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设计范文10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10-05 15:54:39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中职教学;语文课堂;情景;微课
互联网 已经将各行各业连接在一起,处于人类知识文化传播重要环节的教育行业也不能例外。第三次浪潮改变了人类接受与传递信息的形式,网络成为人们进行交流传播的主要手段与重要媒介。在这种背景下,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微课逐渐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有明确要求,除了基本的语文掌握与应用能力以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重视语文学习也逐渐成为业界所关注的焦点。
一、情景模式微课程教学手段的概念特点分析及应用
情景模式微课程是现今非常新颖的一种语文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它是将情景教学与微课程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其深入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情景模式微课程主要由情景教学与微课教学两大部分构成。1.情景教学的概念与特点。情景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经常被应用的手段与方法。它是指通过某一情景或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助探究。语文在所有学科中具有基础地位,它不仅可以逐步提升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与理解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中职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阶段,精力与想象力都十分充沛,与此同时又十分叛逆,因此,在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与好奇心,促使他们的语文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情景教学的首要前提是进行情景的创设,语文教师需要将自己置于学生的视角,将心比心,感知他们的所思所想。只有深入学生群体之中,才能够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盼。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有效的情景创设途径主要有两大方面:虚拟情景创设与表演创设。虚拟情景创设对条件要求不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与感染。教师可以利用手边现有素材,例如生活经验、图片、音乐或道具,对学生进行引导。不同体裁、类型的课文有不同的情景创设方法。例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配合音乐,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感知诗歌的魅力。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将文字转化的过程。因此,在一些散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会利用图片让学生体会文章想要表达的意境。而对于一些较为新奇的事物,老师可以寻找实物向同学们展示,例如在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拿荔枝实物展示给同学们。此外,表演创设也是情景创设最重要的一种手段与方式。这种方式对场地、课程时间要求相对较高,也要求课文本身具有一定的故事性。例如在对古典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扮演,让他们体会人物的复杂情感。2.微课程设计的概念与特点。微课程设计与传统课程设计的区别在于“微”,传统课程设计强调课堂的完整性与连贯性。互联网信息时代碎片化的传播模式将人们接收与传递的信息割裂成分散的小块。中职学生作为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在信息接受上也相对碎片化。因此,微课程设计应运而生。具体而言,微课程设计是指用以展现某个知识点或是教学环节的为教学视频设计。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置学习场景,并在此环境下进行在线的教学。信息技术是微课程设计的核心与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可以将本节课的难点、重点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课后采用流媒体技术手段保存在电子介质上,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此重点或难点进行展开。教师在采用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邀请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锻炼他们深入探究的能力。情景教学与微课程相结合存在必然性。首先,二者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情景创设,才能够不断完善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其次,这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情景教学与微课程教学的过程都是发挥学生主管能动性的过程。在此环节中,老师一直处于引导地位。这对与正值青春期需要进行自我寻找的学生来说,顺应了他们的逆反心理,但又不缺乏保护措施。情景教学又要求教师能够在充分体谅学生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置,微课堂又可以引入讨论,这两种方式相结合,能够迅速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语文课堂也可以在更融洽的气氛中开展。最后,情景教学和微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有相似之处。二者都采用了丰富多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表演、活动等线下形式抓住学生注意力,而微课程又可以以点带面,通过对重点难点的突出和强调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可以见得,情景教学微课程设计是现今较为新颖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大变革与突破,更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情景微课程的设计重点与难点探索和突破
当前,国内对于情景微课程的课堂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课程设计的重点难点也值得探讨。中职学生特有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也给情景微课程设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情景微课程的设计需要结合中职学生特点与语文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可以将课堂分为三个部分,并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展开:1.情景创设引入主题。课堂导入部分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热情度。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语文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相对吃力。因此,在课堂导入部分可以采取情境创设,设立开放式学习的分为环境,引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尤其是在应用文、说明文的教学中,更需要教师进行情景设置,避免一开始就进行枯燥的教学。2.利用微课程突出重点。微课对于情景教学的意义在于,微课程可以重点突出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难点,便于学生更加全面且有针对性地掌握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5-10分钟或者不低于1分钟的短视频,将重点题目和经典示范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给学生,并在此环节设置思考,引发学生的讨论。同时,由于微课更加便于保存,也方便了学生课下复习和观看。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也尽量围绕微课内容展开,便于学生进行巩固和复习。3.引发讨论,实现互动。情景微课程的意义在于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前两部分的铺垫,教师在课堂剩余十到十五分钟时,应当发挥引导作用,结合本科内容提出问题,并带领学生解决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忽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情景微课程由于先天具备了开放式课堂的条件,更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意义重大。此外,情景微课程实现的手段和渠道也多种多样。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以及类型,运用视频、图片、电影、幻灯片展示以及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展开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印象。
三、情景模式微课程存在的问题
情景微课程教学虽然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顺应学生心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的目的,但也存在不少急需突破解决的问题。首先,情景微课程教学应该以完成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为最基本的目标。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较差,理解能力也有待提高,对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情景微课程设计通过设置一些场景,同时运用丰富且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展示方式来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首要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秩序容易受到干扰,学生思路很有可能出现偏差。甚至会出现课堂无法正常开展,教学目标无法顺利达成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把控好课堂节奏,及时维护课堂秩序。其次,目前许多教师新媒体运用能力较差,无法顺利运用微课程进行现代化教学。教师人才队伍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老教师无法适应多媒体教学模式,这给情景微课程设计的推广带来的不小阻力。最后,应该把握好情景微课程实施的场景。语文课文类型多样,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说明文、应用文等。情景微课程设计应该以教材为主,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设置不同的环节。例如,说明文就不宜采用表演的方式开展教学。诗歌散文重在体会作者思想情感,营造意境,不适合采用实物展示的教学方式。
中职语文教学情景微课程顺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更应该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引导地位。通过丰富多样且人性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情景微课程设计虽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但相信在教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这些问题必将被攻克,中职语文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水芳.浅析中职语文雷雨课程教学设计[j].职业,2015,15:131.
