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统计工作计划十篇-欧洲杯买球平台

时间:2023-03-23 16:28:02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篇1

一、统计基础工作

统计基础工作是搞好统计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市多年来抓统计质量工作最重要的环节。

(一)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要求,凡在我市境内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都要向本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目前我市纳入粮食统计范围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5家、民营粮食经营企业6家和重点粮食转化用粮企业3家,共14家涉粮统计企业。按月报送统计报表以及粮食收购五日进度表,统计基础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经粮食流通统计监督检查,统计资料全面、数据真实、账表相符一致、报表准确及时。各单位凭证转递、资料收集、台账登统、报表编制均能按照《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规范运作,对历史资料的收集、统计档案管理规范。

(二)将涉粮统计企业业务培训纳入到年度职工培训计划,除要求持证上岗统计人员参加统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外,今年根据工作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以“以会代训”的方式,组织开展了粮食流通统计业务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结合中、省、市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对于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要求重点对涉粮企业负责人和企业统计人员法律规章、职业道德、日常业务知识和新形势下粮食统计工作新要求的培训。

(三)做好2019年度社会粮食与油脂供需平衡和农村居民存粮专项调查,并按时上报调查报告。

(四)做好了粮食流通统计年报汇审汇编工作,准确及时的向市发展和改革局上报月份、年度统计报表、统计分析以及其他统计资料,并100%的实现了企业网络直报。按市统计局的要求准确及时上报了相关统计报表和其他统计资料。

二、统计执法检查

2020年,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社会粮食统计工作的依法监督管理,督促各粮食经营企业按照统计法律、法规与统计制度要求规范做好粮油统计工作。

(一)继续按照市发展和改革局对《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要求和年度统计检查工作安排,依法对7个涉粮企业《国家粮食流通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责令企业及时整改。

(二)2020年8月、12月,分别对各涉粮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进行了执法检查,对统计台账与上报报表数据进行了核对,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督促企业及时改正,保证了统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三、加强储备粮油管理

(一)根据川粮函[2020]7号文件下达的省级储备粮食轮换任务和汇同财政局、农发行下达的市本级储备粮油轮换计划,承储企业已于2020年12月前完成了省级储备粮食稻谷、菜籽油的轮换计划,市本级储备小麦、菜籽油以及实际应急储备粮稻谷的轮换计划,已全面完成并经我市相关部门验收合格。

(三)对市级储备小包装大米,按月进行了库存检查,确保了市级小包装粮食应急供应的需要。

四、积极参与地方统计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

(一)积极参加市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宣传活动和相关统计普查工作。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篇2

解放以来,全国人民先后就粮食问题作过两次大辩论。一次是 在1953年冬季,宣布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时候,主要是辩论为什么必须实行统购统销,一次是在1955年春季,“家家谈统销,处处说粮食”的时候,主要是辩论一年多来统购统销的成果,分析当时所谓粮食紧张的真象,驳斥资产阶级对统购统销的诽谤,批判富裕中农对统购统销——社会主义的动摇。这两次辩论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

现在全国人民展开了第三次关于粮食问题的辩论。这是为了什么?是不是像分子所说的,是因为粮食统购统销搞糟了呢?

完全不是这样。

解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52年粮食产量三千二百多亿斤,1956年达到三千八百多亿斤,增加18%以上。这个发展速度,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粮食增产速度比较,可以说是相当快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各方面的粮食需要,越来越多。依靠着计划分配即统购统销的办法,国家保证供应各方面必不可少的需要,粮食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从大的方面来看,城乡人民六万万,其中农村的余粮户都留下了适量的口粮,农村的缺粮户、受灾户和城市居民都有必要的粮食供应,多数人的生活并且一年比一年有所改善。在大建设的时候,工业用粮和部份出口粮食必不可少,这些需要和人们的口粮同样得到照顾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局势是稳定的。我国在1954年和1956年发生了

几十年来少有的大灾荒,成灾面积两亿多亩,灾民达几千万人;国家有计划地供应粮食,灾民都有饭吃,粮价始终未涨。有年纪的人们、解放前在城市生活过的人们、前的贫苦农民都知道,如果不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这些好事是办不到的!当着分子出面攻击统购统销政策,胡说什么“统购统销一团糟”、“城里人的生活没有改善”、“农民临近死亡边缘”的时候,城乡人民奋起迎击,据理痛斥,这难通不是很自然的么?

既然统购统销是作得好的,现在为什么又要辩论粮食问题呢?

原因很简单,近一年来粮食战线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国家粮食收支发生了逆差。1955一1956年度国家征购粮食风百六十亿斤,1956—1957年度仅征购八百二十一亿斤,减少三十九亿斤。1955—1956年度国内市场销售粮食七百零九亿斤,1956—1957年度增至八百三十亿斤,多销了一百多亿斤。1956年灾情很重,国家在灾

区少购些粮食、多销些粮食是必要的。但是,这一年国家在增产地区未能多购粮食,而城市、农村的粮食销售量都增加过多,这就迫使国家动用了几十亿斤库存粮,应付市场的紧急需要。目前国家的粮食库存还不够充实,而灾荒随时可能发生,这种粮食收支逆差的现象如果不能立即停止,国家就没有力量应付各种意外的需要,粮食战线就有被冲破的危险。这件事情和每一个人都有切身的利害关系,所以还有开展这次辩论的必要。

为什么在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第四年,还会发生粮食收支逆差的现象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1956年发生严重灾荒这个不可抗拒的因素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一般城乡居民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过多过急地要求改善生活,希望吃的好些再好些;这种要求超了客观可能的条件,于是就发生问题了。比如,城市居民的口粮原来是由国家保证供应,但现在供应偏松,消耗很大,有相当严重的浪费现象。许多农民为了改善生活,愿意卖粮食,更不愿意多卖粮食,而又千方百计地向国家买粮食,以致国家在农村购少销多,调度困难。地主、富农、奸商和一部分富裕中农,留恋旧日的生活,梦想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一直不满和抗拒统购统销政策,现在利用农民的某些不健康的心理,挑拨煽动,投机倒把,从各方面进攻国家的粮食战线,更助长了人们对粮食问题的紧张情绪。

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主要保证之一,就是耍有粮食。我们不仅需要粮食“维持生活”,而且需要粮食“帮助建设”。从大的方面来说,至少有这样一些需要是不可少的:第一、六万万人要吃饭,而且希望一年比一年吃得好。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是普遍改善人民的生活。国家时时刻刻都在设法改善人民生活。但我国人口众多,消费量大,每人每天多吃一两粮食,一年就要增加七十多亿斤;这种日益增长的需要,目前还是难以充分供应的。第二、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篇3

