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理论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8-11 17:35:34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篇1
一、对联是从汉语文的特性中生长出来的
关于对联的起源,我国古代有许多传说。据《山海经》、《风俗通》等古书记载,上古时期,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株巨大的桃树,枝叶覆盖三千里,在桃树的东北方向,枝桠短矮,形成一个大缺口,像个门户,于是百鬼就从这里出入,名曰:“鬼门”。门户两边,站着两个武士,一个名叫“神荼”(读升书),一个名叫“郁垒”(读玉立),是专门站岗放哨,捉拿恶鬼的,以保护老百姓过平安生活。这两位武士,就是人们心目中最早的“门神”。当时人们为了平安过好春节,就用桃树枝条,仿照神荼、郁垒的形象,扎饰桃人,立于门旁。后来为了简便,人们改用两块桃木板,在上面分别画上神荼、郁垒的图像,再后来,人们直接在两块桃木板上分别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门旁,用以镇邪。这两块桃木板叫做“桃符”,每年农历除夕到春节期间,更换一次。桃符传至五代时期,有些文人不再在桃木板上书写门神的名字,而是写上两句对偶联句。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每逢春节都命令翰林学士作词,书写在“桃符”上。后蜀归宋的前一年(964年)除夕,孟昶叫翰林学士辛寅逊题书“桃符板”。辛寅逊写的他不满意,便亲自在“桃符”板上题写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史上较早见之于文献记载的春联,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在此之前是否有更早的对联,许多学者作过考证。有人认为应该把发现四声作为出现最早对联的上限。因为,如果承认对联是格律文学,是讲究平仄对仗的,就不可能出现在发现四声之前。这应该是很有道理的。但在严格的对联出现之前,应该存在较宽泛的对联,即不讲平仄的对联,而这些宽泛的对联肯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联的前身,后者正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宽泛的对联一直可以追溯到很远年代的诗中出现的对偶句,例如:《周易•乾传》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等。
其实,对联的起源,还应该追溯到汉语文的出现和汉语文特点的形成。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这些语素是非常自由的,组合能力很强,每一个这样的语素都可以单独构成一个词,或与别的词结合构成另一个词,这为整齐句式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汉语是声调语言,每个音节的主要元音都有一个声调,也就是说,一个单音节语素都有一个声调,这就为四声出现、平仄押韵奠定了基础。汉语还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它不靠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不靠形态变化作为将词组合成更大的语言片断的手段,而是靠语序和辅助词,这就使不同的
句式通过变换语序添加辅助词而变得对称整齐。基于这样的特点,汉语文非常容易形成一连串整齐的(即音节数相等)结构,也非常容易押韵,对联的基本特点如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词性相同、词意相关、平仄相对、一一对称等的内在生成必须依赖于汉语文的这些独特的本性。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拼音连写文字,就无法构成对联。因此,我们可以说,对联是从汉语文的特性中生长出来的。对联与汉语文的特性具有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发现了汉语文的这一的优点,并在语言表达实践中逐渐地发展与提炼,于是就使对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直至千家万户的各种活动中人们要表达思想传递情感,首先想到的就是对联,因此对联之风在中华大地长盛不衰。
对联的形成,为古代语文教育寻求最佳言语形式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地使用对联,就促使人们去学对联、教对联,这样,对联教学就自然走进了语文教育的视野,一种以学对联为教学内容的基础课程——属对教学就应运而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属对教学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学对联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学诗歌的需要,我国古代诗歌之风也很盛行,诗歌发展到格律的近体诗,特别是律诗,四联的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的形式,而对仗与对联是一母所生,律诗的中间两联实际上就是两副对联。所以学对联也好,学对仗也好,二者名称不同,其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是要求学习上下联(句)如何做到两两相对,二者共同催生了汉语文教育中的属对教学。
二、对对子教学的本质是言语实践
对对子训练是为写对联、骈文和近体诗做准备的。我国古代对联、骈文和近体诗非常发达,古人在长期的语言运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写骈文、写韵文的风气,社会各界以“吟诗作对”相提倡。为了写好骈文、韵文,就得加以训练,使初学者能通过训练逐步掌握其写作技巧,写出符合规范的能够表情达意的骈文和韵文。而这些骈文、韵文写作的最基本的技巧就是对对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在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铭赋,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子为基本功。这门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入各种体裁的领域中。”(2)于是对对子(属对)训练就自然成为了古代语文教学最基础的内容,成为了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古人的对对子教学一开始就不是很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语法分析,走的是注重知识的运用和言语实践这一路。通俗地讲,就是“在对对子中学习对对子,通过对对子学会对对子”。它不讲语法理论,但实际上却有相当完备的语法训练;它不讲名词术语,却能让学生写出符合名词术语内涵的规范语句;它不过多地分析拆解写作技巧,却能让学生对出的对子里蕴涵了高妙的诀窍。它注重的是言语操作和言语实践,通过提供具体的情境和语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之中自主地运用语言组织语言,在“运用”和“组织”的过程中把握对对子的技法,建构言语能力,体悟汉语文的精妙。可以说,对对子教学体现的是一种言语实践观,其核心是体悟与实践,其灵魂是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只要翻开古代的属对教材,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古代流行较广的属对教材有《诗腋》、《词林典腋》、《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对语四种》等,这些教材都没有属对方法和属对技巧的论述,通篇只是一对一对的对语,这些对语主要是供学生查考、背诵和揣摩的。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教材中的对语,可以发现其中很有讲究。这些对语都是规范工稳的对子,从一字对到十字对,各种形式俱备;从天文地理到为人处世,内容样样齐全。它们以成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模仿的样本。同时这些对语中隐含着对对子的规范和技巧,它们整体上都是按韵部排列,每一副对子都体现出对对子所要求做到的词性、平仄、押韵。如《笠翁对韵》是这样编排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声律启蒙》是这样开头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在这里,“天”与“地”,名词对名词,平对仄,既是词性相对,平仄也相对;“大陆”与“长空”,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仄仄对平平。所有这些要领,教材都没有作繁琐的分析与阐述,所有的技法都浓缩在一个动词“对”上。通过一个“对”字,引导学生主动去揣摩、主动去模仿、主动去实践。在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教材编写者的高明,也不能不佩服古人在属对教学中形成的言语实践观。
三、对对子的教学价值在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言语能力
对对子教学的最初目标是训练学生的言语组合能力,以写出工整的对联、骈文和韵文。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对子的训练价值远远超出了当初的设想,人们发现对对子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写出工巧的对子,而且使学生驾驭和组合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对对子这一言语实践,不仅实现了对对子自身的功能,而且发掘出了粘附在对对子上面的更广泛的言语训练功能。于是古代对对子教学的目标也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转型,由最初注重写出单纯具体的对联、骈文和韵文为目标,转到了以训练学生识字、组词、造句、为文等言语能力为主的目标上来。元人程端礼在《读书分年日程》中有一段话:
但令习字演文之日,将已说《小学》书作口义,以学演文,每句先逐字训
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
得。更令记《对类》单字,使知虚实死活字,更记类首“天、长、永、日”字,
但临放学时,面属一对即行,使略知轻重虚实足矣。(3)
程端礼这段话已明显地把属对训练当作了识字、用词、演文训练的一个基础环节,他已经认识到了粘附在对对子训练上面的言语训练价值,他不再是为对对子而对对子,他已将对对子教学提升到了言语训练的层面,把对对子教学作为了言语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段。这是对古代对对子教学功能的实践拓展和理性审视,为后代对对子训练指明了方向。
今人张志公先生曾对粘附在对对子上面的言语训练功能作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语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学属对首先要正音,同时学会阴阳上去(或平上去入)四声,这是基本的语言训练;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属对的语法训练的作用,用实字、虚字两个两个地组织起来,可以组成好几种结构,如:风吹、云腾……名词+动词,主谓结构;微云,细雨……形容词+名词,偏正结构;凿井,耕田……动词+名词,动宾结构。要学生练字对,也就是训练学生运用主谓、动宾、偏正、联合这几种基本的造句格式。经过反复练习,能够敏捷地对上二字对,那就意味着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基本的句法规律。进一步作“三字对”和“四字对”,这时就可以把助字加进去。三字和四字的结构,在文言里,已经可以表现绝大部分造句格式,包括复句在内。如:推窗邀月,出户乘风……“邀月”是“推窗”的目的,“乘风”是“出户”的目的,这是一种复杂单句的格式;月缺月圆,花开花落……“月缺”“月圆”,“花开”“花落”,都是两个主谓结构并列,这是一种联合复句的格式。除了语言训练、语汇训练、语法训练的作用之外,属对还有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作用。“星光灿灿”对“水势滔滔”,“如烟”对“似火”,“一川杨柳如丝袅”对“十里荷花似锦铺”,这些显然都能训练学生运用形容、比喻等修辞方法。总起来看,属对练习是一种不讲语法理论而实际上相当严密的语法训练,经过多次的练习之后,学生可以纯熟地掌握了词类和造句的规律,并且用之于说话和写作。我们往往以为学对对子只是为了学作诗,这种看法应当改变。属对练习能够通过实践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在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这一点很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4)
张志公先生的深入剖析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对对子训练所蕴含的言语训练功能,也正是因为对对子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言语能力,古人才把它列为语文教学的基础课,成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清代教育家崔学古认为“自一字可增至数字”的对对子训练是“通文理捷径”。(5)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这一种功课,不仅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6)这都是充分认识到了对对子真正的言语训练价值。
四、对对子教学中内含的认知心理学原理