[2]张永亮.试论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赤子(上中旬),2015,10:191.
[3]孙保辉,孙志勇.中职语文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探究———以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语文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5,06:56-57.
[4]余艳秋.文本细读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5]郝晨皓.情境教学在中职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6]童建华.职校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审美设计初探[j].中等职业教育,2004,06:40-41.
[7]隋晓艳.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情景式教学[j].科技展望,2016,18:223.
[8]浦培芳.新课程理念下中职语文教学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4,06:80-82.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篇2
第一,首先明确该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结合学情,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来设置教学目标。第二,教学目标要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教学目标设置不可笼统为抽象的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而是要每一个维度目标有测量标准,例如能力目标可通过是否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具体认识多少汉字等可操作观测的目标。第三,目标之间有内在联系。设置教学目标可以按照从近期到远期,从简单到复杂,从思想到行为目标等循序渐进地逐步完成。第四,目标的价值引导原则。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设计上,需要引导学生从非理性、肤浅、表面、片面的感性认识,向辩证、理性、有逻辑的认识引导,注重对学生的思维价值的引导。
2过程模式课程设计
过程模式课程设计指的是课程设计不再按照明确具体某一教学目标去设计教学内容,而是尽可能地展现教学内容的原理和逻辑的设计思路。过程模式理念源于西方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包括结构主义教育家代表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他们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认知能力逐步加深的过程,而不是我们预先设置了某一目标然后他们就能达到。这个教学过程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认知知识的能力,是否达到某一目标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认知结构。英国教育家斯坦豪斯明确提出,过程模式课程设计比目标模式更适合于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学。
例如数理化等学科知识。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原理,小学语文教学可采用开放式原理设计语文教学。第一,设置一般性的教学目标,这里的一般性教学目标主要针对的是培养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目标,而不是侧重知识性的目标。第二,设置创造性的开放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情境设置等动态教学的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第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知识,完成课堂教学。第四,在最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过程的评价。
3自然模式课程设计
自然模式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对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综合折中的基础上的。最早有美国教育家瓦克提出,通过既借鉴目标模式的规律有序可检测的优点,又借鉴过程模式的过程开放发散有创新的优点,建构一种实用性的新课程设计模式。自然模式课程设计既反对单一传统的目标模式设计,又对过程模式的脱离课程目标的怀疑,主张课程设计应该综合考量各种教学因素。自然设计模式包括三个元素:教育立场、教学思考、教学具体设计。其中教育立场是课程设计者的主观意志和思想,是整个自然设计的引导;教学思考主要指的是教学过程课程设计的进度把握方案,要求要灵活开放;教学具体设计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依据设计者的意志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然模式课程设计的折中原理进行课程设计。第一,设置开放性而不是标准化的教学目标,目标起着对教学的引导作用而非具体的规范。第二,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属于参与角色,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中,对某个句子的修辞改用何种修辞手法,教师可提出不同的方案,由学生来选择,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具体认知修辞手法是否与该句子合适,经过分析与选择后得出最优的答案。
4情境模式课程设计
情境模式课程设计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史密斯提出的,并由斯基尔贝克和斯考特等人发展。情境模式课程设计试图通过对某一情境分析来解决和回答教学问题,在情境分析中运用和掌握知识。情境模式与课程设计的结合会涉及到多方面内容,例如某一情境的社会因素、学科因素、代入感等方面问题,通过情境分析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知事物的能力。
5总结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台湾;语文课程;理念;内涵;特色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51(2002)05-0044-03
1993、1994年台湾相继颁布了国民小学、中学课程标准(1996、1997年先后实施),这两个课程标准标志着台湾面向新世纪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新课程实施不到两年,1997年台湾教育部成立了“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开始了新一阶段的课程改革,1998年颁了《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总纲》(后改名为《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并从2001年实施。
从台湾近几年的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国大陆与台湾虽同是汉语文教学,但却有着各自不同的风貌。本文将概要介绍台湾近两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情况,以期为国内正蓬勃开展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打开一扇窗口。
一、台湾语文课程的理念及内涵
台湾现行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对语文学习领域的基本理念阐述如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作等基本能力,并能使用语文,充分表情达意,陶冶性情,启发心智,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学生有效应用中国语文,从事思考、理解、推理、协调、讨论、欣赏、创作,以扩充生活经验,拓展多元视野,面对国际思潮,并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提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工具书,暨结合资讯网路,藉以增进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从上述台湾语文课程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语文学习强调以生活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从多元性、进级性、延续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实用的语文能力及良好的语文素养,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为达成此教育理念,《纲要》对语文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分段能力指标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涵盖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环境3个层面的10大基本能力,并顾及资讯、环境、两性、人权、生涯发展、家政等6大重要议题的教育。那么,台湾语文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哪10大基本能力?课程目标与10大基本能力是何种关系?下面以表格形式简要作以概括。
课程目标
基本能力“本国”语文
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
欣赏、表现与创新
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
表达、沟通与分享
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
规划、组织与实践
运用科技与资讯
主动探索与研究
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应用语言文字,激发个人潜能,发展学习空间
培养语文创作之兴趣,并提升欣赏评价文学作品之能力
具备语文学习的自学能力,奠定终身学习之基础
应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分享经验,沟通见解
透过语文互动,因应环境,适当应对进退
透过语文学习,体认中华文化,并认识不同族群及外国之文化习俗
应用语文文字研拟计划及有效执行
结合语文与科技资讯,提升学习效果,扩充学习领域
培养探索语文的兴趣,并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
应用语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语文课程目标涵盖了3个层面的内容,课程目标的第一至第三项属于“人与自己”层面,强调身心发展。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还要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第四至第七项,属于“人与生活环境”层面,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语文课程应以生活为中心,在社会互动中,增进学生对本国文化、异域文化的了解,加强人际间的沟通。第八至第十项属于“人与自然环境”层面,强调自然与环境的互动。语文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探索语文、运用语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10项基本能力与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机对应,完整统一,简明清晰,有助于课程设计者与教学者统整语文学习领域。
二、台湾语文课程的特色
台湾语文课程改革较多受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适应与改善生活环境的学习历程。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以及能进行终身学习的健全国民。因此,台湾语文课程无论是设置、规划,还是实施,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一人本特色。
1.以“语文学习领域”取代传统的语文学科。用“学习领域”妈代“学科”。纠正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本位观念,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出上述国民所应具备的10项基本能力。这里的“语文学习领域”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而非学科和科目的名称。
2.重视课程的基础建构,加强中小学课程的衔接与进级。由“聆听能力”到“说话能力”的口语表达,及由“阅读能力”到“作文能力”发展书面表达能力的两条发展主轴,来强化语文表达和应用的能力;而以“注音符号应用能力”和“识字与写字能力”作为发展前4项基本能力的基础。这样把中小学课程的3阶段紧密地衔接起来,其中第一阶段(1-3年级),以写字、认字为主,注音符号为辅,课程简短,具有文学性、趣味性,以听说、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第二阶段(4-6年级),教学由听说能力的养成,进级到读写能力,注重文章分析,各册后面的配合单元,提供相似或相异的课外阅读教材,以供比较阅读;第三阶段(7-9年级)为文言文、语体文。两者比率逐年递增。写作文体亦随课程发展进程逐年调整。从课程整体安排来看,呈现出向纵深化发展的趋势。