一、“四五”普法总结验收情况

自2005年开展“五五”普法工作以来,在国家粮食局和**省普法办的指导下,我省各级粮食管理行政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以推进依法行政、改进执政方式,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为目标,围绕粮食行政职能转变和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大力加强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国粮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不断增强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了依法办事能力和依法管粮水平,推进了粮食管理法制化进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普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顺利开展。一是建立健全普法工作领导机构。“四五”普法启动后,为保证普法工作的落实,按照国家粮食局部署和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粮食局)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相关业务处室领导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工作小组,加强对普法工作领导。同时明确了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并将“五五”普法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也相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挂帅的普法领导小组,形成了健全的普法工作领导网络,为“四五”普法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健全普法办事机构。结合我省粮食机构改革的实际,省发展改革委(粮食局)明确粮食系统的“四五”普法具体组织工作由粮食管理处负责,同时要求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明确具体实施普法工作的科室,保证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三是结合当地实际,制订粮食系统法制宣传第五个五年规划或具体实施办法。2005年,国家粮食局部署下发了《全国粮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后,在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省局结合**粮食工作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了《**省粮食系统法制宣传第五个五年规划(2005-2010年)》,对五年普法工作做了精心的策划和全面的部署。各市粮食部门也结合实际制订了普法规划和计划。在制订规划或计划的过程中,省、市粮食部门都能较好地实现“四个结合”:即国家粮食局的普法规划与本单位的普法计划相结合、学习粮食工作专业法规与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知识相结合、五年长期规划和当年工作安排相结合以及学法、守法、执法立法相结合,并在教育培训、检查验收等各项普法工作中具体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粮食系统依法治理工作。为促进全省粮食干部职工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我们采取普法宣传教育与落实执法责任制相结合、系统学法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法和用法。一是抓好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的普法培训。为帮助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掌握行政法规和行政执法的有关知识以及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有关规定和操作实务,增强依法管粮的意识,提高依法管理水平,省局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举办了全省粮食法制培训班和全省粮食流通检查行政执法培训班、邀请了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监督检查司和省法制办、工商局以及省委党校有关专家教授,重点就《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作了专题讲座,全省吝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共有7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另外,组织省、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近40人参加国家粮食局的监督检查执法培训。多数市县粮食部门也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培训活动,如**市2005年举办了全市范围内的粮食行政管理人员执法业务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此外,全省粮食系统还积极参加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二是按照普法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抓好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全省各地粮食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局的部署,利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以及《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的时机,特别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以及实施一周年宣传活动的时机,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采取联合当地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举办“依法管粮,放心消费”为主题的现场宣传活动,邀请新闻记者采访,悬挂标语横幅、印刷和发放宣传资料、出普法板报以及在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媒体上开辟专栏等形式,增强普法的效果。省局今年在全省开展了贯彻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征文活动,并评出了优秀专题文章进行表彰,增加全社会对国家粮食流通法律和政策的了解,为全社会粮食经营者守法经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宣传贯彻粮食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大行业依法治理力度。2003年初,面对“非典”引发粮食抢购风波,以及2003年底至2004年初由于全国粮食供求偏紧引起粮价持续较大幅度上涨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省局采取了有效的粮食宏观调控措施,并积极联合工商、物价、卫生等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及时平息了抢购风波和市场价格异动,确保了粮食市场和社会稳定。

(三)加强普法教育管理,注重普法实效。“四五”普法期间,全省大部分市县粮食部门都建立了对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管理制度。一是建立领导带头学法制度,明确要求领导要带头学法和用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水平。二是建立干部学法考核登记制度。多数市将干部学习法律法规的考试成绩进行登记、归档,并作为干部年终考核奖励和晋升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普法监督检查,促进基层单位搞好建章立制工作,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通过加强普法教育管理,全省粮食部门普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法律意识得到增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粮食系统从领导到普通干部职工,从机关部门到基层单位,基本上形成了法律法规大家学、重点学、及时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广泛而深入的普法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得到增强,观念得到更新,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工作中能够自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准确行使审批、核准、备案、监督检查等行政职权。二是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粮食法律法规知识在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中得到较好的普及,增强了守法经营观念。三是粮食立法工作取得了突破。“四五”普法期间,我省结合实际,制订和颁布了《**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将《**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列入2005年省人大地方立法预备项目;制订和颁布了《**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及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二、“五五”普法调研情况

在全面进行“四五”普法总结验收的同时,我省粮食系统开展了“五五”普法调研工作,总结调研中发现目前粮食系统普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个别地方对普法学习和宣传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普法学习安排;有的人认为学习法律知识与自己关系不大,缺乏学习积极性。虽然多数地方把普法学习列入干部考核一项内容,对普法实行了考试考核制度,但实施力度.仍然不够。此外,粮食系统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粮食法制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针对当前粮食系统普法的存在问题,结合粮食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五五”粮食普法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按照国家确定的依法治国方略和《全国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制定“五五”粮食部门普法教育培训规划。

(二)加大普法学法力度,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粮食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粮食政策法规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守法和依法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粮食法制环境,为依法管粮创造条件。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篇4

截止目前为止,联合国整体非粮食类的采购主要的需求是在it产品、包装、建筑材料、翻译服务、避孕药材和避孕方面的产品、电子的发电机、汽车、物流和交通运输等门类。

中国采购数量少产品单一

早在1979年世界粮计署就在中国成立了第一个驻华代表处,1979年至2005年间,世界粮计署在中国几乎所有省份都有开展粮食援助和项目援助业务,自2005年开始,中国跟联合国粮计署的进一步合作转变,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粮计署的捐赠国。

据悉,去年,联合国工发组织在中国的采购是600万美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采购量是2800万美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的采购量是2200万美元,联合国人口发展基金在中国的采购量是1500万美元,目前能够统计出来的去年联合国整体在中国采购的非粮食类的物资和服务的总量是1.72亿美元。

数据显示,联合国粮计署在中国的采购量都还非常的小,因此需要让更多的供应商关注中国的采购。

企业参与无门槛不受规模限制

黄安生表示,中国政府对联合国在中国的采购实际上是非常支持的,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是商务部下属的一个机构,该机构一直在尽力的推广联合国采购,一些信息,同时也介绍一些供应商来关注联合国的采购,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也非常希望把采购信息和采购流程介绍给中国供应商,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参与项目投标。

据悉,联合国粮计署的投标系统是面向所有的企业开放,不会因为企业规模的限制就收不到标书,并接收任何规模的企业都能够积极参与投标系统,首先通过注册的方式成为联合国粮计署的供应商,然后把企业的信息登录入供应商的系统,这样企业就能获得很多的标书和参与投标的机会。

如何成为联合国供应商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篇5

粮食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上半年,县粮食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粮食局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粮食购销、工业经济、招商引资、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㈠粮食购销。

⒈实现粮食销售万公斤,同比;

⒉夏粮收购目标亿斤收购亿斤,占任务数,占商品量的同比增长,其中红万斤,白麦万斤;

⒊完成中央储备粮轮入计划万公斤完成省级储备粮轮换计万公斤;落实市级储备粮计划万公斤;完成县级储备粮轮换计划万公斤。

㈡粮办工业。

实现工业总产值万元,占全年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

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占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

实现利税总额万元,占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

完成技改投入万元,占计划%,比去年同期增%;

完成招商引资万元,占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

二、主要工作

㈠落实四级储备增强调控能力

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是购销市场化后应对粮食供应风险和突发性事件,加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为此,我局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做好各级粮食储备工作,按时按量落实四级储备。为确保储备任务的落实,我们积极调研市场行情,就粮食储备计划、库点、品种等情况,专题向政府作了书面汇报,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做好各级储备粮的计划落实、管理和轮换工作,帮助企业制定计划,研究价格,找粮源,完善手续,上半年完成中央储备粮轮入计划万公斤完成省级储备粮轮换计划万公斤;落实市级储备粮计划万公斤;完成县级储备粮轮换计划万公斤。目前,储备粮落实工作进展顺利,上半年国家、省、市、县四级储备均按计划完成,为稳定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作用。

