情操、主体性和创造精神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10],乐观和寻求支持是人们常用的应对方式。因此,培养护生具有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是护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任务[11]。心理素质是人素质结构的核心,一个人的各项素质只有最终转化为心理素质才具有稳固性和坚定性[12]。

2.精选带教老师,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增强对专业的认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榜样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研究[13]表明,人们倾向于注意那些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希望通过学习榜样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因此,各科室要选择一名热爱护理专业,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且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主管护师作为本病区的带教老师。其职责是了解和评估学生的表现,落实各项教学内容,及时总结实习情况。各病区每周进行一次临床业务讲座,根据实习生的需求,带教老师要结合专科疾病的特点,从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都进行讲解,最后给出病例,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能有针对性的给予健康教育,使课堂教学得到延续和补充,学生亦能够获得真实的护理体验,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介绍国际、国内护理专业的发展现状,逐渐稳固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

3.培养人际沟通的技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评价、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均排在护理专业学生常见压力源的前10位。可见有效的交流技巧是处理好与带教老师、患者、家属及其他护理人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关键。因此,学生应该尊重带教老师,谦虚好问,也应多与患者交流,以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同时,带教老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应多与学生接触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护生积极向上和求知欲强的心理,帮助其及时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指导学生有效的应对各种压力。

4.加强职业防护意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安全对护生来说较为敏感。开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系统讲授职业危害及防护知识、防护措施、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无菌观念、规范化操作等,培养护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自身职业防护的观念。同时,加强临床防护的培训,带教老师应严格要求护生熟练操作规程,执行查对制度,培养其自律性。进行损伤性操作前后要严格无菌操作,六步洗手法,接触传染性分泌物,血液,体液时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带教老师要给护生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及时提醒学生注意防护,一旦发生伤害,在给予及时处理的基础上,带教老师还应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李晓玲.护理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35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3-121

[4]曹颖,向虹,于艳秋.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491-494[6]何贵蓉,向红.护理本科生的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护理研究,2005,19(3):487

[7]黄金月,王慧莲,李洁明,等.中国护理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33-336

[8]沈宁,何仲,李峥.论本科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中华护理杂志,1994,29(9):549-551

[9]史瑞芳,张风平,刘静蔚.适应整体护理需要,系统改革护理教育.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48-549

[10]lazarusrs,folkmans.stress,appraisalandcoping.newyork:springer,1984:189

[11]张海平.高等护理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现代化的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46

护理本科生范文篇4

1.对象。选择我院2003-2006年在临床实习的72名护理本科生,年龄22~24岁,均为女性。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学生临床实习的第25周发放问卷。本研究的问卷主要是压力源量表,是根据pagana的csq(clinicalstressquestionnaire)、admi的nsss(nursingstudent''''sstressscale)、beck-srivasta的bssi(beck-srivastavastressinventory)及cohenandzick的ssci(studentstressandcopinginventory)等量表及文献设计而成。压力源量表共有6个方面,44个项目,本研究中问卷可信度cronbach′sα为0.86,bssi在以前的研究中,有很高的信度,cronbach′sα为0.82~0.90,证实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3]。问卷内容包括:就业压力、工作的性质与内容、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专业心理矛盾、临床评价、实习环境6个方面。问卷从没有压力感到重度压力感以0~3分表示,每项分4个水平,参考以前的研究,将压力水平根据压力高低描述,将结果分为3个水平,均数在1.00以下为低水平压力,均数1.01~2.00为中等水平压力,均数2.01~3.00为高水平压力[4]。

结果

72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6个方面压力得分情况见表1,压力水平分布见表2,前10位压力源得分及排序见表3。

讨论

1.护理本科生的压力程度。护理本科生在学校学习及临床实习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压力。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刺激学生学习。而高水平的压力或压力持续时间过长,则可使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5]。本研究显示,68.1%的护生有中等水平压力,20.8%的护生有高水平压力,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4]类似。