3.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经验为重心,由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化为生活知能的培养。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则是“培养学生能带得走的基本能力,而不是背不动的书包”。课程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基于未来生活的需要,而非学生被动地适应课程。因此第一、二阶段的课程以“生活语文”为主,第三阶段注重语文能力的进级,强调发挥个人潜能,通过群体合作,进行人际、环境的互动和传达人文情怀。这种课程设计将改变以往偏重知识的记诵、所学的内容无法与社会实际生活配合、以至于“学非所用”的偏狭。
4.提升语文领域自身统整及与其他领域课程的多元统整功能。融语文思考及解决问题策略于生活重大议题之中,作为有效整合的基石。语文领域自身统整,即在语文知识构架下,循序完成由文字而文学,由文学而文化的3层进级。跨领域课程统整,包括各科教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以及利用综合活动设计统整课外活动,课程统整意在寻求“现在与过去”、“学校与社会”、“学习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连接,更重视学习(者)的统整,让学生能获得完整、有意义的学习。
5.课程类型多元化,包含正式课程、空白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正式课程:以知识性内容为重点,教学节数国小为80%-90%,国中为70%-80%;空白课程:给课程留出20%左右的弹性教学节数,让教师自主安排多元的相关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自主学习的空间也加大了,而不是“定食”式的学习内容;活动课程:强调操作性,从体验、验证、应用和实践中学习;潜在课程:积极发挥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6.重视语文与资讯教育的融合,扩充学习领域。融资讯于语文学习领域是台湾语文课程的重大变革,这也可能是未来台湾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语文学习过程除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理解策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兴趣、态度,在特定语境中恰当地应用语文,学会应用各种工具书外,更重视电脑教学的融入,这将使语文学习更具多元化、个性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效果。目前这方面的探索多集中在资讯与作文教学的应用上。
三、台湾语文课程的开发
台湾语文课程开发实行的是“草根式”的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模式,注重启动学校本位课程改革,每个学校因所在社区特质与需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哲学观与教育方针。各校的校长根据学校的条件与需求,将个人的哲学观融入或调整为适合学校整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以达成教育目标。学校本位课程的开发主要从3个层面推进。
1.学校层面的语文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新课程重视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赋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弹性和自主。学校设立“课程发展委员会”,于学期上课前整体规划,审查全校各年级课程和教学内容,以确保教育质量。学校课程层面的设计注重考量学校条件、社区特性、家长期望、学生需要等相关因素。结合全体教师和社区资源,来规划全校总体语文课程方案。
2.语文学习领域课程层面的课程设计。在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之下,设立“语文学习领域课程小组”,拟定语文学习领域的课程计划,包括学年/学期目标、单元活动主题、相对应的能力指标、教学时数、备注等相关项目,课程规划重视语文学习领域与其他领域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统整相关学科知识,避免知识支离破碎。
3.班级教师教室层面的语文课程设计。教师根据学生需要与教室情境需求,精心设计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学课程方案,编写适应学生能力差异的分级教材,创设变通的学习机会,进行加深、加广或补救教学。
四、结论
从以上对台湾语文课程的理念、内涵、特色等的梳理中,我们看到,台湾语文课程的构建是以生活为内涵,以学生为本位,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学校为本位,发展教师因时因地的弹性教学能力。这对当前我国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学校课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总纲(后改名为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z].1998.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教学实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与实施是新课改之下完成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落实基本育人方案的重要措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新一轮课改以核心素养教育为背景,要求在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思维培养、教学目标、评价依据等多方面升级,探讨课程设计的新原则与新方向。高中语文课程本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强调文化传承,也强调家国情怀,既强调个人修养,也强调社会关爱。为此,开展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是引领新时代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步骤,可为其他学科开展核心素养教育提供具有普适性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创新
(一)学生观:由知识储存转向以人为本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学习体验,这是对传统语文课堂学生地位的颠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知识与技能已不是判断课堂效率的唯一标准,甚至学生个人兴趣与态度的培养也不能算作高效课堂的完全依据。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转化与运用,同时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从个人需求与实际体验出发,进行针对性吸收,且不满足于确定的知识和标准性答案,而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要,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配合教师开展课程教学,进而收获个性化学习成果,逐步构建自身经验体系。
(二)知识观:侧重典型关键知识构建
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其实用性,即能否让人类有所依据并创造新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知识建构。因此,教师理应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关键性与挑•学术2022.1战性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与研究,实现由全面覆盖向精准突破的重大转变,使知识内容趋向于典型关键知识构建,通过典型学习、典型接受,做到关键探究、关键培养,形成“少即多、少即精”的知识教学观。
(三)课程观:素质发展取代内容本位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包括对课程概念、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各方面的认识,它对课程设计与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支配作用。传统的课程观多为内容本位,注重课程设计的系统、全面与精确,以便为学生提供充分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学生与教师不再满足于传统教材中单元与知识点的简单叠加,而注重将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内容结合起来。目前,以素质发展为核心的课程观强调师生在学科探究中的主体地位,迎合侧重于个人体验与主体地位的学生观,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不再以教材内容为唯一标准,而是注重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实践活动、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再单纯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更注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课程目标——立足素质发展
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如上文所述,传统的课程目标强调内容本位,而目前课程目标的制定越来越趋向于素质发展,强调“发展即内容,素质即目标”。为此,当下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整合素质资源,迎合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确定课程目标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体现。核心素养要求下的课程目标主要是侧重于碎片化的整合,此处不仅指内容的碎片化,也包括素质能力的碎片化,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原有的零零散散的语文能力整合起来,形成系统而全面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整合每一年龄段学生的素质资源,迎合能力教育的要求。其次,要在深入研究学生特点、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核心素养要求下,学生应与课堂的内容安排、教师教学形成共生共存、彼此交融的关系。为此,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人经验和主体地位,从学生的个人经验出发,促进课程目标释放内生经验,转化内生动力,进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实现期望。
(二)课程内容——回归语文生态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高中语文课堂强调的内容本位,是以教材的内容线为起点进行系统整合,突出的是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全面性及适用性。这就导致学生可能机械地接受教材知识。目前,语文教育界对“真语文”的讨论正如火如荼,这一概念对转变目前的内容本位有一定的帮助。在真语文生态教育下,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是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需要师生共同进行探索研究。课堂教学也不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而是借用互联网大数据,与生活密切贴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祥林嫂》这篇文章中人物繁多,情节交杂,传统课堂上多靠教师带领学生逐句逐段分析,而在生态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与生活经验思考探究“为什么柳妈第二次制止祥林嫂时说的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而不是‘祥林嫂,你放着罢’”。这样的生活化细节探究不仅使阅读教学从教材回归到生活,也使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对比不同的文化与生活,从而拓宽视野,提升见识。
(三)学习方式——倡导合作探究
在传统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导课堂,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知识灌输。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机会自主探究,因而也就缺乏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课堂学习方式,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课堂的组织形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问题合作探究式课堂模式逐渐流行起来。此处所指的“问题探究”并不等于传统的教师设置问题再进行讨论,而是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环状结构,强调学生在没有传统问题设置的条条框框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理解情况发现个人问题,随后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思维碰撞、理解交流、共同促进。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问题设置帮助者与问题后期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分权、放权,激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完成知识建构,并形成积极健康的课堂学习新形态。