人们常常看到古人拟写的绝妙好对或古人脱口成句对对子的故事,以为对对子主要靠天才的思维和敏捷的文思。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未触到冰山隐在水下的主体部分。古人流传下来的绝妙好对和出口成对的故事自然是对对子的最高境界,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了冰山的峰顶部分,它代表了对对子教学的最高成就。但人们同时也要看到,这只是对对子教学成就的一部分,对对子教学成就的更大部分(主体部分)则未被常人发现,它就如巨大的冰山主体隐在了水下。我们只要翻开各类古籍看一看,先看看古人所写的绝妙好文、绝妙好诗和绝妙好词,再看看史书的文词及史书所记载的古人的一言一行,就会发现在字里行间隐藏的冰山主体,读一读这些文字,我们不能不惊叹古人语句之工,我们不能不惊叹古人对语之巧。从这些文字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隐隐寻出对对子训练的蛛丝马迹,这些都是对对子自身及其粘附的言语功能所创造的成就。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对对子教学不仅训练出了“绝妙好对”,而且训练出了人人具备的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这些言语表达能力的形成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艰苦的训练过程,经历了一个由一字对、二字对逐渐加到多字对的实践过程。如前文所述,对对子的训练过程主要是一个言语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辨音、识字、组词、造句、修辞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综合训练,得以逐步增强。对对子教学走的是言语实践之路,而不是语言分析和术语灌输之路。在这里,我们还想对其中的一个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那就是对对子教学实践中知识是如何呈现、如何教学的,对对子能力及其粘附的言语能力的形成显然离不开知识,因为能力要靠知识来建构的,离开了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对对子训练中到底是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呢?光用一句话“对对子的知识是在对对子的实践中学习的,对对子能力是在知识的运用中形成的”来概括,的确抓住了二者关系的实质,但无法对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作出深刻的揭示。下面我们试着用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来作更深入的阐释。自古以来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一般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知识观,按狭义的知识观,知识仅包括它的贮存和提取;按广义的知识观,知识不仅包括它的贮存与提取,而且包括它的应用,即人们常说的“真知”。广义的知识观不仅纳入了知识(狭窄的),而且还将技能、策略纳入了知识范畴,将知识(狭义的)、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了。它将知识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直接靠记忆陈述的知识,相当于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对外办事的操作技能)、策略性知识(对自身行为的内在调控的技能)。三类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是这样一种关系,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是形成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实现陈述性知识的运用与转化,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需要策略性知识进行内在调控。三类知识的协同作用,才能使学习者获得“真知”(即习得知识的贮存、提取与应用),获得能力(7)。在这里,陈述性知识是基础,程序性知识是关键,策略性知识是灵魂。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之所以是关键,是因为它涉及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内在机制,程序性知识学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学习,在这一阶段,程序性知识是以陈述性知识出现的,也就是说他们必须以命令的形式编入命题网络,然后才能转化为以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第二阶段是通过一套程序规则的操作,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习得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学习对对子的过程中,教师出上联“半溪流水绿”,要求学生对出下联。这个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陈述性学习阶段,学生需要提取认知结构的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知道“半溪”、“流水”、“绿”的含义及结构方式,然后提取出这个上联的平仄结构;这些知识如果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没有,则无法继续学习;如果认知结构中有了这些知识则可以继续进入转化阶段;第二阶段是陈述性学习向程序性学习转化,学生开始运用对联的规则(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在认知结构中努力搜寻与“半溪”“流水”“绿”的词性、结构、平仄相对的词或词组,这是第一次转化;接着是程序性规则的进一步运用,古人在属对教材中提供了相应的下联“千树落花红”作为范例,词性、结构与平仄都对得非常工整,这是要求学生记忆的陈述性知识,学生已经通过背诵贮存在认知结构中,此时只需提取出来,反复比照这样配对的妙处:
半溪流水绿
千树落花红
通过比较,学生开始寻找与“千树落花红”相仿的句子,在不断的监控与调整中对出最符合属对规则要求的下联。比如,可以对“千里浮云白”,也可以对“一地落花红”,只要从词性、结构、颜色、平仄这几方面对上了,就可以认定学生已经掌握并能运用属对规则来对对子,实现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第二次转化,学生的属对能力得以形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古代的属对教学显然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理论暗合,它将知识与能力合理地融合在同一个对对子教学实践中,“知”与“行”合一,使学生通过属对知识与规则的学习,运用知识逐步建构起属对能力,并获得粘附在对对子能力上的言语表达能力。这也正是对对子教学取得成功并盛行几千年的内在原因。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知识学习与能力实际上是相互脱离,知识是单纯的学习,能力是单纯的训练,能力训练缺乏有效的知识支撑,只剩下一些被抽干了知识内涵的标签式的术语,这也就是导致说不清知识怎样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原因。连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的原因都解释不清,那么通过有效的知识来建构语文能力的教学就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分析与总结,现在的语文不是训练太多了,而是形式主义的训练太多了,真正与知识紧密结合的有效率的训练太少了;不是知识教学太多了,而是稀奇古怪的知识、形式化标签化的知识太多了,真正有效的符合能力训练的陈述性知识太少了。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迫切需要加强对语文能力的内在构成因素以及训练内容与形式的研究。这就是笔者大力提倡传统对对子教学的真正意图。
————
注释:
(1)孙保龙编《古今对联丛谈》,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3月第一版,第2—4页。
(2)转引自毛力群《对中国传统属对教学的认识》,《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
(3)《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第1117—1118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篇2
(一)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提出是受“新概念英语”、“新概念作文”的启示而生发出来的。尤其20世纪末的“新概念”作文以其“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波,它宣示要“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这种新的作文理念启迪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拨开云雾以还其语言素质与人文素质和谐发展的庐山真面目。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是为了克服以往教学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提出这种教法并非全盘否定过去教学法中的优质成份。以往的教学法的弊端一言以弊之----教学中目中无人。具体而言就是“三化”,即:阅读教学程式化,作文教学八股化,口语教学沙漠化。
阅读教学程式化是指从小学语文开始,我们养成了一套固定程式,那就是分析其中心思想,再分析其写作特点。教师总是要将教参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移植到媒体----黑板上,再让学生输入到自己的在脑中,最终传送到试卷上。
作文教学八股化是指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一味地迎合高考,比如高考流行材料作文的年代,我们就很快从中发现了一种高考作文结构律这东西,即“引、议、联、结”。作文教学很少或根本就不关注学生的发展。
口语教学沙漠化是指以往的语文教学很少培养学生的口才,以至于学生上了高一或在一要讲两分钟的话,两股颤颤,几欲先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不能或不善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人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三)理论依据这种教法有其理论作为它的支撑点。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其主要理论依据。我们知道,主体性是人的属性,人的活动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传统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存在着压抑甚至摧残儿童个性发展的问题。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活动(教学)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教师从机械搬运教参中解放出来,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打碎学习的奴隶的枷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扶助者和导引者,而非某次考试的牺牲者。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见前)
(二)成功性原则
“新”教学法是一种没有挫败的教育,只有暂时过不了的语文关口。
(三)自我教育发展性原则
受教育主体从自在到自由发展过程。在高一主要是自在发展,高二则由自在发展过渡到自由发展。
(四)实践性原则
“新”教学法强调在尽可能多的语言、人文环境中和谐发展自己。
(五)新异性原则
教学中极力渲染教与学的个性化的东西。唤醒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八观
(一)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学观
1、以语文习得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重感性语料的习得,重语料习得的运用,轻繁琐的字词句段解析。讲授“含意”的实验,让学生补充作文题上“生活是”,结果受试班能用技巧含意的远远多于控制班。
2、以教会学生自学语文为主到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为主的教学理论。
3、以生活为语文学习场的教学概念;
4、以“感”、“读”、“述”、“悟”为主模式的学习语文的教学理论;
5、以发现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为主的发现式教学理论;
6、以学生参与教材内容选择的互动性的教学理论;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阅读观
1、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的欲望,每期开校用一定时间让学生互荐名著,以至读典成风,如《红楼梦》热,《水浒》热。
2、由被动选择阅读语材料发展到主动自择语料。新教材尽管有两本,尽管有七十来万字,但仍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我们对教材进行大胆的选择,于我有用者,取之;无用者,弃之,学生主动选择讲解古典诗歌中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大家,教师主动选择书卷气浓郁的作品给学生阅读,这种种做法弥补了教材过分稳定带来的弊端,引入活水,共兴语文是师生最大的心愿。
3、阅读教学从繁的语料分析中解放出来,走向重鉴赏重感悟的感性语料积累阶段。
面对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它是感性的,还是知性的,我们都为力主学生复活其“临场感”,感受作品的美感,接受作品的独特感,积淀作品的语感。
(三)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作文观
1、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作文训练不出空题目,大题目,远离学生生活的题目,尽管高考有所谓考查想象力的题目,我们弃之不用。如上期的生活作文训练系列,则由感受生活,感悟生活,感知生活构成。
2、重体验的作文训练观。生活是作文之源,善于体验,才有妙文的可能,因此,我们带学生访谈了股民,冬游了凉帽山。学生有了体验,为文言之有物了。
3、文白整合观。在作文教学中既重语体文的写作,也重文言的写作训练。在学《劝学》后,我们要求用文言表述自己的求学经,在游凉帽山以后,用三百字的文言写感受。尽管学生的表述不乏幼稚可笑,如:三百字用了二十五个“之”的,但克服了用文言表述的心理障碍。
(四)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口语训练
1、口语与书面语同等重要。生活不仅需要书面的表达,也少不了口头的表达,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口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书面语。因此口语也应该称为“课”。
2、在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成语述猜游戏。
3、挖掘教材中口语素材。
4、创造口语运用的情景。
(五)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学生观
1、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燃烧的;
2、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
3、每个学生都可以过语文关。
(六)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教材观
1、补充经典文化;
2、补充地方文化;
3、补充时尚文化;
4、学生自编名著互荐集。
(七)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课程观
1、走近经典课,习《声律启蒙》,诵儒家经典,背唐宋名作,研宋元妙文,论明清章回,究外国名著。
2、时文开讲课。每周一节时文开讲课,时文内容选自《十月》、《收获》、《当代》、《新华文摘》等,要求选文要有浓郁“书卷气”。
3、口语训练课。课前三分钟演讲。
4、交际训练课。到华西证券射洪营业部与股民交谈,训练自己的交际能力。
5、研究性学习课。研读《成都商报》上的股评文章,采访股民,并学会从课堂外获知练能。
6、学月教学法切磋课。每学月或讲学法,或研究教法
(八)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评估观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篇3
开始,由于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它的特点认识不清,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思想上不重视。二是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学习缺乏信心。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怎样突出师范性,使学生学得进,学得懂,用得上,逐步培养起学习这门专业课的兴趣呢?