2.护理本科生常见的压力源。压力源来源于躯体、心理、社会、文化和生活各方面的改变。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的主要压力来源于“就业”,其次为工作性质与内容、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专业心理矛盾、临床评价及实习环境。其中“就业前景”是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最大压力源,排在前10位的还有“学校与临床之间的差距、同学之间的竞争、处理患者紧急情况的能力、出现差错的可能性”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排在第1位的压力源已不是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而是人人都关注的就业问题。可见本科毕业生择业难已成为当今突出的问题,用人单位的提早招聘,给尚未完成实习任务的护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表现为低估自己能力,缺乏自信,胆怯忧伤。此外,学生常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学校到医院,从理论到实践,护生因为学习环境和学习性质的改变,常感到紧张、焦虑而不能主动学习,加之患者病情变化,很多学生担心遇到紧急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害怕出现差错,不能将所学知识有效的应用于临床,造成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第3位压力源是“同学之间的竞争”,而以前的研究[3,4]中,分别位于第8位和第6位,可见本研究中的护理本科生在同学之间的竞争方面有较大压力,这是因为我国的青少年从一进小学起就为了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被迫与周围的孩子竞争[6]。此外,带教老师的评价、专业的发展前景都是学生重要的压力源。护理专业的发展对每个护生来说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更是直接影响了护生的情绪故也成为学生的常见压力源,这与以前的报告结果一致:教师的监督与评价与学生的压力水平显著相关[4]。

对策

1.我国护理教育在不断改变中发展方向与世界趋于同步[7],但仍存在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偏颇[8,9],在培养目标中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道德情操、主体性和创造精神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10],乐观和寻求支持是人们常用的应对方式。因此,培养护生具有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是护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任务[11]。心理素质是人素质结构的核心,一个人的各项素质只有最终转化为心理素质才具有稳固性和坚定性[12]。

2.精选带教老师,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增强对专业的认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榜样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研究[13]表明,人们倾向于注意那些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希望通过学习榜样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因此,各科室要选择一名热爱护理专业,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且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主管护师作为本病区的带教老师。其职责是了解和评估学生的表现,落实各项教学内容,及时总结实习情况。各病区每周进行一次临床业务讲座,根据实习生的需求,带教老师要结合专科疾病的特点,从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都进行讲解,最后给出病例,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能有针对性的给予健康教育,使课堂教学得到延续和补充,学生亦能够获得真实的护理体验,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介绍国际、国内护理专业的发展现状,逐渐稳固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

3.培养人际沟通的技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评价、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均排在护理专业学生常见压力源的前10位。可见有效的交流技巧是处理好与带教老师、患者、家属及其他护理人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关键。因此,学生应该尊重带教老师,谦虚好问,也应多与患者交流,以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同时,带教老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应多与学生接触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护生积极向上和求知欲强的心理,帮助其及时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指导学生有效的应对各种压力。

4.加强职业防护意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安全对护生来说较为敏感。开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系统讲授职业危害及防护知识、防护措施、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无菌观念、规范化操作等,培养护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自身职业防护的观念。同时,加强临床防护的培训,带教老师应严格要求护生熟练操作规程,执行查对制度,培养其自律性。进行损伤性操作前后要严格无菌操作,六步洗手法,接触传染性分泌物,血液,体液时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带教老师要给护生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及时提醒学生注意防护,一旦发生伤害,在给予及时处理的基础上,带教老师还应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最后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深化,对护生来说,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时期。护生刚接触社会,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而影响身心健康和实习质量,她们感受到的压力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医学、社会学和药学等专业的学生,其中就业压力、工作的性质与内容、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专业心理矛盾、临床评价、实习环境等是较重要的因素。压力是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刺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1]。压力源指任何能使人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任何与机体原有的生理及心理状态相异的因素都能构成压力源[2]。了解护理本科生的压力来源,引导学生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以缓解心理压力是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将我院2003-2006年在我院实习的72名护理本科生的压力调查分析及结果总结,现报道如下。

参考文献

[1]李晓玲.护理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35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3-121

[4]曹颖,向虹,于艳秋.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491-494[6]何贵蓉,向红.护理本科生的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护理研究,2005,19(3):487

[7]黄金月,王慧莲,李洁明,等.中国护理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33-336

[8]沈宁,何仲,李峥.论本科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中华护理杂志,1994,29(9):549-551

[9]史瑞芳,张风平,刘静蔚.适应整体护理需要,系统改革护理教育.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48-549