(四)学习评价——指向发扬人本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模式多将动态知识内容局限于静态的题目考察中,即通过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试卷或其他考察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但这种成效并不建立在核心素养培养之上,而是建立在检验教材内容与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之上。换言之,考察的是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而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这显然有悖于语文教育的初衷。在新课改背景下,既然语文教学正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那么评价方式也应相应变化。教师应立足学生自身素养的培养及个人经验的积累,逐步构建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评价模式。首先,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评价应该突出主体的多样化,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也有不同的核心素养趋向与个人经验积累,教师应在充分把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不同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中突出发展趋向性。其次,要检验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综合实践探究的能力,即语文应用能力,通过对学生语文课堂之外的语文活动的表现来加以多方面判断。最后,要将学生自己整合进评价体系中,让学生通过个人总结与归纳来发挥其在课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服务终身的素质、品格和能力。它不仅包含知识与技能,更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语文核心素养并非结果导向,而是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题、设置问题导入、严格任务落实来不断培养锻炼的。面对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不断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深远持久的阅读分析能力、综合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素养。笔者相信,只要持之以恒,蚌壳里的沙粒终会变成一颗颗光彩熠熠的珍珠。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得到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刘波,黄鹂.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6).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课程
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是高校的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学生思想品格的重要教育学科。作为应用型课程的大学语文应基于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做好教学与人才输出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工作。本文就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素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方向和计划进行深入分析,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思想的引导下,根据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管理规则和评价机制,从而实现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既包括国家层面的教育主体思想理论,又包括高校层面的教育教学实践。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体。1.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素。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是“目标 实施”的过程。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其过程的实施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2.1设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设定目标是任何过程的首要步骤,要做好人才培养模式计划,应首先设定好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合适、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校企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文艺美学人才培养模式等。1.2.2制定教育教学内容制定教育教学内容要紧扣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遵循“以终为始”的原则。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校企合作人才、创新实践人才等),要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动手实践课时,注重培养学生及时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对于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自然科学探索人才、文艺美学情操人才等),要在教学内容中增加课堂情景演练和理论探讨部分,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理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1.2.3监控教育教学过程监控是跟进教育教学目标和计划实施情况的重要方法。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监控频次,确保教学计划按时进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输出人才培养结果。1.2.4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的把控,高校必须建立系统的、标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让教育教学质量有标准可依,有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输出和更新。
2.应用型课程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
2.1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大学语文是保证和提高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的基础课程。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攀升,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被广泛传播。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逐年提升。大学语文是我国教育领域的根本,大学生在接受过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的洗礼后,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更加深刻。因此,大学语文相较于其他阶段的语文课程及其他大学课程有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1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具有吐故纳新的特点,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大学语文课本重在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大学生需要透过大学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看到知识背后的社会环境,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2.1.2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更注重引导学生自我归纳,自我学习,自主研究。大学生已经成年,并且已经具备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大学语文老师应更加注重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归纳和自主研究。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开拓性思维能力。这两项能力对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益处良多。2.1.3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更关注大学生对汉语言的应用能力。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最后一环,为了更好地输出应用型人才,高校在课程设计中应更关注对大学生应用实践技能的培养。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需要在考核方式上更加关注学生对汉语言应用能力的掌握。2.2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越来越普及,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一直被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和实践。我国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外在形式上。在尝试和应用任何新的教学方法时,都要结合当前的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避免盲目应用教学方法。如果不结合自身情况,盲目应用创新方法,那么不仅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反而有可能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2.2.2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大多是教师单方面的改变,学生参与较少。以往的语文课堂大都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常常存在教师单方面改变,并没有给或很少给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机会,使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效果大打折扣。2.2.3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往往忽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大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合适的工作者。然而,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难免因为改革工程较大,忽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失去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
3.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分析