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应坚持以改革课型结构为重点,以写“一课一得”为主线,以改进考查办法为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改革课型结构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教法,还要训练技能,指导实践。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尝试着采用以下课型:
(一)理论讲授课。这种课型重在理解概念,传递信息。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和掌握概念,称为日常概念;二是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熟悉、掌握有关概念,属于科学概念。如研究、理解、掌握小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小语学科的性质、任务、基本功训练等。这是小语教学的纲,是难点,也是重点,需要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小学的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形成的日常概念,精辟地、深入浅出地讲解。比如,学生对小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感到深奥费解,教师就结合政治课上学习的辩证唯物主义有关常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说明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再认识小语教学的指导思想,神秘感破除了,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再比如,讲小语教学任务,先从字面上理解,再联系教学的典型事例,逐项加以剖析,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从而形成清晰的认识。
讲授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重视搜集、积累和传递语文教改的新信息,还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帮助学生排疑解难,鼓励他们的进步,增强学习信心。
(二)阅读讲练课。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这个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逐步做到不要老师教就能自己阅读,即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做为未来教师的中师生在校期间就要培养、训练进而具备这种能力。为此,以《小学语文教学法》课本为凭借,按照阅读教学的程序、方法、步骤,将阅读讲练课具体化为四步教学:
第一步:自学探索。明确自学目的,提出预习提纲,教给自学方法,达到预习要求。
第二步:登台试讲。在预习基础上,自愿登台试讲,要求明确具体,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步:集体评议。边听边想边组织语言,当场进行评议,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应变能力。
第四步:教师小结。明确学习重点,补充典型事例,澄清模糊认识,总结评议情况。
此种课型的目的是运用所学语文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通过实际运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讲练中,既培养了教师意识,又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欣赏观摩课。一堂好的语文课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师生感情的沟通与升华,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
一是复录优秀语文课堂教学记实,供学生欣赏。在统编教材中穿插编排了不少素有定评的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记实或精彩的教学片断,这是执教者多年心血的结晶,是极为珍贵的材料。我请优秀语文教师复讲录音,再现了执教者课堂教学风采。这样,就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将抽象的课堂记实转化为声情并茂的录音,学生欣赏时如临其境,感受很深。
二是组织观摩优秀语文教师录像课。比如对于难度较大的“为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要处理好四个关系”这部分,我们组织观摩优秀录像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加深了学生对如何处理四个关系的具体认识。
欣赏观摩课,旨在通过运用电化教育手段加强教学的师范性,加深对基本教学理论的理解,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集体试评课。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看课评课。其中有学校任课教师的课,见习中听的课,毕业实习录像课,优秀教师语文课。可评一节课,也可将几节课综合比较评;可书面评、口头评,也可在自评基础上进行集体评。就事论理,各抒己见,沟通思想,互相学习。
试评课旨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语文课进行评价,一方面是对教学理论进一步理解、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五)实习汇报课。实习即是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触也就颇多颇深,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学习、再认识,收获也最大。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总结”这个环节,常以《实习归来话收获》为题,上好实习汇报课。具体要求是:你在实习过程中,运用哪些基础理论,解决了教学中哪些问题,收到了什么效果;存在哪些不足,吸取哪些教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在自评自结的基础上向师生汇报。
这种课旨在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培养勇于实践、勤于总结的良好习惯,通过汇报,沟通思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任务能否很好地完成,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率。改革专业课的课型结构,就要突出师范性,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专业课的特点出发,从未来教学需要出发,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还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撰写“一课一得”
《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不但要调整、改革课型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探索出一条突出师范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学习途径,让它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这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是什么呢?就是写“一课一得”,即一堂课后写一篇学习心得。再以此为起点,为线索,分步、综合进行教师必备的各项基本功训练。
第一步——写。
一节课后,学生感触很多,要求运用课上学习的教学理论,联系自己的思想认识,联系小学语文的实际,联系见习、实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就某个问题,或就某个基本观点发表见解,记录在“一课一得”本上,用朴实的语言来表达实实在在的内容,像和老朋友聊天,说说心里话。
第二步——讲。
课上先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写的心得,旨在互相交流、学习、借鉴;而后,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说自己写的心得,旨在加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再后,要求站在讲台上,以教师的角色意识,仪态自然地有感情地讲自己的心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和教学能力。
第三步——评。
评,即听者对讲者所讲内容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条理是否清楚,语言是否简练,教态是否自然,综合进行评议。旨在促进讲者提高讲的质量,培养听者边听边想边组织语言的能力和习惯,发展科学的辩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
“写——讲——评”的学习途径,纵看是一个整体,是个逐步要求、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横看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力图将听说读写熔为一炉,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
上述做法,综合起来有六方面效果。
(一)加强了预习,促进了听讲
为了不断提高“一课一得”的质量,学生养成了认真预习和专心听讲的好习惯。有的学生说:“在老师上课前,我总要预习,发现头脑中的模糊认识,初步加以纠正;在听课过程中,本着寻求真理的态度,积极思考,明确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从而牢固掌握指导实践的理论。”
(二)促进课后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要写好“一课一得”,就得重温教材,只有深刻理解,才能写出真实感受,这不仅巩固了学习成果,而且养成了课后自觉复习的良好习惯。有个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每篇心得,必在复习基础上,确实有了深刻感受才能写好,这就巩固、加深了所学知识。到期中笔试时觉得很轻松,因为平时学的好多内容记忆犹新,写“一课一得”实在必要。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莫过于让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写“一课一得”就是最佳办法之一。一课一篇,一学年五十多篇,厚厚的一本。有个学生说:“一篇,两篇……我情不自禁地翻阅着,心里感到是一种充实,是一种享受。”同学们把《小学语文教学法》专业课的学习喻为“长征”,把一篇篇“心得”看做是艰难跋涉留下的“足迹”,把厚厚的“心得”笔记视为收获的丰硕成果。
(四)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较高的阅读分析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需要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兴趣也需要在写作实践中培养。一提作文就皱眉头的学生,经历了一个从不爱写、不会写到爱写、会写、乐写的过程。普遍反映“一课一得”是“一举多得”,“受益匪浅”。有位同学在总结里写道:“通过写一篇篇的心得,我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有了写作灵感,一日不写就像缺少点儿什么。现在同学们提起笔来得心应手,说起话来也能滔滔不绝了。同学们都有了“入门”、“上瘾”的感觉。
(五)以写促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好口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写是讲的基础,写得清才能讲得明。读——说——讲——评,是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个学生总结道:“从在座位上读心得,到上讲台脱稿讲心得,从单纯讲,到边板书边讲,不爱说话的爱说了,不敢讲话的敢讲了,教师意识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逐步提高了。”的确如此,有的还能临场发挥,有了一定的应变能力。
(六)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内容多,课时少,难度大,任务重。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着眼,而阅读和听学生讲、评“一课一得”都是调查研究的良好时机,它像一面面镜子反映出教与学的情况,它从多方位、多角度给教者以启迪和帮助,利于及时调整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写——讲——评“一课一得”,是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专业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师范性、全面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虽然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却受到历届学生的欢迎,有一位学生感慨地说:“每一课都留下自己的脚印,再以此为主线苦练教学基本功,天长日久,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必然会踏出一条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
三、改进考查办法
《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考查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促进知能转化。考查能促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用于实际,形成能力。
(二)具有激励作用。考查可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励、督促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具有反馈功能。考查也是教学的一面镜子,反映教学效果,是一种教学的反馈手段,是改进教学的可靠依据。
为了充分发挥考查的功能,采取阶段和平时适当笔试是必要的,但是根据专业课的特点,尤其要重视平时的考查和着眼于能力的考查。
1.加强平时考查。知识积累靠平时,能力形成靠磨炼,为扎扎实实学好专业课,就要重视平时的训练和考查。要将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写——讲——评“一课一得”,课前预习、登台试讲和集体评议,均做为考查的项目,既看数量,又看质量,还看发展;既看写,又看讲,重讲又重评,均计入学期及学年成绩,使课堂既成为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阵地,又成为随时检查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考场。因此,它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基本功训练。
2.着重考查能力。专业课的学习绝不能满足于背诵一些条文,而要在理解语文教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着眼于能力的训练和考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谁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的实际问题越多,他的本领就越大,他的能力也就越强,他的成绩也就越大。为此,要求学生运用语文教学理论指导见习和实习工作,贯穿在备课、讲课、评课之中,写好《见习和实结》,在此基础上于第一学期末适时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文章的中心内容是:我是怎样运用语文教学理论解决见习和实习中遇到的教学问题的?在第二学期基本学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后,组织观摩并全面分析评价一堂语文课,写一篇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小论文。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专业课学习的真实成绩。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篇4
开始,由于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它的特点认识不清,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思想上不重视。二是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学习缺乏信心。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怎样突出师范性,使学生学得进,学得懂,用得上,逐步培养起学习这门专业课的兴趣呢?