[10]lazarusrs,folkmans.stress,appraisalandcoping.newyork:springer,1984:189

[11]张海平.高等护理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现代化的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46

护理本科生范文篇5

1.1对象

选择选修本门课程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选修《护理与病人安全》的护理本科生共112人,其中一年级38人,占33.9%;二年级70人,占62.5%;三年级4人,占3.6%。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病人安全教育采用专题讲授、学生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例如在“用药与病人安全”这个专题,提前公开讨论题目,由学生小组搜集相关材料,设计制作ppt,并由学生汇报讨论,从多个角度阐述问题。

1.2.2调查方法

在开课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一发放问卷,30min后回收,发放问卷103份,回收有效问卷103份,回收有效率100%。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统一发放问卷,45min后回收,发放问卷112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回收有效率100%。

2结果

2.1开课前调查

在开课之前,有24%学生未听说“病人安全”这一概念;62%学生认为护理职业属于中度风险,38%学生认为护理职业属于高度风险;学生普遍认为医护工作中洗手很重要,但对手卫生的正确理解不足10%。对什么是差错事故,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发生差错事故后应该怎样处理,回答正确率不足20%。

2.2课程结束后调查

课程结束后,学生对病人安全知识掌握程度有了很大提高。除护士被hbsag阳性病人使用针头扎伤时的职业防护措施、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不良事件分级之外,其他题目的回答正确率都超过50%以上。见表1。

3讨论

2008年,who病人安全联盟启动“医学本科生病人安全教育”项目[1]。2009年初确立11个课程指南题目,包括病人安全基本概念,人体工程学因素及对病人安全的重要性,医疗系统复杂性对病人的影响,如何成为团队中的有效成员,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如何处理临床风险,质量改进方法介绍,病人参与病人安全活动,加强感染控制、降低院内感染,病人安全与介入性诊疗,提高药品安全[2]。2010年who病人安全联盟在全球11所医学院校试行医学本科生病人安全教育指南,旨在促进医学本科生病人安全教育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普及,从源头遏制或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促进病人安全。

3.1病人安全教育的目标要求

保证病人安全是医护人员的首要任务,也是所有医学类本科生都应具备的能力。相关研究表明,教育和培训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病人安全的重要性,将“病人安全”的意识整合到今后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以及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使其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自觉地掌握并执行安全的医疗护理行为、规范和程序,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健康维护,防止和减少伤害病人的事件发生,正确地对待医疗不良事件,构建积极安全文化管理对策[3-4]。围绕医学模式转变和伦理、法律的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寻找护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懂得关注、关怀和关爱病人,保障个体生命价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持续的教育中巩固生命珍贵、病人安全第一的理念[5]。

3.2病人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按照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病人安全教育课程指南的要求,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和医学教育实际,我院开设的《护理与病人安全》课程共设9个专题的内容,包括病人安全影响因素,手卫生与病人安全,安全用药,病人安全文化建设,临床工作中的病人安全,职业防护,病人安全目标解读,医护行为的伦理与法律、差错事故防范,病人安全教育[6-10]。这些内容与who关于“医学本科生病人安全教育”课程指南题目的内容相对应。每一专题主要围绕该专题对于病人安全的重要性、现状、目标要求的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阐述。每一专题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例如,病人安全因素分析这一专题,我们通过医学发展史、医学模式转变、目前社会公共卫生和医院病人安全现状,阐述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介绍保证病人安全的新理念、新技术,同时还阐述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的沟通策略是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因素,系统介绍了循证护理学应用对保证病人安全所起的重要作用。有关病人安全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理论讲授与视频资料观看、案例分析讨论结合,积极创建以问题为基础、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形式,生动的案例,有视觉冲击的视频资料,众多学生参与、多角度的讨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课程的内容讲授与专业思想教育、护理人文理念教育相结合。由于低年级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临床护理专家通过经验分享,注重言传身教,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鼓励学生牢记职业责任,把病人安全放在第一位。教师精心准备每一堂课,注重材料收集、课件制作、内容讲授等每个细节,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3病人安全教育的评价