要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就要避免“外在形式改革”“学生参与少”“忽略社会需求”等问题。因此,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成为当今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话题。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和实施要素及大学语文的教学特点,做好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3.1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校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教材内容普遍较为陈旧。随着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大学语文教材应该与时俱进,针对不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设计和内容更新。在更新大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应首先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具有学习价值和实用意义。此外,还应注意大学语文教材的基本立场,教材内容和格式的更新,不应该背离大学语文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脱离大学语文的理论基础,就失去学习的根本,失去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意义。因此,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大学语文教材,既要保留大学语文的理论之根,又要推陈出新,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3.2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共同实现课程目标。学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也是课程学习的主人翁,教师应通过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计。这样不仅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的创新意识、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大学语文课堂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语言沟通活动,大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沟通活动锻炼和提高工作场景中有效沟通的能力。还可以设置公文写作课堂,让大学生通过公文写作训练提高职业写作素养。总之,大学语文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3.3设置更多、更新的大学语文成绩考核方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丰富和新颖的考核机制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找到擅长领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加快学生在工作岗位的适应速度,另一方面为学校的评价体系输入更多的新鲜元素,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大学语文的考核机制可以在以往知识点笔试的基础上,添加诸如辩论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等类型的考试模式。考评机制丰富化,可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是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下应用型课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3.4持续提高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确保大学语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性输出。尽管近年来大学语文已经成为诸多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但是仍存在一些不需要辅修大学语文的专业。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有待提升。
4.结语
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激增,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生基本文化素养和品德品质的基础课程应顺应社会的需求,积极做好教学改革工作。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提出和推广,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很多高校通过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体现在:创新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升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等方面。同时,应该避免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改革流于形式、忽略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缺乏学生参与等。总之,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做到:以终为始地设计改革计划、建立有效的监控方式及设置合理的考评机制。
参考文献:
[1]孙丽丽,刘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学研究,2017(38):49-50.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维度,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与其它课程教育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同时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有着其独特的一面,其是在语文活动中实现的,让彰显出语文的表现形式。学生对于价值的辨析和价值的体验,都是通过言语媒介来实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说教学活动中进行价值对话,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价值辨析的能力,在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丰富价值体验,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实现价值构建。
1.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辩证
1.1传统教育与当代文化情境
对中学价值观教育应立足于青少年文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应该针对青少年文化进行选择和设计。历经了字斟句酌的名家名篇对提高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过如果过于强调名家作品,就会忽略广大青少年优秀的文本作品。中学语文课程对名家名篇的权威性解读使基本价值取向得以深化,但是对于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价值取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人性非大善即大恶,而在极少数的大善与大恶之间存在着多数复杂、普通的人性,这些人才是社会的主体。因此,价值观教育应该侧重于普通人的生存、发展及价值取向。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应该立足于青少年文化与生活情境。
1.2适当引导与自由选择
教师对学生的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具有个性的价值观,以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在树立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美国“无导向”教育的实施使学生自私的个人主义泛滥,这也是价值观教育的前车之鉴。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反对灌输,强调学生的自我能力,但是必须要给予正确、适当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生活经验是价值观教育的有利因素,生活中公正、诚信等价值取向都已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将这些基本价值给予引导,即可以避免以灌输方式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辨析能力。
2.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培养途径
2.1价值观的养成
传统的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教学过程本身对教学的作用。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交际的过程,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养成途径可以从良好的习惯开始,培养中学生民主、公正、合作、分享、诚信、文明等价值取向。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不仅是学生求知的领路人,也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整个过程中都要体现出公正、合作和民主等价值取向,对学生成日耳濡目染的影响。师生交往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这种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中语文教师应构建一种人文关怀情境,以实际行动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2.2价值辨析能力的培养
价值辨析不提倡说服与灌输,强调价值的过程与技能。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中学生价值辨析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通过语言敏感辨别文本中的价值倾向,二是在学生阅读和写作活动中,侧重于教师对基本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阅读活动中的价值辨析关键是文本具有价值观发展意义,才能够引起不同的价值认知,学生在文本中理解到不同层次的价值取向,提高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助推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写作活动中价值辨析关键在于话题的选取具有生活性及开放性,从而让学生对话题的内容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提升价值辨别能力。价值辨析体现了语文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的融合,价值辨析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3激励学生价值体验
价值体验能够有效地实现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可以丰富价值情感,激励学生价值体验可以从朗读、炼字、角色体验等课内、课外活动多方面着手。语文教材的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价值,声色并茂的朗读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朗读时将自己置于文本中的情境,能够细腻地体会到文本作者的情感,并对某种价值情感产生共鸣,将文本中所宣扬的友善、诚信等基本价值观予以表达。炼字是中国传统语文特教特色,文本作品中的字、词都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锻炼学生探索一字一词的价值。不同的角色扮演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角色包罗万象,教师可以引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不同人物的情感,如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沉江明志的屈原等等,学生可以更好的对生命价值做出独立的思考。
3总结
对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的评价不同于其它显性知识课程的评价方式,价值观的核心在于精神层次,因此,对中学生价值观的评价应以质性为主,如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对学生创作的语文作品进行分析等。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丰富,知识广博,体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价值,无论是普遍性的价值取向,还是个性化的价值取向,都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对于处于人生重要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而言,语文教师对其价值观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爱莲.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02:12-19.
[2]关丽兰.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02:155 157.