㈡加强市场监管严格粮食执法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了粮食行政部门对粮食市场的监管职能。今年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真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依法切实履行粮政管理职责,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收购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坚持依法管粮,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结合《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活动,将月作为宣传月,采取新闻媒体、横幅、宣传车、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条例》及相关法规的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组织人员深入乡镇,设点宣传,散发宣传资料多份,随宣传车到城乡天人次,举办了粮食经营者培训班,参加人员多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人手一份法律法规材料,确保有收购资格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够按《条例》及相关法规收购。在做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宣传的同时,结合夏粮收购严格做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自月日对全县粮食流通市场进行全面检查以来,共出动人次,检查出无证经营粮食者户,查处粮食万斤,移交工商部门处理起,有效地净化了粮食市场。

㈢努力掌握粮源抓好夏粮收购

今年全县夏粮物质基础较好,粮食购销企业自月日开秤收购以来,已入库夏粮亿斤,占计划数的,占商品量的,同比增长%。收购前组织人员到省内外周边地区调研,了解夏粮行情和价格走势。召开了购销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夏粮收购形势分析会,对今年夏粮收购的形势、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对全县夏粮面积、长势、测产进行调查,为夏粮收购提供决策依据。按照农发行贷款规定,各收购企业及早办理了有效资产抵押等手续,备足收购资金落实夏粮收购贷款万元。做好夏粮收购前的数据调查、计划落实、信息的收集、仪器的校正、腾并仓容等多项准备工作。针对今年小麦价格较上年有所下跌,全县家购销企业在收购前就主动与广东、福建、海南和省内苏南、苏中等用粮企业、储备库取得联系,做到以销促购、以销多购,签订购销合同份,合同销售多万斤,占收购量的%,入库的粮食均已找到“婆家”。各收购企业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倡导“农民是粮管所之本,粮管所是农民之家,竞争是经营之策,双赢是市场之路”的理念,积极开展争创“农民满意收购企业”活动,实行责任到人,收购进村,预约收购,服务到家,先后组织多个收购小分队多名职工进村入户收购。各收购企业在粮场明码标价,接受粮农监督,做到“六个公开”,公开收购价格、公开检斤验质、公开作价办法、公开炮码数量、公开除皮数量、公开现金结算,并在粮场设立休息处,提供防暑药品、茶水等,让农民卖一个明白粮、放心粮、安全粮。

㈣突出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

今年县里下达粮食部门万元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其中工业引资万元,当年到位资金万元,要求入园项目个,其中竣工个,开工个,签约个。面对艰巨的目标任务,我局立足招商目标,信息早收集、任务早分解、政策早出台、项目早签约、争取任务早完成。

思想再统一,目标再分解。月日全县招商引资万人动员大会结束后,下午局迅速召开班子成员、下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机关全体人员会议,学习传达、贯彻落实县委书记在县招商引资万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粮食部门实际和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研究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思路,做到全力聚焦招商引资。班子成员分工业经济、招商引资一条线,粮食购销、经营一条线,党建工作、其它工作一条线,实行分线负责制,全系统拿出的骨干力量抓招商,主要负责人主抓招商引资,分管负责人全力以赴,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办公室,抽调名同志常年专职招商。在初六前赴浙江台州、广东深圳、福建厦门等地区拜访客商,诚邀他们来考察;充分利用传统佳节外地亲友回金团聚的机会,召开新春茶话会,介绍我县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献言献策,时刻关心经济的发展。

措施再落实,重点再明确。局制订激励政策,调动全员招商的积极性,在县里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投入超过万元以上的项目,再制订一些具体的奖励措施。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都来关心招商、参与招商,摸清在外人员的关系情况,多布网点、多收信息、多找客商。出台了粮食系统招商引资考核办法,为年终考核打下基础。采取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

立足工业项目,立足入园项目。围绕工业经济这个重点,重抓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突出招引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由于组织到位,招商引资进展顺利。截至目前,我局共完成招商引资万元,占全年计划的%,公司二期投资万美元的项目已于月日开工建设;公司万元人民币也于近期全部到企业投入项目中。

㈤突出工业经济培植行业优势

今年是工业经济突破年,搞好工业经济压力很大,为此我局把工业经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鼓劲加压,加快发展。

一是做好工业技改工作确保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工业技改项目工作,重点抓好江苏金叶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大米项目。公司投资万元年产万吨的大米项目月日开工建设;公司投资万美元储物流中心也于月日开工,两个项目都在本年内建成投产。油脂有限公司脱粉棉粕加工项目也计划在年内调研立项。二是主攻新品开发树立品牌优势。立足产业化经营,提升粮油加工水平,积极鼓励企业重点研发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大米、面粉、挂面、油脂等加工产品。做好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放心粮油食品的申报,争取全年市级优质产品达到个,省级优质产品达到个,使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同时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大力发展订单粮食、订单油料,带动全县农户增收。三是立足发展大局,做好服务协调。开展以服务企业、服务工业经济为中心的服务月活动,组织专人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组织列统企业参加科技洽谈会和国际粮油产业交易研讨展示会,展示和推介企业。做好粮油工业企业调研工作,和列统企业座谈,做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技改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资料准备工作和“十一五”规划的草编工作。

㈥抓好资金和安全管理工作

上半年,切实抓好资金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记帐、算帐、报帐工作,抓好日常核算,及时向财政、农发行、税务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部门报送各种粮食会计报表。为配合改革,对兴达鸡场财务情况进行了摸底审计。对各购销企业上年的盈亏情况进行核实和资金情况进行检查,全面掌握资金的运转情况。按照以销定带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与发行积极做好购销企业资金贷款工作。

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针对改革后期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落实稳定工作责任人制度,过细做好思想工作,多次深入有关企业,做好共性问题和重点人的调查、疏导,没有引发不稳定矛盾;四五普法按序时进度完成,目前已做好验收准备工作。按照年初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的要求和县安全生产大检查部署,继续坚持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树立抓安全也是抓经济、抓效益的思想,抓好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的安全,先后组织次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每点必到,查必彻底,对安全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对事故苗头及时进行查处,上半年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㈦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重抓三个文明

自元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要求,个参加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支部,根据自身实际,每个阶段都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计划等,保证规定动作不少,规定学时不少,规定活动不少。

一是抓好学习动员。各支部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做到集中学习不少于课时,学习篇目不少于规定内容,同时做好学习笔记,每位党员均完成了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落到实处。

二是认真分析评议。按照查找问题面要宽、要实的原则,先后召开离退休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服务对象和乡镇分管领导同志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分析评议阶段共召开座谈会次,个别访谈余人次,根据反馈信息并整理,累计提出意见五个方面条,目前已全部整改。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每位党员谈心人数都在人以上,达到沟通思想、找准问题、共同进步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党员们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并逐级进行严格审阅,认真开展民主评议。

三是切实整改提高。按照有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改什么问题的原则,党委针对征求意见梳理的五个方面个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如党委成员公车私用的问题,六名班子成员带头缴纳了元的小车使用费;如抓机关作风转变的问题,要求严格执行县纪委“六条禁令”,使机关作风明显转变。

先进性教育活动由于合理安排,做到了学习和工作两促进、两不误使广大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同时成为党建工作的新亮点,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系统党建工作。通过半年的学教活动,党员的理论素质和知识明显提高,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在学习的基础上,党委还进一步探索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委自身建设的意见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与此同时,抓好做好发展工作,上半年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训工作。同时用先进性指导相关工作,抓好党风廉政、稳定,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办结;开展党内两个《条例》的学习,增强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和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的意识。