护理本科生范文篇6

【关键词】icu“一对一”的护理带教

危重病学科(icu)由于收治的患者病种多、病情复杂以及护理环境的特殊性,护理本科生在icu实习的过程中,常觉得需要学习的内容过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导致出现盲目性学习,学习效果欠佳。[3]针对这个问题,我科在临床护理带教上根据护理本科在危重症学科的实纲,逐渐摸索出一套较为适合护生临床实习的带教模式,现介绍如下。

1实习护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职业素养欠佳有些学生本身并不热爱护理工作,因而不能安心实习和工作,缺少职业所必备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

1.2知识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在校学习,主要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大量操作技能靠临床实习来培养。例如很多学生“三查七对”背得熟,在工作中却丢三落四,不能照章行事;抢救措施记得牢,但遇到危重病人则不知所措。

1.3缺乏工作主动性,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娇惯,有惰性,普遍缺乏责任感、实习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工作热情。

1.4重操作、轻生活护理学生常常只愿意学习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技术性操作,轻视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等基础社活护理。

2做好入科教育

入科时由专职带教老师负责,进行入科教育,强调劳动纪律及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各项规章制度,重点让护生了解并熟悉病房环境及布局特点,物品放置,常用抢救仪器的使用,使护生充分认识到icu不同于其他科室,消除对icu封闭式管理的恐惧。向护生详细介绍在本科实习期间每周的具体安排:操作示范、专科讲课、教学查房的时间及内容、各实习角色的目标及内容,出科考核的方法,使护生明确在本科要求掌握的知识及技能。强调劳动纪律并纳入出科考核的内容。要求每位护生自备一本实习笔记本,主要记录每天的实习重点,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带教老师随时抽查,每周写一篇周记,总结一周来的收获,包括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对带教的要求及评价,由护士长对周记及时进行批阅,掌握护生的实习情况。

3具体带教方法

3.1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因材施教。护生入科的第一轮班或第一周班老师以教为主,护生以学为主。指导护生对危重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监护,熟悉常见病的护理常规,老师教护生各班的工作职责、各种医嘱的处理、病情的观察及汇报、护理记录的书写,交接班的内容等为接下来独立工作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准备。第二轮班或第二周班,护生以做为主,老师以看为主,老师主要观察护生的工作流程和执行的医嘱是否正确,在护生执行前老师必须给予审查与指导,无误方可执行,同时老师需要做到放手不放眼。第三、四轮班或第三、四周班主要是对第二轮班或第二周班工作流程和各班职责以及专业知识的加强与巩固,在这后三轮班或三周班里主要是培养护生脑与手结合的能力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应运的能力。

3.2动手操作能力是最重要的实践能力,带教老师在每项操作前向护生讲明操作的注意事项,然后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对操作的难点、重点、易出问题的环节加以强调,再让护生进行操作,带教老师从旁监督,及时指出缺点,

3.3善于和实习护生沟通营造良好的实习氛围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互信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带教老师与护生的良好沟通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带教老师接待首次进入icu实习的护生时,应主动自我介绍,并记住每位实习护生的名字。带教老师要多与护生交谈,减少实习护生对icu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让他们尽快熟悉icu环境,使她们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应做到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即使一句不经意的赞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一种鞭策,使学生觉得“我能行”。老师在带教中还要想方设法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使他们燃起自信的火焰,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3.4严格的护生出科考核制护生出科前要严格考核、保证实习质量。带教老师从护生的学习态度、劳动纪律、基本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书写记录能力、行为素质等方面为护生进行综合评分,全面评价护生各方面的能力,,指出存在的问题,使护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体会

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通过改变师生主从地位的带教实践,护生不再是站在一边静静地等待老师分配任务,而是上班后能够主动地去组织工作,这一主从地位的转变锻炼了护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护生的创新思维。护生掌握了icu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护生在工作中会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其中有不少好的方法值得老师去借鉴。同时护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与难题时会主动请教老师,也不断激发老师主动学习的热情,增强了老师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贺喜元.“双主型”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7(3):2702271.