[3]李孔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语文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4,12:45-50.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语文教学;融合;《鸿门宴》
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使得信息的传播逐渐从落后迟缓转向了迅速快捷,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本质上的改变与提升,各行各业都把信息技术融入作为行业新型发展方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成效,也成为了非常值得探讨的议题。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是根据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用新型技术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并进行整体优化,利用和发挥新型信息技术多元化、多媒体、多维度的特性,从而达到立体化、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
1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和多媒体综合发展的时代。在校园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育与科技有机融合,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新课题,多媒体化也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中职语文教育的从业者和研究者,在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中也要更多加入现代信息技术,将授课形式多样化、授课内容丰富化、授课模式趣味化,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1.1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现代信息技术是集合视频、音乐、文字、绘画等多功能手段为一体的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传授和接收新知识,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相比,引入现代技术可以以缤纷多样的模式,从各种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这一良好习惯。1.2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在中职的语文课程教学中,需要针对中职学生群体开展教学设计。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中职生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素养相对不高,对于从小学就接触的语文教学有排斥感,再加上中职学生在学习上更倾向于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专业性技能需求,如果沿用教师本位、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可能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之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尤为必要。我们要做到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形象的声画音像等介质与学生产生良性互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以信息技术为窗口与语文学习建立有机连接,从而爱上语文,主动学习语文。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多样性这一本质也注定了它是现代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对于基础素养相对薄弱,思想又偏活跃,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中职学生群体,如果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之中,将声、光、影像等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得当,能够有效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和热情,便于教师引导学生从不愿意学习语文课程到初步提起兴趣,自愿接触语文课程,逐步发展至自发主动地学习语文,探索语文课程。在师生沟通交流之下使中职语文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切实服务于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授课教学之中,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知识储备,也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让传统教学模式在新模式下焕发新的光彩。
2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创新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独创性,以及在中职教育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今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是势在必行的,那么以什么形式、用什么方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又成为了一道横亘于中职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在这里,我们以中职语文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设计《鸿门宴》一课为例,探讨中职语文课堂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以此来剖析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更好融入语文教学设计之中。2.1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探究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求知的基础。在教学中强化探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究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养成分析问题的态度,培养解决问题的钻研精神。这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有着持续性的影响。由于中职生群体需要直接对接社会,对于掌握实用性应用技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探究性教学中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职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中职语文课程大纲中,《鸿门宴》这课传统教学方法是按部就班地介绍背景,之后进行导入课程,朗读课文以及讲解翻译,按照段落顺序讲解相关课文涉及的核心思考问题,最后总结课文的主旨中心思想。事实证明,在当代基于纸质媒介的传统教学手法在提高学生创新力方面已有明显下降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法,例如在课堂上播放质量高史实谬误小的《鸿门宴》相关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作品的播放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至课程当中,并为之后的授课及问题探讨做好铺垫,在播放之后,我们也可以同时开展经典剧情段落配音等趣味性活动,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使学生们以参与者的身份去思考问题,以此引出《鸿门宴》一课的探讨和课文中项羽、刘邦等角色的心理状态剖析等值得进行深入探究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提高人物鉴赏、多角度分析主旨等相应能力。2.2通过信息技术发掘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没有任何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每个独立的人格个体都会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我们称之为个性。在传统教学的概念中,对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已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但仅仅流于表面,未能真正触及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个性特质的核心。作为典型的人文基础学科,语文与理科教育不同是更着眼于人文,更关注于人的本质。因此,每个人的个体化差异在语文课堂上更应该被尊重,“一刀切”的教育也与当今语文教学脱节。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正为中职语文教育带来变革的机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更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利用网络视频来提高中职学生对《鸿门宴》一课学习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在对课文有了通读和初步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将课文中刘邦、项羽、项庄、樊哙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跟学生明确讲解。亦可在学生中做一个调查,通过了解不同学生对不同人物的喜爱,根据喜爱人物的不同将学生分为若干组,以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在网络上查找相关人物生平,撰写人物小传,并建立班级网络文本页面,将学生所做人物小传整理成册,进一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以此来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显现不同学生的个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3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相融合的要点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主要分析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现代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创新这两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中职语文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是符合当下教学发展趋势的。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中职语文教学的结合上,不能轻易的、简单的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法生拉硬拽到课堂之上,而是需要在课程设计中注意一些要点,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技巧,这样才能够使中职语文的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东风顺畅地广泛推行开来。想要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就必须以中职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作为教学主导。3.1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教学。“学”的核心在于学生,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应该着力关注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努力为学生创设学习平台。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积极而主动地进行学习,善于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乐趣。学习是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参与、主动探究与交互资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不仅用眼观,还可以用耳闻,用心感知。通过动脑动手动耳动嘴等各种方式,调动中职学生全身各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时间里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3.2以教师为主导建立教学。在网络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文本、声音、图形和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手段的支持,授课教师能够在讲解的同时进行指点和引导,将教学的过程整体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在此基础之上加强教师与中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在此过程中,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中职学生,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创设自由而和谐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使教师切实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人、组织人和参与者。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必须有清晰的认识、深刻具体的了解和全面整体的掌握,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把握住中职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弱点和难点。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形式下,更需要教师和学生加强沟通,使教师作为主导者和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达到和谐有机统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这一目的。
4结语
上面我们主要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并以《鸿门宴》一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中职语文课堂从而完成教学创新。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当今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是势在必行和大势所趋。语文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计与授课中使中职语文教学的天地更为广阔。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凸显个体差异。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育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策略化、手段多样化、操作简洁化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以主导者的身份,以教材为基础,因材施教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为中职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适宜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和学生形成双向互动和共同促进,从而中职学生既能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也能使教学水平和教学技术上一个新台阶。这样的良性互补才能使融入信息技术的中职语文教学在将来的中职教育范畴中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沈晓霞.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中职语文教学更出彩———以信息化教学设计《雷雨》为例[j].考试周刊,2016(23):29-29.
[2]齐焕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j].金色年华:下,2012(6):156-156.