三、存在问题

⒈市场执法监管不够到位。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我们今年加大了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对违法违规收购、扰乱粮食市场的行为进行查处。但是在粮食行政执法具体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粮食市场执法检查主体是粮食和工商部门,而具体处罚权则集中在工商部门,导致执法检查轰轰烈烈、查处处理上却显得苍白。同时,行政经费没有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政职能的发挥。

⒉购销企业应对市场能力不够强。粮食购销企业在应对市场、适应市场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虽然走向了市场,但对市场形势、市场分析等方面还有些欠缺,对粮食市场的分析也主要是仅仅凭着经验,还存在着市场把握不准、依赖上级指导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市场伸缩能力和掌握主动权的能力。

⒊工业经济虽有长足发展但企业利润率不够高。粮办工业企业产品单一,大都是传统的米、面、油初级加工产品,高科技、深加工的产品开发能力不强,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导致产品利润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上半年工作基本告以段落,下半年任务更多更繁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粮食发展观统领全年的工作,牢固确立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大局意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投入到下半年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实现县域粮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继续抓好学习教育。继承和发扬上半年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良好的学习风气,继续认真学习,把学习作为最好的老师,认真学习、领会《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与粮食经济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经济理论知识和自身岗位必须掌握和过硬的业务知识,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从而形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科室,在系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做好粮食市场监管。要在学习、宣传《条例》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落到对收购资格的审核、对无照经营私商粮贩的查处、对全社会粮食的监管、对粮食的调控和安全上来,真正履行粮食行政管理职能。继续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维护好秋粮收购市场秩序,在秋粮收购前对取得收购许可证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许可证复检,对不符合要求的粮食经营企业和个人予以取缔。做好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调查,并弄清他们企业经营状况,为做好全社会粮食统计工作打下基础。

三、搞好招商引资。按照上级制定的任务和年初的目标,全力以赴,凝心聚力,确保完成任务。要发挥继续发挥资源、信息等各方面优势,广泛联系,争取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出成果。要总结经验,突出工业经济抓好项目,确保公司、公司引资项目资金及时到位,项目如期建成。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篇6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㈠粮食购销。

1、实现粮食销售万公斤,同比%;

2、夏粮收购目标亿斤,收购亿斤,占任务数%,占商品量的%,同比增长%,其中红万斤,白麦万斤;

3、完成中央储备粮轮入计划万公斤;完成省级储备粮轮换计万公斤;落实市级储备粮计划万公斤;完成县级储备粮轮换计划万公斤。

㈡粮办工业。

实现工业总产值万元,占全年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

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占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

实现利税总额万元,占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

完成技改投入万元,占计划%,比去年同期增-%;

完成招商引资万元,占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

二、主要工作

㈠落实四级储备,增强调控能力

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是购销市场化后应对粮食供应风险和突发性事件,加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为此,我局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做好各级粮食储备工作,按时按量落实四级储备。为确保储备任务的落实,我们积极调研市场行情,就粮食储备计划、库点、品种等情况,专题向政府作了书面汇报,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做好各级储备粮的计划落实、管理和轮换工作,帮助企业制定计划,研究价格,找粮源,完善手续,上半年完成中央储备粮轮入计划万公斤;完成省级储备粮轮换计划万公斤;落实市级储备粮计划万公斤;完成县级储备粮轮换计划万公斤。目前,储备粮落实工作进展顺利,上半年国家、省、市、县四级储备均按计划完成,为稳定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作用。

㈡加强市场监管,严格粮食执法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了粮食行政部门对粮食市场的监管职能。今年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真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依法切实履行粮政管理职责,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收购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坚持依法管粮,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结合《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活动,将5月作为宣传月,采取新闻媒体、横幅、宣传车、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条例》及相关法规的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组织人员深入乡镇,设点宣传,散发宣传资料多份,随宣传车到城乡天人次,举办了粮食经营者培训班,参加人员多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人手一份法律法规材料,确保有收购资格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够按《条例》及相关法规收购。在做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宣传的同时,结合夏粮收购严格做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自月日对全县粮食流通市场进行全面检查以来,共出动人次,检查出无证经营粮食者户,查处粮食万斤,移交工商部门处理4起,有效地净化了粮食市场。

㈢努力掌握粮源,抓好夏粮收购

今年全县夏粮物质基础较好,粮食购销企业自月日开秤收购以来,已入库夏粮亿斤,占计划数的%,占商品量的%,同比增长%。收购前组织人员到省内外周边地区调研,了解夏粮行情和价格走势。召开了购销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夏粮收购形势分析会,对今年夏粮收购的形势、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对全县夏粮面积、长势、测产进行调查,为夏粮收购提供决策依据。按照农发行贷款规定,各收购企业及早办理了有效资产抵押等手续,备足收购资金,落实夏粮收购贷款万元。做好夏粮收购前的数据调查、计划落实、信息的收集、仪器的校正、腾并仓容等多项准备工作。针对今年小麦价格较上年有所下跌,全县家购销企业在收购前就主动与广东、福建、海南和省内苏南、苏中等用粮企业、储备库取得联系,做到以销促购、以销多购,签订购销合同份,合同销售多万斤,占收购量的%,入库的粮食均已找到“婆家”。各收购企业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倡导“农民是粮管所之本,粮管所是农民之家,竞争是经营之策,双赢是市场之路”的理念,积极开展争创“农民满意收购企业”活动,实行责任到人,收购进村,预约收购,服务到家,先后组织多个收购小分队多名职工进村入户收购。各收购企业在粮场明码标价,接受粮农监督,做到“六个公开”,公开收购价格、公开检斤验质、公开作价办法、公开炮码数量、公开除皮数量、公开现金结算,并在粮场设立休息处,提供防暑药品、茶水等,让农民卖一个明白粮、放心粮、安全粮。

㈣突出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

今年县里下达粮食部门万元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其中工业引资万元,当年到位资金万元,要求入园项目个,其中竣工个,开工个,签约个。面对艰巨的目标任务,我局立足招商目标,信息早收集、任务早分解、政策早出台、项目早签约、争取任务早完成。

思想再统一,目标再分解。月日全县招商引资万人动员大会结束后,下午局迅速召开班子成员、下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机关全体人员会议,学习传达、贯彻落实县委书记在县招商引资万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粮食部门实际和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研究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思路,做到全力聚焦招商引资。班子成员分工业经济、招商引资一条线,粮食购销、经营一条线,党建工作、其它工作一条线,实行分线负责制,全系统拿出的骨干力量抓招商,主要负责人主抓招商引资,分管负责人全力以赴,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办公室,抽调名同志常年专职招商。在初六前赴浙江台州、广东深圳、福建厦门等地区拜访客商,诚邀他们来考察;充分利用传统佳节外地亲友回金团聚的机会,召开新春茶话会,介绍我县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献言献策,时刻关心经济的发展。

措施再落实,重点再明确。局制订激励政策,调动全员招商的积极性,在县里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投入超过万元以上的项目,再制订一些具体的奖励措施。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都来关心招商、参与招商,摸清在外人员的关系情况,多布网点、多收信息、多找客商。出台了粮食系统招商引资考核办法,为年终考核打下基础。采取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

立足工业项目,立足入园项目。围绕工业经济这个重点,重抓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突出招引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由于组织到位,招商引资进展顺利。截至目前,我局共完成招商引资万元,占全年计划的%,公司二期投资万美元的项目已于4月6日开工建设;公司万元人民币也于近期全部到企业投入项目中。