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应坚持以改革课型结构为重点,以写“一课一得”为主线,以改进考查办法为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改革课型结构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教法,还要训练技能,指导实践。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尝试着采用以下课型:
(一)理论讲授课。这种课型重在理解概念,传递信息。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和掌握概念,称为日常概念;二是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熟悉、掌握有关概念,属于科学概念。如研究、理解、掌握小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小语学科的性质、任务、基本功训练等。这是小语教学的纲,是难点,也是重点,需要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小学的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形成的日常概念,精辟地、深入浅出地讲解。比如,学生对小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感到深奥费解,教师就结合政治课上学习的辩证唯物主义有关常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说明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再认识小语教学的指导思想,神秘感破除了,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再比如,讲小语教学任务,先从字面上理解,再联系教学的典型事例,逐项加以剖析,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从而形成清晰的认识。
讲授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重视搜集、积累和传递语文教改的新信息,还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帮助学生排疑解难,鼓励他们的进步,增强学习信心。
(二)阅读讲练课。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这个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逐步做到不要老师教就能自己阅读,即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做为未来教师的中师生在校期间就要培养、训练进而具备这种能力。为此,以《小学语文教学法》课本为凭借,按照阅读教学的程序、方法、步骤,将阅读讲练课具体化为四步教学:
第一步:自学探索。明确自学目的,提出预习提纲,教给自学方法,达到预习要求。
第二步:登台试讲。在预习基础上,自愿登台试讲,要求明确具体,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步:集体评议。边听边想边组织语言,当场进行评议,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应变能力。
第四步:教师小结。明确学习重点,补充典型事例,澄清模糊认识,总结评议情况。
此种课型的目的是运用所学语文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通过实际运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讲练中,既培养了教师意识,又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欣赏观摩课。一堂好的语文课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师生感情的沟通与升华,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
一是复录优秀语文课堂教学记实,供学生欣赏。在统编教材中穿插编排了不少素有定评的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记实或精彩的教学片断,这是执教者多年心血的结晶,是极为珍贵的材料。我请优秀语文教师复讲录音,再现了执教者课堂教学风采。这样,就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将抽象的课堂记实转化为声情并茂的录音,学生欣赏时如临其境,感受很深。
二是组织观摩优秀语文教师录像课。比如对于难度较大的“为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要处理好四个关系”这部分,我们组织观摩优秀录像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加深了学生对如何处理四个关系的具体认识。
欣赏观摩课,旨在通过运用电化教育手段加强教学的师范性,加深对基本教学理论的理解,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集体试评课。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看课评课。其中有学校任课教师的课,见习中听的课,毕业实习录像课,优秀教师语文课。可评一节课,也可将几节课综合比较评;可书面评、口头评,也可在自评基础上进行集体评。就事论理,各抒己见,沟通思想,互相学习。
试评课旨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语文课进行评价,一方面是对教学理论进一步理解、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五)实习汇报课。实习即是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触也就颇多颇深,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学习、再认识,收获也最大。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总结”这个环节,常以《实习归来话收获》为题,上好实习汇报课。具体要求是:你在实习过程中,运用哪些基础理论,解决了教学中哪些问题,收到了什么效果;存在哪些不足,吸取哪些教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在自评自结的基础上向师生汇报。
这种课旨在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培养勇于实践、勤于总结的良好习惯,通过汇报,沟通思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任务能否很好地完成,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率。改革专业课的课型结构,就要突出师范性,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专业课的特点出发,从未来教学需要出发,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还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撰写“一课一得”
《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不但要调整、改革课型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探索出一条突出师范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学习途径,让它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这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是什么呢?就是写“一课一得”,即一堂课后写一篇学习心得。再以此为起点,为线索,分步、综合进行教师必备的各项基本功训练。
第一步——写。
一节课后,学生感触很多,要求运用课上学习的教学理论,联系自己的思想认识,联系小学语文的实际,联系见习、实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就某个问题,或就某个基本观点发表见解,记录在“一课一得”本上,用朴实的语言来表达实实在在的内容,像和老朋友聊天,说说心里话。
第二步——讲。
课上先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写的心得,旨在互相交流、学习、借鉴;而后,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说自己写的心得,旨在加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再后,要求站在讲台上,以教师的角色意识,仪态自然地有感情地讲自己的心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和教学能力。
第三步——评。
评,即听者对讲者所讲内容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条理是否清楚,语言是否简练,教态是否自然,综合进行评议。旨在促进讲者提高讲的质量,培养听者边听边想边组织语言的能力和习惯,发展科学的辩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
“写——讲——评”的学习途径,纵看是一个整体,是个逐步要求、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横看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力图将听说读写熔为一炉,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
上述做法,综合起来有六方面效果。
(一)加强了预习,促进了听讲
为了不断提高“一课一得”的质量,学生养成了认真预习和专心听讲的好习惯。有的学生说:“在老师上课前,我总要预习,发现头脑中的模糊认识,初步加以纠正;在听课过程中,本着寻求真理的态度,积极思考,明确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从而牢固掌握指导实践的理论。”
(二)促进课后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要写好“一课一得”,就得重温教材,只有深刻理解,才能写出真实感受,这不仅巩固了学习成果,而且养成了课后自觉复习的良好习惯。有个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每篇心得,必在复习基础上,确实有了深刻感受才能写好,这就巩固、加深了所学知识。到期中笔试时觉得很轻松,因为平时学的好多内容记忆犹新,写“一课一得”实在必要。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莫过于让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写“一课一得”就是最佳办法之一。一课一篇,一学年五十多篇,厚厚的一本。有个学生说:“一篇,两篇……我情不自禁地翻阅着,心里感到是一种充实,是一种享受。”同学们把《小学语文教学法》专业课的学习喻为“长征”,把一篇篇“心得”看做是艰难跋涉留下的“足迹”,把厚厚的“心得”笔记视为收获的丰硕成果。
(四)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较高的阅读分析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需要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兴趣也需要在写作实践中培养。一提作文就皱眉头的学生,经历了一个从不爱写、不会写到爱写、会写、乐写的过程。普遍反映“一课一得”是“一举多得”,“受益匪浅”。有位同学在总结里写道:“通过写一篇篇的心得,我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有了写作灵感,一日不写就像缺少点儿什么。现在同学们提起笔来得心应手,说起话来也能滔滔不绝了。同学们都有了“入门”、“上瘾”的感觉。
(五)以写促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好口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写是讲的基础,写得清才能讲得明。读——说——讲——评,是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个学生总结道:“从在座位上读心得,到上讲台脱稿讲心得,从单纯讲,到边板书边讲,不爱说话的爱说了,不敢讲话的敢讲了,教师意识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逐步提高了。”的确如此,有的还能临场发挥,有了一定的应变能力。
(六)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内容多,课时少,难度大,任务重。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着眼,而阅读和听学生讲、评“一课一得”都是调查研究的良好时机,它像一面面镜子反映出教与学的情况,它从多方位、多角度给教者以启迪和帮助,利于及时调整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写——讲——评“一课一得”,是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专业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师范性、全面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虽然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却受到历届学生的欢迎,有一位学生感慨地说:“每一课都留下自己的脚印,再以此为主线苦练教学基本功,天长日久,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必然会踏出一条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
三、改进考查办法
《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考查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促进知能转化。考查能促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用于实际,形成能力。
(二)具有激励作用。考查可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励、督促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具有反馈功能。考查也是教学的一面镜子,反映教学效果,是一种教学的反馈手段,是改进教学的可靠依据。
为了充分发挥考查的功能,采取阶段和平时适当笔试是必要的,但是根据专业课的特点,尤其要重视平时的考查和着眼于能力的考查。
1.加强平时考查。知识积累靠平时,能力形成靠磨炼,为扎扎实实学好专业课,就要重视平时的训练和考查。要将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写——讲——评“一课一得”,课前预习、登台试讲和集体评议,均做为考查的项目,既看数量,又看质量,还看发展;既看写,又看讲,重讲又重评,均计入学期及学年成绩,使课堂既成为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阵地,又成为随时检查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考场。因此,它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基本功训练。
2.着重考查能力。专业课的学习绝不能满足于背诵一些条文,而要在理解语文教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着眼于能力的训练和考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谁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的实际问题越多,他的本领就越大,他的能力也就越强,他的成绩也就越大。为此,要求学生运用语文教学理论指导见习和实习工作,贯穿在备课、讲课、评课之中,写好《见习和实结》,在此基础上于第一学期末适时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文章的中心内容是:我是怎样运用语文教学理论解决见习和实习中遇到的教学问题的?在第二学期基本学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后,组织观摩并全面分析评价一堂语文课,写一篇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小论文。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专业课学习的真实成绩。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篇5