护理本科生范文篇7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本校护理学本科三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计四个教学班212人。四个班在大学期间的其余各科考试成绩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讲授时间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因为学生马上面临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已进行完计算机相关课程及大部分基础课和专业相关课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并具有进行医学信息检索、疾病风险评估、电子处方、电子健康档案等临床护理信息知识学习的需求。1.2研究方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随机选取两个班为对照组,其余两个班为实验组。根据已有的测量工具并根据护理学学科特点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需求五个方面自编调查问卷,题目由医学信息检索教师和护理学专业教师共同编制,编制完成后进行调查问卷的预发放,并进行信效度检验[3]。根据上述结果,最终问卷共计20题。在授课之前,由授课老师讲明进行问卷调查的意义,并讲明问卷填写中应注意的问题,并进行问卷发放,问卷发放后,由辅导员进行回收。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问卷212份,经检查,全部为有效问卷。问卷结果采用epidata3.0录入,并使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组采用案例引导的嵌入式教学法,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由信息检索教师提供具体的检索案例,检索案例与即将开始的临床实习结合,邀请护理专业教师共同参与选取,除了包含传统的医学信息检索之外,还涵盖疾病风险评估、电子处方、电子健康档案处理等内容。学生根据检索案例,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检索报告的撰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汇报完毕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案例分析,课后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由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进行课堂讲解,学生根据授课进度进行上机操作,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实习题[4]。

2调查结果分析及教学案例选取

2.1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得知,信息意识所包含的5个题目中,其中关于上网频率的统计结果表明,有74.8%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h;17.2%的同学经常登录学校图书馆欧洲杯买球平台主页,71.3%的同学偶尔登录学校图书馆欧洲杯买球平台主页;有82.4%的同学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类信息;有61.5%的同学听说过信息素养。信息知识所包含的4个题目中,其中有31.4%的同学在借书之前利用图书馆的查询系统去查询是否有所需要的图书;其中关于获取医学专业信息的统计结果表明,有51.3%的同学选择利用百度,17.4%的同学选择利用学校购买的各类数据库;81.5%的同学习惯利用中文数据库获取信息;21.3%的同学利用过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信息能力所包含的4个题目中,39.4%的同学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24.7%的同学能够判断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和新颖性;11.2%的同学能够对获取到的信息使用相关的处理软件进行整理加工。信息道德所包含的3个题目中,有37.1%的同学认为使用公共领域的信息(没有欧洲杯买球平台的版权,可以被任何人复制和使用)要注明出处;81.3%的同学认为网络存在隐私权;91.2%的同学表示不会去网络中攻击服务器、随意辱骂他人。信息需求所包含的5个题目中,有84.1%的同学希望利用互联网获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有91.4%的同学渴望了解一些与见习实习内容相关的医学知识及与考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关的资讯等;92.6%的同学表示对疾病风险评估、电子处方、电子健康档案处理等知识感兴趣并认为用处很大;84.7%的学生希望通过教学案例尤其是通过教学实践获取相关的知识;91.3%的学生希望将文献检索教学融入即将开展的专业课程学习中[5]。2.2教学案例选取。教学案例的选取依据《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安排,结合临床教师的授课进度和循证医学理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检索水平等情况,坚持真实性、针对性、互动性、典型性原则。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引发学生思考自己的知识盲区以及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效率和效果如何。如在临床教师讲授糖尿病相关知识之前,从检索的角度要求学生利用各类免费资源如搜索引擎等和学校图书馆购买的各类信息资源如图书、期刊、中外文数据库等检索糖尿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诊断、并发症、治疗的最新标准、治疗方案的最新进展、护理诊断、护理措施、饮食原则、膳食计划的制定等内容。在检索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并要求提供详细的检索策略和使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在文献较少时如何扩展检索,在文献过多时如何缩小范围,获取到密切相关文献。使学生体会到教学案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加深对医学专业课程知识及研究新进展的认识和了解。不同数据库的界面和检索功能以及检索途径各异,在设计检索案例的同时还要凸显出某些数据库独有的特色,如cbm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在进行主题检索的区别等。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需求,增加疾病风险评估、电子处方、电子健康档案处理等内容。