[3]冯玲玉,谢斌,甄宗武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j].浙江教学研究,2000(2):24-25.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篇8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困境;解决策略
中专语文属于基础性的人文学科,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但是,由于中专院校中更多地强调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教学中侧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因此,中专院校需要严格根据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计划,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应用技能的教育,而且还需要提升中专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地面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困境,结合学生的情况而找出有效解决办法。
一、阐述中专语文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困境
(一)中专院校在语文课程的设计方面缺乏科学性。这主要的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中专院校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学校在设计语文课程中把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学生技能训练方面,这就减少了语文教学的时间,而学生在学习以及接受语文知识方面也相应地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第二个方面是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难以在较短的时间中获得明显的能力提升[1]。因此,中专语文在课程设计中没有切实地认识到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一味地重视学生技能地培养,忽视了对中专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二)当前社会对语文知识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当前就业压力的影响下,中专学校、学生以及家长等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偏向一些技能型的知识学习。例如要求学生学习一门外语或者掌握更多的技能等,从而把语文知识视为不重要的学科,甚至把语文推向了弱势发展的方向,这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此外,学生也认为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文字也会写,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语文学习中,从而造成了学生对语文知识不够重视的情况。(三)教师构成方面比例失衡。中专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但学校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教师引进方面关注的是热门专业的教师,而在语文教学中则出现了优秀教师较少的情况。虽然有的中专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是教学经验不足、资质较为缺乏等,对提升中专语文的教学质量没有发挥主要的作用。再者,中专学生的语文水平较为有限,学习能力以及习惯不理想等特点[2],从而使得中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懒散的情况,也缺乏主动性,更有的学生只是关注自己的特长,对语文这门学科置之不理。
二、分析中专语文困境的解决方式
(一)中专学校要给予语文教学高度的重视。第一,在中专语文课程的设计方面,要结合教育的基本目标调整语文课时,增加对中专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更好地促进中专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调整中专语文的教学目标,学校在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也需要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更好地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第三,改进对中专学生的语文评价模式,例如学校可以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进行基础性的考察,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考核,如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中需要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优秀语文篇目等,通过调整语文学科的考核方式激发中专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二)中专院校要积极提升语文教师的水平。因为中专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语文水平不高,在语文学习方面需要更好、更优秀的教师给予指导,所以中专学校需要加快提升语文教师的水平。首先,中专学校可以对当前已有的语文教师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例如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寒暑假时间组织教师集中的学习,接受当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其次,中专学校在人才引进方面需要更多地重视语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保证语文教师能够在中专学生的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他们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引导作用[3],从而更好地为中专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带来积极作用;最后,中专学校还需要在语文教师能力的考核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通过考核的方式更好地促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主动地创新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根据考核的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有针对性的培养,帮助新教师成长。(三)积极提升语文的地位。在中专语文的教学中之所以出现各种困境,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中专语文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没有科学的认识,而在各种外在的压力之下,学生忽视了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专语文在学生的发展中可以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具有的优势。因此,学校方面要把语文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语文教材选择方面,要更多地体现出中专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特点。例如文章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便于中专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便于学生能够应用在今后的求职与就业中,如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优秀文章,学生可以学习分析这些文章的优点,然后在自己的写作中可以借鉴,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教师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所遇到的困境较为复杂,一方面教师需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方法,结合中专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特点而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在中专的语文课程设计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强化自身素质的同时也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促进中专学生可以较好地接受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知识。
作者:陈丽丽 单位: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宋海萍.中专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质疑[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98.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篇9
21世纪即将到来,展望未来,人类社会一方面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恩惠,一方面国和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摘要:“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把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当前就21世纪的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作一些思索,其意义当是不言自明的。
一、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向
针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认为这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个“学会”的基础是“学会学习”,它是上述四个“学会”的前提条件。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些探究成果,要做到“学会学习”,应当具有以下学习能力。
1.把握熟悉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的方法;
2.有效地沟通和表达;
3.泛读和理解的技能;
4.探究推理、解决疑难的能力;
5.获得、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6.创新的意念;
7.开展探究的能力;
8.终身学习。
上述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也是今后的基础教育应着力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
和上述追求相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基础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之一是实际学力低下。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可以说各国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其中重点之一就是进行课程改革。美国80年代初提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以充分协调而富有学术内容的课程来取代肤浅的“自助餐式的课程”。此项工作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要求小学毕业生应具有读写能力。近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提出8岁儿童应能读会写。1988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1988教育改革法》,以法令条文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公立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惟一未使用全国统一课程的英国明令统一课程,这足以说明此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法国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课程改革经历了打破传统的分科教学、实行合科教学到恢复分科教学的过程。实行合科教学试图通过综合性质的启蒙教育,提高教学效果。结果是削弱了某些学科的教学,导致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下降。1985年4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新的教学计划,认为小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应包括七个方面,据此开设七门课程。联邦德国80年代课程改革的一个特征,是在教学计划中布置了大量跨学科课程,如家庭教育、健康教育、平安教育、交通教育、环保教育、法律教育、欧洲新问题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的挑战做好预备。原苏联1985年颁布十一年制中小学新的标准教学计划,80年代末颁布了各门学科新的教学大纲。而后根据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出一套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改革的教科书,特征之一是既适合于学校教学使用,又可作为学生自学用书。教科书内容构成包括摘要:1.必修的基本内容(占70%-80%);2.反映民族和地区特征的内容;3.反映学校特色的内容;4.教师根据需要增加的内容;5.学生自由选择的内容。日本文部省于1998年11月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小学日本语改革目标中,强调培养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道德;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个性。在具体目标中,强调转变观念,精选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改善评价学习的方法等。从上述情况中可以了解到,教育比较自由化的美、英等国,加强了对课程的统一管理;一些国家在课程改革上迈出较大的步子,如法国实行合科教学,联邦德国开设跨学科课程;有的国家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如原苏联在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以及功能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日本旨在创建更宽松、更有个性的语文课程。上述改革的办法、经验,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乃至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有启发、借鉴功能。
二、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思索
近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不同学派对课程设计有不同主张,主要有学科或知识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美国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任何课程都要受到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学生和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可见,上述不同学派的主张,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学的一面摘要:只强调制约课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理想的课程设计,应当是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又顺应社会的需要,非凡是能够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国内有的探究人员初步勾勒了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概括为以下四个特征。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知识论转向主体教育论。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追求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课程设计和编制的结构化。包括学科教学内容的结构,要有助于学生在探索中自觉获得知识,还包括构建合理的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学校课程结构。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形成立体、开放的课程体系。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做到二者互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国内外探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索。
(一)有关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瞄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置于课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内外结合、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凭借。