一、小学语文教学在前进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在全国小学语文界正在研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关心语文教学,加入到语文教学的讨论中来,这对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促进。一方面可以引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认识、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我们努力寻求改进语文教学的办法。但是,讨论也好,改进也好,首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估计。不可否认,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建国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前进。表现在课程、教材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语文教学研究正不断引向深入。我国几百万小学语文教师在物质待遇微薄的条件下,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层出不穷。如江苏李吉林老师创造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经验,广东丁有宽老师创造的“读写结合”的经验,黑龙江省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山东烟台“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经验,以及众多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的经验。这些经验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智力、个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和过去比,在前进。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活跃程度普遍有所提高,越是老、少、边、穷地区,语文教学的进步越明显。小学语文教学与台、港、澳地区相比,与世界其它国家母语教学相比,从整体上看质量并不差。因此,不能以偏概全否定语文教学的成绩,不能轻率地否定语文教学经验。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对小学语文教学公正的、哪怕是十分尖锐的批评,但难以接受“误尽苍生”“祸国殃民”之类的指责。把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归咎于教师,更是不公平的,不能接受的。这样做只能伤害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改革。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严重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是严重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费时多而收效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统治课堂,繁琐哲学危害师生。课上,教师大量的时间用在通过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课下,学生的精力用在做大量的机械、重复、无思维价值的作业、练习上。学生,特别是城镇学生的负担很重,语文能力的提高却很缓慢。
(二)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被动地学,盲目地练
学生围着老师转,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揣摩、思考的机会少,独立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长此下去,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三)语文教学十分封闭
教学内容局限在教科书中,教学场所局限在课堂里,人为地割断了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割断了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联系。
上述问题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语文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考试的指挥棒,自上而下一级指挥一级,并且是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到方式方法(包括标准化考试)全面指挥。加上教师评优、晋级统统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挂钩,老师们不得不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比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要求默写汉语拼音音节,但是从小学毕业考试到中考直到高考,往往出“给汉字注音”的题目。于是,为了让学生拿到这两三分,师生要下很大功夫,要做很多练习。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们不得不把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生怕哪个问题没问到,考试时学生答不上来;生怕哪个词、哪个句子没练到,考试时丢分。语文教学失去了情趣、情感和魅力,不是脱离语言文字的枯燥乏味的一问一答式的内容分析,就是抽掉内容、情感的千题百练的文字游戏。这既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也违背了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这样做,对相当多的教师来说是违心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学现状的显著特点是‘应试教育’。它带来种种弊端,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最大危害。
其二,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应用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相对滞后。教育同经济比,教育的发展滞后。教育教学的实践同理论比,理论相对滞后。特别是应用理论,还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前瞻地、令人满意地回答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不能前瞻地、令人满意地回答教什么、学什么和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实践呼唤理论。“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不行,究竟怎么做?”反映了广大教师的心声。他们呼唤教学理论,特别是科学的、便于操作的先进的语文教学法的指导。同时,语文工作者和教师也要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现有的教学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创造新的教学经验。
其三,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和素质不高。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端正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摆正教与学的关系,一要树立和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二要树立和强化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靠训练的意识,并使主体意识和训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持久的、充分的体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是新形势下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转变观念,首先要从思想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自觉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要坚信:学生素质提高了,能力自然强,成绩一定好。二是要变“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观念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觉获得知识,不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观念。三是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内涵,优化并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么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就应当多么广阔。要变“死”为“活”,由封闭走向开放,探索和构建课内、课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方法,运用于广阔的语文天地之中,促进知识的迁移,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的改革
改革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总的来说要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估的激励功能;考查学生的成绩,可以实行评定等级加激励性评语的做法;对学生能力的测试要全面,要重视朗读、背诵和听说能力的考查;笔试内容要简化,要加强综合性,选择、判断题要慎用,要有思维价值;对教师教学的评估,要把是否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但是,考试和评估不能“光松绑,不改革”,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要把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向40分钟要质量。
1.要注重启发诱导,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教师要看到学生(包括暂时后进的学生)有巨大的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不仅喜欢学语文,而且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
2.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大纲规定了各个年段的教学要求,不要超越年段,随意拔高要求。教材不仅规定了教学内容,而且提出了教学要求。每篇课文,每堂语文课都应当突出重点:理解的重点,语言训练的重点,能力培养的重点。切不可面面俱到,四面出击。突出重点,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结构,是优化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体现。
3.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在理解能力上,要加强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下力气扭转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注重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品味的状况,加强有指导、有目的的多种形式的读,并在读中启发学生揣摩、思考,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在表达能力上,也要加强训练的整体性。要在年段要求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写,多一些综合训练,少一些无思维价值的单项训练。当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理解和运用词、句的训练,以及旨在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而要求学生掌握的识字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4.要继承好的学习语文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不少批评语文教学的文章给今后语文教学开的“药方”是“多读多写”。多读多写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传统经验,无疑要继承,但是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仅停留在多读多写上,难以培养出跨世纪人才应具有的语文能力,所以要讲究语文训练的科学化。教师必须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读、写的指导,使学生不仅能读会写,而且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特别是要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育;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有效教学的概念才频繁地出现于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并引起了各国教育界的关注。近些年,我国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介绍西方有效教学理论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但是,人们似乎过于注重西方有效教育理论的介绍而忽视了对本国相关的教育理论的研究,甚至有人认为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太晚。但实际上,近现代以来我国许多教育家的教育理论或实践经验的阐述都是有效教学理论的体现,换言之,我国有效教育理论早已存在并且十分丰富。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就是一份宝贵的中国式有效教学理论遗产。作为近代中国语文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处处透露出对语文有效教学的高度关注。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有效教学这一术语,但他在以往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改进语文教学的精辟见解,如提出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的问题、教师教学的收效问题、学习效率问题,以及教师如何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写作和如何用最有效的办法批改学生的作文问题等,这些都是与语文这个学科结合提出的有效教学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将对我们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语文有效教学的根本导向
语文有效教学的思想必须以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为根本。叶圣陶对此有明确的认识,并多次阐述了语文的内涵及其教学目标。他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在“文”的层面上,叶圣陶强调的主要是读与写。他说:“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国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他还指出:“学习国文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强调这个目标,也就是强调语文教学是否成功、是否有效,归根到底要看学习者是否形成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和习惯。这一目的论是和叶圣陶对语文学习意义的理解密切相连的。他认为,学习语文的意义就在于应用,并指出:“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进一步说,学习语文还可以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意思务求理解得透彻,表达自己的意思务求表达得准确;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如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等。这样看来,学习语文的意义更大了,对于从事工作和培养品德都有好处。”在叶圣陶的著作中,“习惯”是他表达有效的语文教学目的的一个高频词,也是他给语文教学的有效目标的一个定位。在叶圣陶看来,语文教师帮助学生在语文方面形成诸多的习惯,语文才能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更有用。虽然今天我们对语文学习目标有了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表述,即用“三维目标”和“语文素养”来表述,但形成阅读、写作能力,养成阅读、写作的习惯无疑仍然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目标。从叶圣陶的整个语文教育思想看,衡量语文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否形成了实际生活和社会所需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个标准今天仍然是语文教师准确理解语文教学使命和衡量语文教学有效性及反思语文教学行为的重要标准。