3教学设计及效果评价

3.1教学设计。教学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选用同一本教材(顾萍、谢志耘主编的《医学文献检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授课内容及授课学时相同。授课时,对照组采用案例引导的嵌入式教学法,即第一次上课伊始就根据同学意愿进行分组,每组5~6人,至课程结束时分组情况不改变。课前提供多个检索案例供各小组进行选择,设计与文献检索课及专业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以该专业课即将讲授的知识点为切入点,并以其为中心来展开文献检索课程的案例构思,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该专业课程目标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围绕问题,积极主动地搜集资料、分析、总结,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学生根据案例进行自主检索并撰写检索报告,上课地点选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每组推选一名代表通过ppt等形式在课堂现场展示,演示完毕后,各组共同进行讨论[6]。针对检索中及课堂演示中遇到的问题,文献检索教师予以解答和点评,如检索中数据库的选取、检索方法、检索途径、主题词抽取、检索策略及检索式是否正确等,指出在检索过程中的不足。受教学课时限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进行进一步讨论。教师参与到讨论之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利用即时网络通讯平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并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通过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及课下讨论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检索的兴趣。各小组的检索结果交由专业课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并由专业课教师在上课时针对学生检索中遗漏和错误的专业课知识点予以更正和重点讲解点评[7]。通过这种授课方式,使文献检索课程和专业课的学习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自学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由教师课堂讲授,上机实习课之前布置好题目,学生上机操作实习,教师现场辅导,并在课后进行答疑。3.2效果评价。通过笔试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考察,理论和实践操作题各占50%,实践题的检索结果,除了由信息检索教师从检索课程的角度进行评价以外,涉及到专业知识的检索结果交由专业课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分析[8]。考试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由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是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髙分析能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增强协作意识、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通过考试成绩可以看出,笔试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上机成绩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表明,实验组对课程的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4思考与建议

4.1加强沟通与联系,建立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随着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信息素养教育要穿插到学生的日常授课中进行。《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授课中要加强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共同完善教学案例,并探讨如何提高同学的参与度。在合作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以本专业的授课计划为基础,循序渐进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文献检索课教师则告知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来源有哪些,引导学生如何查找所需要的与专业课学习相关的信息,在检索过程中如何构建检索式,如何甄别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如何运用已经检索到的信息学习探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将循证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9]。4.2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承担引导者、导师、咨询员的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动学习的作用,在教学任务驱动下,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信息素养能真正得到提高。在案例引导的过程中,,应始终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和考核的中心[10]。由此可见,在课前、课中的学习阶段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就变得尤其重要。

5结语

护理本科生范文篇8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认同;相关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根据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中长期规划,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实现职业目标[1]。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认识自我,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让他们了解护理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并充分认识其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护生在实现自我价值和把握现实机会之间寻求平衡。专业认同表现在护生认可其将来的护士身份,肯定护理专业的价值,并对护理专业做出积极、正面的感知和评价[2]。护生作为现阶段我国护理队伍中的高级护理人才,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认同对于护理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护理队伍不够稳定,护理人员的流失呈逐年升高趋势,护理专业的认同度不高成为引发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3]。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为培养护理本科生积极稳定的专业认同感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长治医学院2015级-2017级在校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928名学生。其中男生117名,女生811名。大一学生249名,大二学生262名,大三学生252名,专升本学生165名。(二)研究方法。1.研究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包括3个部分。(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级、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录取方式、就读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成绩排名、是否担任班干部、实习医院、家庭收入情况等9个条目。(2)个人职业生涯问卷:采用孙丽红编制[4]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包括自我认识(7个条目)、职业探索(7个条目)、职业目标(3个条目)、行动计划(9个条目)、人际关系(4个条目)、反馈修正(5个条目)共6个维度,35个条目。(3)专业认同调查问卷:采用胡忠华编制[5]的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包括专业认识(6个条目)、专业情感(5个条目)、专业意志(6个条目)、专业技能(5个条目)、专业期望(4个条目)、专业价值观(4个条目)共6个方面,共包含25个有序变量条目。个人职业生涯问卷和专业认同调查问卷的每个条目备选答案均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非常不符合、不符合、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分别赋值1-5分。分值越高,表明该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得越好,专业认同程度越高。2.调查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调查员明确调查目的、熟悉调查方法。利用学生自习时间集中告知研究目的,取得学生同意后,现场发放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以保证回收率。共发放问卷958份,回收928份,回收率为96.9%。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总分及维度得分;采用相关分析,探讨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认同的相关性。