㈤突出工业经济,培植行业优势

今年是工业经济突破年,搞好工业经济压力很大,为此我局把工业经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鼓劲加压,加快发展。

一是做好工业技改工作,确保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工业技改项目工作,重点抓好江苏金叶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大米项目。公司投资万元年产万吨的大米项目3月28日开工建设;公司投资万美元储物流中心也于4月6日开工,两个项目都在本年内建成投产。油脂有限公司脱粉棉粕加工项目也计划在年内调研立项。二是主攻新品开发,树立品牌优势。立足产业化经营,提升粮油加工水平,积极鼓励企业重点研发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大米、面粉、挂面、油脂等加工产品。做好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放心粮油食品的申报,争取全年市级优质产品达到4个,省级优质产品达到2个,使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同时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大力发展订单粮食、订单油料,带动全县农户增收。三是立足发展大局,做好服务协调。开展以服务企业、服务工业经济为中心的服务月活动,组织专人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组织列统企业参加科技洽谈会和国际粮油产业交易研讨展示会,展示和推介企业。做好粮油工业企业调研工作,和列统企业座谈,做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技改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资料准备工作和“十一五”规划的草编工作。

㈥抓好资金和安全管理工作

上半年,切实抓好资金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记帐、算帐、报帐工作,抓好日常核算,及时向财政、农发行、税务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部门报送各种粮食会计报表。为配合改革,对兴达鸡场财务情况进行了摸底审计。对各购销企业上年的盈亏情况进行核实和资金情况进行检查,全面掌握资金的运转情况。按照以销定带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与发行积极做好购销企业资金贷款工作。

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针对改革后期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落实稳定工作责任人制度,过细做好思想工作,多次深入有关企业,做好共性问题和重点人的调查、疏导,没有引发不稳定矛盾;四五普法按序时进度完成,目前已做好验收准备工作。按照年初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的要求和县安全生产大检查部署,继续坚持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树立抓安全也是抓经济、抓效益的思想,抓好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的安全,先后组织4次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每点必到,查必彻底,对安全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对事故苗头及时进行查处,上半年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㈦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重抓三个文明

自元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要求,13个参加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支部,根据自身实际,每个阶段都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计划等,保证规定动作不少,规定学时不少,规定活动不少。

一是抓好学习动员。各支部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做到集中学习不少于50课时,学习篇目不少于规定内容,同时做好学习笔记,每位党员均完成了1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落到实处。

二是认真分析评议。按照查找问题面要宽、要实的原则,先后召开离退休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服务对象和乡镇分管领导同志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分析评议阶段共召开座谈会次,个别访谈余人次,根据反馈信息并整理,累计提出意见五个方面条,目前已全部整改。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每位党员谈心人数都在人以上,达到沟通思想、找准问题、共同进步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党员们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并逐级进行严格审阅,认真开展民主评议。

三是切实整改提高。按照有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改什么问题的原则,党委针对征求意见梳理的五个方面19个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如党委成员公车私用的问题,六名班子成员带头缴纳了元的小车使用费;如抓机关作风转变的问题,要求严格执行县纪委“六条禁令”,使机关作风明显转变。

先进性教育活动由于合理安排,做到了学习和工作两促进、两不误,使广大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同时成为党建工作的新亮点,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系统党建工作。通过半年的学教活动,党员的理论素质和知识明显提高,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在学习的基础上,党委还进一步探索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委自身建设的意见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与此同时,抓好做好发展工作,上半年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训工作。同时用先进性指导相关工作,抓好党风廉政、稳定,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办结;开展党内两个《条例》的学习,增强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和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的意识。

三、存在问题

1、市场执法监管不够到位。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我们今年加大了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对违法违规收购、扰乱粮食市场的行为进行查处。但是在粮食行政执法具体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粮食市场执法检查主体是粮食和工商部门,而具体处罚权则集中在工商部门,导致执法检查轰轰烈烈、查处处理上却显得苍白。同时,行政经费没有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政职能的发挥。

2、购销企业应对市场能力不够强。粮食购销企业在应对市场、适应市场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虽然走向了市场,但对市场形势、市场分析等方面还有些欠缺,对粮食市场的分析也主要是仅仅凭着经验,还存在着市场把握不准、依赖上级指导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市场伸缩能力和掌握主动权的能力。

3、工业经济虽有长足发展,但企业利润率不够高。粮办工业企业产品单一,大都是传统的米、面、油初级加工产品,高科技、深加工的产品开发能力不强,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导致产品利润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上半年工作基本告以段落,下半年任务更多更繁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粮食发展观统领全年的工作,牢固确立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大局意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投入到下半年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实现县域粮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继续抓好学习教育。继承和发扬上半年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良好的学习风气,继续认真学习,把学习作为最好的老师,认真学习、领会《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与粮食经济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经济理论知识和自身岗位必须掌握和过硬的业务知识,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从而形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科室,在系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做好粮食市场监管。要在学习、宣传《条例》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落到对收购资格的审核、对无照经营私商粮贩的查处、对全社会粮食的监管、对粮食的调控和安全上来,真正履行粮食行政管理职能。继续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维护好秋粮收购市场秩序,在秋粮收购前对取得收购许可证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许可证复检,对不符合要求的粮食经营企业和个人予以取缔。做好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调查,并弄清他们企业经营状况,为做好全社会粮食统计工作打下基础。

三、搞好招商引资。按照上级制定的任务和年初的目标,全力以赴,凝心聚力,确保完成任务。要发挥继续发挥资源、信息等各方面优势,广泛联系,争取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出成果。要总结经验,突出工业经济抓好项目,确保公司、公司引资项目资金及时到位,项目如期建成。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篇7

一、积极发展会员,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发挥中介服务功能。

深入粮油企业宣传协会,使企业认识协会、了解协会,增强企业入会的吸引力,扩大会员的覆盖面,增加协会的广泛性、代表性。积极发展会员的同时,还要严格按《*市粮食行业协会章程》中规定的会员入会程序吸纳会员。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协会各项规章制度的运作执行。为企业做好中介服务工作,搜集各地粮油信息并提供给企业,真正发挥协会中介服务功能。

二、尝试开展“放心粮油”活动,帮助企业培育知名品牌。

省粮食行业协会开展的“放心粮油”活动,对提高粮油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行业形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受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欢迎。为了强化我市粮食行业自律,培育*粮油知名品牌,我会决定尝试开展“放心粮油”评审活动。各粮油生产企业参加此评审活动,须向协会提交评审申请,我会将组织评审小组对企业进行严格的初审,对初审合格的企业评审小组将进行生产车间、实验室等生产环境实地考察,而后对粮油产品进行质量抽检,抽检合格后再经评审小组讨论决定授予“放心粮油”称号。协会要加大宣传“放心粮油”力度,引导消费者购买“放心粮油”,提高“放心粮油”市场占有率,帮助企业培育知名品牌。

三、认真做好我市*年粮油工业统计工作。

这是协会承担的政府部分行政职能的具体体现。受市粮食局委托,我会从*年起负责我市粮油工业统计工作。我会力求这次统计工作做到覆盖面广、准确度高,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粮油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为政府部门加强行业指导提供全面的依据。再对《*年粮油加工业企业单位数与生产能力统计表》、《*年粮油加工业主要产品生产量统计表》、《*年粮油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等三张表汇总后,上报省粮食行业协会。