二、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叶圣陶非常重视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他指出:“国文是语文学科,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方法是重要的,但只有有效的方法才能使语文教学获得成功。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他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如今学习时间既已减少,而应得的成绩又非得到不可,惟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做去,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叶圣陶一再指出,语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务,那就是阅读与写作。但怎样读、怎样写,都有一个方法问题。他指出:“多读多作固属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在叶圣陶看来,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训练”,或谓“历练”。他说:“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都重要,我看更要着重训练。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现在语文教学虽说注意练习,其实练的不太多,这就影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他又说:“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这里,叶圣陶强调了有效方法的判定就是要看它对达到教学目的的帮助有多大。
叶圣陶还进一步要求教师要教会和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受用的方法,形成积极、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他指出:“希望学得好,先要树立认真的态度。”“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应用研读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他说:“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严格不是指老师整天逼着学生练这个练那个,使学生都透不过气来,而是说凡是要学生练习的,不要练过一下就算,总要经常引导督促,直到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罢手。”“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叶圣陶不但关注学习的态度和反复的练习对语文学习成效的影响,而且还强调语文练习设计的实效性,并且把练习有效的标准定在了看学生是否把所学到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东西,也就是学生是否把知识个性化了。
“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时,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的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倾筐倒箧容易,画龙点睛艰难,确是事实,可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利益,似乎不应该怕难而去走容易的途径。这就需要研究。此外,如布置作业,出些练习题,指定些课外阅读书,着眼在巩固学生的记忆固然有着其必要,可是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
叶圣陶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形成能力的教学明显要难于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教学要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就需用心去研究如何实施练习。语文能力的形成不能单靠课堂的讲授,还必须重视科学、精巧、有效的练习。否则,学生的能力很难形成。研究如何设计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习惯养成的练习应该成为语文教师追求教学实效的共识。叶圣陶关于语文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的论述显然对当前提高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效率有积极的方向性指导意义。
三、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于人。”方法固然多样而且重要,但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运用方法的语文教师。这正好与西方有效教学理论一直重视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的观念相呼应。叶圣陶对教师行为的研究来自一线课堂教学,直接以学科教师行为为研究对象,而且是从导致教学效率偏低的教学行为来展开这种研究的,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简单的要素归纳,而是采用描述的方式和具体的教学情境联系在一起的。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有针对性,要先让学生自己学习,不懂的时候老师再进行指导。叶圣陶强调“要养成学生阅读的习惯,非让学生自己去尝试、非教他们预习不可。教师逐字逐句讲,学生有价值的心理过程都没有经历到,养成的习惯恰是目标的反面。”他还指出,指导的内容要有所选择,要组织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研究,教师要扮演组织者的角色;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语文课不能上成公民课;不能采取灌输的方式,要引导学生去体验;有效的作文教学应强调作文命题要照顾学生的经验;作文的修改评阅要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心中要有正确的作文评价标准;随心所欲的修改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虽然叶圣陶的语言表述和今天的语言表述有所不同,但他所谈的问题和所确立的有效教学的行为准则是与今天新课程目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相吻合的。
国际有关教学的研究经历了由关注教师的品质到强调教学行为,再到关注教学活动,继而更多地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当前更关注通过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叶圣陶对教师在阅读和写作教学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研究是与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角度和方向相一致的。他对语文教师教学效率低的行为的批评由表及里,先指明教师的行为表现,然后分析这个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他在论述教师行为效率低时所采用的角度不是单一从教师一方来论的,而是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角度来分析的。他在对阅读和写作教学低效问题进行揭示和批判的同时,也指明了有效阅读和有效写作教学行为。叶圣陶的研究当然没有穷尽语文教学效率低的所有现象,但仅此而言,叶圣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以及研究的结论已为我们今天研究语文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行为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但有效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还是要使学生获得预期的知识和技能。有效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也取决于学生的学,而最后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评价。叶圣陶实际上早就在其教育理论中体现了这一理念,他不仅研究了教师教学的高效低效问题,而且非常突出地论述了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和应该达到何种能力目标的问题。例如对高中毕业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应达到的有效目标,叶圣陶就给出了一些明确的具体要求。
在阅读方面,叶圣陶要求帮助学生形成生活所需的阅读能力和能查阅古书的能力,特别是强调要会查阅字典等工具书。在写作方面也同样要求学生具备生活所需的写作能力。叶圣陶的要求不但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而且还更为明确具体,便于操作,这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师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显然很有帮助。所以,可以把叶圣陶这些见解看做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有力补充,也是我们有效实施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有效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
叶圣陶对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有自己鲜明的看法,他反对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的行为,要求学生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讨论,并且阐明了讨论对增强学习有效性的意义。他指出:“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去研究它。如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文章的时代背景、技术方面布置与剪裁的匠心、客观上的优点与疵病,这些就是所谓不同的观点。对于每一个观点,都可以提出问题,令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寻求解答。他们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摸索,或者是略有解悟……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切。最坏的情形是指导者与领受者彼此不相应,指导者只认领受者是一个空袋子,不问情由把一些叫做知识的东西装进去。”公务员之家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篇7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体会。1、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传授美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善于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一种感觉上的能力,而且是一种对美的本质的认识能力。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与其美学理论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美学理论水平高,审美能力就强。现在学生审美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有必要在学校普及美学理论知识。诚然,美学知识的教学主要由美育学科的教师来承担,但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有这个责任,应该为普及美学知识作出贡献。而且美育和德育、智育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传授美育知识并不影响本学科的学习。语文学科历来提倡与美育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传授美育知识是必要的、可行的。在语文教学中,以何种形式传授美学知识呢?在卫生部颁发的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通过优秀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品德熏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途径是范文的学习,传授美学理论知识也要通过范文的学习来传授。然而,语文课毕竟不是美育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寻找最佳的切人点、适当地讲授美学理论知识。2、利用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人格是一个人的根本之格,人格美能唤起人类最珍贵的感情——敬重;能化为强大的道德力量,激人向上。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正是确立人生价值观时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格美的教育。语文课文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格美育资源,语文教师可通过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教师利用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教育时,要遵循美育的规律,按照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进行诱导,才能收到良好的美育效果,忽视了这一点,那是德育而不是美育。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设计好教学程序,上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感反应,适时诱导学生感受人格美。2、利用课文体裁、语体进行形式美的教育形式相对于内容而言。在这里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形式美是文章的外在美。进行形式美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审美能力。语文课文在体裁和语体运用上,蕴含着各种不同的形式美资源。例如:记叙文中的形象美,说明文中的科技美,议论文中的思辨美,应用文中的庄重美,各具特色,是语文教师进行形式美教育的极好材料。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发掘发现形式美,再指导学生写作创造美的方式进行形式美教育。例如:卫生管理应用文的教学,一般人都认为应用文没有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情感,难以进行美育。然而,笔者认为只要肯挖掘,就会发现美。应用文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形式美,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在讲应用文的结构时,笔者以图示的方式,把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图示出来,引导学生发现应用文结构的均衡美;从应用文表达方式、句式等语体特点上引导学生发现应用文的文雅美、简洁美;从公文的行文规则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公文的庄重美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了应用文的多种形式美,学得愉快,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艺术享受。学生在感受了应用文的各种形式美后,都有一种创作欲,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就要适时地进行指导,由发现美过渡到创作美,把应用文理论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每讲完一个类型的应用文,及时让学生练习写作,鼓励学生发挥审美创造力,写出美文。由于写作是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效果很好。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美术的社会作用:美术不仅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关,而且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除了体现在一般艺术作品所共有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以外,它还具有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实用的价值,那就是人类还要创造出更多更好更美的各种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在工艺美术和建筑中体现得尤其明显。现达国家迅速兴起并获得很大发展的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商业美术、环境艺术等新的美术领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更多的美。创造美的任务虽然不完全依靠美术,但是,美术却是创造美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地说,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实践智慧;语文教师;教育改革