二、结果

(一)护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水平。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总分为81.71±9.33分,各条目均分为3.24±0.37分,各维度的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期望、专业技能、专业价值观、专业意志、专业认识和专业情感,详见表1。(二)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为分117.03±15.65分,条目均分为3.34±0.45分。各维度的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认知、反馈修正、人际关系、行动计划、职业目标、职业探索,详见表3(三)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呈正相关(r=0.085,p<0.001)。专业认同各维度与护生职业生涯规划各维度间的相关性见表4。

三、讨论

(一)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现状。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总分为81.71±9.33分,各条目均分为3.24±0.37分,按照沈之菲[6]的划分标准,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但是高于四川和湖南[7]的调查结果,可能与研究开展的时间有关。2011年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这为护理事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8]。(二)不同年级专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得分情况。本研究显示,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总分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与我校较重视护理职业教育有关。我校从学生入学起就开始对护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我校为护生提供职业辅导,帮助其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确立职业目标,从而提高专业认同。建议护理高校要继续重视护生的专业情感,加强专业教育和专业认同的辅导。研究还发现,专升本的学生得分较高,这可能是由于专升本的学生之前在临床上实习或工作过,后来进入学校学习,对个人以后的发展有更明确的目标,对护理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三)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为117.03±15.65分,各条目均分为3.34±0.45分,均未达到问卷尺度中上水平分4分,这说明大部分护生对于即将从事的护理专业有一定的规划与认识,但是职业规划水平不足以做出有效的职业规划。(四)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认同相关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认同呈正相关(p<0.001),职业生涯规划越好,专业认同程度越高;同样,能够进行较好的职业规划的护生,专业认同度较高。由于奋斗目标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护生,可以理性认知职业与自我,并客观评估护理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对自身职业发展充满信心[9]。专业认同高则代表护生更加认可护理专业,从而更有意愿从事护理工作,在校期间他们会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期达到理想的职业目标。

四、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及专业认同的建议

护理本科生范文篇9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影响因素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护理专业学生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实践操作技能,并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并为患者提供全面性、针对性以及系统化的护理服务[1-2]。为明确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便于根据影响因素加以干预,从而帮助护理专业大学生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本文结合云南中医学院2015级100名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调查结果以及干预措施,旨在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奠定基础,详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云南中医学院2015级100名护理本科生,均为女性,根据学习模式不同将其分为50名常规教学组(a组)与50名院校合作教学组(b组),a组: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38±0.74)岁。b组: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42±0.75)岁。所有护理专业学生年龄满足可比性,p>0.05。1.2方法。a组:常规教学模式,主要是3年理论教学+1年临床实习,最后统一参加测评。b组:采用院校合作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第3年理论教学改为院校合作临床教师参与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期间每周进行1次临床实践与临床教学,带领学生在云南中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内完成临床教学,学生进行1年的院校合作教学。教学前以及教学后通过本院自行编制的《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评分标准》实施评价,调查内容包括临床基本技能(30分)、临床思维能力(70分),同时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进行调查,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进行评价,其中非常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非常差=1分,得分越高,其临床思维水平越高,前者15~75分、后者8~40分,分值高则其思维能力越强。1.3观察指标。观察指导:①临床思维能力现状调查结果;②不同教学模式完成后护生临床思维能力。1.4统计学方法。整理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3.0,本文参数为计量资料,表示为(x±s),t检验差异性,p<0.05示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思维能力现状调查结果。教学模式应用前对两组护士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其中a组:临床基本技能(16.92±3.49)分、临床思维能力(43.73±3.95)分,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38.39±5.91)分、临床思维能力评分(19.47±2.35)分。b组:临床基本技能(16.95±3.46)分、临床思维能力(43.71±3.97)分,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38.42±5.90)分、临床思维能力评分(19.45±2.37)分,两组护理本科生整体思维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2不同教学模式对应的临床思维能力评价。不同教学模式对应的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见表1,b组学生相对于a组学生,其临床思维能力各项调查评分更高,不同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中从临床教学模式这一影响因素方面实施研究,通过对本科护理大学生应用常规教学模式与院校合作模式,结合研究结果数据分析,应用院校合作模式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其临床基本操作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常规教学模式,证实教学模式会影响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与国内文献中采取院校合作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报道较为接近。院校合作模式中能顾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学生在医院内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是真实病人,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将已经完成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使用,逐步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护理操作、病例分析以及护理方案实施等问题,形成并具备临床思维能力。综上所述,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中等,教学模式会影响其临床思维能力,通过采取医院与学校合作模式,能够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其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爱红,刘娜娜.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探讨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3):108-109.