四、组织会员企业召开座谈会。

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会员企业召开座谈会,总结和交流会员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调查粮食行业的基本情况,研究*粮食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向企业提供加工生产、市场流通、经营管理、科技开发等方面的资料和信息,从我市的市情、粮情的实际出发,指导、帮助会员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了解企业的合理意见和正当要求,便于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的呼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做好粮油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协会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为协会会员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做些服务性工作,如粮食加工企业的年度普查。

六、研究建立*市粮食市场的规划工作。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篇8

*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17号)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为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中央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一)切实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市场主体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要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进一步规范政府调控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政府可根据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委托具备资质的粮食购销企业承担相关政策性业务,并按确定的标准给予补贴。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

(二)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在粮食主产区的产粮大县,可以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基础,通过改制重组,因地制宜地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公司制粮食购销企业。在非粮食主产区和主产区的非产粮大县,也要保留必要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鼓励各种资本参与企业改组改造,以资产为纽带,逐步培育若干个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对小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可以通过改组联合、股份合作、资产重组、授权经营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

(三)规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各地在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经营和监管的有效形式,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改制后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规范运作。农业发展银行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信贷管理措施。

(四)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以粮食购销、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鼓励和发展粮食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加大对国有粮食企业、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和其他多元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发展粮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对以粮油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特别是骨干龙头企业,各级人民政府要给予重点扶持。

(五)研究建立新型粮食仓储管理机制。加快制(修)订适应新形势的粮食仓储管理办法、粮食储存标准和粮食卫生标准。加强粮食储藏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升粮食仓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粮食的数量、品质损失,保证库存粮食安全。结合粮食企业改革和人员分流安置,鼓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利用现有的仓储设施和技术力量向社会提供粮食仓储和技术服务,国家在政策、资金、税收上给予适当支持。加强对农民储存粮食的技术指导,降低粮食产后损失。

(六)做好粮食收购资金贷款发放和管理工作。农业发展银行要继续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职能,积极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对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所需信贷资金,要按计划保证供应;对粮食企业受政府委托收购粮食以及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收购粮食所需的信贷资金,在落实收购粮食的费用、利息和可能出现的价差亏损补贴来源的前提下,应及时足额发放。按照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积极支持各类具有收购资质的粮食企业入市收购,加大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精深加工和转化企业、工商联营企业及其他粮食企业、粮食生产基地和粮食市场建设等贷款扶持力度。

二、加快清理和剥离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账,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

(七)认真做好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审计和剥离工作。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抓紧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剥离到县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管理,为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和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对经清理、审计的企业经营性亏损挂账,按照债务与资产一并划转和防止逃废银行债务的原则,结合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实行有效管理,因地制宜地逐步消化或依法处置,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审计、财政、发展改革、粮食、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单位要组成联合督查组,加强对各地粮食财务挂账清理、审计和剥离工作的检查、指导。

(八)继续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分流职工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按照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考虑和多渠道筹集的原则,切实解决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分流安置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所需资金。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分流安置职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等所需资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规定给予适当补助;同时,继续在中央批准的限额内从粮食风险基金中专项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企业分流安置职工。粮食企业依法出售自有产权公房、建筑物收入和处置企业使用的划拨土地的收入,优先留给企业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安置职工。国有粮食企业要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增加盈利,做好自筹资金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规定将国有粮食企业分流职工纳入当地再就业规划和社会保障体系,并对符合条件的分流人员核发《再就业优惠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等再就业扶持政策。做好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的档案移交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工作,为其再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国有粮食企业要充分发挥现有购销网点和产业化经营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农民、方便居民的服务业务,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为分流人员创造更多的再就业机会。

(九)认真做好现有库存中按保护价(含定购价)收购的高价位粮食的分步销售工作。对这部分粮食要继续实行“新老划断、分步销售”。对销售后发生的价差亏损和尚未销售粮食发生的利息以及必要的保管费用,继续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办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制订具体办法,根据市场情况把握节奏,按计划适时销售。要抓紧完成库存陈化粮的定向销售工作,坚决打击倒卖陈化粮的违法行为。

三、积极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

(十)继续培育、发展和规范多种粮食市场主体。鼓励各类具有资质的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培育农村粮食经纪人,开展公平竞争,活跃粮食流通。引导多元投资主体投资各类粮食交易市场、粮食物流设施以及高科技粮油加工企业。

(十一)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继续做好粮食收购企业入市资格审核工作。对已经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管,定期进行审核。

(十二)加强粮食市场监管执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粮食市场以及市场开办者和粮食经营者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收购、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等各种违法经营行为,对粮食市场经营实行分类监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粮食质量的监管。质检、卫生部门要加强对粮食加工和销售的质量管理、卫生检验检疫。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完善信息通报机制,形成管理合力,维护粮食交易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十三)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做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布局规划,规范市场交易规则,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入市交易。重点扶持大宗粮食品种的区域性、专业性和成品粮油批发市场,加快大中城市成品粮油交易市场建设。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购销和轮换,原则上通过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采取竞价交易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等先进的交易方式和手段,增加交易的透明度,发挥引导粮食市场购销价格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粮食期货交易,为企业和农民提供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服务。

(十四)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科技为支撑,通过各级人民政府的适当投资引导,重点建设从粮食主产区到主销区的跨省区粮食物流通道和物流节点,实现跨省区粮食物流主要通道的散装、散卸、散储、散运和整个流通环节的供应链管理,形成快捷高效、节省成本的现代化粮食物流体系。

四、加强粮食产销衔接,逐步建立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

(十五)大力发展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积极支持和鼓励产销区双方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格局,发展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鼓励主销区粮食工贸企业在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和收购基地。鼓励主产区粮食企业在主销区粮食市场经销粮食,建立集收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粮食经营企业。

(十六)建立有利于产销区协作发展的支持体系。到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收购基地的企业,可享受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铁路、交通部门要优先安排履行产销合作协议的粮食运输。农业发展银行要对产销区之间开展购销协作提供贷款和更加便捷的跨省结算服务。

(十七)逐步建立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经济发达的粮食主销区要调整粮食风险基金的支出结构,将中央财政补贴的粮食风险基金专项用于粮食产销衔接的资金需要,支持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流通。对主产区到主销区建立粮食储备、参与主销区粮食供应并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主销区可给予适当的费用补贴。对到主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参与主产区粮食生产和收购、将粮食运往主销区销售且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主销区也可给予适当的费用补贴。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十八)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探索建立中长期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基本平衡的长效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储备粮的调节作用和进出口粮食品种的调剂作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关部门要健全粮食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监测体系和粮食供求、质量、价格信息制度,健全粮食应急机制。

(十九)完善粮食直接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要坚持向产粮大县、产粮大户倾斜的政策。*年,13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的粮食直接补贴资金,要全部达到本地区粮食风险基金总规模的50%以上。其他地区要根据本地实际,继续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省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预案,健全最低收购价启动机制、补贴机制和监督机制。对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主要粮食品种,在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较多时,政府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供求,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和“谷贱伤农”。有关部门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的政策措施。

(二十)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中央储备粮在调节供求平衡、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的中央储备粮调控机制。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善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和有关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对承储中央储备粮的代储企业实行资格认证,未取得承储资格的企业不得存储中央储备粮。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专职从事政策性业务,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含食油)的业务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总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除经营与储备粮油吞吐轮换直接相关的业务外,不从事其他商业经营活动。加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