(二)有关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逐步实现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今后的小学语文课程,应当由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和语文环境教育和实践三部分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80年代亚太地区的15个国家中,就有5个国家在小学阶段开设选修课,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也将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第一步,可以增加语文活动课的选择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诸如喜好小组、文学社团、讲座、竞赛等)中自行选择,在喜好盎然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学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母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给希望小学的小伙伴写信,走向社会消灭错别字,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在课程改革中,还应努力探索跨学科的,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课程形式。闻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发的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她的做法是,以德育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环节,就某个主题,如“我爱祖国妈妈”,从各科教学到教育,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家庭、社区),利用内容的“相似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合力,使原本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深度、广度上得到拓展,大大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负责等优良品德。此外,除了在语文课上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思索、练习、作业的时间以外,建议专设自由阅读课(每周低年级1课时,中年级2课时,高年级3课时),让学生在阅览室、图书馆读自己爱读的书,记下好词佳句、心得心得。坚持数年,学生的读写能力定会大大提高,长期养成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总之,在课程方面要打破语文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一统天下,优化教学结构,加强课外活动,开发环境课程,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举,课内外、校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开放、多元化的语文课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有关小学语文教材改革
在品种上,适应课程的多元化,实现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还要有提供给教师的活动课教材以及有关开展大语文教育的有切实指导功能的意见、建议。
在内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学作品甚至可以决定或改变人的一生。在人们开始意识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提高儿童少年“情商”的一个良方。还因为通过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学做人,学语言,而且可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说明文。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能阅读科技说明文,应当是下个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在体系上,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语文练习为主线,由目标系统、练习系统、检测系统组成的语文教材的练习体系。
支撑这个体系的灵魂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把课本看作知识的发源体,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导体,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体。现代教学观念强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由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向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并在指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这一教材体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标系统、练习系统和检测系统。
目标系统包括全套教材、每册教材、每单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适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把教学目标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是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导读”的形式出现。每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思索练习”之中。
练习系统是教材的主干。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学要非凡重视从小培养能够出口成章的说话能力,能够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能力,能够写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的作文能力以及能够主动获取、处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还应把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观察思维以及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要求分别列出,各自形成练习序列,再根据低、中、高年级教学的阶段性,把上述练习重点分层有序地编排在各册教材中,形成纵横交错的练习网络。为了体现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还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等的画、批、注,起到辅导、示范功能。教材还应采取办法,如编成开放的、可增删调整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改编重组,以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此外,教材要在落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弹性,比如,识字分“四会”“两会”,课文分必读、选读,练习有必做、选做,做到因材施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篇10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历史;教学;融合
在新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体会民族的聪慧;以现代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作品,发现其历史的局限性。”同时,鉴于高中语文与高中历史这两个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有很多的语文课程内容,均是以历史时间、历史素材为支撑而展开的。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效地渗透一定的历史知识,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历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分析
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一说,语文与历史这两个学科之间就存在密切的联系。就高中语文的文学作品来说,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历史事件作为原形,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创新和创作的。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中,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内涵,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历史知识有效渗透于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有助于全面提升和发展语文素养。在新课要求下,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目标,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文化的渗透,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孔雀东南飞》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当时的历史知识融入到教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了解古代婚姻文化,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2.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在传统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历史知识的有效渗透,可促使学生在历史传统文化的引导下、感召下,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3.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冲击。在当前形势下,受到国际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文化出现了相互融合的现象。大量的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对西方文化出现了盲目崇拜、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而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认识,进而自觉承担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例如,在进行“祝福”这一内容讲解中,就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得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正确的认识[2]。
二、高中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策略分析
鉴于历史渗透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具体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促进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1.以历史为切入点,优化高中语文课程导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加强语文课程设计,并对这一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结合语文与历史之间的学科互通性,对历史素材进行发掘,并在教学中以史料作为切入点,进行语文课程导入,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课程内容产生兴趣,进而更好地进入到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中。例如,在《离骚》教学中,这是高中语文中最为重要的一篇内容,是屈原在不得志的情况下,而进行的诗词创作。在进行课堂教学中,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借助历史素材,并以此为切入点,将屈原的经历、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等介绍给学生,进而促使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体会。通过这种教学设计方式,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其积极参与到高中语文学习中。2.引入历史资源,构建语文情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必须要在教学中进行情境的构建,进而促使学生在有效的语文情境中,激发想象和联想,以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充分结合历史资源,并借助历史背景资料,给学生构建一个语文情境,进而促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对语文中所蕴藏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刻的理解,进而达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荆轲刺秦王”这一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就充分借助了多媒体的形式,将荆轲刺秦王这一段的影视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构建了一个历史情境,使得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燕国所面临的建行局势,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在这一情境中,学生对金科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动机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看对其进行鉴赏和分析,进而不断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3.文史结合,组织语文课堂讨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思维,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文史结合的形式,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小组讨论的形式,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究、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对文学的内涵逐渐形成深刻的认知,并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充分了解文化的氛围,并实现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鸿门宴”这篇文章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就结合鸿门宴相关的历史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互动,并对其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全面提升了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4.建立文史资源中心,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据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借助文史资料的途径进行。据此,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完每一篇文学著作之后,对其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有效的搜集,进而以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拓展其视野的目的。一方面,教师可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文史资源中心,并将与高中语文课程相关的文史资料进行整合,使其达到资源中心,以供学生进行下载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史学资料的搜集工作,以便于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整理,进而促使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在这一过程中,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进而奠定语文的学习基础。
综上所述,鉴于高中语文与历史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历史的有效渗透,不仅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全面加强历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彦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与整合语文知识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8(8):64.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微写作”实践 2023-03-03 10:27:58
统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2023-02-16 09:04:53
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与措施 2022-12-05 11:48:18
小学语文诗歌中植物书写的特点及教学 2022-11-25 14:24:2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2022-10-28 09:29:15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2022-10-27 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