语文教育是培养崇美、向善、求真的健全人格和创造人才的教学体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探索的意识、构建自由心灵以及提高道德水准,更能为其他相关学科提供教学基础,促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因此,学校应深入把握语文教学内涵,专注实践智慧在语文教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在新课改语境下,这不仅是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教学理论应对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据此,在语文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应将实践智慧融入教育改革中,利用新的制度、新的思想,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的质量,为我国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一、当代实践智慧的内涵界定
实践智慧植根于古希腊语,主要指在实践领域发挥作用的思想与智慧。亚里士多德在相关著作中针对实践智慧进行了集中论述,并将其界定为:“对人类社会活动有害或有益的事物,所采取的真实的、积极的、夹杂理想的功能状态。”国内学者根据实践智慧的原始意义及社会效用,对其做出不同的释义。李小红、邓有韵(2017)将实践智慧植根于教学领域,并具体指出是学校教师对当前教学环境的顿悟、辨别、感知;对教学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追求,以及对道德品质的体现。而范国真、赵晨(2018)则认为教师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对教学价值的不断追求,对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掌控、创新性驾驭、敏锐感悟、深度思考、深刻洞悉及运用灵活机制面对问题的复合能力,是艺术高度与教育科学的有机产物,是学校教师在探寻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长期反思、感悟、实践的结果,同时也是学校教师知识素养、教学理念、道德情感与教学风格、教学机智、教育价值观等多层面素养的个性化彰显。然而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学机智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学机智是基于教育学领域的天赋和机智,能够促使教学工作者将没有益处、没有希望、没有成效的情境转变为具备教育积极意义的实践。而教师实践智慧主要指教师在特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灵活化、方法化与具体化。因此,在教育领域中,实践智慧具备独特性、动态性、生成性、不可传导性等特征。可以说,假若教师缺乏充足的实践智慧将难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拥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机智。语文教学与实践智慧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在教学角度,语文教育的实质是人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性发展。要构建健全人格和创造人才,必须针对学校传统语文教育强调片面化知识、纯语言教学的弊端,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探寻教学的本质意义。在教育改革层面,学校应以语文教学的本质及教师教学的现状为基础,深入挖掘语文教学在新时展中的意义[1]。
二、实践智慧在教育发展中的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我国新课程改革迎来全新的挑战,在观念上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学目标相融合,实现教学活动与学生成长相统一,相融合。在方法上,要摒弃传统纯语言教学弊端,将实践融合到日常教学活动中,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然而在引入新技术、新理念的过程中,我国语文教师普遍将教学理念转变为可操作的教学技术,难以掌握本质。而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偏差则又是当代语文教师缺失理性思考与实践智慧的客观表现。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在相关文献中指出,理论智慧是对不变事物的应变思想,是主观分离的本能认识,在把握生命实践行为中难以发挥效用[2]。然而实践智慧却是与生命实践相融合的行为,是将生命实践对象作为研究客体的具体表现。通常来讲,理论是已存在的、一般的、抽象的。实践是生成的、情景的、具体的。语文教师借助普遍规则应对动态的课堂;用固定模式制衡多变的、复杂的、丰富的教学活动是不可行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缺乏实践智慧是制约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二)教师个人发展需求。语文教学活动并非是对技术的简单运用。张启权(2017)在相关著作中指出:语文教学活动是在相对复杂的教学情景中,对具体问题的实践性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高层次的选择、判断以及思考的能力。而教师个人发展并非是植根于行为主义与工具理性基础的能力本位发展,是以认知情景为基础,以实践智慧为前提的个性化发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职业发展的生命和基础,必须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融入实践智慧,不断反思语文教学实践,以此应对语文教学环节中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并在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中迎接当代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推进教师职业的成熟与发展。此外,在课堂教学层面。在以往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侧重于将诸多理论移植到语文课堂中,并强制教师执行,严重忽视了语文教师根据自身实践、反思、感悟、体验所形成的教学作用。而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茫然无助、无所适从,致使语文课程失去原有的生命力。所以将纯语言课堂、知识课堂转向为实践课堂与生命课堂是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若想真正激发语文课堂的生命力,语文教师则要充分发挥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实践智慧。通过追问“为什么”的价值与意义,将学生的灵感、思维、经验、知识都激发出来,参与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以此为学生营造拥有充实感和快乐体验的教学环境。因此,实践智慧又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3]。
三、提升语文教师实践智慧的路径
在新课程改革的语境下,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过程同时也是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表现。不仅是对教师的管理制度的改革,更是对教师相关理念、素养的转变。(一)内部因素。1.教师德性根基。实践智慧的主要内容是道德,实践的根基是德性。德性是社会属性的人对社会优良文化的传承,并保持良好行为规范的习惯。具备德性的语文教师必然具有丰富的实践智慧。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在相关著作中指出:教学工作的核心,可以总结为———道德。道德是展开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感化学生的必要手段。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人的培育,是实现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可持续性发展。不能局限于对技术知识的传承与运用中。要以道德为基石,引领学生走向“善”,以此实现对学生全面性、多维度构建的目的。具备道德品质的语文教师具有足够的实践智慧,能够促使学生的不完善性、不确定性得到稳固,得到发展,得到完善以及确定。语文教育在实践形式上是技能教育,在实质上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具体包括智慧、思想、心灵、性情。促使学生充分吸收知识营养,充实人生内容,获得社会经验。因而,学校应注重对教师的品德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或文化活动,提升教师的德性,触发教师的实践智慧。2.形成建构理论。语文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教学体系。其既包含实践应用,又涵盖理论综合,而彰显在实践教学中的智慧,则是以语文教师的教学理论作为支持的。学科理论是建立在诸多学科的基础上的,教师应对多学科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升和优化自身的教学素质。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完整的课程。在语文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教师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他的存在即是课程的存在。然而大部分教师扎扎实实地教、勤勤恳恳地干,教学经验虽丰富,却依旧是个“教书匠”,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无法成为综合型、智慧型、实践型的教师。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部分教师难以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跨越不了窠臼,缺乏完整的理论研究。在教育学领域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富于动态性的过程,教师要对知识、课堂及学生形成崭新的认识,切实认识到体会、体验、互动、对话等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意义。并努力将其变成属于自身的实践行为,不断与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相互融通,促使其升华、整合为语文教育的实践智慧。3.坚持文化积累。教育部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语文学科,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力度与教学质量,能够有效传承并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因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修为,侧重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判断与现实应用,只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累,才能有效促成实践智慧的生成。汲取个性文化的过程也是文化意义与价值积淀、选择及内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生成的实践智慧必将牢牢地扎根于内在的文化心理当中,并构建在传统文化的一体化和统一性的前提下。简而言之,语文教师的价值取向、情感方式、思维方式,都是在特定心理结构中凝结、萌生及孕育的,以此形成教师智慧发展的文化模式。可以说,文化积累是语文教师塑造与智慧的过程,是教师智慧发展与生成的重要途径和基础,更是语文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文化资源。赵德勇(2017)认为,语文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过程,是教师利用教材与情景,引述或列举相关传统文化的总结。4.形成反思机制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取决于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部分具备多年执教经验的教师,虽然教学经历在不断地丰富,但经验却在不断重复,并没有通过反思将已有的教学经验进行洗礼,以致难以从感官层面上升到客观理性层面。简而言之,反思是教师利用现有的教学理论对已有的教学行为或教学实践进行审视,探寻偏差、总结成因的过程。而真正意义上的反思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行动中发展实践知识、研究实践理论,生成实践智慧的过程。在形式上,教师可利用书写日志、建立档案、摄制录像、观摩分析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反思能够促使语文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彰显化,通过评价、分析其适当性与合理性,在借鉴与扬弃的前提下,解构新的理论,以此提升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实践智慧。因此,学校可利用制度的手段,督促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或通过其他教师点评的形式,引起教师对个人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的反思。也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引入语文教学活动中,促使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已有的理论经验。(二)外部因素。1.构建人文、自由、民主的管理制度。优秀的语文课程是具备个性的课程,是有智慧的课程,同时也是焕发创造力的课程。语文教师要构建以此为导向的属于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然而传统的管理制度却运用强硬手段,不讲艺术性、特殊性,盲目管理,致使语文课程陷入理科化教学管理困境。培养语文教师的实践智慧,应注重对和谐民主的管理制度的构建,通过创立新的管理体制,激发语文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主体性,使教师有能力、有机会在实践教学中彰显主见,形成自己的教学决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缩减限制教师个人发挥的行政监督,增添灵活多变的评价机制,唯有如此,语文教师方能从容不迫地进行语文教学创新,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情景中,语文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以此生成引领语文教学发展的实践智慧。2.确立基于实践智慧的语文教学常规。实践智慧并非理论基础,也非技术手段,无法通过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习得而获得,其主要源于教师的执教经验,是从教学体验过程中内化、提升而得的。在语文教育改革中,部分从西方教学领域引进的理论并不适应我国语文教学的特点及规律。譬如综合学习、合作研究及跨领域活动等。从合作学习角度出发,语文课程是个性化的教学,并不适宜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学习。其根本原因在于写作、阅读都是教师或学生在实践中的情感体验,不能运用干预手段,破坏学生对文化的体验及感受。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只停留在形式上,难以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学习。因此,教学常规需要具备充足的“弹性”,以此促使语文教师在具体运用相关理论时,能够自觉生成实践智慧。此外,在教师引用国外先进理论时,应将理论与自身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将理论运用技巧、方法及体系融合在已有的教学经验中,从而以自身经验为基准,构建个性化、富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学体系。
语文教学是助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培养具有创造力、思维能力、满足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人才的重要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语境中,学校应从道德、文化、理论、反思角度出发,构建语文教师实践智慧,激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及创新性,促使语文课堂成为有活力、有生命力、有智慧的教学平台。同时,构建完整的管理制度及教育常规,为语文教师生成实践智慧营造良好的行政环境,使教师在教学中主动思考,自主研究,积极反思,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服务为教学手段,将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宗旨融入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杨雷.教师实践智慧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5):232.