(二十一)进一步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要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核定和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粮食供给比较薄弱的产销平衡区,可比照销区确定地方储备粮规模。有关部门要积极指导和督促地方储备粮充实到位。地方储备粮要严格管理,及时轮换,确保质量合格、数量真实。改善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大中城市要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储备。

(二十二)保证粮食供给和市场稳定。大中城市的地方人民政府应重点掌握或指定一部分粮食加工和批发、零售企业,服从成品粮油供应宏观调控的需要。稳定军粮供应渠道,继续做好军粮供应的服务工作。对粮食供应比较困难的山区、牧区、水库移民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疆地区,当地人民政府要保证粮食稳定供应。

六、加强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

(二十三)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订和出台粮食流通监管的相关配套办法。有关执法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体系。

(二十四)切实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统计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和用粮企业自觉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履行向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粮食购销存等基本数据和情况的义务。

七、加强领导,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二十五)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省级人民政府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切实对本地区的粮食生产、流通和安全负起责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保持市场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保证市场粮食的有效供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负责本地区粮食的总量平衡和地方储备粮的管理,确保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部分及时到位。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困境;出路

一、引言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国家、政府实施宏观粮食管理的载体,承担着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等政府职能。自2002年在我国范围内进行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果,2007年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47年来首次实现扭亏为盈。改革后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体现也更加明显,2009年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企业收购粮食5753亿公斤,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3264亿公斤,占总数的57%。同时,还存在着诸如经营效率低下、企业体制机制不活、企业内部员工参与性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等仍然是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历程

粮食一直被看作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迁。

(一)逐步确立主导地位的国营商业的早期发展(1949-1952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全国粮食生产能力十分低下,1949年的粮食产量比解放前最高产量下降1/4,私营商业占粮食流通的3/4以上,因而投机倒把现象严重,粮食价格不稳定。政府在流通领域采取了诸如自上而下成立国营粮食经营系统和管理组织体系、积极组织粮源、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和确立粮食消耗标准等主要措施,稳定了粮食的价格,并逐步确立了国营粮食系统在粮食流通中的主导地位。据资料显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收购量占全社会的比重由1950年的23%上升到1952年的73%,销售比重由20%上升到51%。这一时期,私营商业和国营粮食系统共同参与粮食的流通,国家也未对价格进行严格的控制。

(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统购统销”时期(1953-1984年)

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以及粮食短缺问题,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实行粮食的计划统购。根据《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给的命令》,生产粮食的农民应按国家规定的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的分配数额将余粮售给国家。二是实行粮食的计划统销。对城镇居民和农村中的缺粮户实行粮食的计划供应,不允许私自购买。三是国家控制甚至关闭粮食市场,严禁非国有企业经营粮食,否则以“反革命罪论处”。四是粮食统购统销实行中央统一管理。在统购统销开始实行时,地方还有一定的调剂权,国家采取的是“统一的管理、统一的指挥调度”。经过1959-1962年全国范围内的后,国家实行了“统一征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的中央集中管理政策,期间,更是加上了“统一库存”,成为粮食集中管理的“四统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统购统销政策进行包括逐步减少粮食统购数量、恢复和发展粮食集市贸易、实行粮食购销调拨包干办法,赋予省一级政府一定的粮食管理权限和精简、合并粮食流通管理机构的调整,扩大了市场的调节范围。

(三)实行“粮食购销双轨制”的过渡时期(1985-2003年)

这一阶段,国家实行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粮食购销双轨制即通过计划轨保证国家对一定数量粮食的控制,通过市场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粮食市场的稳定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过渡。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短缺的现象逐渐被粮食过剩所代替甚至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为此,国家取消了粮食的统购统销,采取了“合同订购”和“放价保量”的政策。1994年以后粮食的市场价格飞涨,国家再一次加大了干预力度,实行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由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政府干预政策,粮食的价格虽然比较稳定但却出现了新一轮的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而且势头更加凶猛,国家在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同时又实行了“三项政策”即关闭粮食收购市场,由国有粮食企业按高于市场价格的保护价格垄断收购农民的余粮;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的粮食必须顺价销售,不许发生亏损;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的资金全部由政策性银行提供,按照“购贷销还”的原则严格管理粮食库存。1998年以后由于粮食的产量居高不下导致了国家在实行保护价收购的同时却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国家决定实施了粮食购销制度的全面市场化。

(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流通体制改革(2003年至今)

2000年以来,根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针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行了分类指导。2002年以后,各地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精神,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首先,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改革、改组和改造,结合产权制度改革,对其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据国家粮食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12567个,比1998年减少了59%。

其次,分流了人员,精干了队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是从企业减员分流开始的。粮食部门广开门路,积极向粮食经营以外的行业分流,并且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多渠道解决了企业分流安置的员工以及员工的社会保障,积极创造就业岗位,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改革期间,职工思想稳定,企业的经营秩序正常,减员分流工作顺利进行,为改革营造了很好的氛围。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职工总数64万人,其中购销企业职工45.8万人,与1998年的194.8万相比减少了76.5%。

再次,粮食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一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突破“买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方式,积极与粮食加工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大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涌现出了一批粮食产业化龙头和骨干企业,有力的带动了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步伐,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大幅度减少。2007年,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统算实现盈利1.67亿元,这是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自1961年以来首次实现盈利。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新疆等17个省(区、市)实现盈利,其他省(区、市)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亏。

三、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的困境

改革后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对粮食的调控能力更强、主渠道作用发挥的更加明显,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管理人才匮乏,企业中的管理领导者大多缺乏管理知识,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低下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这里不含中央储备粮系统)由于存在老人、老粮、老账的“三老”问题,近十年来大多以“减员”作为改革的第一要务,几乎未引进任何人才。在企业中就职的大多数是企业职工的子女以及亲戚,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小。如长春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1146名管理者中,改制前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只占14.7%。在企业中起决定作用即为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拍板的领导者多半只具有管理经验但是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市场化的运作过程中必然很难与具有现代管理人才的其他粮食购销企业相抗衡,并处于劣势地位。国有粮食企业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较低,培训的覆盖面小、周期长,导致职工知识陈旧、结构单一,技术更新缓慢且技能培训严重不足,导致技能人才缺乏和整体素质下降。

(二)企业产权结构体制不合理,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

在我国现行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虽然基本解决了企业中存在的“三老”历史遗留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着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的现象。

第一,产权结构单一化。虽然表面上看来企业的产权改革已经结束,但事实上,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国有资产仍然占了总资产的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民营、个体、私营资本很难进入。由于产权主体不明确,新机制不健全,企业活力仍然不强,职工积极性仍然不高,企业很难发展壮大。

第二,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来,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虽然已经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是由于进入市场较晚,企业内部还遗留了一部分计划经济的成分,导致了很难进行企业内部机制的创新和改革。

第三,政企不分问题依然突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经营仍保留着浓厚的支配地位,企业缺乏经营自,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宏观调控难于奏效。同时粮食购销企业还要承担因财政补贴不足而发生的政策性经营亏损。

(三)基础设施老化,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仓容和风点上占有优势,但粮库仓房设施年久失修、技术落后、设施老化现象仍然突出,部分粮食主产区仓容严重不足,大量粮食露天堆存,不能满足农民卖粮和安全储藏需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仍有2000多亿斤仓容亟需维修改造。主要原因是部分粮食收购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对仓库的安全工作重视不够,监督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薄弱环节和漏洞,从而导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安全隐患。如2009年10月17日贵州省仁怀市三合镇因粮食收购点仓库垮塌,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这无疑给粮食仓库安全敲响了警钟。另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改造保障体系尚未形成。由于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甚微,地方政府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大多财政困难,无力投入,致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仓容、仓储能力降低,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的安全。2009年国家实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后,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仓房维修改造工作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2000年后福建省新建成的仓容仅占全省总仓容的14%;而1978年前建成的仓容达159万吨,占全省总仓容的40%,且主要是老苏式仓和瓦片仓,破损老旧。