护理本科生范文篇10

1.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我院2013级新入学护理专业本、专科护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574份,收回问卷574份,其中有效问卷548份,有效回收率95.4%。其中,2013级本科191人,2013级专科357人;男生25人,占4.56%;女生523人,占95.44%;年龄16~22岁,平均年龄(18.78±0.88)岁。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本课题组编制的《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的认识及就业意向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老年照护专业的认知及态度等内容。采用不计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情况独立、诚实回答,集中发放、集中收回。

3.资料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调查表数据库,双录双输所有数据;统计过程在spss17.0统计软件包中进行。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两相关样本多重比较等。

二、结果

1.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

在我国老年人判定标准一项中,本科生105(54.98%)认为60岁以上为老人,专科生231人(64.71%),总共336人(38.70%),可见在这一项中总体认知率偏低,其中专科生认知较本科生低。本科生95人(49.73%),专科生117人(32.77%),总共212人(61.30%)听说过“人口红利”。在是否听说过老年长期照护的选择上,本科生68人(35.60%),专科生212人(59.38%),总共280人(51.09%),专科学生认知比本科学生高,可能与专科学生有更多的照顾老人经历有关。

2.护理专业新生照顾老年人的经历。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本科生79人(41.36%),专科生177人(49.57%),总共256人(46.71%)有照顾老人的经历。

3.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了解情况。

本科生109人(57.06%),专科生295人(82.63%),总共404人(73.72%)。数据显示专科生对老年照顾专业的了解率明显高于本科生,可能与现目前主要针对专科学生开设该专业有关。

4.护理专业新生了解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途径。

排在第一位的是讲座30人(23.72%),后面依次为教师授课81人(14.78%),网络媒体73人(13.32),杂志、书籍46人(8.39%)。可见学校宣传是新生了解该专业的主要途径。

三、讨论与对策

1.加深对老年照护的认识。

调查表明目前有大部分护生对老年照护有初步了解,但是只有少部分的护生有照顾老人的经历,对老年照护专业了解并不透彻。很多人将老年照护等同于老年病护理,而后者只是对某种老年疾病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措施,而老年照护的范围已经超过了传统医疗护理范围,包括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护理,单纯的医疗护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老年群体的需要。护生在新型医疗模式下对老年照护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以适应需求。

2.加大对老年照护的宣传力度。

老年照护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还处在萌芽起步阶段。护生对老年照护认识偏差大。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杂志书籍等媒介,拓宽宣传渠道,营造宣传氛围,提升老年照护在学生心目中的专业形象。

3.加强护理专业情感培养。

护理情感教育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护理情感对护理工作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加强对老年照护专业认知教育、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等方法加强护生对老年照护的专业情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兴趣中培养专业技能,让学生看到专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学习积极性。发挥护理专业优势和作用建设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护理专业可发挥积极作用。

4.增强老年照护职业认同感。

增强职业认同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加强护生对老年照护的认识、加强职业前景教育、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我国老年照护起步晚,很多人对老年照护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混淆了老年护理和老年病护理。实际上,我们需要对老年人提供的应该是全身心的照护,工作范围也从医院扩展到家庭、社区和相关社会机构;老年照护属于专科护理,改变护生对老年照护发展的错误认识,使其认识到老年照护不管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消除顾虑;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对老年照护的需求大大增加,老年照护职业前景可观;老有所养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护生,应当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老年照护事业发展尽力,实现自我价值。

5.探索适合老年照护专业学生的实习模式。

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可与医院、社区、养老院、家庭等多方合作,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让护生通过小组方式参与到老年照护的实践中去,以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及生活状态。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并应用于实践,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探索更好的服务方式。

6.改变本专科护生认知差异大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