[2]方超群.语文课堂需要一种实践智慧———读曹勇军《语文的表情和眼光》[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86—88.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篇9
一、小学语文教学在前进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在全国小学语文界正在研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关心语文教学,加入到语文教学的讨论中来,这对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促进。一方面可以引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认识、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我们努力寻求改进语文教学的办法。但是,讨论也好,改进也好,首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估计。不可否认,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建国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前进。表现在课程、教材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语文教学研究正不断引向深入。我国几百万小学语文教师在物质待遇微薄的条件下,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层出不穷。如江苏李吉林老师创造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经验,广东丁有宽老师创造的“读写结合”的经验,黑龙江省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山东烟台“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经验,以及众多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的经验。这些经验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智力、个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和过去比,在前进。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活跃程度普遍有所提高,越是老、少、边、穷地区,语文教学的进步越明显。小学语文教学与台、港、澳地区相比,与世界其它国家母语教学相比,从整体上看质量并不差。因此,不能以偏概全否定语文教学的成绩,不能轻率地否定语文教学经验。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对小学语文教学公正的、哪怕是十分尖锐的批评,但难以接受“误尽苍生”“祸国殃民”之类的指责。把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归咎于教师,更是不公平的,不能接受的。这样做只能伤害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改革。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严重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是严重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费时多而收效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统治课堂,繁琐哲学危害师生。课上,教师大量的时间用在通过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课下,学生的精力用在做大量的机械、重复、无思维价值的作业、练习上。学生,特别是城镇学生的负担很重,语文能力的提高却很缓慢。
(二)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被动地学,盲目地练
学生围着老师转,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揣摩、思考的机会少,独立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长此下去,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三)语文教学十分封闭
教学内容局限在教科书中,教学场所局限在课堂里,人为地割断了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割断了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联系。
上述问题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语文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考试的指挥棒,自上而下一级指挥一级,并且是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到方式方法(包括标准化考试)全面指挥。加上教师评优、晋级统统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挂钩,老师们不得不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比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要求默写汉语拼音音节,但是从小学毕业考试到中考直到高考,往往出“给汉字注音”的题目。于是,为了让学生拿到这两三分,师生要下很大功夫,要做很多练习。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们不得不把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生怕哪个问题没问到,考试时学生答不上来;生怕哪个词、哪个句子没练到,考试时丢分。语文教学失去了情趣、情感和魅力,不是脱离语言文字的枯燥乏味的一问一答式的内容分析,就是抽掉内容、情感的千题百练的文字游戏。这既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也违背了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这样做,对相当多的教师来说是违心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学现状的显著特点是‘应试教育’。它带来种种弊端,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最大危害。
其二,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应用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相对滞后。教育同经济比,教育的发展滞后。教育教学的实践同理论比,理论相对滞后。特别是应用理论,还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前瞻地、令人满意地回答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不能前瞻地、令人满意地回答教什么、学什么和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实践呼唤理论。“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不行,究竟怎么做?”反映了广大教师的心声。他们呼唤教学理论,特别是科学的、便于操作的先进的语文教学法的指导。同时,语文工作者和教师也要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现有的教学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创造新的教学经验。
其三,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和素质不高。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端正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摆正教与学的关系,一要树立和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二要树立和强化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靠训练的意识,并使主体意识和训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持久的、充分的体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是新形势下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转变观念,首先要从思想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自觉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要坚信:学生素质提高了,能力自然强,成绩一定好。二是要变“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观念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觉获得知识,不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观念。三是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内涵,优化并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么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就应当多么广阔。要变“死”为“活”,由封闭走向开放,探索和构建课内、课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方法,运用于广阔的语文天地之中,促进知识的迁移,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的改革
改革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总的来说要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估的激励功能;考查学生的成绩,可以实行评定等级加激励性评语的做法;对学生能力的测试要全面,要重视朗读、背诵和听说能力的考查;笔试内容要简化,要加强综合性,选择、判断题要慎用,要有思维价值;对教师教学的评估,要把是否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但是,考试和评估不能“光松绑,不改革”,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要把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向40分钟要质量。
1.要注重启发诱导,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教师要看到学生(包括暂时后进的学生)有巨大的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不仅喜欢学语文,而且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
2.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大纲规定了各个年段的教学要求,不要超越年段,随意拔高要求。教材不仅规定了教学内容,而且提出了教学要求。每篇课文,每堂语文课都应当突出重点:理解的重点,语言训练的重点,能力培养的重点。切不可面面俱到,四面出击。突出重点,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结构,是优化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体现。
3.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在理解能力上,要加强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下力气扭转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注重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品味的状况,加强有指导、有目的的多种形式的读,并在读中启发学生揣摩、思考,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在表达能力上,也要加强训练的整体性。要在年段要求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写,多一些综合训练,少一些无思维价值的单项训练。当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理解和运用词、句的训练,以及旨在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而要求学生掌握的识字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4.要继承好的学习语文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不少批评语文教学的文章给今后语文教学开的“药方”是“多读多写”。多读多写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传统经验,无疑要继承,但是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仅停留在多读多写上,难以培养出跨世纪人才应具有的语文能力,所以要讲究语文训练的科学化。教师必须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读、写的指导,使学生不仅能读会写,而且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特别是要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
语文教学理论范文篇10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虚化
现象:有些版本的新课标实验教材按照主题组织单元,凸显人文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难免将体悟和感受课文中的“人文性”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导致知识型目标和能力训练型目标的弱化,使得教学目标变得空洞无法测量。
问题:这是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如何统一所致,在关注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维度的同时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摒弃不理,从单维度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转变为单维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反思:如何将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呢?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融合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练习等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在清晰可见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只有将知识和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过程中,语文实践活动才不至于只剩下“呐喊”几句“轰轰烈烈”的口号。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
现象:有些教师上的语文课怎么看也不像语文课,既不让学生品味语言、也不让学生朗读课文,而是抓住课文中的一点,不及其余。譬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再生现象;学习《竹影》,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画竹与画马的区别;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看大量的《山海经》图片。语文课变成了生物课、绘画课,甚至历史课、地理课,独独不是语文课。
问题:面对一节具体的语文课,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判断教师对语文教材使用的角度是否恰当,不过,如果一位教师一学期的课都是如此下来,语文失去了精髓,将不能称其为语文,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下滑。
反思:那么,哪些是语文问题,哪些不是语文问题呢?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解决的问题,就是语文问题,反之则不是。
比如说,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时,对“期日中是否科学”的讨论即不能称之为语文问题,因为学生讨论“期日中是否科学”无非是想借以判断“友人”是否迟到了,而对于友人“是否迟到”,文中有言答得很清楚:“过中不至。”即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友人还没有到来,显然是友人没有如约而至,迟到了。根本不需要借助于外在文本内容的资料来回答的问题,应该紧扣文本,通过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语文教学内容的无意识泛化,使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语文教学过程的表演化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陌上桑》时,让学生表演“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学生分别扮演行者、耕者、犁者,做含情脉脉痴呆状看着“罗敷”。这时老师提问了一个问题:“这么多人见到罗敷以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去‘观罗敷’,这说明了什么呢?”一个学生回答道:“好色!”问题:新课标实施后,许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貌似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表演化”的现象十分突出。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以体验人物的情感本没有错。但是,并不是任何情节都适合表演。这段描写最终的指向是讲述罗敷的美丽,而表演展示的却是观者的垂涎欲滴。所以学生不但没有体会到罗敷的美丽,没有发现间接描写的作用,而是将种种“好色”的丑相记在了心中。显然,在这里表演起到了反作用。
反思:表演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方面,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某种教学方法。否则,就会过分强调和夸大运用某种方法,而方法的不恰当运用只能将学习领入误区,其结果势必是教学方法的积极方面难以发挥作用,而消极方面造成的不足则逐渐扩大,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方法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价值。
(四)语文教学手段的形式化
现象:一位教师上《再别康桥》,展示了几幅粗糙的当年的真实的康桥黑白画面,让同学们体会“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体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生看着这些模糊不清的图片一脸茫然。
问题: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的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像,显然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粗制滥造的多媒体课件无法再现康桥的美丽,精工细作的影视资料不能取代文字的魅力。
反思:多媒体只是手段,决不能起到取代文本的作用。语文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恰当运用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理应受到欢迎,但偏离了教学指向、违背了教学初衷的教学手段应该遭到摒弃。
教学手段的本质是为了激发、维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从这个角度加以判定,才能够真正理解教学手段的价值,并在适合的时间恰当地应用。
(五)语文教学评价的肤浅化
现象: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讨论,不做任何分析,不管对错,只是频频用“你真棒!”“你的感受真特别!”“真聪明!”来应对。
问题: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许多教师认为,批评学生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或者用一味的肯定表扬学生,不管学生怎么说,都加以肯定;或者是用模棱两可的含糊语言来应对,即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让学生不知可否。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评价学生的回答呢?显然,简单的肯定表扬与简单的否定批评都是错误的,都是只关注到结果的正误,而判断学生答案的正确与否,必须关注到学生的思维过程。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微写作”实践 2023-03-03 10:27:58
统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2023-02-16 09:04:53
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与措施 2022-12-05 11:48:18
小学语文诗歌中植物书写的特点及教学 2022-11-25 14:24:2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022-10-28 09:29:15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2022-10-27 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