(四)企业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想落后

自计划经济时期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一直承担着国家的政策性业务,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的现象,实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不断推动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向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一些企业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观念,“等、靠、要”思想严重,一切仍靠政府。实践证明,在这种缺乏竞争机制、危机意识,缺乏激励手段、市场经营意识和效率观念的组织内部要产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火花的管理思想是不可能的。

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展的出路

面对困境,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唯一的出路仍在于改革,只有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促进健康发展。

(一)建立人力资源观念,健全人才机制

一个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保证是人力资源的拥有量和整体素质水平。对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来讲,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吸引人才,以吸引人才为重心。企业可以从高校选拔有能力,专业技能强、有创新意识的毕业生到粮食企业中来,并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如股权激励、薪酬激励或者升职激励吸引他们安心就业,使他们在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同时发展壮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改变粮食企业员工知识结构陈旧和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

第二,培养一批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领导干部队伍。企业的任务之一是提高领导者的决策能力、高瞻远瞩的能力、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其他的领导能力。企业领导者要善于总结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不断把企业的先进经验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同时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让他们了解本行业在管理、营销、财务监控、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和才干,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管理水平。

第三,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培训是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保障,也是员工知识结构更新、提高业务水平的保证。可以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等措施,如保粮新技术等,以提升员工的技能和整体水平。

(二)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健康发展

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关键。首先,要积极推进粮食购销企业多元化改革。要在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和调控粮食市场的基础上推动民营、个体和私营粮食企业的市场准入和自由竞争。其次,要针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仍存在经营能力不强的现象,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机制创新,建立与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配套的现代企业经营制度。如建立新的劳动用工、收入分配、人事管理制度,实现职工收入能高能低、干部能上能下的规范的人事分配制度。再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要真正做到“放手”管理,实现政企分开。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资源的调节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

(三)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中央和地方政府应从维护国家粮食储备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物资、人员以及欧洲杯买球平台的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及支持,对那些尚能装粮、但设施落后的仓库,应加入功能提升的投入力度,发挥这部分仓库作为收购出纳仓、临时储粮仓库的功能。

第二,企业每年要按一定的比例提取一定的资金作为维修和建设仓库的预备资金。

第三,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监督企业每年定期对仓库进行维修,对仓库维修和建设的资金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维修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努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

第四,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地方政府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充分意识到,只有粮食的仓储设施完善了,国有粮食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在粮食价格大幅波动时,才能从容吞吐,调节市场。

(四)创新科学管粮技术

国外经验证明,科学储量、绿色储量等一系列的创新管粮技术不仅能大大降低了粮食在储备过程中的损失和损耗,减缓了粮食原有品质、下降的速度,而且为实现粮食的保鲜以及品质保证和安全储量奠定了基础。因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其在购买、仓储、销售等环节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如河北柏粮集团建设的钢构通风仓和创新发明的“高水分玉米自然降水技术”不仅使水分在20%以内的玉米免除过去使用的烘干、晾晒方法,实现安全储存,而且还降低费用50%以上。

参考文献:

1、刘俊.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生存与发展[j].工作研究,2010(5).

2、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z].

3、徐建玲.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历程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151).

4、姜贤根.当前经济危机下对国有粮食企业管理的探讨[j].管理观察,2009(10).

5、宋峰.新形势下国有粮食购购销企业仓储设施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粮食流通技术,2009(5).

6、李建平.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j].区域粮食,2010(5).

7、宋文仲,齐兴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工作史料汇编[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篇10

一、职能工作(总分350分,本项本年度无扣分项目,出色完成市县目标任务,应奖 30分;实际应该得分380分)

(一)粮食业务(本项150分,应得分150分)

--累计完成粮食收购39000吨,占年计划34500吨的113%;

--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占计划100%;

--粮办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00万元,占计划100%,实现销售1600万元,占年计划100%,系统实现利润110万元;

--仓储管理四无粮仓巩固率连续达到98%,“一符三专四落”达100%;

--招商引资总额达到200万元,占年任务150万元的133%。

(二)、服务全县工作大局(本项200分,应得分200分):

1、脚踏实地,为民办好事、办事实。我局“双推双建”工作工作,分别先后向驻村捐赠水泥西坪瓦房店中心小学硬化地坪400平方米,向学校捐赠被褥、学习用品等,受到驻村称赞;向4户特贫党员捐赠生活费1000元。新农村建设驻礼堂街道,年关县局组织人员向街道特困户送去面粉和大米,以实际行动表达爱心,传递党的温暖。

2、围绕中心,搞好冷库配套服务。

3、严阵以待,齐心协力,出色完成抗洪救灾工作。

4、积极主动,认真配合,为卫生城市创建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县局继续保持了市级卫生单位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三)承担市粮食局目标任务(本项无扣分项,根据工作实际,预计应该奖励 30分)

1、粮食收购再创历史新高。

2、积极做好中央储备粮省间调拔跨省移库工作。

3、县级粮食储备系统建设圆满完成。

4、粮食仓储管理得以不断加强。

5、粮食市场管理日益规范完善。

二、全县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总分200分,本项无扣分项目)

三、组织建设(本项50分,无扣分项目)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组织原则,严格按照程序选拔任用干部;

(2)、搞好“三新”教育活动,协助所驻村组织开展“双推双建”活动,成效较好;

(3)、落实招商引资200万元和向上争取资金350万元。

(4)、按规定落实离退休干部“两费”。

四、党风廉政建设(本项50分)

按照县纪委的统一布署,本着教育、预防的宗旨,搞好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

五、宣传思想工作(本项50分,无扣分项目)

1、切实加强文明单位建设。

2、坚持学习制度,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学校中心培训100%;县局机关参加省行业粮食行政执法培训率达到90%以上,为粮食行政执法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础。:

3、足额完成2009年度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4、积极参与县里组织的文化宣传活动。

六、统战工作(本项50分,无扣分项目)

统战工作,通过招商引资为载体,与上海中日合资食品企业持续展开合作,携手共赢。

七、精神文明建设(本项40分,本项加分6分,合计46分)

1、继续巩固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系统文明单位巩固率达到100%;本项奖2分。

2、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路段值勤受到表扬2次;每次计2分,共4分。

3、文明单位帮扶任务,完成工作任务。

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本项50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被评为县级先进。

九、工作(本项50分,加5分为55分)

全年无越级上访案事件发生。工作连续第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应加分5分。

十、基层工会建设(本项20分)

基层工会建设有力。

十一、依法治县工作(本项20分)

依法治局、依法行使粮食管理职能。

十二、档案管理工作(本项20分)

档案管理继续保持了省标二级称号。

十三、安全生产工作(本项50分)

全年无重大安全案事件发生。

十四、计划生育工作(本项分)

全年无一例违法计划生育情况发生。

十五、附件:2008年度受奖励情况及其它加分项目(见附表)共获得各项奖励16项,其中市级4项;累计加分30分。

综合以上内容,全年考核满分为1000分,根据我单位实际完成情况,加上加分项目61分,自查分应该为1061分。